領導致辭
針對目前亞洲市場嚴重缺箱問題,赫伯羅特CEO Habben Jansen日前表示,「港口的擁堵和市場的旺盛需求導致運輸量的增加加劇了這一問題,這種緊張的局面再過6-8周會有所緩解。」
亞洲貨櫃短缺給供應鏈帶來的壓力將至少再持續6-8周,這意味著未來近2個月仍面臨短缺問題,這也將影響春節前的發貨。
貨櫃運費繼續飆升,達到遠高於長期可持續水平的高位。上海貨櫃貨運指數(SCFI)創記錄達到2311.71點,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62%。
在經歷了最初滯後於泛太平洋地區的運價大幅上漲之後,北歐的即期運價漲幅飆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30%。更有亞洲北歐地區的運費報價已經達到每40英尺高櫃10000美元。
亞洲至歐洲(遠東歐洲地中海航線):臨近年底,歐洲市場貨量保持高位。疫情的反覆也刺激了當地進口需求增長,運輸需求旺盛。市場缺箱的狀況同樣波及歐洲航線,強大的市場需求和嚴重的設備短缺預期將延續到2021年春節之後。
上周,上海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基本保持滿艙水平。受此影響,多數航商在月中大幅提漲運價,即期市場訂艙價格大幅上漲。
12月11日,上海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2948美元/TEU,較上期上漲24.2%。地中海航線,市場情況與歐洲基本一致,即期市場運價大幅上漲。
12月11日,上海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3073美元/TEU,突破3000美元大關,較上期上漲28.9%。
但是,有消息稱,為確保貨櫃和最後剩餘的歐洲艙位託運人所支付的實際運費要高得多。
SeaIntelligence的Lars Jensen就表示,有傳聞證據表明,託運人在亞洲-北歐貿易航線上支付的確切運費可能高達每TEU 5000美元。Jensen解釋道:「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況下,SCFI低估了實際支付的運費,因為還有與設備和艙位可用性相關的額外費用。」
一位英國貨運代理公司向The Loadstar證實,亞洲北歐地區的運費報價已經達到每40英尺高櫃10000美元。「漲瘋了」他說。同時,所有承運商12月15日將再度上調GRI。目前40英尺高櫃極度短缺建議選用其他替代方案本周運價將繼續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港口擁堵和陸路運力受限,運往英國的貨物受到許多限制,預計會有延遲和運營問題,部分承運商停止接受發往英國的訂艙。由於對貨櫃的強勁需求以及最近幾周的積壓。
達飛CMA CGM通知,暫時停止接受從亞洲到歐洲的訂艙,即對第49周、50周和51周的亞洲-北歐航線臨時停止訂艙。
另一家航運公司日前告訴亞洲-北歐客戶,如果在裝船日期後兩周內取消裝運,則希望收取每TEU 1000美元的費用。
12/15 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