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喊·山》——失語的女性卻有對命運反抗的「吶喊」

2021-02-08 尖椒部落


前陣子,趕著暑期檔上映了一部華語影片《喊·山》,一部被業界譽之為「驚嘆不已」、「 催人淚下」、「震撼」、「虐」、「感動」、「一部令人驚嘆的『無聲風暴』」、「一部非常真誠的電影」,併入圍了上海電影節最受關注的華語片、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的「良心製作」。當大多數影片都在迎合市場迎合觀眾的「口味」用力吸金的時候,《喊·山》的出現無異是一股清流,在低迷的市道下,逆流而上。

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看過,沒看過也沒關係,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講講這部影片。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豆瓣電影

影片改編自曾獲魯迅文學獎的同名小說,作者是一位山西的女作家葛水平,也是本片的編劇。在《喊·山》的點映見面會上我見到了這位女性,正是她使得這部片子充滿了女性的視角及對女性生活的關注。

八十年代的太行山裡,有一位啞女紅霞,常常被丈夫臘宏虐待。一日丈夫偶然間踩到男主韓衝用來捕獵的炸藥後不治身亡。而之後的啞女時哭時笑,村裡其他人以為她瘋了。村裡人讓韓衝賠償,可韓衝沒有那麼多錢財,而啞女又完全不在意錢財。於是,立下字據,韓衝只得照料啞女母女直到她決定如何賠償。在相處中,兩人的心越走越近,啞女曲折的身世之謎也逐漸揭開。在兩人即將開始新生活的時候,臘宏的命案再生波瀾,這個緊要的關頭,啞女說出了令人震驚的話……

《喊·山》在我看來是一部頗有女性主義色彩的片子。

首先,片子的第一主角無疑是啞女紅霞,觀眾從閃回的童年經歷與轉折的當下生活裡,窺探到一個女性的內心成長。啞女這個角色的塑造,比男主角韓衝細膩流暢得多。在丈夫下葬時激動的哭著向棺材扔石頭,別人以為她是悲傷所致就跟著一起哭,其實她是在控訴,看著周圍不明就裡抹眼淚的人她不禁捂嘴笑了起來。她要韓衝照顧,韓衝卻傻傻說要還錢後她對韓衝閉門不見。之後韓衝做了嬰兒床送來,她在桌下暗暗踢一下孩子給韓衝端出一大碗飯,卻又沒有擺凳子,韓衝就在桌邊蹲下來吃。不得不說女孩子耍脾氣但又不是真的不原諒一個人的那種「胡蘿蔔加大棒」的小心思刻畫得特別好,而且根本不需要語言,女性編劇真是功不可沒。

片子的女性視角還體現在,男主從頭至尾都不知道女主的任何故事,不知道她的成長經歷、所作所為,他只是與那一時那一刻當下的那個她相愛,所有傷痛的往事以及最後全片的真相都是女主自己背負,她只告訴了觀眾,使得觀眾站在了一個比男主更清晰的全能的女性視角。

被臘宏虐待是身體上的、是相對沒有能力反抗的,但是當生活的鐐銬打開之後,她能夠穿上鮮豔的格子襯衫、紮起紅色的發繩,能夠跑出家門去呼吸林間的空氣,能夠半夜裡聽到喊山的聲音便獨自爬到山巔敲打起臉盆……我們看到了一個女性建立起新生活的從容的力量,聽到了一個曾經失語的女性發出的清脆的聲音。

片子對於啞女這個人物本身個性及行為方式的設置也值得注意,對於一個從小遭受長期虐待的人來說,啞女的人格不但算是尚健全的,而且還是堅韌的、自決的。在與男主的關係中,她其實才是先發的、主動的,在協議上籤完字後不管韓衝說什麼還不如去自首而逕自回家,留下一屋子的大男人面面相覷;在聽到韓父給韓衝介紹媳婦時立刻奔回家找出協議拍在桌子上,大膽表示她對這個男人的需要;結尾處,她也選擇站出來,承擔自己的所為,為自己與自己愛人的命運做出決定。

點映見面會提問環節編劇葛水平說片子告訴我們,城市活不下去了,可以去農村,這裡是淳樸的地方。這個觀點本身我同意,然而電影裡臘宏因為殺了人在城市被通緝所以跑到農村躲避法律的制裁,啞女在城市也許還能找到反拐賣反家暴的社會支持系統,而在農村只能關起門來忍受大過天的男性權力的壓制。即使自由戀愛了也要遭受狹隘的「集體主義」和排外情緒的迫害……

當然,韓衝與啞女的愛情是這樣的純真簡單,又好像適合極了在鄉村。啞女閃回到家宅的童年記憶,口中背誦的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而後聲音先一步響起了「大白兔,白又白」,畫面跟上來才是現在的她坐在一輛韓衝推的破車上,他帶著濃烈的口音吼著這兒歌,和前面書香門第的詩詞歌賦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然而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也很認同,現在的啞女是幸福的。當然,也許沒有人可以去評判不同的生活形態哪一種更幸福,我也不認為女性要獲得某方面的幸福就需要以另一種幸福為代價。

而且我覺得手銬枷鎖甚至不是最可怕的東西,最可怕的是當人卸下重負後,已經忘記了還可以用這雙手做什麼,我想這是不平等的家庭結構、人云亦云的社會風俗、陳舊迂腐的思想意識最具毀滅性的所在,而女性,只有還能掌控我們的自我意識、相信我們的生命力、相信生活的多種可能性,才能去爭取自己的權力,活出自己的色彩。

片子主題多元,拐賣、家庭暴力、鄉村生活都有所涉及,但並沒有走向沉重的現實主義題材,而是把主要的表達空間留給了愛情,本質上還是一部文藝又虐心的愛情劇情片。即便如此,在浮躁喧鬧的電影市場裡,《喊·山》依然是一部帶著真摯情感及人文關懷的作品。

延伸閱讀

憤怒的女神槍殺了5個男人,不要問為什麼……|電影推介

《踏血尋梅》:對性工作者的敘述,依舊單薄得可憐

本文為尖椒部落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二字。並保留以下作者信息:
作者:Amanda
從不覺得自己算得上女權主義者的學心理學做過HR做過NGO相關的電影行業兵。


相關焦點

  • 《喊山》一部走心的電影,內心深處的吶喊
    今天看了一部很走心的電影,是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同名小說《喊·山》電影,很感動。一個柔弱的女子,一個有擔當地男子,在兩個人相處的日子裡,兩個孤獨的心慢慢靠近。當他們準備過一個平淡普通的日子,背後拉開了一個不可告人秘密。
  • 《喊·山》:無聲吶喊的背後是人性的殘酷、冷漠與無知
    但正是由於導演將懸疑色彩糅合在影片當中,才將女主悲慘的命運變得更加跌宕起伏。同時,隨著劇情的一次次峰迴路轉,謎底在被揭開的那一剎那也就更加扣人心弦。一部影片是否成功,對於觀眾來說要麼有意思,要麼有意義。這部《喊·山》則是後者,每觀一遍都能品味出不同的意義。其中有封閉山村村民的偏見和愚昧無知,有人性天然的善惡美醜,也有女性自我救贖的覺醒和勇氣。
  • 女性絕望反抗的吶喊?
    女性絕望反抗的吶喊?集犯罪、驚悚、懸疑色彩於一身的電影《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於2010年9月上映,由韓國導演張哲洙執導,徐英姬、池成媛主演。該片以深刻犀利的社會主題與鏡語表達入圍同年度的坎城電影節。這部影片,大部分受眾絕對沒有看過?
  • 評戲說藝:文藝片《喊·山》用微形態傳遞無聲「吶喊」
    《中國電影報導》全新推出「評戲說藝」板塊,只評新片!只論演技!本期品評作品是根據作家葛水平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喊·山》。
  • 《喊·山》丨 深山裡的吶喊
    影片匯集了國際化製作班底,攝影、美術、音樂全都是國際化團隊,所以,在電影的視聽效果上做到了同類電影中的極致,給觀眾很好的觀影享受。 電影表現出一種難得的商業氣息。其實,早在劇本階段,它的商業氣質便初露端倪,該劇本曾在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項目創投單元中榮獲「最具商業潛力獎」。
  • 豆瓣評分8.4《喊山》,無聲的吶喊背後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裡,韓衝和紅霞展開了一段純潔的愛情,但隨著臘宏的命案再次掀起波瀾,而紅霞也捲入命運悲劇的曲折故事。本文從「故事結構、鏡頭語言、光影造型、主題呈現」這四個方面來解讀電影的魅力,無聲的吶喊是最震撼的,是絕望中的爆發,是希望中的虛妄。透過主人公紅霞影片從深層次的剖析,時代環境下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 《簡愛》:一個時代的女性吶喊,身處命運不公,也要追求愛情平等
    有了愛情的存在,枯燥的世界不再單調,生活也變得五彩斑斕。在古今中外的名著中,愛情以多種形式的存在讓人感受到它的悲喜。從梁山伯與祝英臺到羅密歐與朱麗葉,一場場生離死別的愛情激蕩人們的心靈,追尋人類最初自由平等的天性。
  • 《湘女蕭蕭》:是什麼造成了封建社會女性反抗無果的悲劇命運?
    值得注意的是,《湘女蕭蕭》中的女性命運關懷,可以與《香魂女》形成一種有趣的對照。作為童養媳的蕭蕭,反抗失敗後,成長為另一位童養媳的婆婆,她放棄了對知識的憧憬、對命運的抗爭以及對自由的嚮往。從封建禮法、陋習、糟粕的受害者與殉道者,變成甘之如飴、不再反抗的維護者與傳承者,被壓迫者與施害者的身份與角色的置換、女性殘酷命運的延續與循環,仿若無法擺脫的宿命輪迴。
  • 縱觀《神秘巨星》,其實是一部是為女性自由吶喊的電影
    她的媽媽在她看來軟弱無比不懂得反抗,但是她至今獲得的那些都是她的母親爭取來的。最初她的母親覺得她只是個孩子無法保護自己,最後發現自己的女兒不知不覺中已經長大了,這也給了她力量,機場那段反抗看得我特別解氣!片尾都感動的淚流滿面了,結果彩蛋裡米叔突然出來跳舞又破涕而笑,這是故意的吧!在看《神秘巨星》之前,就得到了很多類似的評價,因此抱著打發時間的心態,趁著周末刷掉了這個電影。
  • 《婦女參政論者》:不要苛責女性反抗者的姿勢,我們能夠定義命運
    該影片獲得了第19屆好萊塢電影獎,第18屆英國獨立電影獎,豆瓣評分8.2。 這是一部所有女性都該看的電影,如今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的種種女性權利,其實背後都交織著血與淚。該運動不僅為英國女性贏得了參政投票權利,同時也陸續影響了世界婦女同胞的命運,中國是1949年,女性也獲得解放、相應的平等權益。
  • 電影《喊·山》: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斧子
    2016年8月,得知《喊山》被拍成了電影,片名與小說不同,加了一個間隔號。當時就想著有時間了看一下,雖然我知道,大部分被改編成電影的純文學作品會被電影的局限性踐踏甚至侮辱,但還是想知道,導演會在電影裡如何演繹小說裡失語的女主人公。今天有時間,看了這部改編自《喊山》的電影《喊·山》。
  • 《獨立紀念日》| 為所有女性的反抗吶喊予以敬重和掌聲
    >事實上,女性仍然是存有很多疑慮的群體,觀看的第一部女權電影是2015年上映的《婦女參政論者》導演莎拉·加芙隆,編劇艾比·摩根均為女性,這是一部以全女性視角為主題的片子,講述著多世紀前英國婦女為了爭取選舉權而不懈鬥爭,在社會上造成很大反響的故事,影片一經上映贏得女性的深刻思考和討論。
  • 小眾國產佳片,豆瓣8.0《喊·山》|人間不值得,但愛值得,你值得
    《喊·山》對於人物的塑造立體而不單一,對人性的探討深刻而細膩,對愛情的歌頌娓娓道來,絕對是國產電影歷史上被遺落的一顆明珠。 本文將從影片故事結構、鏡頭展現和電影主題三個角度分析,帶讀者一起深入剖析影片魅力,以及這部電影帶給人們關於愛情的思考。
  • 電影《引爆者》:一個礦井炮工的命運吶喊
    甫一播出,即好評如潮,影評人、媒體、網際網路、論壇,各路人馬紛紛盛讚電影精益求精、業界良心,三大主演演技炸裂,一時間堪稱火到了天際。筆者觀影之後,亦不得不為之點讚。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山西人,對段奕宏塑造的炮工形象所遭受的命運苦難更有感同身受之感。引爆電影《引爆者》可以說真切引爆了賀歲檔。
  • 《對她說》︱在溝通中失語
    與導演以往所擅長的女性電影相比,這似乎是一部以男性為主體的影片,但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海報仍是以這兩位看似無自理能力的女性所擔任主體,以及電影中兩位男性與兩位女性的人物角色設定都讓人懷疑這仍是一部女性影片。
  • 《小娘惹》十位女性命運各異,菊香月娘勇於反抗,而她結局最悲劇
    聽《小娘惹》的劇名,就知道這是一部以女性為主要對象的電視劇,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娘惹》中的幾位女性代表,她們都是在傳統意識下成長的女性,各有各的不幸,但是因為選擇不同,所以命運各異。她與菊香和月娘不同,沒有反抗意識,只懂得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