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評分瘋狂式下跌,網友:我怎麼看到了西方的文化價值觀

2020-09-06 歡笑八點檔

這是一部很吊觀眾胃口的電影,反覆幾次更改檔期。沒錯,它就是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在泰國首日票房奪冠。

國外影評人都說好,國內觀眾卻毫不猶豫打低分,如此相反的評價引發不少網友的好奇心。於是不少人選擇了提前線上觀看,意外地在電影上映前就開啟了國內評分模式,其評分瘋狂式下跌,僅1天時間豆瓣評分就由5.9到4.9分,引發網友的瘋狂吐槽,有人大呼「我的電影票錢」。



劉亦菲萬萬想不到自己如此神仙顏值竟毀在了一部《花木蘭》手上。

事實證明「外國人永遠拍不明白中國故事」,不然我們一起來看看,裡面混雜了西方的文化價值觀,還有日本武士道。

那個年代的妝容竟然是日本藝妓的妝容。


拍電影的女導演,你確定你拍的是中國的故事嗎?你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嗎?

讓人發笑的布景。

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隨處可見的燈籠布景,奇葩的是它是掛在祠堂裡面,讓人跳戲。傳統的國人都知道,燈籠應該掛在外面。你確定這布景不是用來搞笑的嗎?

估計這女導演受張藝謀電影的影響,認為中國故事就有大紅燈籠,可惜東施效顰,弄巧成拙。你模仿也得用點心。莫非你家買燈籠,就是要把它掛在家裡面的嗎?


更別提花木蘭一家還住在了穿越式土樓裡,在山西拍攝《大紅燈籠》遇上福建土樓,這種毫無章法的雜糅確實令人發笑。

土樓明明是宋元明三朝時期的。什麼時候南北朝就有了。太極明明是南宋時期就有。也還是南北朝就有。千年後的東西到了千年前就有了。



除了布景讓人發笑外,不符合中國的傳統文化外。就連劇情也完全是好萊塢那套超級英雄主義思想,一副迪士尼的口味,真可謂腦洞大開。

花木蘭竟然是捲髮,還擁有超能力?

這個真的是讓人無法容忍,花木蘭是中國人。傳統的中國人頭髮,一般是烏黑直亮的。可是劉亦菲這個版本的花木蘭頭髮居然是捲髮,真是毀三觀。



這還不夠扯,更讓人可恨的是他們完全摒棄「花木蘭從軍」的故事內核,給予了花木蘭超能力。你以為這個傳統故事是鬧著玩的?如果完全不遵從歷史,那你就拍一個外國神話不就好了嗎?又何必強行使用「花木蘭」這個名?

鞏俐是巫師?

除了花木蘭這個角色讓人大跌眼鏡外,鞏俐這個女巫角色也是讓人看得雲裡霧裡。

這完全是一套西方人電影的故事情節,遵循的是超級英雄主義的思想,一人就可拯救整個地球。你把那些成百上千的士兵放哪裡了?



或許「外國人真的很難拍好中國故事」,畢竟她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這類型的故事。

我看劉亦菲的《花木蘭》也就某個國家自己看著開心吧?

期望下次外國人在拍這種電影時,先好好補習下中國的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西方文化造就的《花木蘭》,並不適合中式語境
    從2019年就開始預熱的大製作《花木蘭》於本月9月11日在國內正式上映,可惜還沒有等到一睹真容的時候,口碑已經崩塌,豆瓣新的評分已經掉到了4.8分,可謂慘澹,由此可以預見在中國市場將遇冷。豆瓣最新評分究其原因,依然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之間,很多場景存在巨大的差異。
  • 豆瓣評分4.9的《花木蘭》,對不起我覺得可
    在《花木蘭》還沒有在內地正式上映時,花木蘭豆瓣開分就不及格,最低一路跌到了4.7分。隨著影片上映,最終被外界評論斷崖式口碑下跌的花木蘭,豆瓣評分穩定在了4.9分。而且,在觀觀看來,《花木蘭》在塑造木蘭勇敢、自信的東方女性的形象和植入東方文化上,也是成功的。
  • 《花木蘭》:中國故事下的西方英雄主義
    剛剛過去的周末,由迪士尼出資2億美元拍攝的《花木蘭》終於在國內上映了,但該片初映票房沒有達到預期。上映三天,票房僅為1.5億元;豆瓣開局評分僅獲得5.9分,最低時下跌至4.7分。受累於該片的表現,上周全國總票房僅為6.2億元左右,相比全國復工第六周,《八佰》公映首周的17億元多的票房,市場下跌明顯。
  • 電影《花木蘭》我們從中看到了西方世界的傲慢和對中國文化的玷汙
    今天看了《花木蘭》這部電影,就像遭受了一場霸凌。也難怪豆瓣評分只有4.9分,小編覺得這個分完全是打給李連杰、甑子丹、鞏俐、劉亦菲這些華人演員的,畢竟中國觀眾要留些情面。這部電影口碑撲街也是必然的!對我們從小到大在心目中所熟知的花木蘭形象簡直是隨意的篡改和對中國文化的摸黑!這個電影僅僅是用「中國花木蘭」來做噱頭,編造了一個美國人想像出來的花木蘭。
  • 《花木蘭》定檔遭遇斷崖式差評,這到底怎麼回事?
    目前《花木蘭》豆瓣評分4.9分,劉亦菲演技遭吐槽,定檔海報遭調侃,內容遭質疑。眾所周知,木蘭辭是我們從小都會背誦的一篇古文,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替父從軍故事將由英語及玄幻科技加持完成。由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還未正式開播,就遭到不少內地網友的吐槽,不僅如此,現在網絡上關於《花木蘭》的盜版資源比比皆是這部影片的豆瓣評分也已開啟,到目前為止,已有上萬人參加了打分其中,打兩星的人是最多的,超過36% 現在評分已經低至4.9分,甚至有網友diss它還有下降的空間。
  • 《花木蘭》被罵慘了,明顯是西方對中國文化的偏見,劉亦菲真敢演
    >,而豆瓣上的網友給出的評分卻只有4.9。在一次記者會上,記者提問劉亦菲的涉港言論引發了外國網友對花木蘭的抵制,對此趙立堅有什麼看法?,就有很多情節體現出了西方對中國文化的偏見。首先海報就不提了,《花木蘭》這部電影說是迪士尼的大製作,但是這海報怎麼看著就像中國八九十年代的國產電視劇海報?
  • 劉亦菲「花木蘭」總票房不到3億豆瓣評分4.9難道又豪氣爛片
    7月 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首則預告發布,花木蘭的扮演者劉亦菲也因此收到來自全國人民的討論「這是最美的迪士尼公主無疑了」、「確認過眼神,是我心中的木蘭」……英姿颯爽的「木蘭」讓網友們為之驚豔,大家紛紛留言,表達對這部電影的期待。
  • 盤點神仙姐姐兩部評分最低的神劇《花木蘭》《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花木蘭》豆瓣評分:4.7該片是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版劇情電影,由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鞏俐、李連杰特別出演,李截、安柚鑫主演。作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的長女,花木蘭(劉亦菲飾)站出來替生病的父親應徵入伍。她裝扮成男人,化名花軍,經受了種種考驗,同時必須利用內在的力量,接納自己真正的潛能。這是一場史詩般的旅程,讓木蘭蛻變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也贏得來自國家與驕傲的父親的尊重。
  • 讓你看看《花木蘭》真實的一面
    就像導演妮基·卡羅在訪談中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激發腎上腺素版本的《花木蘭》。我很自豪的講,這就是我們女人拍的電影!從表面來看這是電影文化的交流,從深層分析這就是西方文化的滲透當然,也有觀眾表示,這就是一部電影,不要上綱上線那我們就把《花木蘭》當作一部美式商業片來分析
  • 《花木蘭》的「冒犯」背後,是中國文化「解釋權」的爭奪
    這部電影將誇張的仿唐妝容和福建土樓等元素融合在脫胎於北朝民歌的花木蘭故事裡,被人認為是帶有強烈「東方主義」色彩的西方想像。甚至,李連杰飾演的皇帝的造型,也被網友因形似傅滿洲而在豆瓣怒打一星。目前,這部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僅為4.9。
  • 劉亦菲《花木蘭》口碑撲街,評分僅4.8,迪士尼要虧大了?
    9月7日,美籍華人劉亦菲在海外社交平臺上曬出離開與《花木蘭》劇組工作人員的合照,並發表長文感謝《花木蘭》的導演以及一起參與電影拍攝、製作的其他工作人員,稱從沒想過我們能像家人一樣親密無間。雖然《花木蘭》真人電影版定於9月11日在中國內地各大院線上映,但由於在迪士尼的流媒體上線,如今國內早已盜版泛濫,有些資源甚至已經加上機翻的中文字幕流傳。
  • 《花木蘭》豆瓣評分4.6,欲與《上海堡壘》爭誰更爛?
    儘管劉亦菲主演新作《花木蘭》尚未影院上映,但線上已可付費觀看。從去年開始迪士尼就開始各種瘋狂宣傳,引得所有人都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現在它一上線,很多觀眾就選擇了線上觀看,結果看過的觀眾們都表示很失望,甚至說這部電影很爛,吐槽道:外國人永遠拍不好中國故事。
  • 《花木蘭》豆瓣評分4.7,欲與《上海堡壘》爭誰更爛?
    儘管劉亦菲主演新作《花木蘭》尚未影院上映,但線上已可付費觀看。從去年開始迪士尼就開始各種瘋狂宣傳,引得所有人都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現在它一上線,很多觀眾就選擇了線上觀看,結果看過的觀眾們都表示很失望,甚至說這部電影很爛,吐槽道:外國人永遠拍不好中國故事。
  • 《花木蘭》評分暴跌不冤?對聯出錯,「雙兔」理解被嘲太膚淺
    important}在北美上線的《花木蘭》在海外獲得了不錯口碑,但是可能因為中西水土不服的原因,在中國卻遭到了網友們的一眾吐槽,昨天更是被網友質疑在豆瓣上疑似鎖分來保口碑。她不願意嫁給自己不認識的人,她希望能有自己的價值,而父親的年邁只是她從軍的外在因素,所以迪士尼的《花木蘭》所表現出來的核心思想和中國所宣傳價值觀就有根本上的區別。
  • 明明是心懷大義的花木蘭怎麼就變成「神秘力量」的女巫了呢?
    還是因為木蘭這個題材太深入中國人心了。街上隨便一個學生都可以張口來兩句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嘆息」,你讓全部用英語來表達出這個韻味來,「臣妾做不到啊」! 二.整個電影情節採用了西方電影一貫的「英雄歸來」式的表現方式。
  • 《花木蘭》豆瓣評分跌至4.9:花木蘭外衣下的西方故事
    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已經通過迪士尼+正式推出,目前影片豆瓣評分已從昨日的5.9分跌至4.9分,在32931個評價裡,超過3星的評價(好評)僅佔13%不到。觀眾們比較滿意的地方是飾演花木蘭的演員劉亦菲的顏值,而除此以外,網友們對這部電影的其他部分好像都很有意見。
  • 《信條》看不懂,《花木蘭》評分低,《八佰》或成最大贏家?
    各大榜單的評分霸主諾蘭導演帶著新作《信條》殺來,然而這次影片評分卻和前作有很大差異。《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都是數百萬影迷打出9.3高分的驚人成績,但《信條》的豆瓣評分,已經從8.4一路下跌至7.8,並且還在持續降低中。
  • 魔改的《花木蘭》,讓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講述的,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它也算是很早的東西方合作的電影,其中,最亮眼的就是中國式的「水墨畫」。頗有一番國風,在兩種文化的交融中,不錯的作品。迪士尼看似真心實意拍的中國「花木蘭」故事,其實是滿滿的西方味。
  • 《花木蘭》評分一路下跌,究竟是輿論的引導,還是文化主權的宣揚
    更為無奈的是,《花木蘭》在網絡上的影視評分,一路下滑。一度步入四點幾分的尷尬之境。這和最開始迪士尼營造出來的輿論氛圍,以及宣傳投入完全不對等,在觀影完整個影片之後,其中我們也能發現非常多的槽點,著實有點難以評價。
  • 花木蘭這麼讓人生氣,是因為美國人「文化誤用」
    「看到木蘭必須得承認自己是女的,不承認就用不了「氣」,我大吼了一聲原地去世。」《花木蘭》為什麼讓你感覺不舒服一位網友對《花木蘭》的評價是:《花木蘭》是外國人按照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拍攝的。再說了,告別父母后第一夜就宿在黃河邊的木蘭,怎麼可能是福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