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珠串十八子

2021-02-08 雕刻藝術


日前新搭配出一串十八子,老沉香、老珊瑚、老藍寶石,外加象牙佛頭,黃金件均為現代定製。

問一位多年痴迷十八子的藏友,為何會對這種形制情有獨鍾,答案竟然是:有氣質!「手拎十八子的姿勢很貴族,畢竟出自清宮,不像108顆佛珠宗教味那麼濃,又不像尋常手串過於普通。」



十八子本為佛珠中的一種。關於18之數有兩種解讀:一為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念一句佛號,撥一珠,解除一種煩惱。另有說法是緣於十八羅漢。然而十八子真正出名,乃由於清代宮廷的廣泛使用。

清代手串相當流行,除手執外,不論男女也常用作佩飾。清皇室中有不少善男信女,特別是女眷們。高貴奢華的後宮佳麗以清心念佛來打發漫漫時光,如此場景別有情致。著名的《十二美人圖》中就有玩賞十八子的畫面,而通過傳世清代油畫,可看到將其掛在衣襟上的做法。


珠玉、翡翠、碧璽、沉香⋯⋯清宮十八子在材質上可謂極盡奢華,因此古珠新飾時,也須挑選名貴材料的老珠子,方能突顯其氣質。

以沉香或茄楠香串成者,另稱「香串」,除了念經、裝飾等功能,還有實實在在的發香闢穢之功,尤其受到太后們的青睞,常有被用作壽禮的記載。

精品紅木·壽山石作品鑑賞



想了解更多木雕知識,購買精品木雕 佛珠 紅木家具 壽山石 請添加客服微信

微信號:dkys699

▼▼▼


【雕刻藝術】

傳播木雕藝術文化,長按二維碼點擊關注!

(微信號搜索:mdm234)

版權說明 

綜合自網絡; 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

相關焦點

  • 趕緊學著多做幾款十八子?
    不過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並不是它們,而是一個被許多人忽略掉的飾品——十八子,也就是人人都愛的富察皇后時時不離手的那串「水晶手串」。手串是清代後宮嬪妃日常生活的裝飾品,可挽在手腕上或拿在手中,也可掛在便服衣襟的鈕扣上,用十八顆圓珠串成,故稱「十八子手串」,或稱念珠,亦稱佛珠,數珠。
  • 「十八子」可不止18顆珠子
    」,是清代官方制度之外,貴族圈十分流行的一種小型手串。  對於「十八子」很多人有一個誤區,就是覺得18顆珠子的手串才稱之為「十八子」。  其實,「十八子」是以主珠經常為18顆而得名。  手串除了主珠,還配有隔珠、佛頭、佛頭塔、金剛杵等。
  • 這串水晶可不簡單!
    跟我們現在常見的手串比起來,劇裡的手串款式略有不同,正是還原清朝的「十八子」。1、什麼是十八子所謂「十八子」,是清代官方禮制之外,以旗人男女為主要受眾人群的一種小型手串。因其主珠經常為十八顆而得名。主珠:也就是主要構成手串的珠子,有18顆,比如劇中富察皇后的十八子,主珠就是白水晶;隔珠:也叫結珠,在主珠中間隔著分布,起到點綴裝飾和分割的作用,上面提到的十八子中,南紅就是隔珠;佛頭:連接著主珠和下面提綴部分
  • 喜歡《延禧攻略》的劇情,更愛看劇裡的十八子!
    雖然材質是白水晶,但是我們的富察皇后這串白水晶可沒有那麼簡單。作為旺夫石的碧璽,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深受貴族的喜愛,尤其是紅色碧璽,因為顏色討喜、功效強大,是製作十八子的絕佳材料。下面這串十八子的主珠就是由桃紅色的碧璽製成,隔珠、佛頭、背雲和綴角全都用的翡翠。
  • 如懿傳|如懿的斷髮首飾套裝:翠十八子手串、金絲葫蘆耳墜
    金絲葫蘆耳墜如懿戴著的耳環,首先是比較明顯的葫蘆耳環,但是多墜了一顆寶石珠。翠十八子手串如懿的衣襟上懸掛著翠十八子手串。碧璽佛頭塔,串米珠進行裝飾。金點翠鑲珠累絲護甲
  • 古珠、串飾,遮掩不住的高調奢華
    串飾,借古人審美展示自我格調  由珠而串,便是由奢而華、欲望全面蔓延開來的過程。  由珠而串,自古就具備雙重色彩:一為彰顯地位財富;二為尋求祥瑞護佑。因此「多多益善」成為自然而然的佩戴原則,串兒越多,法力越強,也越顯示出旁人無法企及的財力和勢力。  此邏輯普遍通行於歐、亞、非各大洲各文明各文化區。比較經典的例子是古埃及,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133年—前1786年)開始流行在項鍊兩端加較大束牌,從而將五六串珠子整齊排布,風靡一時。
  • 朝珠108顆有什麼含義,為什麼要用彩珠隔開,你知道嗎?
    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帶的珠串,通常由身子、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六部分組成,是從"念珠"衍化而來。 108顆成為清宮廷服飾的標準
  • 設計師吳小偉:持一串手珠 行方圓人生
    吳小偉胸前佩戴了一個劍形玉墜的珠串,問起緣由,他介紹道,作品根據越王勾踐的故事進行創作設計,並親手雕刻出來,貼身佩戴,並時刻告誡自己:要做一個持之以恆的人。這也是吳小偉成立珠串文化工作室的初心: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大環境趨於名利使得人心浮躁,持佛珠是一個表徵,在我們心裡煩惱、為瑣事失衡的時候,提醒我們,調整心態戒驕戒躁,用變通的方式來為人處事。
  • 精品九眼天珠珠串欣賞
    九眼天珠(珠串)此件藏品為九眼天珠珠串,總重114.8g,珠串由後期裝飾而成,天然天珠配上瑪瑙裝飾,層次分明,精美絕倫,既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對稱美,又突出九眼天珠的特殊性以及唯一性。隨著近幾年古玩藝術品的不斷發展,再加上楊子,李連杰等明星效應,天珠的價位一路攀升,緊接著近幾年市場環境的影響推動,使得天珠一顆難求,現如今,佩戴天珠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潮流趨勢,也受到更多高端藏家的喜愛,近期,深圳弈古軒有幸徵集到一件珍貴的九眼天珠珠串 ,感興趣的藏友歡迎前來鑑賞交流。
  • 清代服飾| 皇帝禮服
    清代帝王服飾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服裝之一,其紋樣等級森嚴,圖案繁縟華麗,不但是帝王至高無上地位的象徵,更是皇權思想在服飾中的濃縮。 今天我們來聊聊清代皇帝禮服。這件袞服是現存清代早期唯一一件明黃色袞服。禮服中,與皇帝袞服相對應,太子穿的叫龍褂,大臣穿的叫補服,其等級區別主要體現在補子的紋飾特徵上。之前清代服飾系列文章中曾對文官、武官補服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大家可到文尾「往期回顧」中點擊查看。端罩是清代皇帝及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官員才能穿用的翻毛外褂,一般在冬季穿著朝服、吉服等服飾時,罩於朝服、吉服袍外用以禦寒。
  • 排灣族公主的珠串藝術 WIND Sharing ·藝術
    武玉玲的作品,不是傳統的珠串,也不是長輩口中「學會後要做給未來的先生穿戴」的那種固有的手藝。絲線在她手中纏纏繞繞,琉璃珠、花珠、色珠、銀片、棉線、毛線、銅線因此變出各式圖案,而她的心思與想像力也無限延展。比起其它部落女人的手藝,她的編織珠串已經很像新式珠寶,不只是停留在對傳統工藝的複製上,而是通過現代設計創作出更多可能,更像藝術品,呈現出流動的美感,可穿戴可欣賞,一珠一線都是她獨特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