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珠108顆有什麼含義,為什麼要用彩珠隔開,你知道嗎?

2021-01-11 騰訊網

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帶的珠串,通常由身子、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六部分組成,是從"念珠"衍化而來。

108顆成為清宮廷服飾的標準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清代帝後朝服像中可以看到,最初的三位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帝沒有佩戴朝珠,而順治帝的皇后佩戴了朝珠,順治帝的母親孝莊文皇后在晚年朝服像中也佩戴了朝珠,自康熙帝以後,歷代帝後朝服像均有朝珠。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就經常把佛珠賞賜給屬下,各級官吏將領也把佛珠當作禮品進貢。後來作為清廷冠服佩飾標準的朝珠,其樣式就源於藏傳佛珠。

朝珠成為宮廷冠服佩飾確立於順治帝入關後,隨著服飾制度漸趨完備,朝珠的製作和佩戴規範也載入乾隆28年編撰的《欽定大清會典》之中,以示鄭重。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衛和京官等,均可佩掛朝珠,並且成為皇帝對文武百官的賞賜以示恩重。

朝珠為何108顆?

朝珠由佛珠演化而來,結構與佛珠類似。朝珠由身子、結珠、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7部分組成,周長大致在130至170釐米之間。「身子」由108顆珠子組成,寓意12月、24節氣、72候為一年的說法,總數定為108。

彩珠相間

一般來說,在108顆子珠中,每隔27顆穿入一顆不同材質的大珠,稱為「結珠」(或分珠、隔珠),顏色與子珠形成鮮明對比。4顆結珠將朝珠分成4部分,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

掛在脖子後面與結珠相連的珠子稱為「佛頭」,分列兩邊的結珠稱為佛肩,最下面結珠稱佛臍。佛頭有孔與「背雲」相接,「背雲」意為「一元復始」,垂於背後。「背雲」最下端綴有葫蘆形「大墜」,稱為「佛嘴」。

佛頭兩側又有3串小珠串,稱為「紀念」,象徵一個月有30天,為上、中、下旬,每串代表1旬。一側2串,另一側1串;兩串的位置,男在左,女在右。每串有10顆小珠,每5顆為一組,中間有絛相連,下墜嵌有寶石的小「墜角」。

嚴格的朝珠等級

清代宮廷著裝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服飾除了基本的避寒遮體之外,逐漸被賦予禮樂教化功能。西漢文學家賈誼《新書·服疑》曾有雲「見其服而知貴賤,望其章而知其勢」。朝珠的製作和佩戴同樣有著嚴格的規定,如果違反規定,工匠和佩戴者將被定為僭越犯上的重罪。

朝珠的佩戴方式有嚴格規定,須將「背雲」垂於背部,緊靠後背心,背雲長度大約在65至70釐米之間,與清代男子所蓄辮子長度相當。「佛頭」在頸後,前胸的珠子以3個結珠作中心對稱,「紀念」隨朝珠垂於胸前。

有封號的婦女穿著吉服參加祈谷、先蠶古禮時,只需佩掛一盤朝珠;若遇重大朝會如祭祀先帝、接受冊封時,必須穿著朝服並佩掛三盤朝珠,歷代皇后和太后的畫像中也是如此。而男子在任何場合只佩掛一盤朝珠。

場合不同,皇帝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也要佩戴不同顏色的朝珠。皇帝祭天壇時,穿藍色朝服,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壇時,穿明黃色朝服,佩戴琥珀或蜜臘朝珠;在日壇朝日禮時,穿紅色朝服,佩戴紅珊瑚朝珠;在月壇夕月禮時,穿白色朝服,佩戴綠松石朝珠。四種顏色分別代表天、地、日、月。

此外,根據親貴等級對所佩戴朝珠的顏色、數量、珠子和絲絛的質料均作了詳細規定,以顯示不同的地位。譬如東珠(一種珍稀的珍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象徵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其他人等佩戴或擁有均屬僭越,這也是存世東珠朝珠稀少珍貴的原因。

宮廷手串可穿戴

可以說,朝珠興起於朝堂之上,手串濫觴於後宮之中。宮廷手串的材質、工藝和朝珠並無二致,配飾上包括兩顆結珠、一枚佛頭、一個背雲、兩個墜子;掛繩和用於隱藏繩結的珠簇則是宮廷手串的獨特之處。

根據清代宮廷后妃肖像畫與晚清后妃照片,可發現有一種手串,除了戴於手腕之外,也被懸掛在衣襟扣絆。在佛教傳入後,遊牧生活的女真族人就有將佛珠掛在衣襟紐扣上的習慣,既方便隨身攜帶,又方便在誦經時捻轉記數。因此清代宮廷手串,特意在佛頭位置設計了掛扣,方便懸掛在紐扣上佩戴。

這種由18子佛珠演化而成的手串,在後宮妃嬪中風靡一時。既可佩於衣服上,也可挽在手腕上閒暇時把玩,而且不受朝珠佩戴禮儀的苛刻限制。

自清代以來,因材質、色澤、雕工的精美,手串已成文人把玩之物,也是互相饋贈的禮品。女子佩帶手串,穿對襟衣時,掛在第二顆紐扣上;穿大褂衣時,則掛在腋上方的襟鈕上,也可挽在手腕或握於手中。

清 翡翠十八子手串 於中國嘉德2013年春季拍賣會成交。成交價:RMB 460,000

玉石質地的手串多由翡翠、紅寶石、水晶等製成圓珠,選一精緻的墜角系在上端,戴在衣襟扣上。手串與墜角呈下垂狀。也有碧璽、綠松石、瑪瑙、蜜蠟、伽楠香,以及沉香、紫檀等珍貴木料質地的,都是根據服裝顏色選擇合適、鮮明的手串佩戴,既增加美感,又體現富貴。

雖然宮廷手串相比貴氣十足的朝珠只是個小字輩,但在收藏市場上也開始受關注和追捧。北京保利國際拍賣行2011年春拍中,就以172.5萬元的成交價,拍出一件清代宮廷翡翠18子手串。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行2011年春拍的清代宮廷翡翠18子手串

清朝皇宮的貴重珠寶

朝珠與宮廷手串一般由清代御用作坊「造辦處」督造,在材質與工藝上均令人嘆為觀止。

朝珠、宮廷手串與傳統佛珠相比,融合了精湛的手工藝和珠寶飾品的用途,選材上融匯和田玉、翡翠、珍珠、瑪瑙、珊瑚、松石、蜜蠟等珍貴材料,在背雲等配飾的製作工藝上,結合了玉石雕刻和累絲鑲嵌,最終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宮廷珍品。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朝珠和宮廷手串的材質十分廣泛,包括青金石、綠松石、碧璽、東珠、海藍寶石、翡翠、水晶、瑪瑙、琥珀蜜蠟、珊瑚、伽楠香、菩提子、檀香、沉香木、椰殼、硨磲、象牙、牛角等數十種材質。

所有材料中,以東珠串結而成的朝珠最為珍貴。2010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一串清朝御製東珠朝珠曾掀起激烈競投,10分鐘內經過61次叫價,最終由一名電話投標者以6,786萬港元成交,可見清代皇室珠寶之價值確實非同一般。

6,786萬港元成交的清十八世紀 御製東珠朝珠。重330g,珍珠直徑9.60-10.65mm

相關焦點

  • 沉香念珠108顆的含義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沉香念珠大多都是108顆,在小說《水滸傳》中,武松做行者後,脖子上佩戴的也是108顆人頂骨念珠。就連寺廟撞鐘的數量,也是108下那麼為什麼沉香念珠有108顆。他有什麼含義嗎?念珠中,珠子大小各不同,是否也有一些特殊含義呢?今天就來具體講解沉香念珠108顆的含義。
  • 佛珠手串裡的學問,為什麼要108顆?都有哪些珠子?
    現代人選擇佛珠,主要是為了靜心養性,有少部分則是認為佛珠氣質獨特,是不錯的裝飾品。不管出於哪種原因,既然選擇了佛珠,咱們還是要了解一下它最基礎的知識點。越王多寶靜心佛珠母珠一般與子珠的大小和形狀是有區別的,很好辨認,清朝時期,匠人們喜歡用不同的材質來區別母珠和子珠,一般用玉石做母珠。
  • 翡翠珠鏈為什麼總是一百零八顆,看完別再搞錯了
    即使不掛在脖子上,就那樣繞幾圈,戴在手上也是別有一番美意。那為什麼不多不少,總是剛好一百零八顆,朋友們有想過其中的寓意嗎?今天,就說說,這一百零八顆珠子的寓意。首先,我們現在見到的翡翠珠鏈的前身,來自朝珠。就是電視劇裡,皇宮大臣,乃至皇帝脖子上,都掛著的那些珠鏈就是朝珠。
  • 看來皇室貴族們使用的珠串,突然覺得我見的都不是珠寶了
    那個就是朝珠,在清朝的時候,皇帝以及大臣們,如果是穿著吉服或者是禮服的,就需要佩戴這樣一個裝飾品,將它直接垂掛在胸前,這個東西也是顯示身份地位以及官職的高低。朝珠的質材有很多種,常見的就有碧璽,珊瑚,東珠,瑪瑙等各種寶石,是由108顆珠子組成。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幾串精美的朝珠吧。
  • 小夥帶著天價寶物「東珠朝珠」來鑑寶,專家估價:3000萬
    某鑑寶節目上一個小夥子帶了串珠子來到節目現場鑑寶,聽小夥子介紹到這串珠子叫「東珠朝珠」,因為東珠它產於滿洲的黑龍江,烏蘇里江,還有鴨綠江等地。它只有是皇帝,皇后,還有皇太后才能佩戴的。主持人問:您怎麼認為是東珠朝珠呀,為什麼這樣認定呢?
  • 一串108顆的珠子,拍出了1.8億的天價,到底值不值
    這串珠子在歷史上是用來幹什麼的?其實這並不是平時禮佛用的佛珠,而是朝服上的必備用品,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朝珠"。朝珠這一物品傳自藏傳佛教,因為清朝的皇室都信仰藏傳佛教所以朝珠也成為朝服的一部分,朝珠一串有108顆,象徵著一年四季和天地自然,表達了人們對於自然天地的敬畏。
  • 佛珠手串為何是108顆?108顆其中到底有何含義?
    佛珠手串,基本是分單圈和多圈,很多人對這個多圈108顆佛珠,不理解其為何必須是108顆,有何含義?這108顆指的是不算配飾,只佛珠,108顆,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一下。念珠又稱作佛珠,數珠等,是念佛時記錄的工具,藏式佛珠應該是由108顆佛珠本身、佛頭、隔珠、計數器、卡子及其他配飾等幾大部分構成,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一,掐捻念珠誦經持咒念佛,能生諸種功德,而中國民間一般非佛教徒亦有配戴佛珠,因為非佛教徒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 文玩手串108顆18顆12顆都代表的什麼意思?
    現在越來越多人買手串來帶,多圈的一般都是108顆的,單圈的有12顆的18顆的等等,這些珠子的顆數有什麼講究呢?今天給大家整理下,通俗易懂,簡單了解下。其實文玩珠串受宗教的影響比較深,也叫佛珠,念珠,是以前念佛或者持咒時候計數用的隨身法具。
  • 硨磲佛珠多少顆,代表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1、十四顆表示觀世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十四無畏:2、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 媽媽和孩子一起穿一盤「朝珠」,以後看清宮劇再也不是看個熱鬧了!
    真壕!
  • 翡翠珠鏈為什麼容易升值?收藏價值和交易價值背後的財富密碼
    慈禧太后贈予光緒帝的翡翠朝珠以1.8億的價格成交,2014年,名媛芭芭拉赫頓所擁有的翡翠珠鏈,於香港蘇富比春拍,以2.14億港元成交。拍出天價的翡翠珠鏈到底有什麼魅力,值得大家為它一擲千金?01翡翠珠鏈的文化歷史翡翠珠鏈的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國人對於珠子的喜愛可以追溯到1.8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那時候就已經有珠子的存在了,而翡翠取珠,始於清朝。
  • 帶朋友寶貝鑑寶,每顆30萬共計108顆,鑑定後專家驚呼:3000萬!
    帶朋友寶貝鑑寶,每顆30萬共計108顆,鑑定後專家驚呼:3000萬!鑑寶今天這位男子是受朋友委託,來幫別人鑑定寶貝的。他拿來了一串東珠。一共是108顆,想的是每顆要賣30萬的價錢。鑑寶經過專家的鑑定,這是一套,清代的東珠製成的朝珠。這些東西確實是非常的不錯。給人一種非常華貴的感覺。經過專家鑑定,這盤朝珠說得保守一些,應該能夠達到3000萬人民幣。
  • 清代朝珠,男子花50萬買下乾隆朝珠,專家看後大驚,到底值多少錢
    中國古代封建制度,體現在各個方面,從吃穿用住到說話禮儀,今天要說的就是清朝的衣著配飾。清代皇帝和官員上朝的時候,穿的都很正式,相當於咱們現在的正裝,正式場合的穿著打扮。官職大小的不同,官服上面的圖案和顏色各不相同。這些都是很普通的,最打眼的是搭配官服,掛著脖子上的朝珠。掛在頸項垂於胸前。
  • 麻煩檢查一下,你的佛珠佩戴正確嗎
    佛珠名字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弗誅,就是不要誅殺生命的意思。佛教的第一大戒是不殺戒,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就是時刻提醒自己愛惜物命。菩提子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類佛珠。一、什麼時候使用佛珠佛珠並不是佛教所創製,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中並無佩戴佛珠的記載。
  • 玩說 ┃ 這五種老南紅珠你知道嗎?
    其中,矮樁瓜珠年份相對要早一些,基本能夠達到宋元。高樁瓜珠則是明晚期或清代。這種斷代方式,只是根據不同年代瓜珠中最具有代表特徵的形態區分的。瓜珠因為年份和工藝的原因,一直以來都是南紅珠子中最為昂貴的品種。圓珠在藏區南紅中是相對較晚出現的一種珠子類型。從珠子的形態來看,圓珠出現的地區一般而言都更為接近中原文化。扁珠又稱橄欖珠俗稱勒子。
  • 【108顆佛珠】的含義及配圖(全)
    上品的佛珠為108粒(密宗行者為110粒),中品為54粒,其餘有42粒、21粒、14粒及淨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你知道這108顆佛珠每顆都有各自的含義嗎?108顆佛珠的含義 第一顆:囚禁我的沒有別人,只有我自己。我若放手,便無人能抓住我。
  • 慈禧愛不釋手的翡翠朝珠,1.8億起拍,整整三年都沒賣出去
    慈禧太后我們都知道,是晚清時期的實際統治者,光緒皇帝只是個傀儡。而這樣大權在握的慈禧,想要巴結她的人自然是趨之若鶩。下面的人自發的,向慈禧進貢了大量奇珍異寶,每一樣放到今天都奢華得讓人咋舌。她收藏的翡翠飾品,每一樣都有讓收藏家們為之癲狂的魔力,用料之珍稀,做工之精緻,當世罕有。一旦開賣,必定搶得腥風血雨。但凡事也有例外,慈禧愛不釋手的一串翡翠朝珠,在拍賣行呆了整整三年都沒賣出去。不少朋友可能就要問了,怎麼回事啊?難道是賣得太貴了嗎?這價格確實有點高,1.8億起拍,不少人奮鬥一輩子也掙不到這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