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主任直言:我教了10年書,才發現拼父母比拼努力重要太多

2021-01-09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由父母的鼎力相助和個人的不懈努力,慢慢成就出來的。這一點,如果你仔細分析歷年高考狀元的成長軌跡,如熊軒昂、楊晨煜等等應該都能看出來。不過,在學業這條路上,想要獲得成功,拼父母和拼努力,你覺哪個更重要呢?

我大伯是老家縣城的高中老師,有一次我們討論孩子學習,他坦言說:「我教了10年的書,才發現拼父母比拼個人努力重要太多。」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大伯解釋說,去年的時候,他們高三(1)班接收了一名從北京回來的學生。學生家長第一次帶孩子來學校的時候就說,他們家農民出身,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後來為了孩子獲得好的教育資源,全家人搬往北京居住,大人省吃儉用,供養孩子好好讀書。孩子也沒有辜負全家的期望,學習很努力,成績很好。只不過眼下孩子要讀高三了,因為沒有北京戶籍,只能回原籍參加高考,所以希望老師好好照顧,幫助備戰高考。

為了孩子的教育,非常拼的家長很少

大伯教過很多年的書,教過的學生也有上千名,要說努力的學生,他也見過不少,但是能為了孩子這麼拼的家長,還是少見。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自己外出打工,在孩子參加高考這麼關鍵的節骨眼上,連一通電話都沒有打過,任由孩子發展。

但是,同樣是努力的孩子,那些家裡有父母關心學習,不惜四處帶著孩子奔波的家長,更容易考上好大學。今年的時候,這位從北京回來的學生,就是他們班唯一一個考上985大學的學生。

孩子在學業上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仰仗於家長

中國部分家長有一個教育理念,就是「只要孩子願意學,在哪裡學習都一樣,而且就算家長不管,學習成績也照樣好」但是,現實證明,孩子在學業上走不走得長遠,很大程度上仰仗於家長。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用心,關心孩子的學習,為孩子尋找好的教育資源。那麼孩子在學的時候,身邊就都是名師,一起學習的都是有見識的同學,也能少走很多彎路,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家長不太關心孩子的學習,指望著孩子靠個人努力,孩子勢單力薄,沒有家長的幫助,學習要苦得多,而且也很難收到很好的效果。

聽過這樣一句話「哪有這麼多橫空出世的天才,只不過是父母在背後奮力舉託罷了」。現在還有人鼓吹寒門學子逆襲北大清華的故事,看似非常正能量,很勵志,但是這樣的事情太稀缺。所以,家長想讓孩子學業有成,家長也要有所作為,幫助孩子一起奮鬥。不然你家孩子成功的機率,就是比別人家孩子機率小。

【話題討論:你覺得「拼父母」重要還是「拼個人努力」重要?】

相關焦點

  • 揭秘鄭外班主任的一天:原來,比高三學生更累的,是他們!
    河南商報記者 劉慧麗/文 宋亞猛/圖年關,對上班族來說,意味著全家團聚的七天樂;對小學和初中的學生來說,意味著輕鬆愉悅的大寒假;而對於高中生,特別是對高三的學生而言,意味著換個地方複習。臨近寒假,鄭州外國語學校的高三教室裡,依然天不亮就書聲朗朗了,夜晚熄燈,床邊依然是滿滿的試卷和埋頭苦學。
  • 高三尖刀班的班主任告訴你為啥這麼牛!
    2015年6月15日,鍾漢良、蔣勁夫、孫藝洲、白凱南、蔣欣、凱麗6位明星在真人秀《我去上學啦》最後一站——師大附中體驗一個星期的高一學生生活。這件事曾刷爆哈市家長和同學的微信朋友圈。圖書館藏書10餘萬冊,3個閱覽室可供400人同時閱讀。75個標準教室都安裝了電子講桌和雙向閉路電視控制系統,500多個接點的校園區域網接入了電信寬帶網,為廣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了良好的硬體平臺。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學習也是頂呱呱的!來聽聽師大附中高三尖刀班的班主任告訴你為啥這牛!
  • 第一部記錄高三的片子:高考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於是,2004年,他花費一年的時間,跟拍福建省武平市一所普通中學高三畢業班的真實生活。紀錄片的名字就叫《高三》,是恢復高考以來,第一部記錄高考的紀錄片。紀錄片裡,有嚴厲又善良的班主任,刻苦緊張的尖子生,逃避搖擺的中等生,放棄高考的差生……這些都是高三學子腦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 高三衝刺階段該注意什麼?班主任:身體很重要,別因學習而累垮
    那麼在高三的衝刺階段該注意哪些問題呢?相信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很好奇,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有些班主任就會說了,「別還沒有考試,身體就累垮了。」學習任務重,睡眠時間嚴重不足處於高三的學生,為了能夠好好學習,他們每天都起得很早,有時候六點多鐘,高三學子就已經進入了教室,開始早讀起來;不僅僅起得早,他們還睡得晚,有的同學在教室學到十一點半,然後回到寢室之後,還要繼續學習,直到晚上一二點才睡覺,十分的辛苦!
  • 吻別高三,未來你好
    可是一考試又總是莫名的憂傷,又想到了我的高中。記憶仿佛又回到了高三剛結束的那段歲月,儘管說往事不可追,回憶仿佛冷風吹,但我還是習慣性的去回憶我的高三,因為那裡曾留下了我太多的回憶,太多的嚮往,太多的芬芳和希望。每個人都有一段悲傷,想隱藏卻欲蓋彌彰。就在這樣的憂傷裡我的高三結束了。
  • 對話「被學生道別唱哭」高三班主任:送完學生,我又原路返回
    對話「被學生道別唱哭」高三班主任:送完學生,我又原路返回 澎湃新聞記者 何利權 實習生 張瑩 2020-07-02 17:37
  • 【唏噓】16歲內向高三尖子生,26刀刺死偏愛他的班主任……
    按慣例,高三每月會放2天月假,每周日下午放3小時的周假。11月12日下午3點45分,別的班級大都已經開始放周假,鮑方還在高三2班的教室裡。他是這個班的班主任。鮑方布置大家觀看一部勵志電影,要求寫完觀後感再放假。留下的同學在完成著這項作業。羅某傑走出教室,和鮑方說他不想寫。
  • 8.4分《高三》,還原現實,一部感人中國高三學生的紀錄片
    還原現實,一部關於中國基本生活和社會問題的紀錄片一位美國的導演這樣評價這部紀錄片:如果有人讓我推薦一部能讓他們了解當代中國的紀錄片,我謹慎地提議推薦《高三》,他觸及了中國的許多基本生活和社會問題。作為一部合格的紀錄片,唱片本身可能不是觀眾想看到的,但必須是最真實的。
  • 高三男生女廁所偷拍被發現,回家後從30樓墜亡,家屬:賠200萬
    近日,武漢一所中專學校發生了一起學生墜亡案,在這所學校念高三的趙某,從家裡30樓墜下身亡。這件事的起因,是趙某在學校女廁所偷拍視頻被女生發現,這名女生找到保衛科,通過監控錄像找到了趙某。女生選擇了退讓一步,要求趙某的父母帶著他來學校跟自己道歉,刪除偷拍視頻,並寫下保證書,承諾偷拍的視頻不能外傳,否則趙某就要負法律責任。事情發生到這裡,這件事已經得到了解決,趙某回家,坦白告訴父母自己犯了錯,去學校道個歉,以後改了就可以了。
  • 西安市26中高三班主任:上完課 我從擔心變成了欣慰
    26中高三班主任、數學老師李劍對華商報記者說:「開學第一天,我從擔心變放心,感覺有點欣慰。」  3月28日,26中舉行了全校6000名師生、家長的在線第一課。開學第一天,該校高三學生直接進入課程學習。  因學校已多次進行疫情防控演練,校門口、食堂等的測溫、就餐等環節進行地很流暢,也沒有學生的情緒因此受到影響。
  • 高三,哪有什麼天生勵志,誰不是憑一口仙氣死扛?
    我半年時間,數學從100分左右到最後高考考了145分。英語原本120,最後高考130。相對於文綜,大家分數相當、拉不開分,所以沒必要大量浪費時間背…跟眾人差不多就行了…數學才最重要能拉分!我當時瘋狂的做題!天利38套做了好幾遍,糾錯本改了兩大厚本!所以說拼命不能毫無針對性和技巧的……4.高二的時候用功,十二點半睡下,不踏實,又起來學到一點半,再睡下,不踏實,又起來學到三點...
  • 大學輔導員和高三班主任老師,哪一個更認真負責?聽聽學生怎麼說
    那麼大學輔導員和高三班主任老師,在對待學生方面到底哪一個更認真負責呢?我想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我們就來客觀公正的進行一個對比,高三班主任老師和大學輔導員,究竟哪個更認真負責?有很大一部分同學覺得高三班主任老師對學生們更加認真負責,這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高三女生跳河自盡,班主任疑似背後推手,校園精神暴力何時停止?
    一名高三女生疑似不堪忍受班主任的語言暴力,選擇了跳河自盡結束年輕的生命。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大家對校園暴力的熱切關注,相比大家廣為熟知的校園暴力事件,這起事件中的暴力更多的是來自於精神上,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軟暴力。
  • 高三,我選擇了回頭是岸
    回顧我高一高二的生活,充斥著我大部分記憶的都是清一色白天課上用mp3看網絡小說,晚上放學翻過牆去網吧上網,各種考試都靠著前後左右的答案敷衍而過。總之和學習相關的回憶微乎其微,原來我以為上了高三桀驁不羈的性格會有所收斂開始虛心學習備戰高考,可習慣糜爛生活的我卻並不習慣剛升入高三被逼迫學習的日子,取而代之的仍然是往常一副怠慢的樣子。
  • 中學老師怒批:你來試試初三、高三
    此言一出,立馬遭到了很多中學老師的反對,很多初三老師和高三老師更是直言,如果你來經歷過初三和高三生活,就不會覺得小學老師累了。大家都知道,小學一年級由於孩子比較小,不懂事不聽話,學習習慣差,成為了很多小學老師的噩夢,因此一年級被公認為最難教的一個年級。
  • 這樣做班主任,既能讓學生喜歡,又可以讓家長認可
    我的教育夢想,把我教的學生打造成我們學校驕傲的流動名片。為每個學生的前程鋪就道路,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和家長成為我的至愛親朋。做班主任10年,給我觸動最新的是第一屆班主任,三年來換了三個班號,每個班號都是我和學生的精彩人生。
  • 2020年了,白巖松靈魂拷問依舊扎心:「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男班主任老師在黑板上 用粉筆寫下這樣幾個字: 預祝我的學生們旗開得勝! 對不少老師、父母、學子們來說,高考是拼了十多年的一個未完成的夢。 考場前夕,再怎麼寵溺高考的學子們,都不為過。
  • 高三學生「最討厭」的4句話,尤其第3句,大多數父母都說過
    文/小小皮球兒 進入高三之後,學生就會發現身邊的氛圍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壓力好像突然間變大了好幾倍。進入高三,基本的課程已經學習結束,老師會帶著學生進入複習狀態,將高中所學習過的知識重新再過一遍。
  • 高三班主任卻道出了實情
    作為高三班主任,我經常對同學們講這樣一句話:「別人的成功不可以複製,但是,別人成功的方法可以借鑑。」為什麼要講這句話給大家呢?我發現,現在的人很多都急於成功,總是在尋找成功的捷徑。在學習上也不例外,經常有同學因為找不到捷徑而苦惱不已。
  • 產品經理,到底是拼天賦,還是靠後天努力?
    科班生和野路子在做了多年產品後殊途同歸,發現了天賦的戰略性高度。從自身角度出發,我不贊成產品經理是靠天賦這樣的說法,我認為完全可以通過自我努力和學習來精進。作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肩負著產品的定位、設計、管理、統籌,我認為最重要的核心素養由強到弱為:價值觀、邏輯力、知識體系、跟產品相關的基礎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