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3點看,說《花木蘭》是迪士尼敗筆真的不冤

2020-09-16 電影團團看

大家好,我是糰子。因為疫情原因,從春節檔積壓到現在的《花木蘭》終於上映了。

但是本來被萬眾期待的電影,可以說是惡評如潮。

作為迪士尼的老粉絲和劉亦菲的多年鐵粉,我也一度懷疑是有人在刷惡評。


但看了電影以後,真的是槽點滿滿,說是迪士尼滑鐵盧的失敗,其實並不為過。

話不多說,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說說:到底為什麼?

一、 劇情硬傷


其實無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小說,最根本的都是講好一個故事。

能奪得奧斯卡、金球、凱撒、威尼斯等國際大獎的故事通常是切入點比較小眾,且非常震撼人心或者具有教育意義。

不過迪士尼的歌舞片不屬於這個類別,屬於好萊塢商業片。


這個類別比較典型的就是美國英雄片(漫威、DC)、迪士尼的公主片。

英雄故事講的是善惡對決,公主故事講得是真愛。但無論哪個故事,無論簡單還是複雜,都必須做到邏輯自洽。

但在這一點上,《花木蘭》失敗了。

邏輯硬傷


先用經典的三幕式來拆解下《花木蘭》的結構:

第一幕:花木蘭在家生活,轉折點是代父從軍

第二幕:軍旅生活,轉折點是自爆身份

第三幕:聯合隊友抵抗敵軍,衣錦還鄉

通常來說,每一幕的結尾,主人公會被一個意外的情況逼迫,做出改變人生的重大決定。


第二幕的結尾,將會是全劇的至暗時刻,主人公會因為種種挫折陷入谷底或者自我懷疑,做出了某種決定導致最後轉折的出現。

在影片中,第二幕的轉折就是北魏正面迎擊柔然,因為雪崩險中求勝。

而花木蘭一直隱藏的身份敗露,被驅逐出軍營。


這個情節本該是最重要的節點,結果卻成了全片最大的BUG。

我們知道,花木蘭的身份一旦被戳穿,意味著直面死刑,甚至會滿門抄斬。

所以她會不惜餘力地隱瞞自己的身份,除非是不可抗力或者被人捅破身份。

但影片的走向是這樣的:花木蘭因為和鞏俐飾演的仙娘對戰受傷。


結果突然明白了要做自己才能發揮出真正的力量,於是自己解開束髮回到戰場。

她在雪崩中拯救了心愛的男子,然後確定了昏迷中的他還活著,微微一笑,然後離開。


雪崩停止,士兵慢慢靠攏集結,大家都問木蘭去哪了?

於是花木蘭從雪霧交融的迷茫中走出,撲通一跪自爆身份。

看到這裡,我只能用一臉懵逼和不知所云來形容。

影片正文明確暗示花木蘭喜歡宏輝,當心愛的男子陷入昏迷,花木蘭沒有守在身邊看他是不是哪裡受傷,我們姑且理解為是要去救更多人。


但驚人的是,她轉頭就自爆了自己的身份。

如果她不是為了更緊迫的目的,那麼離開昏迷的愛人就不成立。

如果她從被仙娘打敗那一刻開始覺醒要做自己,那麼整個行文和邏輯都不成立。

畢竟她可以自殺,可以逃亡,可以趁著消失的時間去換套死屍的服裝,重新束髮隱藏身份。


無論哪一種,都不會連累到她想保護的家人。

但編劇偏偏選擇了一種毫無邏輯又不符合人設性格的方式。

讓對比更強烈些,我們再來看下動畫版《花木蘭》是怎麼設置的。

花木蘭在戰場上受了傷,軍醫進行縫合結果告知上司真相。

她的身份被一種很合理、很無奈且完全無法被控制的理由戳破。


反觀真人版,自爆身份的理由是完全不充分的,甚至,是可笑的。

不僅如此,影片中還有一些很基本常識BUG,比如:

當花木蘭說服董將軍一行和自己一起去救皇帝,到了宮城,董將軍讓所有人打掩護,幫助花木蘭突圍。

我想編劇一定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前一幕還在質疑花木蘭的董將軍。

為什麼會把拯救皇 帝的重中之重交給從來沒進過宮、見過皇帝的花木蘭?


就算是信任她,按照當時已經顯露的武力值來看,花木蘭未必高得過他自己。為什麼給花木蘭 打掩護,主角光環嗎?

帝國的皇帝可以孔武有力、穿著戎裝(李連杰飾演),但要御駕親徵的皇帝,為什麼跑到了一個大工地去?

既然去了,為什麼又單槍匹馬,導致被柔然小分隊捕獲?

片尾皇帝論功欣賞,本該是大臣列席的父權制朝堂,為什麼灌滿了後宮的鶯鶯燕燕?


二、人設硬傷


從故事意義上來說,故事就是:一個人幹了什麼事。

這個故事成立的基礎條件之一就是:這個人必須從一種狀態變成了一種狀態,可以是一種觀念的轉變,一種心理的變化。

《花木蘭》想要塑造的主角很簡單:一個勇敢但懵懂的少女,因為保護家人參軍,歷經磨難終於成長為一個女英雄。


這個核心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人設刻畫突兀,轉折極度僵硬。

我們知道木蘭是勇敢睿智的。但再勇敢的人首先必須是一個「人」。

會害怕,懷疑,猶豫。


原版動畫中,花木蘭看到父親與母親作別,大雨中的她其實是有猶豫的。


後來去祠堂堅定了信念,斬斷長發以示決心。


而真人版砍掉了這個精華鏡頭,人生的巨大決定突然就做出了,拿把劍就上路了。

當她自爆身份被驅逐,面對鞏俐的誘惑策反,她堅定反對,得到情報馬上就又返回了軍營。


而原版中的木蘭是產生了自我懷疑,因為使父親蒙羞而自責,當她決定回家,又遇到了敵軍密謀,才不得已重新返回團隊。

前者的木蘭是一條直線,宛若機器。後者跌宕起伏,更像是一個人。


當然,這種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大殿裡木蘭向鞏俐打聽皇帝下落。

一開始木蘭的確把握住了敵我陣營的憤怒,但還未交手,立馬就改了話風,變成了:我特別理解你,你還有機會做一個好人...


前一秒的路線是暴力對抗,火花還沒擦出,瞬間就轉變成了心理戰術。

更突兀的還有仙娘,前面是殺人不眨眼女巫。

關鍵對決就因為花木蘭的一句話莫名其妙倒戈,還為了木蘭擋劍而死。


看到這裡,我已經覺得智商受到了侮辱。

人物轉變極度生硬,主角和配角的人設,都沒立住。

三、主角的演技以及可怕的服化道


除了以上兩點,主角的演技和可怕的服化道也是最為人詬病的。

從很早時候開始,劉亦菲一直是我的女神,她的品味和努力毋庸置疑。


但客觀地說:這個花木蘭,真的不成立。

在劇本中,一般只會寫動作和臺詞,不會像小說一樣大幅描繪心理,揣摩和重構心理活動就是演員的範疇了。

第一幕的小女兒時期和第二幕的前半段,天仙還是在線的。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不對勁了呢?

從大戰這個重場戲開始。

第一個場景是木蘭被仙娘打暈,悠悠轉醒後看到劍刃上的提示,然後覺悟要當真正的自己。

這是非常重要的轉變。是從痛苦,到覺醒到堅定的一瞬間歷程。


但她的呈現是睜開眼睛,盯了一會,然後輕鬆爬起。臉上甚至都沒有被暴打後起身的痛苦神情。

而面對柔然大軍用炮彈攻擊隊友時,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危險提示,或者衝過去拯救。

而是連續2遍看著炮彈拋物線落下。當然,這一點有剪輯不到位的嫌疑。


但是當木蘭面對心愛男子的時候,也絲毫不見擔憂。


面對為自己而死的仙娘的時候,表現出的悲傷也令人感受無能。


最明顯的是故事的高潮,她和柔然單于在腳手架上對決,木蘭手中的劍被擊落到了鐵水池中。

這柄劍是他父親的象徵,也是她所有信念的外化。

當它被敵人毀掉,正常的反應應該是去抓,努力失敗也該是傷心,傷心而後憤怒。

但我們看到的木蘭,顯然,又是單一空洞的。


我相信天仙的內心一定也是波濤洶湧,但就表情控制而言,這次,並不成功。

當然,演技之外,勸退廣大觀眾的,還有雷倒眾生的服化道。

身處南北朝亂世的花木蘭,竟然居住在福建的土樓裡。

北魏的服裝大體沿襲漢制,不考究沒關係,但是雜糅了唐宋和現代大開背影樓裝真的很讓人出戲。


還有皇帝專用的羅傘儀仗,被一幫後宮嬪妃當作遮陽工具,和中世紀後花園裡的貴婦堪稱無縫銜接。

當然,迪士尼畢竟是個海外開發者,對於中國歷史挖掘不夠可以理解,但打臉的是動畫版的服化道是相對貼近的。


只能說明這些改裝版的服化道是砸了重金,有意為之。

也許導演的目的是想要中西合璧、博採眾長,或者還原一個他們臆想中的童話時代,但呈現的結果的卻是顧此失彼,不倫不類。

原因很簡單:其他的公主都是虛構的,可以自由發揮。而花木蘭有歷史原型,有時代限制。


花木蘭是封建時代的一個傳奇。當時代的色彩被這些出戲的服化道「弱化」,主角的傳奇色彩也就相應減弱了。

四、總結


迪士尼是個舉世聞名的童話製造機,最為人稱道是它美輪美奐的歌舞以及精巧逼真的特效。

以往動畫改編真人,也基本遵循高度還原的原則。

這份特效優勢一如既往保留到了《花木蘭》中,這也是全片唯一的亮點所在。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見主創團隊在投入大量金錢之餘,也在主題和內涵方面是有付出努力的。

將原先沒有明確的主題,濃縮為中國文化中的:忠、勇、真三字,並修正了動畫版中的基本史實錯誤(匈奴改為柔然)。


更進一步的,還將原本半喜劇路線的動畫片,徹底改編成了一部英雄片。

但很遺憾,這種努力是失敗的。

從主題上看,忠、勇、真任何一個字都博大精深,但無論是劇情還是人物,都沒有有效地支撐起來,無法令人信服。


從英雄片的角度看,反派不夠壞,不夠強,打鬥不夠燃,也無法刺激人們的感官。


哪怕僅僅是作為一個公主電影,也不具備其他公主篇具有的&34;。

所以票房失利,評分一路走低也在情理之中了。

相關焦點

  • 被10萬人評出4.8分不冤,《花木蘭》花了14億元才冤
    important}9月11日,歷經多次改檔的迪士尼大片《花木蘭》終於上映,可惜票房卻根本火不起來,在中國內地上映,首日票房約5500萬元。》可以說是爭議聲最大的一部迪士尼真人電影,自開拍以來,就時不時會引爆話題點,劉亦菲出演花木蘭的消息一公布便是各種爭議聲,預告片一出刷爆全球網際網路,土味版海報一出又被罵慘。
  • 被10萬人評出4.8分不冤,《花木蘭》花了14億元才冤!
    9月11日,歷經多次改檔的迪士尼大片《花木蘭》終於上映,可惜票房卻根本火不起來,在中國內地上映,首日票房約5500萬元。
  • 迪士尼的《花木蘭》真的一無是處嗎?
    二是大家相信迪士尼。喜愛電影的朋友都明白,迪士尼是一個造夢的品牌,其擁有世界上最頂級的製片能力與最完善的IP產業鏈。儘管翻拍自家動畫的真人童話系列質量參差不齊,但是整體的製作有一個基本的下限。然而,如今《花木蘭》一出,此下限即被突破。個人認為,無論從劇情內核、演員表現還是電影製作的角度看,迪士尼的《花木蘭》都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
  • 迪士尼拍《花木蘭》,不撲街才是真意外
    敲鑼打鼓折騰了這麼多年,最後就這?真的很難讓人不憤怒。我想像過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可能不如人意,但我萬萬沒想到,預告片裡所匯集的,已經是電影中為數不多能看的片段了。而原先預告片中呈現的那些槽點,跟正片一比根本不值一提。
  • 迪士尼拍《花木蘭》,不撲街才是真意外
    敲鑼打鼓折騰了這麼多年,最後就這?真的很難讓人不憤怒。我想像過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可能不如人意,但我萬萬沒想到,預告片裡所匯集的,已經是電影中為數不多能看的片段了。而原先預告片中呈現的那些槽點,跟正片一比根本不值一提。說真的,我寧願再刷一遍《長城》《無極》,也不想為《花木蘭》貢獻智商稅。
  • 豆瓣4.9,對迪士尼的《花木蘭》來說低了麼?
    這對於總投資2億美元,華人主演,將期待票房大幅度聚集在中國以求盈利的迪士尼來說簡直不能接受。 9.4日,迪士尼《花木蘭》在北美流媒體平臺上線,定價30美元。相比於電影票平均價格,《花木蘭》在流媒體的定價要高了3倍還要多。
  • 真的涼涼?花了52塊去看了《花木蘭》,我只想說,就這?
    把差評先放到一邊,上映當日怒花52元買了一張IMAX電影票,看完只想說:就這???迪士尼公主群一向引以為傲的solo歌曲,乾脆就沒有,「全班公主排排坐,就你花木蘭要啥啥拿不出手」。1998年的動畫版《花木蘭》珠玉在前,耗資7000萬拿到了3.04億美元的票房,可謂名利雙收。
  • 本以為會一鳴驚人,結果成「最爛」《花木蘭》,美工人物是敗筆
    沒辦法,確實是它最近的宣傳力度太大,這迪士尼翻拍的真人版電影,近期頻頻上熱搜,可謂是未播先火,但伴隨著這熱度的,確實非常不如意的口碑。,但這主角,就確實算個敗筆了。怎麼說了,在中國觀眾眼中,劉亦菲真的不太適合這個角色,因為她好像怎麼也體現不出花木蘭身上的英氣,沒有那種我本女兒身,不輸男兒郎的霸氣。
  • 迪士尼投資近二十億的花木蘭,就這?
    《花木蘭》這部一再跳票的電影,終於在9月11日於中國上映了。電影原本是今年3月上映,因為疫情,一拖再拖,可謂歷經波折。花木蘭本來就是中國的IP,你用一個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的女孩形象,來拍攝一個發生在中國本土的故事,結果處處又可見西方的精神文化,不覺得太彆扭嗎? 就好像一個人去中國餐館吃麵,餐具卻用西方的刀叉。這難道不違和?爛片從來不是只有一處違和,而是處處都差。
  • 說《花木蘭》是年度迪士尼爛片?花木蘭都不服
    其實,依雀小仙之見,這種爭議不過是中西方對「花木蘭」理解的本質有差而已。中國的「花木蘭」和美國的「木蘭」在根本上就不一樣。無論如何,最早的《木蘭詩》中記載的花木蘭形象非常扁平,除了她替父從軍這一點以外,就是個隨處可見的小姑娘。
  • 迪士尼的《花木蘭》真的一無是處嗎?丨鮮見
    二是大家相信迪士尼。喜愛電影的朋友都明白,迪士尼是一個造夢的品牌,其擁有世界上最頂級的製片能力與最完善的IP產業鏈。儘管翻拍自家動畫的真人童話系列質量參差不齊,但是整體的製作有一個基本的下限。然而,如今《花木蘭》一出,此下限即被突破。個人認為,無論從劇情內核、演員表現還是電影製作的角度看,迪士尼的《花木蘭》都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
  • 《花木蘭》預定年度爛片,劇情BUG是最大敗筆
    萬眾矚目的迪士尼「公主宇宙」最新電影《花木蘭》,在經歷疫情影響一再延期之後,終於要與觀眾見面了。但從迪士尼流媒體上線之後,國內觀眾確是一水的差評,豆瓣超過3萬人打出了4.9分的低分,除了中西方文化和表達差異引起的不適,劇情的BUG才是整個電影最大的敗筆。
  • 劉亦菲出演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
    在我舅舅今年中風去世前,他繪製了下面這張花木蘭圖片給我。他說我也能像花木蘭一樣,渡過這個難關。我深深地懷念我的舅舅安德魯,我也對這部我最喜歡的迪士尼影片表達敬意。我非常期待這部電影上映!」我發現迪士尼動畫中花木蘭這個人物,像我一樣喜歡對抗壞人,這讓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哪怕當時我只是一個年幼的孩子。」
  • 《花木蘭》口碑票房雙撲街,迪士尼沒想到敗在了這3點上
    ,真的是槽點滿滿,說是迪士尼滑鐵盧的失敗,其實並不為過。但在這一點上,《花木蘭》失敗了。這個花木蘭,真的不成立。當然,這一點有剪輯不到位的嫌疑。身處南北朝亂世的花木蘭,竟然居住在福建的土樓裡。北魏的服裝大體沿襲漢制,不考究沒關係,但是雜糅了唐宋和現代大開背影樓裝真的很讓人出戲。
  • 創下迪士尼電影史上最差成績!《花木蘭》為何討好不了國內觀眾?
    「迪士尼想像中的中國」,這看起來是個不太成立命題,畢竟你要真的讓他們自己來說,他們可能也會說出每一個建築的出處,每一個飾件的來由,他們也可能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以及找過一批中國通上山下鄉。他們甚至會說,當初刪除掉木須龍的做法,以及不讓木蘭接吻的做法,不正是因為考慮到了中國文化嗎?
  • 細數《花木蘭》四大敗筆
    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從選角就開始受到關注。幾次定檔幾次撤檔,可以說是命運多舛。如今剛剛在定檔9月11日,悲催的事情發生了。還沒上線5萬多人打出差評。甚至有網友評論,這是史上最差《花木蘭》。綜合來看,這是史上最衰的《花木蘭》。
  • 迪士尼《花木蘭》放棄北美院線改為點映,「票價」依然較高
    ,勢必會造成盜版資源滿天飛的情況,這對於《花木蘭》的票房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打擊。》放棄北美院線,改為在流媒體上點映之後,網友們紛紛猜測是因為影片本身的質量原因,吐槽說:「這不是明擺著的嗎?真的質量好怎麼捨得放出來網播,畢竟前期宣發砸了那麼多錢」「有點像徐崢的囧媽?但是人家是免費看啊,我要是在家花200多看囧媽,估計能罵出花樣翻新來」。
  • 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中國的《花木蘭》
    國內影視版的《花木蘭》有好多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版本的《花木蘭》,顯然觀眾不是很買帳!有人吐槽劇情不合理,有人吐槽英文,也有人吐槽,請了這麼多名演員,結果就這?認真看了《花木蘭》,看完後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得不到國內大部分觀眾的喜愛,還是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看電影的角度原因。
  • 迪士尼新片劉亦菲版《花木蘭》
    迪士尼摩拳擦掌想要搞一把大的,但從這幾天的大陸院線的口碑上看,花木蘭在娘家遭遇了滑鐵盧。從劇本創新和藝術加工的角度而言,這是一個創舉。在這點上,我們的評價應該客觀。3、鞏俐之死不是說好的一隻手可以掐爆反派嗎,咋人家一箭就把你射死了, 這不科學。
  • 《花木蘭》花了14億元,10萬人評分4.8不冤
    9月11日,歷經多次改檔的迪士尼大片《花木蘭》終於上映,可惜票房卻根本火不起來,在中國內地上映,首日票房約5500萬元。《花木蘭》可以說是爭議聲最大的一部迪士尼真人電影,自開拍以來,就時不時會引爆話題點,劉亦菲出演花木蘭的消息一公布便是各種爭議聲,預告片一出刷爆全球網際網路,土味版海報一出又被罵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