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根本沒有看懂《誤殺》,電影的精彩不在於完美的犯罪過程,而...

2020-12-24 騰訊網

電影《誤殺》講述了學歷不高但酷愛懸疑類電影並且看過上千部的父親,為了替女兒遮蓋「誤殺」罪行,以電影橋段為靈感,設計了一場完美無缺的「瞞天過海」大計,成功守護家人的故事。李維傑與妻子阿玉來泰打拼17年,膝下育有兩個女兒,年近四十的他靠開設網絡公司為生,為人也頗得鄰居們的好感,而這一切美好卻被突如其來的不速之客打破。這個充斥走私,販毒活動的邊陲小鎮,各種權力交織碾壓公平正義。

李維傑的大女兒被督察長的兒子強暴,因反抗誤殺對方。李維傑曾親眼目睹督察長濫用私刑,深知法律無用,為了維護女兒,捍衛家人,李維傑埋屍掩蓋一切證據,在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縫隙中,與警方在身心層面,展開了殊死一搏的較量。經過一遍遍的拷問,一次次的偽裝,一次次的堅持,最後成功瞞過了所有人,維護了自己的女兒和家人,也使濫用死刑的督察長身敗名裂,落得一無所有的地步。最後的最後,為使自己良心過得去,也或許是為了讓以後不會有人再來徹查這個案子而牽連到女兒,他去自首了,為了保全女兒和家人。

這部電影極具讓人思考的情節點,非常的讓人緊張,一環扣一環,有很多地方值得讓人思考。比如這位父親為了讓女兒能夠更好的生活,而去偽造假證據,雖然在這部電影裡面讓人感覺是正確的,可是如果放在生活中,這樣的做法是不倡導的,是犯罪的,而最後的結局也是一個正確的做法。從小的方面來看,小女兒安安學會了作弊撒謊,把70分的試卷改成了100分(仔細看100分的1很像是字母i,兩個0開始和結束的筆畫也不一樣,有明顯的修改痕跡)。也許李維傑覺得這樣的結果是拜他所賜,小女兒肯定覺得即便欺瞞別人做錯了事,也不會受到任何懲罰,付出任何代價,就像他自己欺瞞警方逃過法律制裁一樣。

如此肯定對女兒的成長不利,所以李維傑要用切身行動去自首來教會女兒什麼叫擔當!再說自首以後,家人內心也不用再惶恐不安,餘生也會心懷坦蕩的活著。之後妻女也去自首,這就說明李維傑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一家人非常和諧有愛。父親李維傑替妻女頂罪,用自首教會女兒什麼叫擔當!妻女看到李偉傑頂罪自首,於心不忍,站出來承擔罪責,也去自首。(不過妻女的自首沒有被警方採納)。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勝過千言萬語苦口婆心的說教!所以我覺得自首絕非是敗筆,反而提升了影片的高度。

來自烏合之眾的「誤殺」,這也是《誤殺》的高級之處。當李維傑一家被指控殺害素察後,影片除了表現李維傑一家和警察之間的較量,還著墨於李維傑周圍的朋友是如何為他辯護的。這同樣不啻為一場在身心層面展開殊死一搏的「戰爭」。在這個自媒體時代,話語權回歸個人。本片的真正意義在於讓觀眾思考究竟誰在被誤殺,作為觀眾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又誤殺了誰。影片片名的英文翻譯是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直譯的意思是「沒有牧人的羊群」,取自《聖經》中對「烏合之眾」的描述。在影片的結尾,一切真相大白,記者在街頭採訪民眾對於這個案件的感受。媒體報導呈現了媒體和現實的同一性。弱者的情感反應撼人心魂。很多民眾在鏡頭前為李維傑加油,當鏡頭推向頌恩叔時,鏡頭從黑白轉彩色。作為當初李維傑最堅定的支持者,頌恩叔沉默不語,露出一抹苦笑。

到此處,電影戛然而止。實際上,當人們被一種力量裹挾時,往往在集體無意識中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卻不自知。在這股力量強化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扛著正義的旗幟,最終導致暴力。大眾的情緒有時只是基於表象,事實的真相無從得知。從這個意義而言,「誤殺」的不僅僅是素察,他的父母拉韞和都彭在一定意義上也在被「誤殺」。不過,人性本是複雜、多面的,善和惡之間的邊界未必十分分明。在情與法、墮落與救贖、善良與邪惡的灰色地帶中,頌恩叔的一抹笑容如留白的人性,給予的不僅是社會性思考,還有為愛守護、奮起的靈魂的呼喊和未來視角的觀照。這也是中國版結尾不同於印度版的原因所在。

作為一名平凡的父親,面對女兒的遭遇即便不能為她撐起一世的晴天,也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一時的傷害。簡單樸素的幾句話卻將舐犢情深表達得淋漓盡致,直擊觀眾淚腺。當家人受到侵害的時候,李維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八個字:犯我家人,絕不饒恕。主人公李維傑原本是一個最普通的小市民,可是他因為愛看電影,而被電影薰陶為了一個智慧、善良、勇敢、有責任與擔當的父親和丈夫。看來,電影跟書籍一樣,都是人進步的階梯呵。讓我們像李維傑一樣,多看電影吧,電影會讓我們成為一個好人,一個聰明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在現實面前,這句臺詞直擊了很多人的心臟,一時之間在網上掀起了熱議。「未成年人犯罪」是《誤殺》的核心故事,這一話題也一直都是社會最關注但也最無力的話題。《誤殺》卻敢於將其大膽地搬上銀屏,通過犯罪的方式一步步將事實抽絲剝繭地展開,非常值得欽佩。當自己的女兒受到侵犯時,譚卓飾演的母親說出的話直戳人心,這是一個母親發自內心的絕望與掙扎,也是對社會現實血淋淋的揭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誤殺》的精華不在於完美的犯罪過程,而在於教育性的結局
    電影《誤殺》講述了學歷不高但酷愛懸疑類電影並且看過上千部的父親,為了替女兒遮蓋「誤殺」罪行,以電影橋段為靈感,設計了一場完美無缺的「瞞天過海」大計,成功守護家人的故事。這部電影極具讓人思考的情節點,非常的讓人緊張,一環扣一環,有很多地方值得讓人思考。比如這位父親為了讓女兒能夠更好的生活,而去偽造假證據,雖然在這部電影裡面讓人感覺是正確的,可是如果放在生活中,這樣的做法是不倡導的,是犯罪的,而最後的結局也是一個正確的做法。
  • 誤殺:一個「罪犯」的「完美犯罪過程」
    我們習慣的視角都是從警察出發,看待一個犯人的犯罪過程。這是順時針的思考模式。而《誤殺》,講述了一個「罪犯」的「完美犯罪過程」,採用的視角卻是「罪犯」的視角,這就變成了逆時針的思考模式,使得整部電影的對抗性非常之明顯,對「罪犯」心理的剖析也變得清晰明了了起來。至於為什麼「罪犯」二字要打上引號,因為他並不能完全的算作一個罪犯。這也就是本片的第二大亮點,法與情。
  • 電影《誤殺》劇情你真的看懂了?來看看一般人都發現不了的細節
    歡迎來到孫悟空說電影,懸疑犯罪電影《誤殺》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計》,電影一上映就引起熱烈反響。 另外,融入日韓電影的精神,也有奉俊昊的身影,向日本作家東野圭吾表示敬意。 大量推理的細節和線索,節拍緊張刺激,事件解決的解密不斷推進,充滿逆轉的劇本,是近年來國產犯罪電影的傑作。
  • 電影《誤殺》|| 案件的破與立,在於證據.....
    近期電影《誤殺》將國產犯罪懸疑片推向高潮雖為翻拍之作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誤殺》:一次完美犯罪
    直到《誤殺》的出現,《誤殺》應該是國內翻拍少有的突破之作,這部作品改編自印度的《瞞天誤殺記》。你沒有想到吧,印度電影除了跳舞,他也是有這種充滿懸疑刺激的劇情片的,在故事的主題之上《誤殺》並沒有做太多的改變,主要還是一個妻女誤殺惡人,父親通過自己的電影知識為妻女洗白的故事。
  • 《誤殺》讓你真正的看懂誤殺
    這一次,由你來真正的看懂誤殺。所謂「誤殺」,也許是好人在受到傷害想要竭盡全力保護自己和家人時不得已做出的觸犯當今社會法律的無聲的吶喊。李維傑(肖央飾)在度過了孤身一人的童年後,人至中年,在泰國的一個小城經營著一家網絡設備公司。本可以與妻子和兩個女兒平穩平凡的度過。就像我們上補習班夏令營一樣,要讓父母籤字同意,平平(李維傑大女兒)最終得到了父母口頭上和經濟上的支持。然而,噩夢就從此開始了。
  • 《誤殺瞞天記》中的完美犯罪,到底完美在哪?
    刑偵學中,有一個很著名的「羅卡定律」,其理論在於「凡兩個物體接觸,必會產生轉移現象」。大意就是凡事有接觸,必有痕跡,從這個理論中我們能得出結論:完美犯罪是不存在的,但是電影《誤殺瞞天記》顛覆了傳統認知,讓我們驚嘆到,原來完美犯罪並不是傳說,它只是換個樣子而已。
  • 完美犯罪,瞞天過海。《誤殺,瞞天記》
    《誤殺》誤殺海報&34;國內翻拍版,這部電影其實各方面還是非常有深度的,講述的是當地(泰國)警察局長的兒子迷奸了男主的女兒後被誤殺,男主知道警察局長在當地臭名昭著,經常濫用職權嚴刑逼供,如果被查到了是他女兒殺了局長兒子,那他們全家可能都會有性命之憂。
  • 「誤殺」沒有完美的犯罪,只有人性的醜惡與遲來的正義.
    作為一部犯罪類型片,電影的確令觀眾感受到從頭至尾的「爽感」。 首先,男主角李維傑的角色設定十分抓人眼球。只有小學四年級的學歷,卻酷愛電影。一個影迷,憑藉對經典犯罪電影情節的模仿,逃脫警察的指控,戲劇性十足,從一開始就引發好奇心。
  • 完美偽證犯罪之《誤殺瞞天記》
    什麼是完美的犯罪?我認為有兩種:第一種是明明懷疑這個人,但是就是沒有證據。第二種是完全沒有證據。這兩種類型的完美犯罪有很多都被拍成了電影。今天介紹的是第一種類型的明明知道對方是兇手,就是沒有證據。電影名字《誤殺瞞天記》,是一部印度電影。男主是一家錄像廳的老闆,他非常喜歡看電影(我也喜歡的很啊)。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對於電影他卻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 電影《誤殺》:完美"掩屍",法律面前沒有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但我吃晚飯的時候,我卻選擇了去看一部與專業相關的電影:《誤殺》。男主說只要看過一千部電影,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雖然李維傑一家經過非常艱難的心理戰鬥贏得了"完美犯罪",但是最後他們一家人主動投案的結尾也在啟示世人雖然逃過了法律的制裁但是人性良善的信仰制裁始終難以逃脫。這部電影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法律問題,雖然我自己並不打算從事刑事辯護類律師,但這並不能抹殺一個法律人對刑事案件的探索興趣。
  • 真的存在完美犯罪?電影《誤殺》你忽視了哪些?
    熱播綜藝《演員請就位》第2季,考驗演員演技的同時,也帶著觀眾重溫經典電影。《誤殺》被胡杏兒組選中,胡杏兒的精湛演技還上了熱搜,但褒貶不一,或許這也是另外一種肯定,讓胡杏兒有更好的上升空間。看過原版《誤殺》的觀眾都很讚賞陳衝飾演的拉韞,將冷酷無情、殺伐果斷演繹的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
  • 《誤殺》深度影評:在完美犯罪的背後,是一場錯綜複雜的多方較量
    電影《誤殺》宣傳海報這部影片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講的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大女兒,在一次夏令營中被警察局長的兒子侮辱,並被威脅與其發生關係,女兒將這件事告訴了母親,三人在爭執的過程中,大女兒用鋤頭擊中局長兒子的頭部將其
  • 11億票房《誤殺》國內懸疑片的崛起,影迷父親演繹完美犯罪
    之前總是推薦電視劇,但是今天看了一部電影,真的很想安利一下,電影《誤殺》該電影於2019年12月7日在網上就可以點播了,因為疫情原因,電影院不開,但是在美團上只需付款4.9元就能看,很便宜,但是這個電影真的好看,貓眼評分9.4
  • 電影《誤殺》李維傑:再完美的謊言也替代不了真相
    影片源於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很多網友評論,這部影片超越的原版,是歷年來,國內翻拍電影的一個裡程碑。看過片子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該片主要講述了一位父親李維傑(肖央飾)為了幫助妻女開脫殺人罪名,與警察局長拉韞展開了一次次殊死較量的故事。
  • 《誤殺》點映口碑炸裂,完美犯罪真的存在嗎
    12月11日,是電影《誤殺》提前點映的最後一天,錯過了就要等12月13日正式上映才能看了。一部小成本懸疑片,導演是新人,演員不是流量,題材還是翻拍。《誤殺》還提檔一周撞上了同題材的由胡歌主演、刁亦男執導、進過坎城主單元的《南方車站的聚會》,是監製陳思誠給的自信嗎?
  • 素察的屍體埋在了哪裡,深度解析電影《誤殺》,你真的看懂了嗎?
    電影最後,主人公李維傑投案自首,但是片中並沒有交代素察屍體的埋藏地點,片中旁白解讀提到警方已經找到素察的屍體,至於在哪裡發現的,警方目前暫時不透漏。大家都知道國內版《誤殺》是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印度原版電影中,主人公轉身離開警局的時候,鏡頭切換到了他埋屍的那天,而他那天埋屍走過的所有場景,都和在警局走的路線完全重合,原來屍體是被他埋藏在當時正在修建的警察局中。
  • 你根本沒看懂《誤殺》,警察兒子是被謀殺,男主才是被誤殺
    說到陳思誠我特想多說兩句了,這男人是真的牛了,他近兩年電影可謂是做的風生水起,《唐人街探案》今年年底都要出3了,我可是每一部都沒落下過,陳思誠的電影總是喜劇與懸疑並存展開一場高智商博弈。智商不太高的都跟不上節奏。
  • 一場關於完美犯罪的《誤殺》,你看過之後滿意嗎
    前段時間由陳思成導演,肖央主演的《誤殺》在各大影院上映了。《誤殺》改編自印度的電影《誤殺瞞天記》,原作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故事,好多去電影院看國語版《誤殺》的觀眾都是衝著看過原版去的。而這部電影的導演大家都很熟悉了,陳思成這幾年拍的電影口碑跟票房都很好,而肖央在本片中的演技也是有目共睹的。網友們都感慨原以為是一個歌手,沒想到卻是一位影帝,也算是對他演技的認可了。因為電影上映也有段時間了,三多就不給大家過多介紹了,這裡三多給大家講講細節。
  • 『解析篇』電影《誤殺》,看懂了「羊」你就看懂了人生!
    方君讀電影,專注好電影!「國產,犯罪,翻拍」近幾年貼著這些標籤的電影實在太多,最後吃相也實在太難看,但是《誤殺》算是突破了這層無形「界限」,它或許不如原版《誤殺瞞天計》那樣精巧、凌厲、暢快,但它在原故事基礎上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加法,譬如人性掙扎、譬如社會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