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筆記 | 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清明

2021-02-10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

清明,「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華;

二候,田鼠化為鵪;

三候,虹始見。

🌼🌼🌼

對應花信:

一候,桐花;

二候,麥花;

三候,柳花。

有了小夥伴們的分享,這個清明顯得格外的肅穆同時又很溫暖,只因為節日是人與人的聯結。

銘記不忘,把握當下,好好活著,用心記錄生活。

因為你們對生活的熱愛,生活才變得美好了一些,更美好了一些。

3.26

我們公司的蟹爪蘭

沒人管,就是澆水曬太陽

對了,上一個節氣春分的時候,雞蛋花也做了優美有趣的自然筆記,由於小編的疏忽沒有收錄進推送。

3.24


在大家的自然筆記裡,小編學習到了許多小知識,但最重要的還是熱愛自然、細心發現生活中的趣味和美的那份熱情。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是,雞蛋花做自然筆記的時間跟小路的二十四節氣分享一樣久,已經堅持4年啦!堅持成為了一種習慣,這真的太厲害啦!

4.7


3.25

小區裡的植物,明天三月三,地菜煮雞蛋

就是薺菜

「農曆三月三,薺菜賽靈丹」。

明個就是農曆三月初三,估計很多人會用薺菜煮雞蛋,

這是為什麼呢?據說用薺菜煮出來的雞蛋味道鮮美,人們吃了以後能夠起到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的作用。

此時的薺菜已經長苔做莢,葉杆直接入鍋煮蛋即可。

武漢這邊的人都吃地菜煮雞蛋,說吃了不頭疼,還能預防感冒

明天你們可以去找點薺菜

入鄉隨俗 大家都這樣吃,今天保安還挨家上門送了點薺菜,外面買雞蛋也送薺菜

3.26

家長分享的,帶著各種植物的香味

小區裡的爛漫櫻

我拿快遞的工夫,快速拍下的爛漫的櫻花,回家再好好看  小區還封著

4.4

4.6

3.25

我們這三月三是吃雞屎藤

壯鄉就做五色糯米飯

煥之在「美篇」APP裡寫了《三月裡那些特別的事物》的文章,詳細地介紹了五色糯米飯和雞屎藤的吃法。下文裡也有煥之分享的雞屎藤做的美食和五彩糯米飯的自然筆記~不要急,往下看~

3.26

三月三,我的朋友圈已經滿屏的雞屎藤了

3.29

我剛得到的楓香,還嫩著

4.5

【清明】

完成了五彩糯米飯的手繪記錄。最近喜歡用手繪的方式將與家鄉風俗民情有關的植物記錄下來,雖然繪畫還在學習的初始階段,植物知識也很匱乏,但是能找到這樣一種方式,做這樣喜歡的事,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感覺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五彩糯米飯是廣西少數民族的一道傳統特色小吃,在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期間,人們就地取材,從山上採來能提取各種色素的可食植物,煮色染糯米、蒸熟,就有了帶著植物清香的彩色糯米飯,用以日常食用、祭拜先人等,成為少數民族文化裡一份不可或缺的傳統。謹此獻給那些在抗擊疫情戰爭中犧牲的英雄們,在疫情最狂盛的時候,他們衝在了最危險的地方,保護了國人的健康安全,自己卻永遠留在了春天裡……

3.24

3.29

向日葵,22個花瓣,一個花盤中密密麻麻的黑色部分是它的什麼結構?

向日葵是菊科植物,頭狀花序就像一個大圓盤,周邊和中間長著兩種不同的花哦。周邊的花是舌狀花,中間的花是管狀花,中間還沒開放的是管狀花的花蕾~

3.25

武大櫻花雨

3.26

我們今天下雨了

拍了一下金銀木

杏花開了

紫葉李開了

紫玉蘭開了

樓蘭夢舞:好多年前,第一次看到紫玉蘭的時候,有種錯覺,荷花開到樹上去了

旱柳、梨花、榆葉梅

榆葉梅上的蚜蟲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四種顏色的貼梗海棠

天津的海棠大面積開啦,西府海棠是天津最多的

天津海河荒野一點的地方,麻雀歡快的叫聲,像一首交響樂

好像是野鴨子在遊弋

荒野很美

少花米口袋好可愛的名字

4.4

煙雨十裡春深,落花輕覆草痕。

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

清明不僅是一個物候節氣,更是一個人文節日。2020年的清明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銘記於心,我們砥礪前行。

清明三侯第一就是桐始華,桐樹在中國有獨特的文化意義,桐樹既是觀賞類樹木,又是經濟價值較高的樹木,但更重要的是它與文化相關聯,無論是泡桐樹還是梧桐樹都是做琴的材料,油桐樹更是中國四大木本油科植物,伴隨了多少中國人的童年記憶。清明的天氣據說可以預知今後天氣走勢,「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今年的清明是個大晴天,不知預示黃梅季節將很少雨水呢?

既有慎終追遠的感懷,有生離死別的黯然銷魂,又有歡樂賞春的氣氛,有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這就是清明。

今天只發白色系的花,以示哀悼

4.4

形色裡查到她叫「百裡香」,可是我好像沒聞到

春天真是認識世界的好時間!

接下來是我家陽臺上的:

自然總能給我賦能,讓我看到生命力!看這些蘑菇:

看起來柔弱,竟把土地頂起來了

4.6

這個,把 形色 難倒了……

家養的蟹爪蘭不行了,有人懂這是啥原因嗎?

春節還開花的呢

雛菊:沒澆水嗎?

煥之:感覺你那泥該換換了

雛菊:嗯,我也覺得她的土板結了,蟹爪蘭開完花土壤裡肥力下降,你可以嘗試澆淘米水,將雞蛋殼碾碎放入盆中,另外再加一些土。

銅錢草:謝謝大家

3.27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小區的紫藤花開了!

和蠶豆花 豌豆花 好像

昨天上海的天真的好黏膩,稍微一動就出汗,溼氣逼人,每次雨後我們家的任務就是出去找蝸牛,把爬到路上的蝸牛放回草叢中。昨天發現樹上有好多,有一些樹上大大小小有十幾二十多隻!還參雜著各種蝸牛大便,黏液(這些是不是也挺滋養樹皮的)還有不少其他小昆蟲也棲息在樹上。

圖一不知道是不是蝸牛的卵,還有倒數第二張圖細長型的不知道是不是釘螺?

帶孩子一起觀察,觸摸...還帶了幾隻回來做了自然筆記,讀了幾首蝸牛小詩。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其他好玩的蝸牛自然遊戲可以推薦?

起了大早,在環衛工人還沒開始清理前發現常綠植物的落葉也能美得像秋葉

人生第一次吃槐花,竟然甜甜的!!!

榆錢,我選擇嘗了一回

這次動用了五感的味覺

其實並沒有太好吃,就是平淡的感覺

我嘗試理解了一下,可能。。。小時候能吃的太少了吧

今年還試了槐花,這個可以有,有香甜軟糯的感覺

3.27

沒有人打擾的香樟落葉滿地

有點季節的錯亂感了

3.27

最近這幾天早起拍素材,分享給大家一下

喜歡大海,都說不開心就吃,到了我這裡,去看大海能解決一切問題,哈哈。

大家有時間可以來玩呀~

可以給點攻略之類的

3.27

一周油菜花的變化

水裡很多青蛙死了,是凍死的嗎?這幾天江浙冬天一樣冷

同款青蛙屍體 不過大約是半個月前拍的了

3.28

今天在大馬路上看到了松鼠

4.4

3.29

我也想問問

挺好玩,外層一層絡

4.6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4.6

 

4.5

4.7

以上就是清明節氣自然筆記的內容啦~

感謝「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成員的精彩呈現。

愛自然的你,有創造力的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來記錄、分享自己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共賞美麗的自然麼?

往期精彩回顧:

自然筆記 | 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立春

自然筆記 | 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雨水

自然筆記 | 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驚蟄

自然筆記 | 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春分

如果你也分享自己的自然觀察,享自己的自然觀察,

歡迎加入我們:

一年二十四節氣,每個月兩節氣,小路邀請你們在每個月兩個節氣時,把大家在家門口和社區裡的自然觀察和感悟,以照片+文字,或者手繪的形式發在群裡打卡,把有趣的自然分享給群裡的小夥伴。

而小路也會把所有人的自然觀察匯集起來,以公眾號推文的形式,分享給更多熱愛自然的小夥伴們。

招募對象:想在家門口和社區中觀察自然的小夥伴。

招募時間:歡迎每個小夥伴隨時隨地加入。

報名方式:二十四節氣打卡群屬公益性質,不收費。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填寫報名表,項目工作人員將會在5個工作日內與你確認相關信息。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簡稱SWNE Center)成立於2014年1月,是一家為4-15歲的青少年提供優質的自然教育課程,推動自然教育行業發展的社會企業。通過為有志於開展自然教育的服務的機構與個人提供諮詢、輸出課程方案、搭建人才培養體系等服務,推動自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與教育理念。小路立足城市社區與學校、郊野鄉村與農場兩大自然教育細分領域進行深耕。機構目前的核心業務是為機構輸出自然教育課程設計定製化服務;現有自營品牌包括:紫米計劃、一小時自然時光、鄉育未來、自然之路、清澤自然。

相關焦點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我一聽,糟了,應該是問節氣的事兒了。唉,媽咪對陰曆、陽曆、農曆、公曆比較暈菜啊,長這麼大了,還是沒有弄清楚他們的計算規則。於是,我裝作很淡定地說:"嗯,今天是4月5日,4月5日陽曆。"直接寶哥說:"很奇怪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都是陰曆的日子,為什麼清明節是陽曆的日子?"臉上無數條黑線呀!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的一個形容詞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大多記物候,如芒種、小暑、霜降、大寒等,用形容詞來定義節氣,「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的一個。清明這個節氣,按照時序,已屬季春,江南已經是「拆桐開盡鶯聲老」了,為什麼還用如此光鮮亮麗的詞形容它呢?我想這與二十四節氣是生活在北方的周人定下來的有關。
  • 什麼是清明節氣?
    你好呀,我是小雪寶,說到清明,你們是不是立刻想到了清明節,可是你們知道有一個節氣也叫清明嗎?嘻嘻!那我就給你們說說清明這個節氣吧!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能夠反映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國子監大講堂第156講:二十四節氣與九九歌
    講座現場韓茂莉首先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的基本知識。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曆中隨季節變化形成的24個特定節令,每個節令都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
  • 【二十四節氣】24相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應提到的三個問題就混雜在一起嘮叨幾句了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緣起創作有他因也雜有內因沒有做之前看見過很多人創作過節氣作品受到他人觸發我們很多的所謂創作創造都是基於前人的福德之上的因為喜歡玩會覺得要是做的話不一定是非要成系列也可以是完全不同形式的二十四節氣的表達
  •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這麼準?得從節氣的由來說起,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現在能背誦這首二十四節氣歌的人已經很少了吧,大家現在主要過的都是一些像聖誕節、情人節之類的洋節,對於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卻了解甚少,很多人只是停留在知道清明上墳,冬至吃餃子這樣的淺薄認識上。二十四節氣是如何來的呢?我國歷來是農業大國,曆法的主要作用就是直到農業生產。二十四節氣被認為是起源於古代黃河流域,這是為什麼呢?
  • 二十四節氣 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今天,一年之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如約來臨。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先民廣博智慧,彰顯著中國人的精神氣質與民俗風尚。雖然其深植於農耕文明,但在時代變遷中,仍不斷被傳承弘揚,煥發著溫潤的光彩。如何讓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與人們的生活如影隨形?
  • 聽二十四節氣歌,走進大自然的秘密
    點擊上方圖標收聽本周新詩《二十四節氣歌》你有觀察過,四季有什麼樣的不同嗎?
  • 二十四節氣,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如何讓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與人們的生活如影隨形?我們邀請致力於節氣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普通民眾,講述自己與節氣的點滴故事、對節氣的深邃之思。 這是一種清明時節特有的食品,而我已有幾十年沒嘗過了。當年,我的博士論文做的是關於《荊楚歲時記》的研究,這本書裡就記載了荊楚人清明時用鼠麴草加工成糕團食用的故事。想及此,我不禁向母親憶起小時候的情形:每到清明時節,田邊長出成片的青蒿(鼠麴草),蒿葉背面有軟軟的絨毛,我們採上一籮,在碓臼裡搗碎,與米粉一起搓揉做成「粑粑」,講究一點的在裡邊裹上芝麻紅糖。
  • 二十四節氣,用英文怎麼講?
    China Daily推出了一門非常優秀的知識付費課程——《二十四節氣雙語精講》,用中英文雙語講解二十四節氣的譯法及與節氣相關的傳統習俗
  • 民族小學 | 二十四節氣——冬至逢壬數九
    冬至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計算時間的方法。早在春秋時期,只有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經過勞動人民不斷的觀察、總結,在秦漢年間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並一直沿用至今。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伴隨民族小學胡晨陽同學的朗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與冬至有關的常識和民俗吧。
  • 【二十四節氣專欄】小雪.積善而慶餘
    從萬物運行規律的本源出發,以「易經十二消息卦氣圖」為背景,從二十四節氣的緣起開始,遵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規律,清晰對應人生不同階段的生命節點,關照我們如何順應天地宇宙運行的大道,提高我們運氣的能力,做到有禮有節,得享「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的護持。
  • 二十四節氣諺語合集,你能背對多少?
    小夥伴們要記得記哦~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立春節氣諺語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 2020年二十四節氣!流年串宮壓運!吉兇!
    #二十四節氣十二地支一、十二節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為「節」。十二節和十二氣合成二十四節氣二、十二氣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為「氣」。
  • 二十四節氣之歌
    這首小時候背熟的二十四節氣歌,沒想到會在不平凡的庚子年裡再次刷新發酵。因新冠疫情,長時間窩居宅家,故特別關注節氣變化情況,期待春噯花開,期待夏日豔陽,期待秋風送爽,尤其是期盼疫情早點過去。還天以青,還地以淨,還人間四季祥和,歲序井然,黎庶安康。    心有所寄,便有所動。於是從立春始,至大寒終,逢節一歌,居然都堅持下來了。
  • 二十四節氣古畫欣賞!太美了,果斷收藏!
    ▌節氣來歷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 104 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二十四節氣在黃道上的位置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 15 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 360 度,共經歷 24 個節氣,每月 2 個。
  • 【主題館】大二班|二十四節氣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之後天氣回暖,萬物起始,所以立春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節氣,鳥語花香,耕耘播種。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大二班的小朋友開展了中國元素迎「春」特色活動。周子鈺:春分:天氣變暖和了,柳樹發芽了,小燕子飛回來,草地上開滿小花了!唐藝菲:大寒:大寒到了天氣變得更加冷了,要下雪了我又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
  • 黃磊多多為你解讀二十四節氣:每一天都如此美好,值得你慢慢去品味
    二十四節氣裡,包含著一部時間和自然的百科全書。在傳統文化中,它也是古人對孩子的自然啟蒙課。但到了現代,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往往缺失了這堂啟蒙課。所以,千萬別小瞧了二十四節氣,這當中不僅有自然教育,還有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中國傳統文化啟蒙知識。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清明》,就是描述清明的節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新年伊始,跟著「觀復貓」認識二十四節氣
    古人從中總結出了「季節密碼」——二十四節氣。在辭舊迎新之際,上海新華傳媒聯袂上海觀復博物館和《上海學生英文報》共同舉辦的市民文化客廳第十三期「文化跨年 萬象更新 觀復貓暢談二十四節氣」在上海書城舉行。觀復博物館資深講師劉暢、觀復博物館資深英文講解趙倩雯給讀者帶來了一場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文化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