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數學與美學聯繫在一起神聖比例:黃金分割率

2020-12-23 遇見數學

黃金比例(Golden ratio,也叫做黃金分割率)是一個神秘的數學比例,被認為是很多藝術作品背後所隱藏的密碼。黃金比例觸動人們從感官上對美的欣賞,引起對審美的共鳴,以至於文藝復興期間它曾被稱作「神聖比例」。

將它應用到自己創作中的著名畫家有達文西、米開朗琪羅和桑德羅·波提切利。薩爾瓦多·達利就使用了黃金比例去創作「最後晚餐的聖禮」,這種幾何比例被視為創造了美學上令人愉悅珍品的關鍵所在。

1955年,達利所完成的《最後晚餐的聖禮

幾千年來,世界上許多重要的建築物也隱藏著黃金比例,帕臺農神廟、聖母院、泰姬陵、吉薩金字塔、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和聯合國秘書處大樓……

黃金比例在藝術中更是廣泛運用,該比例在攝影、設計等現代藝術領域中頗具吸引力。通過對德彪西、貝拉·巴託克和埃裡克·薩蒂的作品分析表明,黃金比例甚至也應用於音樂創作的美妙旋律之中,成為了旋律歷久彌新的法寶。

關於黃金比例,本文會有你所感興趣的內容,並且也會了解在攝影視覺藝術中如何應用它。

黃金比例理論

黃金比例,這個名字可能會給人一點誤導,因為跟黃金可是沒有一丁點關係。黃金比例是一個用希臘字母 Phi表示的無理數,它是以公元前 447 年古希臘雕塑家菲迪亞斯(Phidias)名字命名的。因為他為帕臺農神廟製作的諸神鵰塑中就用到了這種比例。菲迪亞斯生活在公元前 5 世紀,但黃金比例在更久遠的古埃及大金字塔中也有體現。

黃金比例的值跟 π 一樣是無理數,所以它不能用分數完全表示出來,其值大約等於 。

黃金比例能通過幾何作圖、使用斐波那契數列、或者使用三角學和極限來定義。理解它最直觀的方式是把一條線分為兩個部分,a 和 b,它們滿足下列比例關係:

它也出現在斐波那契數列(0,1,1,2,3,5,8,13...)中。如果你任取斐波那契數列中的兩個連續的數字,你會發現它們的比值越來越接近黃金比例,並且數字越大,就更逼近黃金比例。有許多數學知識與黃金比例相關,你可以嘗試看看它有什麼數學意義,從而獲得探索之趣。

斐波那契螺旋線, 圖自維基

根據黃金比例把一個區域分為幾個矩形,並且在每個矩形中添加一條弧線,你就可以更好的了解黃金比例和斐波那契數列的關係,所形成的弧線叫做黃金螺旋線。上面圖形就是自然界最有吸引力的形狀之一。

自然界中的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不僅僅是一個有著很強數學意涵的常數,它也是頻繁隱現在自然界中。人們可以在羅馬花椰菜、貝殼、花瓣、樹葉、DNA 分子、銀河系、颶風、還有整個人體發現基於它的形狀和結構。

為何大自然諸多事物會選擇遵循黃金比例呢?植物學家已經得出結論,植物會讓其葉子沿一條螺旋線生長,並確保讓它們不會處於彼此遮擋的角度,以此來最大化它們所接收的光照。物理學家也已經得出結論,應用黃金比例所形成的結構消耗能量會更小。簡單地說,大自然總是擇優而生,對於許多問題,黃金比例既是最佳的生存方案。

有研究表明,為什麼基於黃金比例的形狀對人類也如此有吸引力。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可以在自然界中看到這種比例無處不在,大腦已經潛移默化被訓練來更快識別和欣賞它,以至於似乎人類(以及動物)對這種形狀的解釋與識別比其他任何形狀都要快。自然而然,人們也將這樣模式拿來應用所創造的各種設計上。

黃金比例的例子和應用

拋開數學和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利用黃金比例創作的藝術品會自然而然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這自然是每一個藝術家的夢想。如果說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追求的是創新和自由表達,那麼現代藝術家追求的則是獨特性和真實性。他們渴望脫穎而出,引起受眾的注意與共鳴,並獲得賞識。

黃金比例經常在攝影、設計和建築中使用,它可以幫助你構建某種構圖平衡,鑲嵌吸睛的焦點。當然,在創造性領域使用一個數並不容易,好在很多軟體和工具已經提供很多方法能減輕你的工作量。

人們已經發現了許多遵從黃金比例的出色藝術作品。但其中很多作品在建造時並沒有宣稱要使用它。那麼這個比例在攝影、設計等現代視覺藝術中真的有用嗎?還是按上面所述那樣,人類的大腦已經被潛移默化來使用了它。

黃金比例在攝影中的應用

攝影中應用黃金比例最基本的方式是選擇一種遵從黃金比例的縱橫比。與其使用經典的 4:3 或 16:9,不如嘗試使用 16:10,這樣更趨近黃金比的比例尺寸。

可以在攝影中使用黃金比例作為一個構建法則。類似於攝影三分法,該方法叫做黃金法則。你的照片可以應用這個規則,利用黃金比網格線分割你的照片:根據黃金比例作兩條垂直線和兩條水平線。然後把圖片的焦點沿著這些線放置,或者將想要引導的焦點放置在焦點之上。

攝影作者: Eric Muhr

黃金法則常用於風景攝影中,大量的景色需要以更吸引人的比例來構建。比如,街道攝影中使用它來構圖呈現變化和動感,讓畫面富有活力與透視。

可以用黃金分割構圖(井字構圖)來將畫面平均分成 9 塊,這樣的交叉點稱黃金分割點,圖像上這樣四條線與四個點是最能吸引讀者的視線。考慮把作品放在網格線上的交點或安排在任一條垂直分割線上,景色或人物就變得生動和活力。

雖然人們能通過不斷練習來構圖技能,但是當實際攝影時並不容易。幸運的是,一些圖片編輯器可以幫助你在後期實現黃金分割比,幫助完成更好的創作。比如,裁剪圖片時你可以讓軟體選擇縱橫比,16:10 就是其中的一個選擇。移動得到你想要的區域時,按下確定,相應比例的圖片就能被裁剪出來。

儘管都與黃金比例密不可分,不過黃金螺旋線或斐波那契螺旋線被認為是一個不同的創作技巧。當一張圖片曲線多於直線時使用黃金螺旋線。這個技巧是把有趣的物體沿螺旋線放置,創造出一個視覺上的漩渦。

黃金螺旋線常使用在肖像畫、室內設計和藝術攝影中。你要是想把多種創作技巧結合起來並且用多方面應用黃金比例,也能進一步提高視覺感應,但要考慮視覺平衡,這取決於你的經驗技巧了。

▲ 近似和精確黃金螺旋:綠色曲線是由與每個正方形內部相切的四分之一圓組成,而紅色曲線是黃金螺旋,是一種特殊的對數螺旋。兩者重疊的部分呈現黃色。

攝影中你可以使用黃金比來使創作達到構圖均衡。在選擇視角和拍攝角度時,要使拍攝對象之間的關係符合黃金比例。你可以在靜物攝影、商業攝影和人像攝影中使用這種技巧。嘗試用比例和顏色對比來使你的整體構圖複雜而有意義。

攝影作者: Roberta Sorge

攝影中黃金比例的使用,可以通過使用想要的形狀和比例、按黃金比例的尺寸來調整圖片中的元素,或者加入斐波那契螺旋線來拓展視圖效果。例如,如果你按上述來拍攝,構造出花瓣的螺旋線排列,一朵玫瑰的圖片將會更具吸引力。

攝影作者: Dorota Dylka

但是,僅僅遵循幾何規則就能得到完美的畫面嗎?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他的書《決定時刻》(攝影史上最著名的書籍之一)中提到:

「在應用黃金比的過程中,指引攝影師的唯一工具是他自己的一雙眼睛」。

拍照時你可以使用任何想使用的數學或比例。但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題材、巧妙的技巧和強烈的信息傳達,那麼圖片依舊會是枯燥乏味的。

建築中的黃金比例

建築中黃金比例的歷史始於古希臘人,對他們而言,美學非常重要。不過建築中使用黃金比例可以達到平衡感,這可是在任何建築風格中都是受到青睞的。

它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被大量使用。13 世紀的索爾茲伯裡大教堂和 15 世紀佛羅倫斯的維奇奧宮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列出一長串使用黃金比例的著名建築。這個名單會涵蓋了人類的各個歷史時期,並且每天都有新的建築加入。全世界各地的建築學校都在教授黃金比例和黃金螺旋線相關的知識。

當然,很多人還是認為黃金比例並不是刻意在建築中使用的。他們說,關注於細節和幾何圖案的使用只是某個特定時期建築風格的一部分。此外,直到二十世紀設計師才宣稱他們刻意使用了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對數學家、藝術評論家、建築師和設計師散發了無窮魅力。它出現在古代建築、藝術作品、音樂和公司標誌中。所有設計師的目標是自己作品要變得更賞心悅目,黃金比例可以是其中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但就像在設計和攝影中一樣,它並不是唯一重要的東西。

幾個世紀以來,我們著迷於這個讓事物變得美好的驚奇比例,也被其所蘊藏的強大數學含義所吸引。黃金比例就這我們的身邊,如果你越了解它,就能更能欣賞數學的魅力。

本文作者:[遇見數學翻譯小組]核心成員 @黃章文

相關焦點

  • 黃金比例是多少?你需要了解的以及如何使用
    簡而言之,黃金分割是指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a與整體部分(a+b)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b與較大部分a的比值,即a:b=(a+b):a,其比值約為0.618。 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率。(也稱為黃金分割、黃金率、神聖比例或希臘字母Phi)
  • 摺扇中的「黃金分割」
    &nbsp&nbsp&nbsp&nbsp摺扇中的「黃金分割」&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黃金分割定律」的引入,使扇子更加美觀。
  • 什麼是黃金分割?蒙娜麗莎為什麼這麼迷人?
    比如蒙娜麗莎這幅作品,就有大量的黃金分割和黃金矩形。二、從斐波那契到黃金比例那麼,什麼是黃金分割和黃金矩形呢?在上一回,我們講到了斐波那契數列。實際上,數學上可以證明:無窮多項之後,斐波那契數列相鄰兩個數字之比的確是一個固定值,這個值是一個無理數,接近於0.618033988749895….,這個數字就是黃金分割。黃金分割的提出要遠遠早於斐波那契數列。相傳,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有一次在街上聽到鐵匠在打鐵,聲音非常有規律,十分動聽。回家之後認真研究,就發現了黃金分割比例。
  • 數學也動聽,邏輯與藝術融合之舞,超級美的享受
    即從孔子時代,就已經把音樂與數學並列在一起研究了。中國的七弦琴(即古琴)取弦長1,7/8,5/6,4/5,3/4,2/3,3/5,1/2,2/5,1/3,1/4.1/5,1/6,1/8得所謂的13個徽位,含純率的1度至22度,非常自然,是很理想的弦樂器。中國著名古琴家查阜西早就指出,要學好古琴,必須有一定的數學素養。
  • 自然界的黃金分割
    從數學上來講,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使較大部分與全長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與較大的比值即為黃金分割比。相鄰兩個斐波那契數的比值隨序號的增加逐漸接近黃金分割比。黃金分割比一直因能夠引起人們的美感而被認為是建築和藝術中最理想的比例。在視覺效果上,按照此比例製作的物品是最符合人類認知審美的。除了鸚鵡螺,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黃金分割比的身影呢?
  • 神奇的0.618被稱為「黃金比例」,究竟是巧合,還是萬物的密碼?
    後來,這一神奇的比例被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美學家柏拉圖稱為「黃金分割律」。「黃金分割律」最基本的公式就是將1分割為0.618和0.382。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發現:1/0.618=1.618(1-0.618)/0.618=0.618當然,對於數學不是太好的小編來說,這樣的公式化解說有點難以理解。沒關係,下面就講點通俗易懂的。
  • 畫面中的構圖運用了黃金比例,簡直美翻了!
    黃金分割是指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約為0.618。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就連大型演出時的報幕員都不是站在舞臺的正中央,而是偏在臺上一側,以站在舞臺長度的黃金分割點的位置最美觀,聲音傳播的最好。所以可以說,黃金分割是由數學中產生,在藝術中升華繼承的一種人類獨特的審美經驗。
  • 西藏唐卡首次發現與達文西密碼一樣的黃金分割比例
    有態度圖文收藏雜誌 我們只與藝術有關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藝藏本文為藝藏原創,未經未經授權,不得任何形式轉載達文西密碼,是藝術界一直研究的話題,甚至被拍成了電影。不過日前在西藏一寺廟中發現了一本18世紀的佚題繪圖畫本,其黃金分割比例和達文西手稿中的比例及其相似,這個比例被藏傳佛教稱為造像量度,這也是首次在西藏找到這樣的珍貴原本。所謂「造像量度」就是佛像人體的比例和造像的尺度。此本可能是18世紀西藏或尼泊爾地區的佛像繪製參考指南,其中包含36幅詳細繪圖,文字註解為藏文。
  • 貼合人臉黃金分割比例的面膜,華晨宇自用半年才代言,良心代言人
    寶藏男孩華晨宇自用半年後,才選擇代言的一款面膜,花花介紹說為了找到契合中國人臉型的面膜布,研發工程師可謂是「閱籍無數」最終在中國元代古籍中找到了靈感,「三庭五眼」是人臉黃金分割比例。有了好的裁剪比例,加上有序的纖維編織方式,面膜可以說是科學與美學的完美融合。
  • 黃金分割與美(上)
    今天我們來說黃金分割比例。黃金分割比被公認為是一個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曾經我的基友思考盒子做過相關的專題節目,他的結論是:黃金分割比例存在美感完全是人類的一廂情願,是人為地牽強附會地往上靠。但我今天要給他批判一番,因為他並不了解作為一個長得很帥的人是怎樣的感受,而那個很帥的人就是我,對於我來說,我是對黃金分割產生的美有著深刻體會的,這個我們一會兒會說到。
  • 數學界有5個神奇的數字,除了黃金分割和圓周率,剩下3個是什麼?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接觸了數學,先從簡單的數字開始,從0到9,它們是數學的基礎。小學我們學習了加減乘除運算,中學接觸了代數和幾何。高等數學涉及到了領域就多了,數論、偏微分方程、拓撲學、概率論,面對這麼多的數學分支,沒有人敢說自己全部掌握了,高斯和歐拉也不行。
  • 當奮豆的臉擁有黃金分割比例會是什麼樣,簡直炸了
    關於完美,一定會有一個比例和此息息相關,那就是完美比例。奮豆為了追求完美,讓星太奇幫助他查找完美比例是多少,可是當奮豆拿到結果時卻額頭冒冷汗,因為,他並不能看懂這張圖紙。
  • 黃金比例放在人臉上真「美」嗎
    黃金比例放在人臉上真「美」嗎   黃金比例一直被奉為美學界的經典,對稱原則也被認為是容貌的至美準則。  但是!這是尼古拉斯凱奇的臉,在這神奇的黃金分割下是這樣的。  沒錯就是作為設計、藝術和自然方面美麗關鍵的黃金分割,也叫黃金比例。不得不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 科技男花40年用圓規畫1000幅畫,是黃金比例的倡導者,太唯美了
    文具純手工繪製,使用不同的數學序列,製作自然界各種美麗的動物圖案。它還運用了一些著名的數學原理,比如黃金分割的黃金螺旋法則、斐波那契數列,還運用了一些常見的對數曲線、算術曲線、指數曲線等幾何圖形。學霸哥稱這種繪畫模式為幾何美學。幾何哥哥是一個從小就特別喜歡思考的男孩。當他小時候看到山茶花時,他驚嘆為什麼山茶花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形狀。後來他研究了一下,用山茶花的形狀來顛倒數學順序。
  • 黃金分割,女生最佳高跟鞋高度是多少,你知道不
    這就和黃金分割,有著莫大聯繫,包括今年高考的斷臂維納斯,都和黃金比有關。首先,什麼是黃金分割(golden section)?注意:(1)一條線段有2個黃金分割點,它們關於中點中心對稱。(2)黃金比並不為黃金分割所專有,只要任兩條線段的比值滿足這一常數,就稱這兩條線段的比為黃金比。黃金比沒有單位。
  • 如何掌握黃金分割構圖法
    黃金分割構圖法的基本理論來自於黃金比例——1:1.618,這個比例在我們生活的大自然中比比皆是。黃金比率主要用意在表達「和諧」,例如建築、繪畫、投資市場、服裝設計等等領域。而在攝影中引入黃金分割比例則可以讓照片感覺更自然、舒適,更能吸引觀賞者。來看看吧!
  • 讓數學告訴你吧!
    這座雕像的巨大藝術魅力在於,雕塑家將愛神維納斯的身材表現得端莊秀麗,那微微扭轉的姿勢,使半裸身體構成一個非常和諧優美的螺旋形上升體態,極富音樂的韻律感。雕塑家在創作時,故意延長雙腿的原因就是為了讓腰身以下部分長度與身高的比值達到0.618的黃金分割(一般女性腰身以下部分長度與身高比平均是0.58左右)。
  • 雙色球專家購彩心得:找準紅球黃金分割點
    原標題:雙色球專家購彩心得:找準紅球黃金分割點   黃金定律中除了黃金周期循環外,還有另外一個組成部分,即黃金分割優選法,這兩者構成了黃金定律。數學家們經過運算,將0.191、0.382、0.5、0.618、0.809這些特定的比例劃定為常用的黃金數字比例,黃金分割法就是在某個固定單位中運用上述比例劃分數字的方法。
  • 三分構圖、黃金分割法十大誤區
    這種按照三等分線劃分圖片重點,將被攝主體放到圖中4個點(所謂最吸睛的點)的構圖法則,一直被我們奉為最經典的拍攝準則。就連大型演出時的報幕員都不是站在舞臺的正中央,而是偏在臺上一側,以站在舞臺長度的黃金分割點的位置最美觀,聲音傳播的最好。可以說,黃金分割是由數學中產生,在藝術中升華繼承的一種人類獨特的審美經驗。
  • 用黃金比例評價「完美臉型」是否靠譜?
    比如說,它出現在《達文西密碼》這本書和改編的電影中,還出現在了許多文章、書籍,以及研究項目中,旨在向我們展示數學對現實世界的重要價值。許多作者(包括《達文西密碼》一書的作者)都將其視作自然界所有美麗圖樣的基石,有時它還被稱作「神聖比例」。有人說很多很多藝術品或者建築都蘊含了黃金分割比在其中,譬如,據稱帕特農神廟和金字塔都是按照這個比例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