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之前還在興衝衝盤點今年春節檔到底誰才是最大贏家,網上還有人打賭投票預測春節檔冠軍。結果因為疫情,春節檔集體撤檔,還看什麼電影,影視行業將遭遇史上最大寒冬,而且預測這場寒冬將三個月起跳,真正過去可能要大半年。
在全國人民都只能在家摳腳的時候,徐崢的《囧媽》站出來,告訴大家,我們免費上線!原本最少也要三十塊的電影票我們不要了,只要下載個APP就行。
此舉一出,普通觀眾都吶喊徐崢仗義,而影視同行則大罵徐崢雞賊,院線朋友大罵徐崢忘恩負義。這裡面牽扯到太多問題了,就不展開了,光電影行業對徐崢的抵制、畢志飛炮轟徐崢滾出中國電影圈、徐崢關於「囧」系列版權的爭議,這裡面一出出大戲要單開一篇文章才能講清楚。
不過要說清楚一點,春節檔這麼多電影裡,只有《囧媽》走線上路線是最保險的,他身上有對賭協議,完成不了「KPI」註定要賠錢。而且《囧媽》的性質來看,他也不適合在其他檔期播出。
《囧媽》是標準的為了春節檔打造的賀歲合家歡大片,看以前的香港電影就知道,「賀歲檔」一般都沒啥內涵,只將最普世的價值觀講出來,一家人能在電影院樂呵一下就行。也就是說賀歲檔電影導演一般都會調低理解難度,儘量拍的通俗易懂,因為不僅要保證年輕人能看懂,也要兼顧上了年紀的父母輩。
觀眾對春節檔電影的要求也是偏低的,所以《囧媽》6.5億賣給字節跳動看上去跟自己對賭的20億票房差得很多,但其實比改檔來說已經好太多太多了。
《囧媽》上線之後遭受到了鋪天蓋地的差評,豆瓣評分從最初的6.5一直跌到現在的5.9,但從評分來看可以說是爛片無疑了。
我翻了一下差評,大約都集中在幾個關鍵詞,中年男人的意淫、後半段垮了、強行灌雞湯、太假了、強行煽情。
一種聲音就出來了,說徐崢幸虧賣給了字節跳動免費播出,就這個電影質量如果真的上映,估計連6億都沒有!
所以《囧媽》就真的這麼爛嗎?他如果正常上映到底有沒有可能拿回6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