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丨報刊亭:空間退場 溫情仍在

2020-12-26 西部網

這些曾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公共空間,對很多人來說仍然記憶鮮亮。今天,當我們再次走近愈加鮮見的報刊亭,一段交談,頃刻激活你我曾經的生命經驗。

「我再堅持兩年吧」

老楊的報刊亭位於西安高新區繁華的咖啡街區,每天都會有很多人經過,其中有「996」的「打工人」、有趕去上課的學生、有閒坐下午茶的白領……但少有人願意在他的報刊亭前停下腳步。偶爾會有老人來買上一份報紙,而小朋友們,基本把這裡當作小賣部。

看到有人光臨,沉默了快一天的老楊打開了話匣。

「我最多再堅持兩年吧,生意越來越不行。」老楊為自己的生計犯愁。好的時候每天最多賺二百來塊,差的時候幾乎不怎麼開張。報紙越進越少,他不想剩下報紙堆在自己手裡。

老楊站在經營者的角度上,對自己的未來生計看得通透:「我這報刊亭和以前的公用電話亭沒啥不一樣。」在他眼裡,報刊亭和過去的公用電話亭都會成為經濟與科技進步而淘汰的產物,報刊亭經營者無一例外走向解體。不同的是,公用電話亭只是單純的工具擺設,而報刊亭的生意下,還有不少人情溫度。

便民不只兩毛錢

安叔不是西安本地人,五十來歲,住著出租房,在中學門口經營報刊亭有20來年,「全年無休,冬涼夏暖、公益私營」,這是他對自己生意的概括。

「我沒啥文化,能維持生計就行了。」他對生意沒有太高的要求,每天賣不完的報紙,要麼被退回去,要麼安叔就免費發給路人。有人路上急需零錢,就來報刊亭換。有的學生放學會來報刊亭藉手機打電話,撿到別人丟失的東西就放在報刊亭,有人來找,把相應的信息一報,安叔就還給他們。

安叔側身坐在自己的報刊亭裡,背後靠著飲料櫃,面前攤著各種雜誌和小說,今天的報紙壓在角落裡的雜誌下面。來買報紙的老人抽出一張,把錢遞給安叔——賣出這一份報紙,淨賺兩毛錢。

安叔說,很多老人買報不是為了看新聞:「有的老人退休後異地養老,為了防止養老金冒領,會要求他們拿著當日報紙拍照證明自己活著。」在郵局距離很遠,行動不便的條件下,在安叔的報刊亭買報成了必然選擇。

守護精神世界

政法大學老校區的範姓夫婦經營了一家二十多年的報刊亭,儘管買報刊雜誌的人越來越少,但也積累了一些忠實客戶。不同於其他買家和賣家的關係,夫婦二人和顧客更像是默契的老友。

「報紙和期刊雜誌是一些人的精神世界。好多老客戶說我們不能倒閉,把店關了,他們就不知道去哪訂了。」

為了大家訂閱刊物及時,夫婦二人把每天的報紙的內容、新到的雜誌發在朋友圈裡,客戶有需要就發私信預訂,老闆就給預留下來。報刊亭就以這樣的方式持續運作著。

「我們倆喜歡看報紙,基本每一期都看,有時也會看雜誌。再加上已經有大量的固定客戶和大學裡娃們的支持,我們就想一直把它辦下去。」一方面是閱讀愛好的支撐,另一方面則是客人給予的強烈「認同感」。二十年的營生,早已不只賺錢謀生這麼簡單,即便眾人大都鑽進手機裡的眾聲喧譁,但自己的報刊亭仍是被需要的。

續寫彩虹橋下的故事

興慶路上有一座彩虹橋,一頭是西安交通大學的東門,另一頭本應該是李奶奶的報刊亭。報刊亭消失了,但李奶奶還在。

年輕時在郵局幹了35年,退休之後在交大門口經營了一家報刊亭,已84歲高齡的李奶奶跟報刊雜誌打了一輩子交道,看守報刊亭28年。當時報刊亭生意好,交大的老師和學生都需要,很多老師和學生專門在李奶奶這兒訂閱報刊雜誌。

「報刊亭拆得突然,好多教授、學生訂閱的刊物沒辦法退掉。」李奶奶以個人身份從郵局為大家訂閱刊物,沒有投遞員投送,她親自去郵局取回;但自己年齡大了,只能半個月或一個月給大家送一次。李奶奶給客戶們打電話約定:「我在彩虹橋底下——老報亭那裡等你們。」

「有的教授歲數大了,坐著輪椅,行動也不方便。當時開報亭的時候承蒙大家關照,現在趁我還能動彈,那就再為大家服務一年。」自發的訂報行動已經持續了兩年,明年還將繼續下去。

你看,報刊亭拆除了,故事仍在繼續。

被消失也被需要

白老師是大學教授,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報紙忠實讀者。從小學四年級到現在,讀報紙的習慣一直沒有變過。凡是走過的街道,他對報刊亭所在的位置都十分清楚:「小寨郵局一層、政法大學老校區北天橋下、外院老校區北邊還有報刊亭。」

隨著時代的發展,報紙的時代逐漸落幕。報刊亭在文化經濟、文化產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已然退卻。現在若是想買一份急需的報紙,白老師要找很長時間、光顧好幾家報刊亭。

每天早上,白老師會看三份西安當地報紙,先通過手機進行大概地瀏覽,然後再看紙質版報紙。在他看來,報紙「上網」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電子版的新聞標題比較小,有時會忽略一些真正感興趣的新聞。我拿到紙質版,才知道新聞重點是啥,手機上的關注點和閱讀體驗完全不能比。」

「從內心深處來說,我對報刊亭的消失相當遺憾。」在白老師大學時期,學校的周邊配套必然少不了扎堆的書店和報刊亭,現在的學校周邊更多的是餐飲娛樂場所,「味覺的享受在今天可能更重要吧。」經濟的洶湧漲潮背後,是城市文化空間難以避免的暗淡退場。

每個時代都有獨屬於其自身的時代標籤。隨著社會不斷地更迭,當實體報刊亭退出人們的視野後,卻還有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保留下來,它賦予時代更鮮明、更深刻的意義。或許只有當報刊亭真正從人們記憶中消失,一個城市才真正不再需要它。

圖/文 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吳宇菲 路飄然 張海琳 周瑞琪 朱一丹 杜柏辰

發現,陝西有意思!

編輯:秦怡

相關焦點

  • 電子閱讀時代 報刊亭該何去何從?
    第二天她準備上街去買幾份報紙留存時,卻發現不少報刊亭都不賣報紙了。最後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報刊亭,所售當天的報紙也僅有幾份,李女士將其全部買了下來。「眼下街頭不少報刊亭儼然就是一個雜貨鋪,裡面紙巾、香菸、飲料、烤腸等都有售,唯獨就是不賣報紙、雜誌。」李女士的遭遇相信不少市民都有過。說起西安市的報刊亭,還要從2000年說起。
  • 街頭報刊亭會回歸嗎?
    該網友表示,上學時,零花錢都奉獻給了報刊亭,買漫畫、貼貼畫、充公交卡、CD、棒棒糖、冰糕等,佔地三四平米的報刊亭,幾乎承載了他放學後最美好的回憶。  的確,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報刊亭,曾是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是城市優雅的文化符號。「幾乎每月都會去買《讀者》《意林》,家裡存了厚厚一沓子。」
  • 快時代的慢閱讀:一點資訊聯合肯德基推出「慢味報刊亭」快閃店
    8月29日,一點資訊聯合肯德基甜品站啟動為期一個月的「慢味報刊亭」主題快閃店,通過掛有各種雜誌的報架、遮陽棚、郵筒等極具年代感的標誌性元素打造復古報刊亭場景,旨在從快節奏的生活中,幫助人們重拾對優質內容的追求,倡導在「快」資訊時代下放鬆心情,享受有品質「慢」閱讀。
  • 一點資訊與肯德基跨界組CP「慢味報刊亭」快閃店帶你慢享好內容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網】;8月29日,一點資訊聯合肯德基甜品站啟動為期一個月的「慢味報刊亭」主題快閃店,通過掛有各種雜誌的報架、遮陽棚、郵筒等極具年代感的標誌性元素打造復古報刊亭場景,旨在從快節奏的生活中,幫助人們重拾對優質內容的追求,倡導在「
  • 「任性」報刊亭只賣自己喜歡的書 澧縣老人長沙街角堅守10年
    「小時候家裡窮,想看喜歡的書是很困難的事,現在有了這間報刊亭,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我真是很開心。」比起做生意,馬爹更高興的是店裡都是自己喜歡的書刊。報刊亭面積不大,報紙、雜誌、小說和簡單的飲料零食等應有盡有,臨近過年,還掛著幾件喜慶的掛件,一眼望去,亂中有序。
  • 百老匯溫情喜劇《大餐》丨演員陣容大揭秘
    百老匯溫情喜劇《大餐》故事要從2012年講起,那年百老匯天才劇作家丹.勒夫蘭克(Dan LeFranc)為了探討人情與家庭關係,在自己的新戲《大餐》(The Big Meal)裡讓8個演員演的26個角色在舞臺上呈現的80年時間裡吃了總共54頓飯,這件事讓不能帶零食飲料入場的觀眾如坐針氈
  • 北京·東野圭吾暗黑氣質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即將登陸!
    破滅的愛情,破敗的人生,曾經種下的惡緣種子,逐漸在迴廊亭發芽…… 多輪巡演 好評無數 四個盒子即可表現迴廊亭的走廊通道,又可表現房間室內場景,還可表現走廊對面房間的室內場景。使舞臺空間既具有密室視覺感受又兼具靈活多變的功能性。 而舞臺效果層面包含的爆炸、大火、煙霧、下雪等場景,則由燈光設計配合完成,從情緒及氣氛層面進行遞進式的渲染。整體風格為重效果輕裝飾的暗黑簡約風格。
  • 亭西「新」年禮,辭舊迎新,「豬」事順利!
    後來逐漸聚攏了人氣,用桃木蓋起店鋪,乾脆把單人旁和木字旁都去了,就成了「亭西」。日式的甜品鋪總是小而精,不大的空間被明黃的燈光充溢著,木製的桌椅挨得很近,視線所及沒有空落落的地方,給人一種溫暖而充實的感覺。
  • 倒計時1天丨東野圭吾懸疑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蘇州即將首演
    這部《迴廊亭殺人事件》自然也不例外!而《迴廊亭殺人事件》舞臺劇又是全球首次改編,所以整個主創、演員團隊承受的壓力很大。在首演的前一天,他心裡也都是懸著一塊大石頭。所以,改編《迴廊亭殺人事件》對於編劇唐夏娃老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 晚潮丨滄浪亭記
    蘇州的滄浪亭,可能就是那種有不凡特色的地方。它讓我走過了,看過了,記住了。滄浪亭一瞥 作者供圖一「去時還以為是一個亭子,去了才知道是一個園子。」這是許多人看了滄浪亭以後的感嘆。我最早知道滄浪亭,還是讀明代文學家歸有光的《滄浪亭記》。文章一開頭:「浮圖文瑛居大雲庵,環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說文瑛和尚居住在大雲庵,那裡四面環水,從前是蘇子美創建滄浪亭的地方。可以說,滄浪亭是蘇州園林中現存最古老的園林,始建於公元十世紀的五代越國,而得名於北宋文人蘇舜欽,現在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 東野圭吾懸疑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
    (音樂劇《白夜行》、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今年都將登入深圳保利劇院)而此次由東野圭吾的小說《迴廊亭殺人事件》改編的舞臺劇也將登入深圳。此次《迴廊亭殺人事件》是國內觀眾首次以「未見書先見劇」的形式感受東野圭吾的本格推理敘事魅力。
  • 「後浪」們不知的公用電話亭拆除了,誰還會記得那個年代?
    走進一個方方正正的格子間,投下兩枚硬幣或插入一張磁卡,跟異地的親人、戀人、朋友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戀戀不捨地聊家長裡短、生活瑣事或人生理想……公用電話亭,承載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曾經花費大價錢布置的公用電話亭只能面臨消失的結局嗎?世界各地富有創造力的人開始尋求解決方案,希望能將這些城市舊物變成對當前社會更有用的藝術品。在上海,公用電話亭被改造成擁有現代酷炫外觀和豐富功能的個人空間,包括:免費WIFI、USB充電插座、休閒座椅、報刊架、咖啡桌、夜間閱讀燈和緊急公用電話。
  • 旅遊業沒競爭力就退場?臺灣旅遊業面臨寒冬,臺當局卻在落井下石
    撰文丨梁延 傣妹臺灣地區在6月29日開始允許符合條件的外籍人士入臺,而已經近半年沒有回臺灣的陸配子女因為沒有臺灣的「身份證」,至今不能返回臺灣生活學習以及與親人團聚。旅遊業沒競爭力就退場?臺灣旅遊業面臨寒冬,臺當局卻在落井下石。臺灣地區旅遊業的困境民進黨當局在疫情期間一系列「以疫謀獨」的舉動,嚴重破壞兩岸民眾的情感,完全將大陸遊客拒之門外。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影響,今年全球旅遊業都有一定的損失。
  • 《迴廊亭殺人事件》,我們舞臺見!
    遺書將要在其經營的日式旅館迴廊亭中向家族公開,眾人各自心懷叵測。除家人以外,一名身份特殊的老婦人也被應邀出席。然而,老婦出現的真正目的會是什麼?!夜深時,做發財夢的貪婪之人沒有等到他們的遺產,反而等來死神的降臨。破滅的愛情,破敗的人生,曾經種下的惡緣種子,逐漸在迴廊亭發芽……
  • 溫情聖誕季丨快樂親子行
    溫馨浪漫的的聖誕季即將來臨而此刻,您對聖誕的期待又是什麼吶一個安徒生式的童話一個溫馨美滿的體驗一段浪漫難忘的回憶一場酣暢淋漓的狂歡還是一場溫情四溢親子盛宴肯定可以準時到達您的身邊總覺得還缺點什麼……沒錯當然是一個既可以全家狂歡又可以享受美食,健身養生的地方鮮活的海鮮刺身,濃鬱多汁的煎扒加上外脆裡嫩的烤火雞暖心暖胃的聖誕南瓜湯甜蜜柔滑的法式甜點這樣才是聖誕的標配我們特別推出溫情聖誕季丨快樂親子行
  • 獨家丨沈雷:與空間友善
    本屆金騰獎評委,內建築設計事務所合伙人兼設計總監,極具才華與個性的設計師沈雷先生親臨現場,以「與空間友善」為主題,從人、空間與自然共生的角度,深刻地分享其近期的設計探索和思考,引發現場設計師共鳴和深思。2020金騰獎成都宣講由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優居丨設計進化聯合主辦,騰訊家居丨貝殼戰略合作,A.O.史密斯、米蘭之窗特約贊助,AXD雜誌、富森美家居、勁啟家居特別支持。
  • 公告牌全球音樂風向丨張杰新歌《愛人啊》及MV溫情上線,Kodaline新...
    公告牌全球音樂風向(2020.5.01)華語音樂風向丨張杰新歌《愛人啊》及MV溫情上線張杰新歌《愛人啊》及MV溫情上線,MV裡張杰和謝娜大膽嘗試老年妝,一起講述「愛」演繹「愛」。劉宇寧EP最新單曲《一邊》正式上線。周深新歌《暗示》上線.
  • 「藝惠劇場」丨打破常規的舞蹈劇場,舞劇《微縮空間》開票!
    生活在龐大的都市⼈們各自的生活空間看似無限但也時刻處於某種限制之中每⼀個體都無法逃離與自己當下所處的空間發⽣聯繫或安於現狀,或掙扎對抗中國大戲院「藝惠劇場」惠民公益演出舞劇《微縮空間》把鏡頭對準都市洞察個體和這個空間產生的關係把真實社會等比微縮
  • 視頻丨湯姆克魯斯信奉的宗教
    中國警察丨中國省份丨一帶一路丨人山人海丨貿易戰丨中醫粉丨桌球丨丨坐月子丨高考丨58騙子丨瑞典警察丨疫苗丨後媽丨南京大屠殺丨四大名著丨大中國丨桌球丨駐港部隊丨地名丨專家和你媽丨城市首都丨廣州丨香港窮人丨北京奧運丨北京北京丨佔領港澳臺丨北京老外丨北京鳥巢丨那不勒斯丨無證去香港丨香港罷工丨北京機場丨香港議員丨北京朝陽公園丨名人
  • 球鞋報刊亭 | 紀念科比,不一定非得買鞋
    這是第二期「球鞋報刊亭」,下周我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有關球鞋/潮流的書籍,敬請期待!也請持續關注KICKS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