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心禪語 | 沒什麼大不了

2021-01-17 明月牧心

這個世界,根本沒什麼大不了。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沒能認識的本質和沒有找對的方法。這樣的認知和方法,就是智慧。認知的盲區,方法的缺失,就是無明。


你看得很大的問題,是因為你有視野的局限。你看得很難的問題,是因為你有認知的天花板。突破這個視野,打破這層天花板,就是修行。修行,意味著智慧維度的提升,意味著心靈的無限開放。


你為什麼痛苦?因為分別太多太強。你的智慧越高,你能圓融的二元分別就越多,你面臨的對立、衝突、矛盾、痛苦,都會越來越少。


你為什麼不快樂?就是因為你的世界太狹隘,太單一,太自我。你的心靈越開放,你能包容的事物就越多,世界就越是統一、完整、和諧,你就越快樂。


所以,你要解決你的痛苦,不在於擁有更多,不在於遠離或消滅那個貌似給你製造了痛苦的外境,而要找到你痛苦的源頭。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無明。無明,是正見的缺失。


怎麼樣去除無明呢?透過聞思修行獲得一個正確的見地,理解它,檢驗它,最後,證得這個見地。


見地有多重要呢?它是緣起,它是一切顯現的根本。你的輪迴全部來自於你的見地,你認知自我和世界的方式。


佛法,就是給了你另外一個視角,一種思維方式,讓你去改變自己在漫長輪迴中所形成的那套陳規陋習,你固有的思維模式。換句話說,你要扔掉所有固步自封的那些概念、觀念、語言模式、行為模式等等,建立一個新的模型。但是每一個模型都不是終極版本,處於不斷的更新換代等待升級的過程中,都是最終你需要拋掉的。


修行,就是不斷的升級我們的認知系統,最後,讓它和佛的認知達成完全的一致。所謂成佛,就是讓我們的認知達到最高、最圓滿、最圓融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很多智慧的生命早已抵達過,我們稱之為佛。佛來告訴我們,他們的世界觀,我們把這件事情稱之為度化眾生,把這種發心稱之為菩提心。


理論上聽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實際上這個過程卻非常漫長。過程的長短取決於你的見地升級的速度,你見地的穩固程度。


一切修行的根本,在於見地。一切都是由見地而生,包括信心。沒有見地為基礎的信心,都是迷信。沒有見地為基礎的修行,都是盲修。


——牧心



本文文字為明月牧心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不日刪除,如有需要,請自行備份。歡迎原創投稿:nightlotus@qq.com。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佛家十大經典禪語 一句禪語一種人生
    許多時候,佛家的訓誡是不顯山不露水,需要我們自己來參悟。  佛家十大經典禪語,願能讓你多思慮一番自己的人生。  禪語一:一切皆為虛幻  句出金剛經:「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 牧心問答 | 為什麼實修不起來?見和修的關係是什麼?
    有人說,多年來喜歡聞思,但是實修不起來,每天在懊悔慚愧中度過,明知是習氣卻拿自己無能為力,覺得很絕望。
  • 禪語 | 阿彌陀佛在心間
    其實禪是非常具體的,生活中切的經驗,無一不蘊含著禪機。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眾皆不解,唯迦葉尊者會心一笑,於是便有了世尊將「禪」這一「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付囑給迦葉尊者之說。「禪」在拈花微笑之間便活脫脫地誕生了,所以,「禪」來源於生活。禪的本質,並非玄談,而是要使人們從生活陰影的困擾中解脫出來,獲得成熟的心智和豁達的情懷。
  • 四個字讓你終身不發火領悟人生感悟勵志修心禪語情緒.
    四個字讓你終身不發火領悟人生感悟勵志修心禪語情緒.12:38 來源:生活小巧思 原標題:四個字讓你終身不發火領悟人生感悟勵志修心禪語情緒
  • 佛經中8句經典禪語,句句直指人心!
    佛經中有很多經典的禪語,句句直指人心!讓修行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悟道。其中有惠能大師在大街上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也有舍利弗聽到馬勝比丘誦念「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而開悟,等等不一而足。
  • 禪語:隨緣,惜緣,不攀緣
    因為,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東西,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是不為人的力量所控制的。它就在那裡,只等著人們去遇見,去邂逅。所以,這世間的人們,無論他們如何的憧憬一段奇妙的緣分,無論他們如何的嚮往一段美好的緣分,也不可能想要就能夠得到。
  • 人這輩子,沒什麼大不了的!
    人生,大不了就是一生一死;感情,大不了就是一聚一散;心情,大不了就是一悲一喜;生活,大不了就是一起一落……其實,人這輩子,沒什麼大不了的,既然活著,就好好地活下去。於生死之間,活出自己的精彩;於聚散之間,隨緣而生;於悲喜之間,調整心態;於起落之間,鎮定從容。
  • 二十句佛教禪語,讀後醍醐灌頂、心神寧靜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那些經典的佛家禪語,看一看哪一句說到了你的心坎裡。1、佛曰:我執,痛苦的根源(放下心中那份執念,人生自會坦然)。2、一念離真,皆為妄想。(想法如果脫離了現實,那就是痴心妄想)。3、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佛理是廣大的無量的,沒有語言可以表達出來或傳授,一切只能依靠自己覺悟)。
  • 「 活著沒什麼大不了 」
    複雜的社會,看不透的人心放不下的責任,經歷不完的坎坷越不過的無奈,躲不完的虛偽忙不完的今天,想不到的明天最後累死在不知道的那一天才算劇終!你帶不走名利是你的嗎?你捎不去地位是你的嗎?你留不住| 08 |一切想開了,就不必困惑一切看淡了,就不受折磨一切看透了,就不會執著人生,大不了就是一生一死感情,大不了就是一聚一散
  • 「沒什麼大不了」用英語怎麼說
    這句話可以連用或單獨用在句子中,表示這件事情總會解決的,不用擔心。A:不,你究竟什麼時候可以拿到?B:It's not important, you should not worry about it.B:這不重要,你不必擔心。
  • 禪語佛心:三千皆是夢,萬相幻空開!
    萬物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恆的喜樂。昨日已去,明日是謎,面對今朝我們應盡力。快樂來自施與,煩惱來自要求。學習佛學,修身養性,經常打掃自己的心靈,給心靈一方淨土。三千皆是夢,萬相幻空開!願您靜悟佛意,禪心生活!——皛玊題記《大悲咒》一曲空靈天籟音,一點靈光幻亦真。誠心默念驅魔障,慈悲滌蕩世人心。
  • 禪語佛畫、鳥蟲篆、鐵線篆
    特別是禪語佛畫系列作品,以其亦書亦畫的獨特表現方式,深得閩、浙、粵等省(市)佛門弟子喜愛、收藏。其作品已被東南亞各國佛教人士收藏。秦(小)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書同文,車同軌『』。以戰國時秦人通用的大篆為基礎,吸取齊魯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筆劃簡省的優點,創造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筆劃簡略的新文字——「秦篆」,又稱「小篆」,作為官方規範文字,同時廢除其他異體字。
  • 生活,沒什麼大不了
    3、人生沒有回頭路,只有大路小路,直路彎路,山路水路,上坡路下坡路,每一條路都不規則,不管你選擇哪一條,都是一條不歸路。人生的諸多煩惱,其實源於自己。有些人在風雨飄搖中笑看風景,有些人在安樂窩裡哭泣說不快樂,一切皆來自於心。走過的路長了,遇見的人多了,經歷的事雜了。不經意間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頭腦的睿智與清醒。你過得快不快樂,只有你自己知道。
  • 套路就套路吧,沒什麼大不了
    他們認為,都21世紀了,都大數據時代了,誰誰誰做了啥啥啥,總是能追根溯源,因此大家都應該坦誠相待。套路的出現,就破壞了這種真誠。而喜歡使用套路的那些人,就是老奸巨猾不懷好意。他們呼籲要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有的人對此就無所謂。誰不是個社會人,誰不是千年的狐狸玩聊齋。你套路我,我套路你,大家心知肚明,在套路的遊戲裡玩得不亦樂乎。
  • 「挺過去了,就沒什麼大不了」
    「出門在外都不容易,如果您遇到了困難,肚子餓了,這裡可以免費請您吃水餃,挺過去了,就知道沒有什麼大不了!」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為店家點讚,近日,西安高新區一家餃子館老闆貼出的告示火了,餃子館是老店,49歲的老闆李愷是陝西武功人。
  • 茶室禪語之妙:寥寥幾字,大有乾坤
    簡單有格調的茶室,都會掛上一副禪語字畫作裝飾。茶室主人的審美趣味也可從此處窺見一斑。今天我們選取了一些禪意書掛,附部分釋義參考,可供品讀。孔子所說的「邪」,應是「不正」之意,或者說「不真誠」、「不純正」,即虛偽、巧言令色。因此,「思無邪」想要肯定的,是人世間的真情,「真善美」。不欺瞞,誠信為人。
  • 記住:」沒什麼大不了!「不是"No big deal!"
    ,即沒什麼大不了的Just forget it.沒什麼大不了的。 no biggie加拿大口語 ;常用於安慰他人或自己No biggie. I will work harder next time.沒什麼大不了的,我下次會更努力的。
  • 不合群,沒什麼大不了
    下面是網友舉的例子: ◆加了好多群,不說話。 ◆看別人看的劇,玩別人玩的遊戲。 ◆強行自己喜歡上別人喜歡的東西。
  • 禪語: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禪語: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原因的,每一次遇見,都是為了還一個心願。也許是前世未了的緣,也許是前世相欠的情,所以,此生才能得以見面,所有的遇見,皆是因為相欠。緣深,還是緣淺,在於相欠了多少,欠得多,糾纏的時間就會久一些,欠得少,糾纏的時間短一些,擦肩而過的人,前世和你兩不相欠,陪在身邊的人,就是為了還債而來。人生路上,若是能得到想要的一切,那麼就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如若得不到,失去何嘗不是一種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