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警隊裡的最強大腦: 從萬千人群中找出記憶中嫌疑人的臉,是很牛了!

2021-02-19 英國那些事兒

2014年1月,東倫敦的警局裡,警察接到一樁突發案件報警:

一個17歲的男孩被人發現癱倒在路上,胸部有刺傷,看起來像是被人刺傷的,被發現時已經來不及搶救了。

由於案發當時沒有目擊證人,警察只能從路邊監控中尋找刺傷這個男孩的嫌疑人。

從監控中,警察找到了三個穿著運動服、追逐被害人的嫌犯。但是由於監控比較模糊,這三個嫌犯的身份到底是誰,一時間很難查出來。

調查小組意識到難題後,決定打電話求助局裡的另一名警員, Gary Collins。

Collins是個48歲的警員,已經當了21年的警官。過去多年來,他一直在針對街頭幫派的警組裡,但也經常會被調派到其他警組支援工作,原因就是他擁有一項「超能力」:

對人臉的超強記憶和識別能力。

Collins接到求助電話後,穿著便服來到了市政廳附近的一個工作大樓裡。調查17歲男孩遇刺一案的專員們向Collins展示了他們目前掌握的監控資料:拍到了嫌犯的一部分臉,但光線很差,人臉模糊不清,多多少少能看到一點輪廓。

Collins仔細研究了這段視頻後,腦海中漸漸有了其中兩名嫌犯的具體面部特徵,並從記憶中搜尋出了這兩個人:他在警局資料庫裡見過這兩人,還能記起他們的名字!

只是第三個人實在太模糊,Collins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見過他,所以需要多一點時間回想。

接下來的幾天裡,Collins的大腦就像電腦在搜索資料一樣,一直在檢索那第三個嫌犯的相關信息。

直到周末,他在刷手機時無意間看到了一段說唱視頻,腦海裡那第三個嫌犯的臉,突然就和視頻中那個說唱歌手的臉重疊在一起了!

周一他回到警局時,終於向專案小組提供了第三個嫌犯的名字。

檢索名字比檢索模糊的圖片容易的多。調查人員們根據Collins提供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那三名男子。

經過一系列問詢、調查,這三名男子確實就是刺殺17歲男孩的兇手。經他們供認,與他們一起作案的還有一名沒有被監控拍到的女性。

2015年8月,法庭上四名嫌犯均接受了審判,都因涉嫌謀殺而被定罪,被判處12-18年有期徒刑。

這個案件之所以能那麼迅速地告破,與Collins這個調查組外的警員助力密切相關。但無論是Collins還是警局的其他同事,似乎都沒有對此特別驚訝,因為在過去的十幾年裡,Collins已經多次運用自己的特別能力幫助警方破案了。

他的大腦對人臉的識別能力,可以說比現在警局擁有的最專業的人臉識別智能軟體都更加迅速、準確。

1995年加入警局後,Collins就意識到自己的優勢:「我非常善於識別人臉,在警局看過一遍牆上的嫌犯照片後,出去巡邏時,常常能很快地指出:就是那個人!而且,只要我見過一次,不過間隔多少年,再見到時我都能認出來。」

這項天賦技能,在2011年倫敦騷亂中變得特別有用。

騷亂發生時,Collins其實並不在現場,他也是通過電視直播看到了事情發生的一部分:鏡頭捕捉到的參與騷亂的一些人的正臉、側臉……

最後在警方調查時,Collins靠著自己的記憶力,在6個月的調查時間裡,回想並識別出了參與騷亂的190人。

據說,這些參與暴亂的嫌犯們,絕大部分在法庭上看到出席作證的Collins時都是一臉懵逼。

「這人是誰?我見過他嗎?他怎麼會認識我??」

其實,這190人中90%以上都和Collins是陌生人,完全沒有任何私交。但僅僅是通過在電視上的一瞥,Collins的大腦就永遠地存儲下了他們的臉,不管隔多久,都能用來和資料庫中的信息進行比對。

也是在這一起事件中,Collins令人矚目的表現讓蘇格蘭場的高層注意到了Collins和他的天分,並意識到他的能力對於警隊的可貴。於是,警方開始將已有的學術研究,帶入警隊的實踐中來。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一個人一輩子平均能記住5000張臉,但記住不代表「想得起」,個人和個人之間的差距非常大,對已有的記憶的提取、再現能力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臉盲,有的人過目不忘,似乎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

但2009年時,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針對這種「對人臉過目不忘的能力」,進行了一項深入的研究。

通過測試四名具有超強的人臉識別能力的志願者後,他們提出了一個概念:有一部分人的確具有超出常人的人臉記憶和識別能力,能夠對見過的人過目不忘,不是普通的「記性好一點」就能形容的了。

學者把他們稱為超級識別者。

隨後幾年裡,相關的研究越來越多,學者們估計,全世界只有不到2%的人有這樣的能力。這種人臉識別能力似乎是一種天賦,不是可以通過練習就學會的,有可能會在父母子女之間遺傳。

比如,同樣作為具有超級人臉識別能力的軍官Andy,直到被警隊表彰前都沒有覺得自己的能力有多麼異於常人:小時候一家人看電視時,Andy能記住所有出現過的、像是背景板一樣的配角演員的名字,他的父母也不以為奇,因為他的爸爸媽媽都和他一樣,能做到對人臉過目不忘。

他們以為這是大家都有的技能,只是有的人記得清楚一點,有的人記得模糊一點。

但到了警局後,Andy在2012年到2017年間,通過對比監控畫面和警察資料庫上的照片,鎖定了超過1000名犯罪嫌疑人——其他同事20年裡能鎖定30人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就算是在人工智慧篩選信息的時代,這種能力也很珍貴。比如這些超級人臉識別者們很多都能分辨數百張嬰兒的臉,還能將他們的臉與成年後的臉聯繫起來。這種推演能力在識別兒童性犯罪、暴力犯罪中非常重要,填補了一塊目前電腦可能無法完成的空缺。

所以,隨著研究增多,越來越多像Collins這樣的人的能力被發掘和認可,倫敦警局最終在2015年組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特別組織:The Super-recogniser Unit 超級識別小組!

這個小組最開始只有6名正式編制人員的小組,在之後一年的成績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光是從成立到2016年中一年多的時間裡,這6個人就通過比對監控錄像和警局資料庫、媒體等信息,確認了近2500人名案件相關人員的身份,佔到當年倫敦大都會嫌犯人臉和身份鎖定總數的近四分之一。

而另外的那四分之三,是靠著各地區3.2萬名其他警官完成的!

這樣高的效率簡直震驚了所有警界同仁,甚至連德國警局都曾經向這個特別小組求助,希望能派遣他們來參加調查當年讓警方頭疼的大規模公眾襲擊事件。

這個特別小組很快引起了關注,人們紛紛猜測他們是像電影裡的超級天才那樣的神人。但仔細了解後,發現大家在進入小組之前都是社會中非常平凡的一員,甚至是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自己的天賦。

比如39歲的軍官Carla Snook。她也是從小就對人臉過目不忘,對學校裡的每個人,度假時在海邊遇到的每一張臉,甚至是在機場、車站匆匆一瞥的行人,都能牢牢記住。乃至於她偶爾對媽媽們說出「這個人我們曾經在XX海灘上遇到過!」這樣的話時,父母都覺得她瘋了。

不過,Snook成年後證明了自己沒瘋,而是天賦異稟。當她加入警局時,會經常翻看一些刊登有各種身份不明的嫌疑人照片的雜誌,時不時地就能有點新發現,告訴警局同事領導:「這個人不就是XXX嗎,我曾經在XXX見過他!」

她對人臉的記憶力,對於警局迅速破案助力不小。所以當聽到蘇格蘭場要建立一個特別的人臉識別小組後,Snook被推薦進入了。

終於,在找對了自己的位置後,如今的Snook和其他五名超級人臉識別者同事一樣,對工作充滿了幹勁:用自己所長行正義之事,對社會有益的同時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但是,即便這些人對人臉過目不忘的能力非凡,也不代表他們從不出錯。

他們可能會連續數小時地觀看各地的監控,以圖能夠找到畫面中一閃而過的嫌犯的身影,隨後給警方進行調查提供進一步的線索;他們也有可能在看到某一張臉後,再次遇到時想起這張臉是曾經看過的嫌犯的臉,從而協助警方控制和追捕。

但他們不是超人,所以他們對人臉的識別和推測,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只能用作調查線索而非證據。

對於這一點,組建超級人臉識別小組的倫敦警局領導Neville表示,超級人臉識別能力的相關研究,在警局裡應該納入法醫學的範疇內,因為從數據來看,這些信息已經變得像是法醫程序一樣可靠。

正規的警局體制尚未完全接受這種超級人臉識別能力時,Neville和一群民間超級人臉識別者,在2018年建立了一個私人組織:Super Recognisers International,國際超級識別者。

加入這個組織的人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有樂隊鼓手、汽車推銷員、私人客戶經理等等,他們有時候會接到一些商業委託,幫助調查一些私人案件。有時候也會利用自己的能力,向警方提供線索。

就目前情況來看,讓他們這樣的「人工識別能力」作為證據得到法律上的認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已有的這幾個警員組員身上的擔子,依然很重。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越來越多曾經被看成「正常」的個人特質,被研究證明為一種天賦。只要找對了位置有空間發揮,原本平凡的人也能變成「非凡的天才」。也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了!

Ref:

https://www.wired.co.uk/article/salisbury-novichok-poisoning-russia-suspects

https://www.theguardian.com/uk-news/2018/nov/11/super-recognisers-police-the-people-who-never-forget-a-face

https://www.theguardian.com/uk-news/2016/nov/05/metropolitan-police-super-recognisers

---

葉子語花:確實挺厲害,對於一個不記臉的人來說,一般都是靠感覺,感覺到了就記住了

沁沁_Qin:臉盲的我,甚至在大街上認不出過去的同學同事…我也很絕望

雷斯琳:想看這個題材的電視劇,應該很有意思。《目光所及》,中文名我都想好了,哈哈哈

小洛璃駕到:這樣的特異功能像是超人才會有的,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吧✨

暱稱是神馬可以次嗎:少年派裡面一開始我把錢爸的小三和小琪媽媽認成一個人了

Tuan-遊遊:我以前的同學也是這樣,走在路上會突然告訴我前面那個男的上個月跟她在同一輛公交車,站在車門位置,不過他換了個髮型之類的,中國有這樣的組織我就第一個推薦她

beside星星:有沒有人讀過尤奈斯博的小說,裡面有個女警察叫貝雅特就有這種技能,可惜後來被殺掉了。

x_____roy:臉盲症表示非常羨慕【上午來的客戶,下午再來就不認識了,還是同事提醒我這個人上午才來過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精油助眠枕頭噴霧

讓你不再失眠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民警 車站上千人群辨出嫌犯
    太多的警匪片中,編劇展現了豐富的想像力。比如,抓捕犯罪嫌疑人,數個監控鎖定嫌犯的臉,拉近、定格、搜索,不一會兒,資料庫將嫌犯信息顯示無餘。然而,現實中,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時選擇故意躲避監控,或者化妝掩飾,又或趁月黑風高,這就給警方的偵破工作製造了一些障礙。龍門浩派出所副所長胡新,從警18年來,先後幹過巡邏、刑偵、交巡警等警種。
  • 最強大腦王昱珩個人資料 破案現實版神探兩次秒殺日本
    在第二季《最強大腦》第六期中,來自北京的「鬼才之眼」王昱珩,挑戰微觀辨水,什麼意思呢,根據每杯水氣泡的分布不同,找出520杯水中嘉賓指定的那杯水。520杯同質同量同水源的水被他一眼辨認出,嗯,大寫加粗的牛!
  • 你知道最強大腦中世界記憶大師是怎麼產生的嗎?很多人忽略這一點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最強大腦,隨著今年賽制的改變,最強大腦不知不覺已經有了七個年頭了。最強大腦流行與這幾年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是一款科學類節目,因此很多學生都特別喜歡,隨著今天攸教授提出的找出最具有「彈性」的大腦,並且把壓力作為評判性的一個標準。因此第七季很多朋友包括粉絲都直言不太喜歡了。
  • 他是最強大腦中最厲害的人物,也是女兒奴
    最強大腦這檔綜藝節目,準確的說應該是場真人秀的節目。2015年出現在中國人民觀眾面前,通過選拔中國最有能力的人,發現真正的人才。為了證明他們不僅是中國最強的,還邀請了日本、德國等等很多國家的參與,還與知名的機器人進行比賽。均獲得過勝出。人肯定是不一樣的,有擅長觀察的,又有擅長記憶的。
  • 最強大腦第七季八強選手 深圳中學黃明睿殺青
    從收看今年的最強大腦第一期節目至中國戰隊前八強時,他一路通過實力過五關斬六將,絲毫不差於任何選手,在他眼裡沒有難做的題,他的所有智力精彩表現更是讓所有最強大腦粉絲都讚不絕口,可就是有些時候老天也許是對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他只能看看中國戰隊的席位而不能擁有,有網友認為最強大腦節目組有黑幕,其實也不一定,但相信節目組應該對每一個選手都是公平的,至於賽制是否有問題網友的評論似乎已經給了答案。
  • 《最強大腦》鮑橒:世界盲棋第一人的最強記憶
    作為一檔大型腦力偶像競技真人秀,選手們在經過報名、海選、淘汰等重重關卡的考驗後,最新一季《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攜10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腦力精英們再次強勢回歸。被稱為「世界圍棋盲棋第一人」的鮑橒聯合高學歷女神郭採潔雙雙坐鎮雲之隊,直衝本季腦王桂冠而來。
  • 《最強大腦》明星選手林建東肇慶收徒
    個五位數讓現場大屏幕變成一個密密麻麻的數字矩陣,在巨大的數字矩陣中,飛速運算找出其中的7個質數。小編已經難以掩飾興奮的心情,感覺自己停滯不前的智商終於有救了~如今的林建東,已經不滿足於突破自身的腦力極限,而是希望把記憶法傳播開來,林建東與國際高級記憶培訓師陳炎籌老師等組成超強團隊共同授課,在寒假將開辦「最強大腦特訓營」幫助廣大記憶有困難的人,特別是受學業所累的廣大學生。
  • Dr.魏談《最強大腦》:不要埋沒了身邊的「最強大腦」
    他至始至終保持著科學的評判標準,以研究者的眼光看著臺上的選手,想的都是這個活動可以為科研做些什麼。他頻頻說著,有很多事情「我們都不知道」,「腦科學有很多還是理解不了的」,「現在已經找到三四個潛在研究對象,沒準還能湊齊五六個人呢,那就有科研的意義了,沒準能找出些共性了。」《最強大腦》已播出第二期,我催促他預先寫一些選手解讀,消息寫了一屏幕,他才回復一句話:「好。回頭聊,我在南山。」
  • 賭王之子何猷君為何這麼牛?最強大腦裡以兩個第一直接晉級!
    在中國很多節目裡中唯有《最強大腦》這個節目是以智商為題材特別火的節目。最強大腦開播以到了第五季這一期與以往的比賽有所不同,也出來了好多牛逼人物。在這一季裡可能是強的選手一個賭王之子何猷君最為出重,他不僅以兩個第一的成績直接晉級,其身世更是顯赫,而且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上最年輕的金融學院畢業。「天才學霸」,最強大腦人設屹立不倒,分分鐘破解數學題,還為隊友科普二進位。21秒破最難華容道!圈粉無數!
  • 解密《最強大腦》選手的記憶方法
    《最強大腦》的熱播,讓很多人對於選手的超能力嘆為觀止。其實你可能不知道,《最強大腦》的選手中一半以上都是世界記憶大師,比如王峰、陳智強、李威、胡小玲、謝超東、尤冬梅、蘇清波、鄭才千、黃華珠、吳天勝、鄭愛強等都是世界記憶大師,然而成為世界記憶大師其實是有方法可尋的 。節目中很多項目看似很神秘,其實基礎更多的都是我們所講的記憶法,只不過在此基礎讓做了很多的延伸和變化。
  • 《最強大腦》終於迎來最強大腦
    例如《最強大腦》這期節目的第一關「十二生肖」,選手要在很多幹擾項中尋找正確的六塊拼圖,組成完整的衣服生肖圖片。對於人腦而言,是很有挑戰的,特別是其中細微的差別。 類似的問題在「諜影重重」一關也被提出來,這一關要求選手在2160個正三角形中找出選手手中正二十面體的展開圖。
  • 稍微有點小成就的人+節目組包裝=《最強大腦》
    最強大腦中,稍微有點小成就的人+節目組包裝=「天才」。既然裡面那麼多的中國選手那麼牛,為啥他們沒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作出成就反而專門來參加最強大腦了呢???部分內容不但不科學,甚至反科學,因為科學的意義之一在於揭示神秘背後的真相,而《最強大腦》卻時常營造神秘,只為節目效果,很少為觀眾解釋背後的原理,甚至向觀眾展示一些項目規則下人類迄今無法完成的事。本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解密節目中秘而不宣的「後臺記憶」(也稱「提前記憶」、「事先記憶」),第二部分還原選手的真實情況,解讀節目中的利益關係。
  • 水準高、道具牛、選手能力最強的《最強大腦》第二季
    《最強大腦》也因此榮獲2014年第2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文藝節目作品獎。在這期節目中我們認識魔方牆鄭才千、魔方玩家賈立平、記憶達人王峰,還有「中國雨人」周瑋。《最強大腦》第一期就積累了超高的人氣和品牌美譽度。以至於隨後每年1月份都會準時播出第二季、第三季,直到2018年1月份播出了第五季。
  • 《最強大腦》第七季收官,這2位選手,成萬千觀眾心裡的意難平
    7月31日晚,《最強大腦》第七季正式收官,最終第五季腦王楊易二度封王,拿下了本季的「腦王之王」。作為本季《最強大腦》海選的第一名,黃明睿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了自己卓爾不群的實力。可以說17歲的黃明睿在本季《最強大腦》前期節目中,是絕大多數觀眾都認可的腦王人選。
  • 最強大腦第四季開機,龍哥帶你讀懂最強大腦
    幾個月前李世石和阿爾法狗的圍棋大戰,人類最終以1-4的比分遺憾落敗,這次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期待著人類的精彩復仇。既然是最強大腦,自然少不了東方巨龍世界記憶總冠軍團隊了,強哥的鐵桿粉絲和細心的觀眾會發現:每一季最強大腦的選手裡都會記憶力、觀察力型選手,在這些領域裡東方巨龍中國記憶精英戰隊可以說是人才輩出,前3季已經有十幾位選手參加了挑戰,那麼在第四季裡大家會看到誰的身影呢?
  • 46張圖看王昱珩:除了《最強大腦》水哥,你知道他還是個設計師嗎?
    決出世界最強大腦。在《最強大腦》微觀辨水環節,王昱珩右眼受傷,以僅剩的 1/3 視力,從 520 杯同質同量同水源的水中一眼找出選定的那杯 ;在扇面之謎環節,觀察 4 名女生的嘴唇後,在 700 枚唇印裡找到屬於她們的 4 枚。王昱珩還與人工智慧機器人「螞可」進行網紅臉識別比賽,1 勝 2 平獲勝;曾通過觀察清晰度極低的監控錄像,協助警方破獲肇事逃逸案。
  • 《最強大腦2》今晚回歸 範冰冰求"摸臉"證未整容
    X女神範冰冰領銜第一期,力邀選手「摸臉」力證未整容!今晚21點黃金檔敬請鎖定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第二季開年巨獻!  PK紐約天際線!「人眼照相機」震撼現場  曾幾何時,「英國自閉症畫家描繪紐約天際線」的故事曾在網絡上熱傳,刷爆了朋友圈。
  •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升級回歸,集結最強天才少年,掀起青春腦力旋風
    就在所有人對第五季繼續觀望之時,消息傳來:升級為《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的新一季,將在2018一季度周五黃金檔開年巨獻。《最強大腦》拿出「不破不立」的氣概,在這一季另闢蹊徑,試圖走出一條更青春氣象、更接足地氣的路子。節目集結中國最強天才少年,即將展開一場頂尖學霸之間的綜合素質挑戰賽。
  • 《最強大腦》第七季收官,這2位選手,成萬千觀眾心裡的意難平!
    7月31日晚,《最強大腦》第七季正式收官,最終第五季腦王楊易二度封王,拿下了本季的「腦王之王」。作為本季《最強大腦》海選的第一名,黃明睿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了自己卓爾不群的實力。正式比賽開始後,黃明睿一步步穩紮穩打,憑藉在多個項目中的出彩表現,最終成為了S圈選手,而後擔任隊長,又表現出了超乎年齡的成熟和穩重。可以說17歲的黃明睿在本季《最強大腦》前期節目中,是絕大多數觀眾都認可的腦王人選。
  •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在一季度綜藝中的分量究竟有多重?
    然而,《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似乎跳脫出了一季度的扎堆分布,呈現出獨特的收視魅力與市場價值。 一言以蔽之,獨特性,便是《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在一季度電視綜藝中的核心價值。 為什麼音樂類、喜劇類、遊戲類乃至文化類,在一季度中都能形成派系,甚至能出現不止一兩個的優秀節目,而唯獨在益智類的象限中,僅有《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一個能做到國民級綜藝? 因為,它的技術門檻是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