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掀起一股「出國熱潮」,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決定適時推出一部與此相關的影視作品,於是便有了鄭曉龍和馮小剛執導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
《北京人在紐約》劇照
這是中國第一部在海外取景拍攝的電視劇,劇中美國的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吸引著國內觀眾的目光,而王姬飾演的阿春一角,聰明、漂亮、堅強,一時間成為萬千女性追隨的完美形象。
《北京人在紐約》阿春
然而,也是這部電視劇,給王姬帶來了長達一生的遺憾與愧疚。
1962年,王姬出生在北京。
王姬童年照
因為父親支援邊疆很少在家,母親為了工作早出晚歸,王姬從小便比同齡人成熟很多。
14歲那年,王姬考入解放軍文工團,夢想著成為頂尖的芭蕾舞演員,做中國的烏蘭諾娃。
王姬在文工團時
雖是團裡最小的戰士,但從小要強的王姬,身上帶著一股傲氣,她每天都比別人早半小時起床,早出晚歸,深夜還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補習文化課。
1980年初,王姬被電影《塞外奪寶》劇組選中,出演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影視作品。
《塞外奪寶》素娟
正是這次拍攝經歷,讓王姬愛上了影視表演。1981年,王姬從1400多人中脫穎而出,考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學員班,與宋丹丹、梁冠華等成為同班同學。
人藝81級學員班合影(前排右二為王姬)
可是,在人藝,王姬並沒有迎來自己想像中的生活。
一年365天,有360天她都要在後臺候場,可是,她等了一天又一天,七年時間裡,也只是在十幾部話劇中跑著龍套。
這在高手雲集的北京人藝,原本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可是對要強的王姬來說,這種不被重用的忽視感和曠日持久的壓抑感,卻是致命的。
人藝81級學員班合影(前排右三為王姬)
其實,王姬不是沒有等來過機會。一次,《家》的女主演狀態不好,王姬臨危受命,沒想到她飾演的梅表姐獲得了滿堂彩。
從那之後,雖然還是照常跑著龍套,但王姬也算是小有名氣,不少影視劇組都來邀請她。
然而,北京人藝有一條規定,「人藝培養的人,得為人民服務,不能因為個人原因外出」,為此,王姬生生錯過了參演44部電影和主持兩屆春晚的機會。
王姬舊照
1985年,王姬主持了北京電視臺的綜藝《家庭百秒知識競賽》,這個節目在北京紅極一時,王姬也因為自己隨性大方的主持風格成為當時的明星主持。
然而,由於沒有向單位匯報,王姬被單位批評教育了一番。
王姬舊照
1987年,王姬的姥姥到北京看她,王姬請假外出,還沒等到領導批示便離開了崗位。等她回來,迎接她的,自然又是一番嚴厲的批評和全院通報。
矛盾終於爆發。
王姬跑到辦公室與領導大吵了一架,並下定決心離開人藝。
王姬雜誌封面照
這年6月,王姬演完了自己在北京人藝舞臺上第一部擔綱主角的大戲《北京人》,大獲成功。可她卻毫無留戀,帶著向朋友借的一萬美金,隻身赴美。
王姬曾說:「人藝堪稱中國的『百老匯』。這個話劇殿堂,曾孕育出一個又一個令觀眾難以忘懷的精湛作品和優秀演員,不過可惜的是,我只不過是這棵大樹的一片小小綠葉,一片不能自由生長的被捆綁的綠葉。」
王姬初到美國的生活幾乎可以用「流浪」來形容。
國內熱播節目的主持人,人藝大戲的女一號,來到美國,卻從萬眾矚目的中心位走到了衣食不保的社會邊緣,最落魄的時候,王姬沒有錢,語言也不通,就連學費都拿不起。
王姬舊照
為了生存,她每天只吃兩片麵包,餓了就喝涼水充飢,還做過報紙廣告,當過汽車旅館值班經理,在全美最大的華語臺&34;擔任過新聞播報員,勉強完成了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世界藝術和文化專業的學習。
那段時間,唯一支撐王姬的,就是她與遠在國內的戀人高峰的通話。
王姬的丈夫高峰
高峰是王姬在文工團時的戰友,是她的雙人舞搭檔。後來,王姬考入人藝,高峰也考上了大學,兩個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在三年的異國戀情裡,高峰幾乎將自己的所有收入都用在了電話費上。他申請了五次籤證,才得以到美國與王姬團聚。
王姬和丈夫高峰
後來,夫妻二人在美國做起了小生意,生活逐漸改善,並在1991年10月生下了女兒高曉天(後改名為高麗雯),隨後拿到了綠卡。
王姬與丈夫高峰
1993年,王姬回北京談生意,剛下飛機就遇到了陳道明。陳道明對王姬說:「我們現在在弄一個戲,我覺得你特別合適,你先回家,回頭聯繫我。」這部戲就是鄭曉龍和馮小剛執導的《北京人在紐約》。
選角工作一波三折,最後王姬進了組,陳道明卻在拍了幾場之後被換掉。
《北京人在紐約》阿春
電視劇播出後,創下了當時的歷史最高收視率,尤其是王姬飾演的阿春,成為漂亮、獨立、堅強、聰明的女性代表,改變了國人對於女性的固有印象。
可以說,這樣一個角色,幾乎改變了一個時代的觀念。王姬隨之成為中國最有話題度的女演員,並獲得了金鷹獎最佳女主角。
《北京人在紐約》阿春
這一年,王姬的收穫遠不止這些。1993年9月,她迎來了自己的小兒子高曉飛,一個漂亮可愛的小男孩。
漂亮獨立,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王姬似乎活成了所有人羨慕的樣子。
王姬與女兒、兒子
然而,曉飛一歲的時候,突然發燒,渾身抽搐,口吐白沫。經醫生診斷,因為先天發育不良,曉飛患有癲癇和自閉症,伴有智力低下,今後要終身服藥。
這如同晴天霹靂,讓王姬久久不能接受。
王姬一家四口
原來,拍攝《北京人在紐約》時,王姬曾有過先兆流產的跡象。
當時,劇組經費不足,拍攝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王姬身為女主角,根本不可能中途撂挑子。為了趕時間,劇組分成A、B兩組同時拍攝,王姬只能在兩個組之間連軸轉,最辛苦的時候,四五天時間都沒有好好睡過覺。
王姬說,在劇組那四個月的時間,肚子裡的孩子幾乎沒有長大,她每天跟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寶貝,你跟媽媽一起扛一下」。
《北京人在紐約》阿春與王起明
帶著滿滿的愧疚和心痛,王姬在事業最當紅的時候選擇了隱退。
他們夫妻兩個帶著孩子訪遍了國內外名醫,為此賣掉了房子,花光了積蓄。
那段時間,王姬像瘋了一樣,只要聽說哪裡有這方面的專家,或者某種方法可行,她總要去試一試,甚至還遭遇了損失高達600萬元的騙局,也讓夫妻關係一度緊張。
王姬兒子高曉飛長相清秀
1997年,王姬不得不復出拍戲,籌集兒子的醫藥費。幾乎每一年,她都有五六部作品。
經過堅持不懈的治療,2002年,高曉飛的癲癇得以治癒,但他的智力障礙問題,卻始終沒有辦法改變。
《罪證》海報(王姬飾演林寒冰)
2015年,53歲的王姬一身「蛇精」裝扮出現在浙江衛視《掌聲響起來》節目。她說,自己之所以挑戰這一角色,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兒子:「我兒子的世界就是卡通世界,所以這次我扮成了卡通裡面的人物。」
王姬在《掌聲響起來》中的蛇精裝扮
這麼多年來,只要曉飛不吃藥、不吃飯、不睡覺,王姬總要扮成卡通人物的樣子。用她的話說,「在生活中,為了他,我天天都是卡通人物」。
生病的兒子幾乎佔滿了王姬的整顆心,即使到了現在,她也是每天拼命工作,戰戰兢兢。
王姬說,自從兒子生病,她的膽子變小了,害怕死亡,害怕受傷,害怕陪伴不了兒子。
「我永遠是一個死不瞑目的家長,我不知道我離開這個世界後,還有誰能來愛我的兒子,我永遠也放不下內心的牽掛。」
王姬兒子高曉飛
其實,除了王姬夫婦,這個世界上還有兩個最愛曉飛的人,就是王姬的媽媽和女兒。
早在王姬生女兒的時候,王姬的母親就選擇了提前退休,放棄福利分房,到美國照顧王姬。後來,王姬的兒子生病,王姬母親就再也沒能回國,在美國一待就是近30年。
王姬兒子高曉飛
每當王姬夫婦為了生計在外奔走時,照顧曉飛的重任就落在王媽媽肩上。初到美國,王媽媽只有五十幾歲,現在她已經年近八十,還得每天給曉飛做飯,收拾曉飛留下的爛攤子,還要時時看著曉飛以免他出危險。
為了孩子,就連王姬外婆生病甚至去世時,王媽媽也沒能陪伴左右。王姬總說,是自己毀了母親的晚年,她虧欠母親太多。
王姬兒子高曉飛
讓王姬更愧疚的是,女兒高麗雯的一生,都被這個家拖累了。
從小,麗雯就知道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做一個好姐姐。
王姬女兒高麗雯
小時候,她和弟弟在同一所學校。每當學校裡的同學嘲笑弟弟,欺負弟弟,她總會護在弟弟前面,甚至不惜去跟同學打架。
13歲時,麗雯就把照顧弟弟吃飯睡覺洗澡上廁所等活都攬了過來。有時候,弟弟很難表達自己的需求,麗雯弄不明白弟弟的意思,弟弟情緒就會失控,他會砸東西,甚至打姐姐,麗雯從不抱怨。
王姬女兒高麗雯
在只比自己小兩歲的弟弟面前,麗雯就像一個小媽媽,成熟懂事。
但她畢竟也只是一個孩子,也渴望得到親人的關心和呵護。
王姬與女兒高麗雯
以前,麗雯放學時間比弟弟晚,每次回到家,就發現姥姥和弟弟已經吃完飯了,自己只能隨便吃點。
她也問過姥姥,為什么弟弟放學就有一桌子菜在等著他,自己卻沒有。姥姥的一句「我管你弟弟都管不過來了,我還管你」雖是實話,卻讓麗雯傷心了很久。
王姬女兒高麗雯
還有一次,麗雯因為腸胃炎兩周沒能去上課,姥姥問她是否需要去幫她買藥,懂事的麗雯不想麻煩姥姥,就說沒關係。姥姥也沒再問,轉頭就去照顧弟弟了。
可是弟弟有一點輕微發燒,姥姥就在深夜開車載著他倆去醫院,因為連被三家醫院拒收,姥姥趴在方向盤上大哭。
麗雯一方面為姥姥對弟弟的付出感動著,一方面又不停懷疑,如果沒有自己的話,這個家是不是會更好。
王姬女兒高麗雯
長大後,這個有著驚豔外表,會多國語言,名校畢業的女孩本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可為了幫父母一起籌集弟弟的「未來生存保障金」,進入了演藝圈。
《歸去來》莫妮卡
作為母親的王姬,甚至提出了更「自私」的要求——「十年還債計劃」。
高麗雯工作第一年,收入要全部上交,第二年交百分之九十,第三年交百分之八十,依次遞減,直到十年期滿。
王姬母女在《我的極品老媽》中飾演母女
麗雯明白媽媽的擔心,也甘願為這個家付出,不然她也不會從高中起就到外面打工。她向媽媽承諾,若以後爸爸媽媽去世,她會將弟弟接到自己家裡,繼續撫養照顧弟弟。
當女兒在一檔節目中提起這些,王姬泣不成聲,她說,都是自己害了女兒。
王姬和女兒、兒子
「作為一個演員,我贏得風風光光,但是作為一名母親,我輸得徹徹底底」。這句話不光是對兒子高曉飛所說,也是對她的女兒高麗雯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