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家長幫主創團
最費的是嘴!!!
每一個男孩媽媽都是唐僧轉世。
上輩子陪孫猴子去西天取經,這輩子陪兒子繼續「念經」。
欣欣,5歲男孩的媽媽,被兒子逼成了唐僧。現在經常傷痕累累,鼻青臉腫,施暴者不是老公,是兒子。
我有個淘氣的兒子,從小就非常好動,沒有一刻是靜止的,皮的很。
他爹說,咱兒子就是「二哈轉世」!
有一天晚上,我趴在床上看書。
兒子寫完作業,如釋重負,飛奔到我這屋,像是渾身能量積蓄已久,跳上床就開始蹦。
「兒子,你下床蹦。」
兒子不理我。
「寶貝,聽話,床禁不住你這樣蹦。」
兒子繼續不搭理我。
「李浩軒,給我下去!」
我忍耐到了極限,看著他在我旁邊蹦來蹦去,不僅頭暈,生命也受到了嚴重威脅。
只聽「啊」一聲,兒子腳落地沒站穩,膝蓋跪倒我的腰上,「嘎巴」一聲,我的腰瞬間鑽心的疼。
第一反應:「我怕不是後半輩子要在輪椅上過了吧!」
後來去了醫院拍了片子,索性沒有大礙。
醫院回來後,想著和兒子冷戰兩天,讓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可老僧沒忍住,看著他瘋狂拆家,到家20分鐘後,我又開始了「念叨念叨念叨」....
哎,這不是我第一次受傷,我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周圍的媽媽大多也和我一樣「傷痕累累」:不是被兒子的金屬小飛機砸到眼底出血,就是被兒子的「鐵頭」撞到鼻梁骨折,每晚睡覺被兒子的「無影飛毛腿」踹的肋骨「斷裂」...
為什麼我們羨慕有女兒的媽媽?因為養兒子,不僅費嘴,還性命堪憂啊~~
linda,7歲男孩的媽媽,每天和兒子在一起嗓子都是啞的,同一句話說三遍兒子才能聽見,前兩句是耳邊風,最後一句必須靠怒吼。每天堅持鍛鍊,怕以後想揍兒子追不上。
每天放學去接孩子,都是一場惡鬥。
帶了一天口罩的孩子們像出籠的小鳥。
兒子有幾個要好的男同學,他們一般課間就會約好放學去哪裡玩。
放學的門口,人山人海。幾個男孩子卻像特戰隊隊員一樣,對個眼神就能找到戰友,不下2秒中,人影就沒了。
只能看見遠處模糊的小腦袋,蹦蹦跳跳,打打鬧鬧,成群結伴的往前瘋跑。
猴山的猴子都沒他們那麼皮!
「西西,慢點,有車!」
「曉峰,你們幾個打鬧可別傷著啊!」
「小雨,慢點跑,媽媽追不上你了!」
幾個家長喊破了嗓子,然而,孩子們的身影漸漸消失在人群中。
叉路口該拐彎了,幾個孩子還往前跑。
我們幾個媽媽嗓門越來越大,旁邊的人對我們投來異樣的眼神。
最後有個孩子爸爸跑過去把孩子們拽了回來。
我們一邊數落著孩子,同時眼睛瞟到了一旁下學的女孩子們,手拉著手,聊著天慢悠悠的走著,媽媽們在後面輕鬆的聊著天。
再看看我們幾個男孩子媽媽,嗓子沙啞,滿頭大汗,衣衫不整,狼狽不堪。
小小,4歲男孩媽媽。孩子好奇心重,破壞力強。對「觸電」有著強烈好奇心。
男孩子好奇心重,破壞力強,你不讓做的他一定要做給你看!
在家裡,不管你給他準備了多少畫紙,哪怕是給他刷了一面繪畫牆,家居也難逃魔爪。
過一段時間,牆壁上,桌子上,沙發上,就會出現各種「創作」或者各式各樣的汽車、奧特曼小貼畫。
「寶貝,我們在紙上畫吧~」
「咱們在黑板牆畫畫多好啊。」
「不是給你準備了畫畫地方嗎,怎麼就不聽呢!」
每次兒子都答應的痛快,但堅決不執行。
家裡養了一隻小烏龜,娃卻把它當貓一樣擼。
一會拿出來在沙發上爬,一會摸一摸,一會又放在自己腦袋上。
「你能別折騰小烏龜嗎,它想安靜的待著。」
「它不想待著,它喜歡和我玩。」
哎,可憐的小烏龜.
我還發現一件很可怕的事,兒子對家裡的插線板很有興趣。
他總是問我,媽媽,這個洞洞裡有啥啊,為什麼插進去燈就會亮,說著,就要把手伸進去試試。
「別別別!手伸進去就會被電!」
「被電會怎麼樣?」
「很疼,然後可能會電死。」
「哦」
「以後媽媽在你也不許這樣啊,如果需要插電器,就喊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自己弄。」
說了好幾次,但嚇唬和威脅並不是阻止男孩嘗試的殺手鐧。
有時候他盯著插線板發呆,真的好擔心哪一天他拿自己做實驗。
出門在外更不省心,看到電線桿,電箱啥的,非常好奇,然後手就開始不聽使喚,想摸摸這,想摸摸那。
「電線和電箱可不能摸,萬一漏電了,你就完蛋了。」
「媽媽怎麼完蛋了啊?我會怎麼樣?」
「就是被電死,可能燒焦,總之很難受。」
「燒焦是什麼樣啊?」
..
「總之別摸!沒有為什麼!」
玲兒,兒子2年級,每天精力旺盛,但只要一寫作業就困。曾經的夢想是生個女兒。
4:30分,娃放學回到家,開始看動畫。
「軒軒,你寫作業了嗎?」
「還沒,我先看會動畫.」
30分鐘過去了..
「軒軒關電視寫作業!」
「好的,媽媽.」
10分鐘後,我再一看,電視居然還沒關上!
「軒軒,快點給我關上!!」
寫著寫著作業,只見他頭越來越低。
「軒軒頭抬起來,這樣會近視的。」
「媽媽我困了」
「你就不能回來先寫作業嗎,看動畫片你咋不困?」
每次寫作業,小動作還特別多。一會渴了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啃手指,玩橡皮一會坐著寫,一會就蹲著寫了,有一次竟然用腳寫,說是想試試沒有胳膊怎麼學習.
鄰居家的女孩和軒軒一樣大,每天回家就是自己先把作業寫完,羨慕她媽,太省心了。
月姐,兒子14歲,初二,正值叛逆的青春期,回家一句話都不說,和父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兒子現在初二,正是成績分水嶺,青春期叛逆值最高點。
原來孩子就有點叛逆,經常頂嘴。嘴皮子都是和他磨出來的。
但現在呢,兒子不再頂嘴了,是徹底不理我們了。
回家,帶著耳機,關著門,不管你問啥,就只回答「嗯,啊,哦。」
之前頂嘴,好歹還知道兒子想什麼。
現在,和兒子在一起,但覺得根本不了解他。
面對孩子的冷淡態度,我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湊。
「兒子,你今天想吃什麼啊,媽媽給你做。」
「兒子,最近學習累不累啊,有什麼難處要和媽媽說啊。」
「老師說你最近成績不好,要不要再報個補習班提升一下?」
有一次我真的被逼急了,歇斯底裡衝他大喊大叫。
「你現在什麼都不和我們說,老師說你成績下降,馬上就要中考了,這樣下去考不上好學校的。問你什麼你都愛搭不理,我也快瘋了,你到底怎麼想的?!」
哎,比嘴巴累更可怕的是心累!不知道什麼時候兒子才能懂得我的苦心。
我經常聽到媽媽們的抱怨:
「男孩太難養了」
「真想生個女孩啊」
養男孩更容易讓父母頭大,這是因為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乖」是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所以小學,老師更喜歡讓女孩子當班幹部,受到誇獎更多也是女生。
男孩子身體都會有一種激素——睪丸激素,這也正是男孩子「不乖」的原因所在。
睪丸激素是伴隨男孩一生成長的,並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含量,導致男孩身上有這樣那樣的行為特徵。很多時候,讓我們無法接受男孩的行為,別怪他們,都是「睪丸激素」在作祟!
被「睪丸激素」所支配的同齡男孩子,往往淘氣,愛冒險,不聽指揮,甚至被戴上「壞孩子」的帽子,真心有點冤。
當你發現兒子4、5歲的時候,他的玩具裡面除了汽車以外,一下又多了刀、槍和劍,沒事總愛跟爸爸比劃幾下,開始著迷於奧特曼、機甲英雄、爆裂飛車之類的動畫片,這就是睪丸素開始發揮了作用。
等到12、3歲時,孩子滿臉粉刺,性情暴躁不安,讓父母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充滿了擔憂:孩子到底怎麼了?其實,還是睪丸激素在作祟!孩子體內的睪丸激素再次劇增,達到蹣跚學步時期的8倍之多,並在 14歲的時候達到最高值!由於發育過快,男孩的大腦組織重新整合,經常以暴躁不安作為發洩埠。
所以,作為男孩父母,應當理解孩子,並牢記:
不要再說「想要個女兒」,這無意的調侃會傷害到男孩!
給男孩子充分釋放和運動的機會,宅在家裡,只能搞破壞!
不要打擊男孩子的好奇心,儘量回答他們每一個奇怪問題,你的敷衍是對他們學習興趣的打擊!
不要用「乖」和「不乖」來評價男孩子,你應該看到他更多的閃光點,比如「你很敢冒險」,「很仗義」,「很有自己的想法」。
進入到青春期的孩子,要平等溝通,孩子多說,父母多聽,少講大道理。
讓我們多給男孩子的成長一點耐心吧!
您在養育男孩中,遇到哪些問題,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聊一聊。
作 |者 |介 | 紹
家長幫主創團由數十位專業家庭教育領域專家及百名優秀學科老師組成。原創內容領域涵蓋:家庭教育,教育熱點,學科乾貨,中高考指南,答疑指導等。幫助家長解決育兒難題,幫孩子提升學習能力。
△本文部分圖片和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靠譜實用的家庭教育
專業全面的本地升學
讓家長少走彎路,讓孩子受益終身!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 家長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