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養孩子的方式上我們經常會說窮養兒富養女要不得,這樣長大的孩子會怎麼怎麼樣的,只要一說富養窮養的話題都是一些負面的情緒。
最近看到了一則報導刷新了我對窮養富養的固有印象,也對葉一茜這個"育兒專家"佩服的五體投地。
超女葉一茜對兒子"窮養",對女兒"富養"
說起葉一茜我是從她丈夫田亮帶著女兒森碟去參加綜藝《爸爸去哪兒》認識的,那時候對她的印象就是田亮的妻子、森碟的媽媽。
最近偶然看到了之前的一部綜藝讓我對她改觀了,在綜藝鏡頭裡展示了她和兒子女兒的日常生活。
我們可以看到在鏡頭裡她對兒子"小亮仔"實行的是"放養"政策,想吃了自己去冰箱找吃的、玩髒了自己也不會主動約束孩子。
日常家務活孩子參與度也很高,一些活伸手就來,完全就看不出是一個"星二代+富二代"。
與兒子的放養政策相反的是對女兒的"富養"政策,與其說是富養還不如說是"精養"。
微博上見到的森碟是大家閨秀的、成績好、各項技能也滿分、渾身充滿著一種貴族氣息,這跟媽媽葉一茜的教育方式分不開關係。
採訪中她說道之所以兩個孩子有著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單單是因為一個是男孩一個是女孩。
更重要的是她不希望兒子長大變成"媽寶男",女兒也不會因為是女孩子就沒有追求。
她的教育方式確實值得我們借鑑,有的人看到我這樣說肯定就會槓"窮養兒富養女都是老封建了怎麼孩子還有人的宣揚"。
其實不是的,這種教養方式之所以能被大眾認可而且被那麼多人實行肯定是有它存在的意義,這可不是封建迷信。
為什麼要富養女
富養女不是說一定要從小在孩子身上砸很多錢,讓孩子吃好的用好的那樣,它真正的意義是在於從小培養孩子的氣質,開闊孩子的視野。
1. 增強孩子的眼界,改變命運
農村有好多父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他們認為兒子是將來給自己養老的肯定要對兒子好點。
女兒儘管再好,給她投資再多也沒有用,將來女孩子都是要嫁人的,培養再好也是給人家培養。
秉承著這種想法農村的女孩子大多目光都比較短淺,這種短淺首先就體現在孩子的擇偶上。
因為覺得上學沒用年紀小小就輟學了找個對象匆匆忙忙地將自己嫁出去了。真實的夫妻生活證明女孩子的幸福就是斷送在自己短淺的目光中。
2. 培養孩子的氣質,不被糖衣炮彈誘惑
女孩子長大遲早都是要嫁人的,作為父母都會擔心自己女兒太單純被社會上的混小子騙去了,這孩子一生就會毀了。
基於這種情況,很多家長就會富養女兒,從小帶孩子去一些場合,增強孩子的閱讀能力。
這樣的女孩從小見得多了長大後才不會被男人的糖衣炮彈迷花了眼睛,富養的女孩子從小見識廣、有人生目標、做事有主見,很明白自己的追求。
為什麼要窮養男孩
1.做一個獨立的人
孩子天生對父母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尤其是男孩子費母親有著很強的戀母情結,我們經常會見到這類情況。
孩子小時候父母對男孩百依百順要什麼給什麼,長大後就把孩子養成了"媽寶男"或者"娘娘腔"。
一遇到事情下意識地反應就是去找媽媽,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和職場上根本就不能存活,一個人連獨立都完成不了更何談事業呢。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男孩子長大後與女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代表著他們的責任是不同的,男孩相對於女孩來說在家庭中的責任會更強,他承擔著養兒育女的責任。
如果一個男孩子從小就沒有責任感,那麼即使將來成了家有了妻兒也會承擔不起自己的那份責任,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場災難。
而責任感的培養是要在經歷挫折中培養鍛鍊出來的,一個人堅定的意志力和面對困難永不退縮的勇氣是責任感培養最重要的基石。
窮養就是帶給孩子更多的磨難,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毅力,增強孩子的責任感。
所以,窮養兒富養女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在歷史長河中這一教育方式被古人反覆驗證絕對不是封建的,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