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臺海網
隊員們從不大聲呼喚,比賽從不聽哨,也不與裁判爭辯……聾人的籃球世界,奇妙而動人。
臺海網12月12日訊 據閩南日報報導 漳州市陽光學校(原漳州市聾啞學校)的籃球隊員們早已習慣這種無聲的籃球世界。雖然聽不到籃球入網的聲音,聽不到球員的吶喊聲和裁判哨聲,甚至聽不到教練的戰術安排,他們依然克服重重困難,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書寫青春,用自己的努力,詮釋對籃球、對生命的熱愛。11月下旬,他們代表漳州出徵福建省聾人籃球錦標賽,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績。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這支特殊的籃球隊,探尋他們背後動人的故事。
載譽
校隊出徵省賽勇奪第四
三分遠投、進攻突破、擋拆分球……
11月25日下午放學後,在漳州市陽光學校籃球場,10人組成的籃球隊又開始了例行對抗訓練。隊員們在場上來回奔跑,時不時抬頭觀察場下教練的戰術手勢,及時轉換進攻節奏。
「真沒想到,這次我們能夠拿到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績,我為隊員們的付出感到欣慰。」帶隊出徵此次福建省聾人籃球錦標賽的漳州陽光學校黨支部書記黃博,回想起球隊的省賽徵程,依然滿是自豪。
今年11月21日至22日,福建省聾人籃球錦標賽在省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舉行,漳州市陽光學校聾人籃球隊作為地市級代表隊參賽。
「雖然各參賽隊情況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集合全市的聾人籃球高手,而我們是以學生為主代表漳州出戰,能在高手雲集的比賽中拿到第四名實屬不易。」作為這支聾人籃球隊的教練,陳景輝同樣很興奮。
賽況有多激烈,參賽隊員們感觸最深。
「福州、泉州等隊伍實力強大,從身高到進攻搭配都顯示出老牌強隊的底蘊,而我們在進攻效率、反擊速度和防守配合上確實與冠軍隊還有距離。」籃球隊隊長張煜煌毫不吝嗇地稱讚此次比賽遇到的各路對手。「不過,現在的差距就是我們提升的空間,我相信,通過這次比賽的歷練,能讓新一批隊員更快成長,能讓球隊在以後的各種比賽走得更遠。」對於球隊未來前景,張煜煌信心十足。
攻「堅」
克服「選人訓練溝通」三大難題
聾人籃球隊要想練出高水平,困難好比「背負千鈞、爬坡過坎」。
在陳景輝教練看來,聾人籃球隊的每一次成長都十分不易,得克服「選人、訓練、溝通」三大難題。
陳景輝的話並非誇大其詞。從人數上看,漳州市陽光學校目前在校就讀學生167人,分布在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各個年級,能夠喜好籃球、又符合籃球隊要求的人員少之又少。
為了解決人員不足問題,籃球隊從低年級培育「幼苗」。「課間和放學期間,許多同學都來一起打籃球,我們從中多少都會發現一些新苗子加以培養。」張煜煌還表示,每次有新生報到或者轉學,都想著從中「挖寶」。
入選籃球隊的隊員,訓練時還得面臨溝通這道難關。
為了更好讓隊員明白籃球規則,陳景輝反覆向孩子們示範籃球動作,用手語普及籃球規則與知識。「籃球隊員們得『眼、手』並用,配合著訓練。」陳景輝解釋道,「『眼』就是讓隊員在訓練中熟悉『形象教學』,看得懂戰術變換,一個眼神相互間就能心領神會、默契配合。」
「『手』指的是在訓練中要把教練的意圖完整地讓隊員們理解。」陳景輝說,這一大溝通障礙經過多年來的磨合已經克服。
訓練場上,聾人籃球隊還得面臨一道坎:聽不到裁判的哨聲,如何知道裁判指令?「比賽中會有專門的裁判通過揮舞手中的紅旗,向運動員發出『旗語』傳達指令。」陳景輝對記者解釋道。
用心
每周高強度訓練12小時以上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身處無聲的世界,聾人籃球隊員的訓練更加刻苦。
「我從14歲看網上視頻,開始喜歡上籃球,到現在已經堅持5年多,每個周末、每天課餘時間,我都在球場上練球。」籃球隊主力之一黃文深「說」,他十分珍惜在球隊的時光,可以肆無忌憚地享受揮汗如雨的快感。天道酬勤,如今他擔起球隊控球後衛的角色,上籃、助攻、三分球都有上乘表現。
球隊年紀最小的主力陳少傑,在球隊中擔任「大前鋒」,每次比賽他都能與隊友配合密切,防守反擊快人一步,搶籃板同樣不在話下。「雖說聽不到是最大的障礙,可我們可以用心來打籃球。」陳少傑「說」。
為了讓隊員訓練更有針對性,陳景輝將籃球隊訓練分為準備階段、初級基礎階段、全面基礎階段、早期高水平階段。「七年級以上的隊員就要求基本技術要領,對攻守移動和運、傳、投技術動作進行規範化訓練,學習組合技術和基本戰術配合知識等。」
「18歲以上隊員以高強度訓練為主,每周訓練7次、12小時以上,理論學習每周2小時左右,每年全場對抗30至40場次。」隊長張煜煌對於訓練強度和頻率瞭然於胸。他表示,學校籃球隊要想出成績,就得更加勤奮練習,提高技術難度,形成個人特長,強化配合意識和對抗能力,提高戰術應變能力和實戰水平。
享受
籃球既是興趣更是成長夥伴
籃球對於隊員們來說,不只是一種興趣,更是陪伴成長的夥伴。
球隊主力中鋒兼後衛的姚偉祥,他貢獻的籃板、蓋帽是球隊在此次省賽取得好成績的一大助力。「在球場上,我們享受著籃球帶來的快樂,通過比賽,我們更加自信、更加學會與人溝通,更加懂得團隊配合。」姚偉祥一連用上三個「更加」來表達他對籃球的感激。
陳景輝表示,帶著隊員們訓練最大的動力就是看到了隊員們的那股吃苦勁,他更欣慰的是,見證了一批批籃球隊員從相對封閉到開朗,再到樂觀自信的心理變化。「籃球作為一個紐帶,給了大家更多交流、溝通的機會,在籃球訓練過程中的每一個進步都會讓隊員更加自信。」陳景輝說。
隊長張煜煌,既是其他隊員的「大哥」,也是「兼職教練」。1991年出生的他,在陽光學校苦讀多年考上本科院校,畢業後回校工作,不僅在學生中很有威信,更是籃球隊的核心所在。
「訓練中隊員心態更加樂觀,學習中也更加有幹勁,遇到問題也不會像剛來學校那會兒茫然無措、畏難不前,敢於直面困難、懂得尋求幫助。」張煜煌告訴記者,工作之餘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在學校裡陪著孩子們打球,希望能夠通過籃球讓更多人變得陽光向上。
漳州市陽光學校校長陳海霞表示,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陽光學校不僅在素質教育、感恩教育、基礎文化教育、職業教育等方面進行多樣化探索,還注重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特別是通過支持學生開展籃球運動、舉辦趣味運動會等方式,讓學生沐浴陽光,成長為對社會有用之才。(來源:閩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