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生活,我就是很奇怪:哪裡那麼多做不到,哪有那麼多艱難?
我小時候,滿腦子想今天玩什麼,滿腦子想別人都在幹嘛,滿腦子比較我做事是不是比別人多?總能在比較中煎熬。
其實人很難做到:看到一半動畫片去寫作業;玩得開心時,停下來去幫爸媽做事情。大人們很難做到,孩子進步了就適當讓他休息;孩子變好了,給對方足夠信任。但當都做的不好時,父母會覺得他們自己是對的。
其時,很多時候沒有誰對誰錯,或者大家都不應該貪圖享受。玩得高興時不願意去寫作業,那就要學會把作業寫完了再玩。其實有時候真不是孩子不願意寫作業,而是因為當寫完作業時,父母會再布置課外作業,他們總是不想要你停下來。所以每次都是能玩十分鐘就多玩十分鐘。
父母很累,但孩子也很累。那這種結果該怪誰呢?誰都不怪,只要你做了你該做的,就不能怪你。你自己也沒必要抱怨,你抱怨啥?你工作辛苦了,孩子就該好好讀書;你天天念叨做作業,孩子就該把你隨手買的卷子全部做完。也許你會說我對孩子過於偏袒,因為孩子是沒有什麼發言權,而大人們可以到處吐槽。
孩子小,我們所能做的是教育。而教育不是隨口囔囔,不是把你工作所有的委屈爆發在他身上。我們要教會孩子責任,要教孩子學會自我安排,要教會孩子做事情,能自己劃分重點。
先說說我兒時所受的教育,「月月,把地裡的草拔了吧」「媽媽在種菜,你來分菜」「地裡該澆水了」,在家裡沒幾個人關心你的學業。小時候最喜歡看電視,而因為看電視沒有完成作業,所以去學校都特緊張。
在學校,上課總愛說點話,當遇到會做的題時,總期待被點名,時常幻想著自己能出類拔萃,每當開學時,總是被老師鼓舞的話打動,可感動也就那麼一會兒。在自己的不努力中,我成績總是一般般。回到家,也總是惦記著玩,希望少幹點農活。
有些人會有自我勵志功能,我沒有。我現在能做的是:時不時買幾本喜歡的勵志書,開心的閱讀,並把學到的感悟分享出來。上學的時候也看些課外書,當時沒有選書的能力,借到什麼書就看什麼書。
看多少勵志書都可以,但別忘了自己的責任,別忘了自己該做什麼,別忘了活著就需要努力工作。
很多人會說:我的命多好啊,老公會掙錢,兒子很聽話,我的工作就像玩似的。曾經我會信以為真,現在只是笑笑,再會掙錢的老公,最後不一定是自己的;再聽話的兒子也有自己的生活;而輕鬆的工作,可能會因為你的不作為而遺棄你。任何生活,你悠閒的背後,必定有人幫你承擔了,而因為你的自私,很多人會遠離你。
曾經有一朋友,女的。她總是洋洋自得,我老公掙的每一分錢都會給我,而我時常看到她和不同的男的視頻聊天。有些對話不用說,你們都能猜到,曖昧連連。她說她的孩子都不用管,她媽帶的可好了。而她夜夜打牌,時不時的購買金貨,看似有錢,卻對同事們扣的要命。
人生下來就不是享受的命。當你小時候,你不能外出掙錢,但你得把學校的知識學好。不是每天只想著玩,只想著吃。當你出來打工了,你得把工作做好,不是去比較工作是否輕閒,不是去比誰會偷懶。你怎麼對待工作,你就有什麼樣的生活。
讀書的時候該做的:上課聽老師講課,下課了,可以說話,可以運動,可以複習;成績雖不需要數一數二,但是該完成的作業得完成。別去羨慕那些偷奸耍滑人的輕鬆,因為你付出了什麼,你就會收穫什麼。
還記得剛出來打工,因為有哥哥的關係,給我安排的工作是份閒職。每天看小說,每天玩遊戲,但是我告訴你,我不開心,你會信嗎?因為無所事事,我很空虛,因為毫無目標,我感到彷徨,也許你說這種日子挺好的,我不喜歡,一點安全感都沒有。
因為沒有人教,我從不知怎麼安排生活。別人笑我看心靈雞湯,但那卻是我的真愛。就好像給自己的心找了一個家,他教我為人處事,他教我接受必須接受的,他教我為自己設個低底線。
看完那麼多書,我明白:好日子是自己過出來的,安全感是自己拼出來的,難受是自己閒出來的。不需要每時每刻的安排工作,但你得把今天該做的都做了。懶,是一時愉悅,而努力拼搏是快樂的源泉。他就像苦瓜,入口雖苦,但能嚼出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