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位挺身而出
用校內學到的急救知識
挽救一位素不相識老伯性命
溫暖了整個冬日的05後男孩嗎?
因為閔行區融媒體中心
成長學院的一場公眾急救直播課
(沒來得及看?現戳現學
《你一定要學會的急救知識》
)
小編用慧眼發現了一群
才華橫溢的「急救少年」
他們不僅在課堂上認真學習急救知識
在生活點滴場景中練習並實踐
最!厲!害!的!是!
他們用文字、畫作和視頻記錄下了
「來吧,急救少年」的成長點滴
不說了!等不及了!
小編精選了幾個作品與你分享
快來看吧!
《來吧,急救少年》作品徵集活動自2020年12月19日啟動以來,今日閔行app後臺共收到作文、宣傳海報、小視頻近500條,我們選出以下作品與大家分享。
上海市七寶實驗小學 馬小淇
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科技
高級中學張婧萱
青少年應該是急救的
追隨者、宣傳者
更應是實施者
因為生命不止屬於你一個人
也屬於愛你的每一位
來吧,急救少年
(上下滑動看全文)
時間就是生命,意外傷害發生時,最有效的搶救時間只有短短4-6分鐘,這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黃金救命時間」。每耽誤1分鐘,死亡率就會直線上升。據專家透露,我國87%的心肌梗死病人疾病發作在醫院以外其中有25%以上的病人因第一目擊都不懂急救措施而死亡。專家分析,如果在事故現場,傷病者本人或第一目擊者懂得現場救護知識和技能,通過簡單的自救、互救,如對猝死者進行現場心肺復甦,對外傷者實施止血、包紮、固定和搬運,那麼50%以上的生命就有可能挽回。
迴響在耳畔的消防標語也告訴我們: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急救不僅僅是專業醫務人員的責任,更是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生命,對待每一個生命負責的表現,掌握現場急救的知識和技術至關重要。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我們應該學習急救知識,也應當是急救的追隨者、宣傳者甚至是實施者。
對此,學校提供了急救學習空間,從布置齊全的急救知識板和充氣人體模型中,我們可以經常學習和親身體驗模擬急救操作,我知道了所謂的急救有三救:應急求援,人道救助,救護培訓。在急救中,心肺復甦是救命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心肺復甦的有關知識和急救技巧。其中的操作有八個步驟:環境安全、判斷意識、高聲呼救、翻轉體位、判斷意識、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我們邊聽邊跟著老師一起做各種手勢,待上完理論課進行胸外按壓的演練操作。在做胸外按壓時一定要注意方法正確:按壓時定位要準確,掌根部要貼在胸部,按壓時要注意繃直雙肘。我按照老師教的方法認真的做起來,一下成功,兩下成功,三下成功.......聽著機器上傳來的信息,我感覺到一個生命慢慢在我的手中舒醒,這時我真正感覺到急救的重擔。
有位哲人說過:珍惜生命,因為生命是你自己的。我現在要說,珍惜生命,因為生命不只是屬於自己也屬於愛你的每一個人。對此,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當積極主動地學習急救知識,廣泛地宣傳急救知識,肩負起加固祖國急救「防護欄」的責任。
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上海
閔行田園高級中學 陳溢才
閔行區協和雙語教科學校朱秉宏
與一群白大褂醫生一起
上了一堂課後
便對急救產生了興趣
後來自己還成為了小老師~
「急救少年」的生活豐富且多彩!
我是急救小講師
(上下滑動看全文)
很小時候我就與急救結下了不解之緣。我的媽媽在兒科醫院急診工作,除了治病救人,她還負責急救培訓。還在上幼兒園時候,因為家中無人照看,一次媽媽只能帶著我一起上課,結果小小的我坐在一群白大褂醫生一起上了一整堂課。課後媽媽驚喜的發現我竟然記住了按壓位置,按壓深度。從此我對急救產生了興趣,媽媽也經常把在工作中遇到的救人的故事告訴我。
直到2019年我參加了兒科醫院夢想醫學院的兒童生命支持項目。醫院裡的老師們教會我用海姆立克手法解除窒息,教會我對嬰兒、兒童、成人的心肺復甦,除顫儀的使用。記得第一次在顧戴路地鐵站的夢想醫學院為小朋友上課時我緊張的把心肺復甦的順序都搞錯了,我緊張的滿臉通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剛才小哥哥故意做了錯誤示範,看看哪個小朋友能夠找出來。」媽媽為我解了圍。媽媽告訴我必須多多練習才能成為一個好的講師。從此我每次上課前都會努力背誦,努力練習,在以後的課上,我再也沒有出過錯,成為了一個合格的小講師。
未來我希望更多為小朋友上課,讓更多的小朋友都學會救命的本領。就像媽媽說的,急救技能可能大部分人一生都不需要使用,但需要時一定能發揮關鍵作用。
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
科技高級中學 陳芷欣
上海市閔行區田園
外國語中學 馬藝軒
沒想到學來的急救知識
第一次用就幫媽媽
緩解了扭傷的疼痛
面對意外,不怕意外!
一次急救帶來的啟示
(上下滑動看全文)
急救醫生,用他們的「生命方舟」無數次地穿梭於大街小巷,用最快的速度奔波在生命的長廊裡,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及時地採取科學、準確的措施,不僅可以幫助自己,也能幫助身邊發生意外的人做出應急處理。
我的媽媽穿起高跟鞋來駕輕就熟,可人生永遠充滿著意外,這一次她竟一不小心扭到了腳,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家。只見媽媽臉色煞白,強忍著疼痛說:「快去藥箱裡替我拿瓶紅花油,我揉揉就好。」紅花油?這可是含活血成分類的藥油,用它那不等同於做熱敷嘛。我學到的急救知識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我自信地回答道:「媽媽,紅花油可不能用,這樣只會增加扭傷部位的出血,加重腫脹和疼痛。你的扭傷,今天就交給吧!」「那?.......」媽媽疑惑地看著我。我迅速地從冰箱裡拿出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冰袋,隔著一條幹毛巾,敷在了她紅腫的地方。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一個20分鐘,二個20分鐘......幾次循環往復以後,果然冰敷能收縮血管,不僅減輕了腳部的腫脹,而且也減輕了媽媽的疼痛。
可該拿什麼固定呢?正當我發愁時,忽然想起了前幾天居委發的家庭急救包,這裡面不是裝有一條彈性十足的繃帶嗎?我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箭一般地衝向藥箱取出了「神器」。我用繃帶輕輕地從媽媽的腳底向內側腳踝纏繞著,時不時地問問媽媽,「緊不緊?」「不緊。」「那松不松?」「還行吧。」 看來我的加壓包紮技術還是槓槓的。心急的媽媽又說:「這都包好了固定住了,我能下地走走了吧。」「那可不行。」我斬釘截鐵地阻止了她,「你現在需要好好的休息,而且是......」我一邊說一邊把靠墊拽了過來墊在媽媽的腳下,儘量讓她的腳抬高,讓腫脹的踝關節比心臟位置還要高,因為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增加靜脈回流,進一步減輕腫脹和疼痛。
在我悉心的照料下,第二天媽媽的扭傷紅腫就消散了許多,多虧了所學的急救知識,讓我面對意外,不怕意外。科學急救既突顯了嚴謹地求實態度,也讓我的關懷與奉獻精神在心中悄然萌芽。
上海田園外國語中學 申書菲
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上海
田園高級中學 陳橙
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
勇氣與責任
不分年齡與職業
這才是急救精神的真諦!
螢火之光,勝卻皓月——
「如何急救」主題線上課程觀後感
(上下滑動看全文)
本次「如何急救」主題線上課程從前段時間上海格致中學的盛曉晗同學運用自己嫻熟的心肺復甦急救技巧救助了王老伯的光榮事跡引出。而我也意識到現在學生的教育裡,對於這種急救知識和急救精神的教育實在是太缺乏了。通過這次講解急救知識的主題線上課程能夠教育並影響到更多的中小學生,我覺得是有必要而為之的。
觀看本次「如何急救」的主題課我學會了正確的心肺復甦的方法—— 一組做兩次,兩次吹氣在十秒鐘完成,就這樣反覆重複……一直堅持到救護車的到來。千萬不能停下來!在這樣高強度運動負荷以及神經緊張的情況下,施救者可能會在極短時間內就會感到疲勞,到後面可能會出現雙臂無力,肌肉酸痛等生理反應,但是請務必要堅持!儘管身體的疲勞會使急救效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要不遺餘力地去做!哪怕多做一次,患者就多一分被搶救過來的可能!最好是呼籲身邊的有急救知識人也一起加入到急救的隊伍,互相替換,更好的在救護車到來之前協調救護病人。但在盛曉晗這一事例中,這位年僅16歲的高中生一個人堅持到了救護車的到來,期間一直在不停地給王老伯做心肺復甦。這種堅強的意志克服了生理上重重的障礙 著實令人肅然起敬!最令我感觸頗深的其中盛曉晗同學說的一番話:「在那一剎那,我的心裡並沒有想到我自己,並沒有因為我是一名高中生而膽怯退縮。我不確定我能幫到什麼程度,是否真的能挽救這個生命?但是我還是要上手,在我知道正確急救做法以及現場的人無法做到正確急救方法的情況下,我還是要插手,責無旁貸。」 設身處地地思考一下,如果是我自己,會否真的會不假思索地挺身而出呢?在突然有人心臟驟停倒地的情況發生的時候,無論如何,我們必須要第一時間去救助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病人的生存率就會下降,死亡率就會增高。
在這黃金的幾分鐘內,必須要不遺餘力地去救助,這份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勇氣與責任擔當是不分年齡與職業的!這才是急救精神的真諦所在!這種出於人道主義完全利他的關懷和挺身而出的使命感與責任擔當才是「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共久,共三光而永光」照徹亙古之黑夜,驅散煙霾的人性光輝!螢火之光,勝卻皓月!
莘莊鎮小學北校區 陳禹坤
怎麼樣
小編都不自覺地鼓起手掌
豎起大拇指了!
你最喜歡哪一個呀?
為驚豔的你們點讚
編輯:李詩
點個【贊】 【在看】 【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