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馬褂在古代有什麼用?黃馬褂分哪幾種?

2021-02-23 圓明園遺址公園

黃馬褂在古代有什麼用?黃馬褂分哪幾種?小編現在就給大家講講詳細的相關內容。

一些影視劇中,罪臣在被即將處刑的時候突然亮出黃馬褂就免除了死刑,那麼這個黃馬褂究竟有什麼用處呢?是不是有了黃馬褂就能為所欲為呢?

其實,黃馬褂就是一件很普通的衣服,不過他的材質和做工都是上品的,在古代有件衣服穿就很不錯了,很多人都會把衣服拿去典當,就代表了古代衣服還是很值錢的,再加上又是皇上的黃馬褂,那肯定就更不一樣了。黃馬褂黃馬褂,顧名思義,這衣服就是黃顏色的。可是大家要注意了,在古代平民是不可以穿黃色衣服的,黃色那是皇室專用的顏色,所以如果你穿一件黃馬褂出去,大家都會對你肅然起敬。

那麼黃馬褂到底是誰可以穿的呢?很多人都會以為這黃馬褂一定要戰功卓著,或者對朝廷或國家有很大貢獻的人才可以得到皇上的賞賜,其實呢,黃馬褂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罕見。在古代,皇上身邊的侍衛或者一些太監,他們穿的就是黃馬褂,那為什麼後來這種衣服又會普及到官員身上呢?

其實這也很好解釋,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一國之君,那肯定是要和大臣搞好關係的,穿上黃馬褂,代表的是一種賞賜,這衣服雖說也不貴,比那些金銀珠寶,或者翡翠瑪瑙可是便宜的多了。黃馬褂不僅是一種賞賜,更是一個身份象徵,穿出去也讓人望而生畏。

這黃馬褂,其實也分為兩種,一種是賞黃馬褂,一種是賞穿黃馬褂。這兩者的差別也很簡單,一個是給你看的,不可以穿,讓你供奉。也就是一件賞品、物件,你要好好愛惜,如果損壞還是要受罰的。

另一種就是賞穿黃馬褂,你可以穿著黃馬褂。大家可以在一些影視劇中發現,很多人都把黃馬褂穿在衣服裡面,這樣的就是賞穿黃馬褂了,我們前面說的那些近衛也就是在這列中,如果侍衛被調走,那麼黃馬褂是要收回並給下一個人用的。

在民間傳說中,黃馬褂擁有很大的特權,是因為黃馬褂極少在民間出現。一般情況下,清朝的中高級官員才能得到黃馬褂。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被貶為了城門看守,知縣大人想羞辱年羹堯,萬萬沒有想到,年羹堯從包裹裡翻出了黃馬褂。估計知縣大人也是第一次見到黃馬褂,立刻帶著衙役們下跪磕頭。其實黃馬褂根本沒有這樣的功能,看到穿黃馬褂的人,表示一下尊敬就可以了。不過由於穿黃馬褂的官員,基本上都是中高級官員,低級官員和百姓們下跪磕頭請安也沒有錯。

很多人以為看到穿黃馬褂的人必須下跪磕頭,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穿黃馬褂僅僅是一種榮譽的象徵,沒有太大的特權。

當然,也不能怪民間傳說黃馬褂有特權,能得到黃馬褂賞賜的人基本上都是朝廷中高級官員,這些人本身就有著一般百姓不可企及的特權,但那絕不是黃馬褂帶來的。

最後,作為皇家特使的黃馬褂,有時候能代表一些權力。不過說到底,它還是一種榮耀的象徵。

與三眼花翎相比,黃馬褂的檔次明顯低了很多。黃馬褂類似於現在的二等功或者三等功勳章,可以重複賞賜,有的官員甚至擁有好幾件黃馬褂。一般來說,一次戰爭結束之後,前線的高級將領們都能獲得黃馬褂。那些地方官員們,如果政績斐然,皇帝也會賞賜黃馬褂。在清朝歷史上,得到黃馬褂的官員為數不少。但得到三眼花翎的官員,整個清朝200多年都只有7個人,得到雙眼花翎的只有20多人。

而大家熟知的清朝大貪官和珅,他就有20多件黃馬褂。要是真的如大家所說黃馬褂一出,如見皇上親臨,那麼和珅貪的可能會更多。當然了,和珅有這麼多黃馬褂也是他實力的一種證明,單單是乾隆的寵信那肯定是不夠的。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

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就請點擊右上角選擇發送給朋友或者轉發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喜歡就請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古代的黃馬褂有什麼樣的特權,為什麼有些大臣有很多件呢?
    在古代黃色是一種高貴的顏色,也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顏色。這個顏色象徵著高貴的權力,其中除了皇帝還有別人能穿的黃色的東西就是黃馬褂了,那麼古代的黃馬褂是給什麼樣的人呢?或者說它有什麼樣的特權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古代的黃馬褂到底能有多少特權?為何權臣和珅擁有20多件黃馬褂?
    實際一點的特權倒是沒什麼特權,但是就是在清朝這樣一個尊卑極其分明的時代,一件黃馬褂又有很多「隱形特權」。和珅有二十幾件黃馬褂,現在有一些影視作品把黃馬褂講得和丹書鐵券一樣那麼「扛死」,但實際上能扛死嗎?答案是不能。乾隆一倒,就到了和珅倒了。和珅倒的那可是天翻地覆,和珅一倒,嘉慶吃飽。那麼和珅那二十幾件黃馬褂有沒有救他?
  • 李鴻章一件黃馬褂值一億白銀,黃馬褂到底是什麼?一般人能穿嗎?
    在很多清宮戲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御賜黃馬褂"的橋段,那麼黃馬褂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在很多犯人被斬首之時,只要露出自己的黃馬褂,劊子手以及監斬官就馬上不敢動他?而在他之前的和珅更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位極人臣的和中堂不知道被賜了多少件黃馬褂,然而還是用三尺白綾了斷了自己。如此看來不禁使人疑惑萬分,到底什麼人才能穿上黃馬褂?黃馬褂除了榮譽之外還有其他的內容嗎?
  • 在古代穿「黃馬褂」真的可以吃遍天下嗎?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有人會問「黃馬褂」是什麼?怎麼會那麼厲害?「黃馬褂」是清代一種特有的服裝,宮內,皇上、大臣、侍衛被皇上賞賜的都會有「黃馬褂」!可以說身穿「黃馬褂」的人都有些來頭的,平常老百姓都敬而遠之! 「黃馬褂」裡數明黃色的「黃馬褂」最為名貴,可有皇上才可以穿的服飾。
  • 黃馬褂到底是啥?為什麼清朝皇帝喜歡賞賜黃馬褂?
    ⬆⬆⬆ 閱讀前,先點擊上方藍字「史事百傳」,再點關注,右上角設置星標,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最新內容,每天都有分享
  • 清朝皇帝賞賜黃馬褂是什麼意思?為何侍衛和大臣都可以穿黃馬褂?
    在看古裝劇時,我們常常能聽到「黃馬褂」這三個字,其實,黃馬褂一共有兩個類別,分別是職任黃馬褂和行賞黃馬褂,前者是給皇帝的御前侍衛穿,因為皇帝常常穿明黃色的衣服,因此,身邊的侍衛所穿的褂子顏色也要與皇帝一致,只是褂子上不能有其他圖案。
  • 為何黃馬褂可以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又有哪些大人物有黃馬褂?
    可是,這樣一件黃馬褂,竟然打破江湖的沉寂,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那麼,在清朝歷史上,黃馬褂象徵著什麼?首先,馬褂是旗人的一種服飾。旗人入關前,以漁獵為生,上山打獵、下河摸魚,幹的都是體力活,尤其是打獵,騎在馬上,兩臂掄圓,盤馬彎弓,不適宜穿長袖大袍,為了施展身手方便,他們製作出一種輕便短小的服裝,袖子只到肘部,下擺只到大腿,稱為「馬褂」(滿語為「額倫代」)。
  • 清朝的黃馬褂,到底能有多少特權?
    這類人員穿著的黃馬褂,稱作「行職褂子」,用料沒有花紋圖案,只能上班時間穿,下班以後就不能再穿出來了。等於是「工作服」。第二種是皇帝狩獵時賞賜的。清朝皇帝發跡於白山黑水之間,向來有狩獵的習慣。若是有人在皇帝狩獵期間時表現出眾,或是向皇帝進獻的珍禽異獸眾多,便會有機會得到黃馬褂的賞賜。
  • 清朝的4種黃馬褂有何特權?最出風頭的黃馬褂,要數李鴻章那件了
    「黃馬褂」在清朝有關的電視劇和電影中經常有出現,而且具有「免死金牌」的用處,只要有人穿上了黃馬褂,刑罰就不能加之於身。但其實這都是編劇自己編出來的,因為在清朝黃馬褂有4種,不僅僅只是賞賜給有功之臣而已。
  • 清朝黃馬褂,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穿?晚清誰的黃馬褂最值錢?
    之所以要穿黃馬褂,除了上述說的方便行動,還有用黃色馬褂以壯行色的目的,表明這是皇帝在出行,因而這種黃馬褂被稱為「行職褂子」,而且沒有花紋和圖案,除非在特殊的崗位上或者護衛皇帝同行,平時是不能穿的。第二類是皇帝狩獵校射時賞賜給有關臣下的,這種黃馬褂叫「行圍褂子」,按規定只有跟隨皇帝狩獵時才可以穿,平時無故穿上屬於犯禁,是要被治罪的。
  • 黃馬褂到底是怎麼回事,在大清王朝到底有什麼作用,權力有多大
    黃馬褂在清朝的宮廷劇中,經常的出現,最為著名的就是《喜來樂》中,德福穿著黃馬褂,招搖撞市的場面,還有《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親兵,脫去外甲之後,全部穿黃馬褂,直接把其他官員嚇壞了。大家都知道,黃馬褂有很大的權力,那麼權力到底有多大呢,他是怎麼演變來的呢!
  • 清代有哪些人能穿黃馬褂?穿上黃馬褂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
    穿上黃馬褂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答:雖說在各色清朝題材影視劇裡,「賞穿黃馬褂」從來是個無比榮耀的時刻。哪怕野史裡要風得風的大貪官和珅,電視劇裡被乾隆賞了件黃馬褂,照樣樂得屁顛屁顛。甚至某些武俠小說裡,更有各路江湖宗師武林高手,為了爭一件黃馬褂殺得頭破血流。可要對照真實的歷史,這些關於黃馬褂的勁爆橋段,可以說嚴重誇張。
  • 黃馬褂——大清落日餘暉中的風景
    果不其然,過了幾天,左宗棠外出歸來,看到有一個包袱放在床上,打開一看正是自己丟失的黃馬褂,頓時驚得半天合不攏嘴。話說這盜賊無視箱中價值不菲的朝珠、冬裘和紋銀,卻將對自身毫無用處的黃馬褂偷走,這足以說明黃馬褂的價值份量遠勝於金銀。那麼,究竟什麼人才能穿著黃馬褂呢?黃馬褂代表著怎樣的特權和榮譽呢?
  • 清朝的「黃馬褂」,到底有多少特權含金量?和珅一人就有20多件!
    以清朝來說,皇帝專用的是「明黃色」,也就是一種淡黃色,這個別人不能用,但后妃、王爺們可以穿「金黃色」,比皇帝的「明黃」要深。而允許一般官員、百姓穿的黃色就更深,叫做「杏黃色」,黃裡透著紅。但唯獨明黃色,除了皇帝的龍袍之外,就只有黃馬褂上才能看到,這是不是說明穿黃馬褂的人身份僅次於皇帝呢?
  • 古代御賜黃馬褂和免死金牌的作用一樣嗎?可能你的理解是錯的
    於是乎在我國的歷史上就有了黃色代表皇家貴族的說法。明清時期,皇室基本上霸佔了明黃色,平民百姓是沒有資格穿黃衣的。黃色的衣服往身上一穿,穿的是一份雍容尊貴。有時候,士官大夫有功,皇帝也會賞賜一兩件黃色衣服。這衣服就被稱為黃馬褂,這衣服代表的是一種無上光榮。
  • 黃馬褂的那些事兒:本是方便騎馬的衣物,怎麼成了清朝最高榮譽?
    在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中,常威所代表的反派,為了逃避罪責,拿出了一件御賜的黃馬褂,讓在場人驚了一驚。在與清朝有關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凡是有功的官員,皇帝都會賞賜一件黃馬褂,成為成功人士的標配。 一件小小的黃馬褂,到底是什麼來頭,無數的官員為什麼會趨之若鶩,成為御賜的標配呢?
  • 堪比黃馬褂,但皇帝不敢多賞,因為貴!
    在古代,皇上可是說一不二的天王老子。人人敬畏,得了皇上的恩典,可以說是祖墳上冒青煙,八輩子修來的福氣了。
  • 《九品芝麻官》裡常威的黃馬褂那麼威風,但穿錯就會丟了性命
    不過,電影畢竟是藝術加工創作的產品,難免會有為了藝術效果而進行誇張的情況出現那麼,在《九品芝麻官》中如此尊貴的黃馬褂,在真實的歷史中又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情況呢?它又有著怎樣的作用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歷史上真實的黃馬褂。黃馬褂,顧名思義,就是黃色的馬褂,而馬褂則是清朝官員的制服的其中一種。
  • 它花像鬱金香,葉像黃馬褂,是我國特有瀕危珍稀樹種
    有一種樹,一到秋天就身穿黃馬褂!看過清朝宮廷劇的人都知道黃馬褂,無論大小官員,見到了這個黃馬褂,就好像是見到了皇帝一樣,都立即跪拜叩首。只有御前大臣、內大臣、護軍統領,或是立了大功,才例準或被特賜穿著黃馬褂。
  • 和珅有二十多件黃馬褂,卻還是眼饞他身上的朝服,乾隆一直沒敢給
    和珅每接受一項官職或者立一次功,乾隆就會賞賜他一件黃馬褂作為嘉獎,前後和珅一共領了二十多件黃馬褂,但是和珅對這一切都已經沒有了感覺,他想要的其實是一個人身上的朝服,而這個人的升官速度其實比和珅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