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老陳和妻子推著一輛鐵皮小車在海天路上擺攤,於周圍一眾鐵板豆腐關東煮中,賣一份晶瑩剔透的腸粉。
十年後,茶餐廳遍地而起,但在湖裡說起腸粉,還是有他一份名頭。
老陳收起遊走的小攤,把店開在略顯老舊華昌小區,有些隱蔽,但完全不影響他做的腸粉成為湖裡人的「早餐之神」。
腸粉在廣東布滿了街頭巷尾,在廈門如果想吃,大部分還是去茶餐廳。
進個茶餐廳隨隨便便就要五十一百,小貝看到老陳店裡的菜單實在嚇一跳:一份六塊錢就有蛋有肉有菜,加料都是3元。
小貝摸摸口袋裡的零錢,就能中氣十足點單:給我來份加肉加蝦的豪華版腸粉!
老陳洗了手開了火,麻利地開始了。
首先抽出一層加熱好的腸粉爐,倒上潔白的米漿,飛快將它鋪均勻,放進爐裡蒸。
大概蒸過一兩分鐘,米皮已經稍微成型,再放進和雞蛋打在一起的肉沫、小貝自己加的叉燒肉和蝦仁,最後放進生菜。
過個兩三分鐘,等肉蒸熟就能出鍋了,多年經驗下老陳飛快地用兩板塑料板將米皮包起來,手起刀落切好裝盤。
最後給腸粉加上鹹蘿蔔乾和新鮮香菜,淋上醬汁,就大功告成啦!
被端上桌的腸粉油光水亮,小貝顧不上還冒著熱氣燙嘴,直接開吃。
一碗腸粉好不好吃,靈魂在於皮。聽說江湖中評價米皮的好壞有三個標準:滑、潤、韌。小貝覺得老陳做的米皮就可以打一百分。
腸粉皮已經薄到可以看見裡面包裹著的餡料,但是挑起一大片都不會破,小貝玩心大起,竟然拉了那————麼長才拉斷,柔韌程度可見一斑。
一筷子入口,細膩幼滑的米皮好像在嘴巴裡跑來跑去,細細品味還有清新的米香,帶著大米自然的甘甜。
優質的米皮不是那麼容易做得出來的,在大部分人都用麵粉調米漿的現在,老陳告訴小貝,為了做好一張腸粉皮,他試過不下20種大米。
想要米皮更Q,其實是可以放糯米的,但老陳擔心老人和小孩糯米吃多了不消化,硬是試出三種單季米,按照一定比例調配泡足五六個小時,每天自己現磨的。
更讓小貝吃驚的是,老陳每天都是按時間段分成三四次磨米漿而不是一次性磨好一天的量,因為剛磨出來的米漿還帶著點溫熱,是做米皮口感最好的狀態,如果放置久了口感就會打折扣了。
所以無論是早上還是下午來,都能吃到最新鮮的米漿做出來的皮。
如果皮是腸粉的靈魂,那醬汁一定是根基。
在茶餐廳裡吃腸粉,淋的醬汁一般都是很稀的那種海鮮醬油,老陳放的就不一樣了。
雖然主料也是醬油,但是老陳還在裡面放了蔥油、芝麻等配料提香,不僅僅是勾兌,還要經過精心的熬煮。
熬煮完的醬汁偏濃稠,鹹中帶鮮,鮮中帶甜,非常適合廈門人的口味。
材料的新鮮程度也是至關重要的,小貝的豪華版腸粉裡加的叉燒肉是老陳每天自己做的,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港式叉燒,比較像醃肉。
重點表揚蝦仁,活蝦現剝!入口完全不是冰凍過的粉,而是新鮮的脆和甜!小貝都震驚了!
從擺攤到開店,老陳十年來積累了很多熟客,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居民。
一天裡生意最好的時候就是清早,夫妻兩人圍著小小四層腸粉爐轉個不停,上班的上學的都喜歡點上一份腸粉,便宜量大還葷素均衡,營養充足。
小貝還偷到一個只有熟客才知道的點單技巧:腸粉皮的厚度是可以自己跟老闆要求的,想吃Q一點就跟老闆說皮做薄,想吃飽一點也可以做厚,而且不漲價,簡直不要太良心!老陳說,有些男孩子飯量大,早上吃飽了一天才有力氣。
在跟老陳聊天過程中,小貝聽到最多的詞,就是他不斷強調的「口感」。
米漿要磨得細,醬油要用好的,材料每天都現買,賣不完就扔,全都為了一份只賣6元腸粉的口感。
為了保持腸粉食用的最佳狀態,老陳甚至拒絕了不斷要求加盟的外賣平臺,除了有空偶爾自己送幾次,想吃腸粉都是要到店裡,現點現做的。
其實這樣失去了很多客戶,但老陳說如果加盟了外賣,一份腸粉送個把小時到食客手裡,粉皮早就幹掉不好吃了,醬也會被吸乾。所以寧願少賺一點,也要保證每個客人吃到的都是口感最好的。
現代人做生意實在有太多投機取巧的方式,老陳對最普通食物保持的這一份誠心,顯得尤為可貴。
他說生意想做得長久,就要對自己有點要求,不要貪些小便宜。
華昌小區腸粉
地址:湖裡區華昌路與竹坑路交叉口旁(華昌小區內)
人均:6元
時間:07:00 — 22:00
電話:15160028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