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導演的這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讓我看到各種不同背景年齡的女子的生活狀態,我覺得這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女子生活圖鑑」。
看女主「姨媽」,獨居在大都市的孤獨老太太,我心裡的靈魂發問,「我老了怎麼辦?」「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
知青,嫁給了並不喜歡的工人丈夫,帶有機會返滬時毫不回頭的拋棄家庭,能說一口標準英式英語,可以給小孩做家教,是樓上樓下唯一的大學生,她愛慕虛榮,瞧不起樓裡很多人,吹噓自己的女兒洛杉磯,她精於算計,連外甥的生活開支都一一記帳,
她矯情古板,非要和別人講社會公德心,可她也善良,遇到史可扮演的受傷討薪女,即使害怕她是騙子,也把她帶回了自己家照顧,被外甥騙綁架之後,面對警察盤問又想保護他,袒護說是自己的責任。
同時她一個人獨居,卻也精神世界豐富,穿著粉色對襟衫練著太極劍,酷愛京劇,並因此與發哥結緣,她養了十幾隻漂亮的鸚鵡,正如她自己,雖生活在一方狹小的天地卻也是色彩斑斕。
無奈生活的重擔還是朝她重重地壓來,先是遭遇愛情,慌了陣腳,渴望暴富卻遭遇墓園黨騙局,讓多年積蓄毀於一旦,最後愛情的絕望加之一次摔傷,讓她毫無招架之力,脆弱不堪,一夜白頭,不得不被趙薇扮演的女兒忿忿地接回東北老家,過回了毫無生氣的主婦生活。
那一幕她坐在北方寒冷的菜市場,與愚笨的丈夫看著鞋攤,面無表情的吃著饅頭就著鹹菜,看的人心裡一陣悲涼,直呼寧願死在上海,也不要過回這種了無生趣的日子,至少一個人還有自由。
是啊,誰說不是呢!這樣的生活讓人想罵人。好在現在的我們比較幸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財,規劃養老,即使一個人也能擁有更好的晚年生活,想想都後背發涼,工作都仿佛多了些動力。
再多的笑點仿佛都心情沉重起來。
劇中都是小人物的命運,每個都很出彩。
「姨媽」,雖然獨居,但其實還有家人,而終日與貓為伴,年事已高的孤寡老人,隔壁的水奶奶,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也難掩晚年的孤單,終於在寵物貓菲菲的失蹤後,精神渙散以至心臟病復發。
趙薇客串的主人公女兒劉大凡,一出場粗俗,冷漠,大罵母親,而她卻是被母親拋棄,在嚴重缺乏母愛及家庭溫暖的環境中長大,成年之後的生活雞飛狗跳!短暫的工作間隙,躲在門後的而一支煙的時間,聊以慰籍疲憊不堪的生活,她一語不發,指尖和眼神的流動卻把所有的屈辱,憧憬,悲涼與滄桑,憤怒與不甘展示的淋漓盡致。
史可扮演的碰瓷大媽金永花,看到她的所作所為,你也許會認為她自甘墮落,卻不知她因為有一個患有呼吸衰竭的女兒夫妻飽受折磨,最後還因拔掉了女兒的呼吸器而入獄,實在可悲。
王子文扮演的跟隨外婆長大的叛逆少女,被父母拋棄,外婆照顧她的時候不小心給毀了半邊臉,後來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也對外婆恨不起來了。
可能無論什麼年代,成年人的生活都是不易的。
正如女主,「青春整二八,生長在貧家,綠窗人寂靜,空負貌如花!」
也許在生活的重壓之下,也許某一天也會妥協,但是有生之年,如果還有條件折騰,就散盡全身力氣去折騰,至少不負這大好人生!
作者介紹:藝術慰藉人生,我是貓小姐的貓,願和你分享我追劇,看電影和繪畫的最真實感受,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