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樂評人鑑賞譚維維《阿果》:往昔與未來的璀璨之光

2020-08-28 流水紀


流水紀

《阿果》MV裡,我們看到了譚維維很少展現的一面:一架鋼琴,一個樂手,一個她,就這麼輕柔地唱著,去除了一切不必要修飾,是我非常喜歡的樣子——她的唱功當然絕對收放自如,但是收斂到這樣「極簡」的程度,反而有了另一種動人至極的美。


阿果,是譚維維新專輯《3811》中登場的第二位女性,一位彝族少女,根據這個民族的古老習俗,女孩15歲的時候,需要舉行「換童裙」儀式,意味著她已經長大,並假設一物為新郎,寓意著家人對她美好的祝願,所以在譚維維的歌聲裡,我們聽到阿朵換上了新衣服,家人希望她可以嫁給一棵樹,「枝繁葉茂將一生保護」,或者嫁給山間的湖水,「平靜,多好的歸宿」,但是女孩的內心有著更多熱烈期盼,「一心只想嫁給日出」,新世界的門也正在緩緩打開,迎接著接下來的歲月裡,那些激動人心也驚心動魄的故事。


紮根於土地的民謠之美,親情的溫暖感人,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年輕人對未知遠方天然的好奇與渴望……這些豐富元素,都在譚維維平靜到幾乎不動聲色的吟唱中,變成了一幅幅緩緩流淌的畫面,我們仿佛在觀看一部紀錄片,關於那些如畫的風景,如歌的人生。整首歌,除了清淡鋼琴與輕柔和聲,沒有任何多餘修飾,譚維維沒有因為靈感源自少數民族,就盲目堆砌任何民族元素,哪怕這些東西原本是她的拿手好戲。

這樣的譚維維,是真正在用自己對生命本質的體驗,抒發最本真的詮釋與歌唱,讓我無限期待,會有怎樣豐盈的內心能量,正等待著她用一首首精彩作品,來喚醒你我的共鳴。


愛地人

聽不聽得懂這件事,有點玄乎、也很複雜,至少對於我來講,從譚維維的《阿果》裡,我聽到的是——三首歌。

第一首是關於譚維維的《阿果》。似囈語、似呢喃,低吟淺唱之間,譚維維就如此這般的深情道來。再也不是你們印象中的那個譚維維,那個霸氣又充滿各種人聲可能性的譚維維。《阿果》是傾訴型的,傾訴的如夢如幻卻唯美動聽,體現出譚維維如今在歌藝上的歷練。從這樣的把握,再推想到未來《3811》這張新專輯,真的很容易讓人有一種迫不及待聆聽的欲望。


第二首是關於故事的《阿果》。《阿果》這首歌曲源自涼山彝族地區的一個風俗,當地人根據女生身體發育的狀況,會舉行一個「換童裙」的成人禮儀式,由此宣告正式成人。而譚維維在和詞人尹約溝通之後,後者也以「分水嶺」這個點,將一個古老的儀式,轉變為一首對於當今女性,同樣具有意義的作品。

第三首《阿果》,則就是關於你的《阿果》。一定程度上,《阿果》是一首開放性的作品,它不是有一種具化標準答案的作品,所謂所見即所得。《阿果》裡有源自生活中古老的儀式,但最終通過歌詞文本,卻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寓意和內涵。比如關於女性的成長,甚至包括所有人的成長經歷,以及通過成長這個過程的轉彎,呈現讓你思考或者回味的東西。



於是《阿果》也就成了所有人的《阿果》,彼此在心中吟唱,彼此在音樂中成長。

據說《阿果》的MV也很快要上線了,而且是譚維維和國內諸多舞臺藝術家及先鋒導演一起完成的,到時候對於這首歌曲的解讀,或者又會讓作品出現第四種可能性,期待。


強叔就是歐萊雅

聽罷譚維維新歌《阿果》,第一個直觀感受就是藝術可以並不高於生活,但一定要來源於生活。那種真實的衝擊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比如高亢比如低沉比如酣暢比如隱忍,但是它一定要真實。這是能感動人的原始基礎。譚維維在去年曾到涼山地區採風。當地彝族盛行為少女進行「換裙」的習俗,彝語叫「撒拉」,俗稱「換童裙」,意為脫去童年的裙於,換上成年的裙子。換上童裙意味著這位少女已經長大成年。有些地方還會先假設一物為新郎,樹木或石磨,都是家人對她美好的祝願,希望她的一生枝繁葉茂、豐衣足食。阿果正是譚維維當時見到的當地一個經歷了換童裙的女生。

我想先來說一下歌曲本身主題,介於虛構與真實的一個個體名字作為歌曲名稱並不罕見,《安妮》、《Monica》、《小芳》、《小薇》這些都曾經是爆紅的作品。「阿果」和這些歌曲中的名稱一樣,你可以看到真的有一個現實存在的15歲彝族女孩名叫阿果,但同時這個「阿果」也是成千上萬個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少女。她們有著共同的形式上的宿命,但同時也都具有著專屬於自己的情感期許。再看歌詞的表達方式。完全的敘事化,你甚至可以感覺到這是一個紀錄彝族女孩「換裙」的簡短紀錄片。山谷中開滿索瑪花的場景之下,族中年長女性為阿果換上成年女性的服裝並許下阿果未來愛情的祝願詞,嫁給一棵樹或者嫁給一面湖,都是寓意阿果能在感情中受到保護與寬厚。而阿果作為一個15歲的剛剛經歷了成年禮的女孩,卻有著自己執著的對愛情的追求,那就是要嫁給日出。感情的出口指著光明的方向,這無關於時代與地域,也無關於民族與種族。這是人類的本能,也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眾所周知譚維維是出了名的唱將,其真聲爆發力與持久性都是非常高的水準。而在這首作品的表達上,她似乎刻意小心謹慎,用傾訴式的唱腔將整個作品娓娓道來。這是一首描寫彝族風俗的有著很強少數民族文化內核的作品,儘管譚維維本身並非少數民族,但譚維維在川音聲樂系正是師從藏族音樂教育家蘭卡卓瑪副教授。譚維維非常聰明的在不影響整個作品表達框架之餘,有些音的處理明顯強化了口腔與頭腔的共鳴而迴避鼻腔與胸腔的共鳴。這樣使得整首歌的聽感讓人會有一點點民族的味道,但是整體上卻是不折不扣的標準流行歌。

綜合來看,這首作品應該是今年以來我聽到的所有女聲作品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譚維維花費大量時間採風,處處捕捉感動瞬間。而這種真情實感建立出來的歌曲文化內核,在當前華語流行樂壇中,是並不多見的。現在一首歌曲能夠爆紅流行的因素有很多,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阿果》可能並不是屬於這種作品,但是我相信十年二十年後,彼時第一次了解到這首歌的人,一樣會有像此刻我的感受。沒錯,《阿果》是屬於這種作品。


趙南坊



各位請注意以上這個Tag,當聽到譚維維歌曲《阿果》時,我就是這種感覺,反覆跟自己確認,到底「聽懂了嗎?這首歌曲確實要花些心思去琢磨。最先考慮的是,譚維維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演唱?曾經的她可是極盡聲帶機能,更傾向於去表達力量與外放。但在《阿果》裡,完全轉變了。優美,還是區別於《如果有來生》裡那種優美,畢竟這首歌曲還存在著鮮明大動態,而在《阿果》裡,優美是靜謐的,說沉默的也對。全程都有著World Music式的脫俗跟空靈氣息。

靜謐、沉默下來的譚維維,我是第一次聽到。

從演唱角度來講,此番的輸出是極其「賞聽」的,弱混聲配搭頭聲製造出的縹緲意味,是在寫實基底之上塑造出的一層神秘感。

而這,正好呼應了歌曲主題。我的理解:


歌曲是以人物阿果為主角,來講述了少數民族女性成長過程裡的故事。


這對於我們大多數聽歌的人來講,就是揭開一層神秘面紗去觀察一種陌生的生活習俗。

由此,歌曲首要承載著講故事的功能,譚維維的演唱恰好有著充足的訴說感覺,淡雅地白描,講述阿果從女生到女人成熟的心路歷程。

但《阿果》並沒有單純停留在講述的層面,在其中傳達著強烈的女性覺醒思想,這也是為什麼這首歌曲是需要仔細品味的,即,去聽懂它在唱什麼。「阿果不肯停下她的腳步/一心只想嫁給日出」,這或許就是全曲的精神內核所在,跳脫傳統的羈絆,去尋求自己的方向。置於阿果的內心語境裡,這自然就是在喚醒女性獨立的意識:我們可以擁有我們自己的生活。感覺到巧妙了嗎?譚維維將一種強烈意願換作極度平靜的方式演繹出來,越是這樣出來的效果反而越強烈,因為不是單純的聽覺刺激,而是直朝內心的觸碰,「平靜/多好的歸宿」,這句歌詞以貼耳式的人聲傳達出來,分明就是要強於任何形式的空喊大道理。因為它會讓我們內心泛起漣漪,那是共鳴的發生,也是思考在進行。


可以說歌曲《阿果》裡的譚維維是以更加內斂成熟的方式表達個性,而我想說,在這裡我感受到了一位歌手通過音樂投射生活的意願,她讓歌曲有了生活的味道,從而讓思想跟精神就有了紮實的共鳴根基。

《阿果》不止關於阿果,它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


王擊凡

作為譚維維新專輯先導EP《姐碼 3811》的第二Plug,承接上一波單曲《章存仙》無微不至的女性關懷,這一首新歌《阿果》的女主角,是在涼山準備「換童裙」、踏入成人禮的少數民族女孩阿果。在阿果的家鄉,每個少女到了人生第一次的生理期,按照當地風俗,就是到了「換童裙」的年歲,要「嫁」給一棵樹、一塊石頭或是一顆琥珀,以示親人對她未來的祝福:接下來女孩的一輩子,都將枝繁葉茂、豐衣足食。

從章存仙到阿果,譚維維歷時多年打磨的這張全新唱片,所歌唱的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女性生命。之所以要把專輯叫做「姐碼」,大概也是譚維維想要用沿路採風所得的音樂創作靈感,試圖破譯女性在這個世上的各種生存密碼。

「無憂年歲,那天忽然結束」,自己到底是如何成長為今時今日這一個成熟女人的?遇上了阿果15歲的真人故事,讓38歲的譚維維對身為女性,也有了新的領悟。而譚維維更把這些可貴的領悟,都放進了《阿果》這首歌。《阿果》裡的譚維維,幾乎沒有使用她那些最標誌性的演唱技巧,而是很平淡、也很虔誠地,在簡簡單單的鋼琴聲中,為阿果而唱,為更多和阿果一樣年輕美好的姑娘而唱。

這樣的譚維維,素淨得返璞歸真,就像果實熟透之後一樣動人。

每個女孩的一生中,大概都會遭遇很多像阿果「換童裙」這樣的關鍵時刻吧。譚維維想要鼓勵她們的是:請不要害怕任何的改變,改變應該是快樂的事,就勇敢地樂觀地笑著面對吧,坦然闖過生命裡的每個關口,你也會收穫到屬於自己的果實的


沉默電話

在譚維維的音樂中,我們總是能聽到十分深刻的生活面。記憶、羈絆、故鄉、民族,作品內容跨越流行音樂的傳統維度,比起「一首歌講述一個故事」之常言,譚維維的每一首歌,更像是在講述一段文化的遼遠與深沉。她所歌頌的生活與愛不但厚重、真實,還擁有直入心靈的色調與溫度,讓人在聆聽之時,總能收穫意外的情緒震撼與精神專注。

新歌《阿果》也是如此,一首關於彝族女孩的美麗之歌。彝族少女在成人禮上要進行充滿神秘色彩的換裙儀式,換下童裙,穿上婀娜多姿的三節拖地長裙,代表終於長大成人。譚維維在大涼山彝族村落採風,正遇見了少女阿果的成人儀式,依此獲得《阿果》之靈感。除了換裙之外,成人禮還有假設一物為新郎的傳統習俗,承載了親人美好的祝願——嫁給一棵樹、一塊石頭,以此庇護少女未來的婚姻與生活。

《阿果》以如詩的詞句描述了成人禮的幕幕——「索瑪花開照亮了山谷/阿果年紀剛滿十五/阿莫為她換上女人衣服/遙遙指向門外山路」,又於其中寫滿深厚的溫情與希望——「無憂年歲/那天忽然結束/說好/從此不許哭」。從民族習俗的紀實感觸,延伸至人生關鍵時刻的自我期許、心靈成長,由生活面,升華至精神面。她既在一首歌裡歌頌了彝族少女的質樸、美麗、純真、堅強,又讓所有人都能以此為思維支點,來感悟《阿果》傳達的精神助動。《阿果》音符中遠眺的燦爛陽光,是生活中遠去與將至、往昔與未來的璀璨之光。卸下的,承擔的,你是永遠完整的自我。

阿果是與譚維維相遇的美麗女孩,故事的主人公;《阿果》,也是唱給我們所有人的美好祝福。


劉尼尼

譚維維的新歌《阿果》你聽懂了嗎?

這首歌從表面上看是在唱彝族少女「換童裙」的成人禮,但在仔細品味後你會發現,其實它是在講女性在成長過程中的自由選擇,一個成熟的女性可以突破人設,撕掉身上被定義的標籤,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彝族少女換上童裙後,按照風俗會假設一物為新郎把自己「嫁」出去,家人希望女孩兒嫁給一棵樹或山澗的湖,祝願她一生有人保護,有一個寧靜的歸宿。但歌中的阿果卻不想嫁給一棵樹,不想依附於別人生活,也不想嫁給一灣湖,不想停滯不前地過日子。她一心只想嫁給日出,她希望人們意識到她是一個成熟有思想的女性,她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日出象徵著開始,代表著希望,阿果正經歷著懵懂少女向成熟女性的轉變,一切都是新的開始,而一切又是未知的,但她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從此不許哭,這就是阿果對自己的期盼,是那麼的堅定而勇敢。再延伸開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阿果,都會經歷自己的成長,不能選擇結果,唯有努力奔跑,向著日出的地方,勇敢前行。


非常喜歡維維對這首歌的處理,沒有激烈澎湃的高音,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緒,只有淡淡地娓娓道來,成熟的歌手都會在演唱上不斷做減法,保留聲音裡最打動人心的部分,而樸實的歌最能擁有感人至深的力量,《阿果》就是這樣的歌,簡單卻意味深長。


鹿野子-

譚維維今年的全新EP《姐碼3811》太不一樣了,

這張唱片讓我看到了她神性的一面。

關於專輯名「姐碼3811」,「姐碼」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姐的密碼」,38是她的年齡,11是這張唱片圍繞著11位不同的女性的故事展開,總的來說,這張唱片其實就是帶著大家去了解女性的不同面,去檢視本我。

關於《阿果》,阿果是譚維維去涼山採風時,認識的一位即將要參加「換童裙」的彝族女孩,「換童裙」是當地女孩的成人禮,在女孩第一次生理期後,按照當地習俗要為其舉行換童裙禮儀,換掉童裙,穿上成年的裙子。有的地方還要先假設一物為新郎,阿果家人們都希望她可以嫁給樹木亦或山澗的湖,寓意著她的一生枝繁葉茂、平靜淡然,但阿果卻和所有人都不一樣,她要嫁給日出,這是她女性意識的覺醒,人生的決定權交到了她自己的手上,嫁給樹木、湖泊還是日出掌控權都在於她。

「日出」代表著生機,代表著希望,代表著光芒萬丈的未來,阿果要嫁給的「日出」不會映射在某一位郎君身上,「日出」正是她送給自己最大的祝福啊,不再依託於任何人,女性也可以大膽地活出自我,可以擁有獨立的人格和燦爛的未來。

關於這首歌,譚維維用了極簡的方式去處理,只有簡單的鋼琴伴奏,譚維維的聲音也放到最緩最柔,用她女性溫柔的一面去娓娓道來阿果的故事,她的聲音有著極其豐富的畫面,在這首歌裡,她像是找到了本我後,再次打破主體,把目光放在更遙遠的立意上,從而達到一個無我的狀態,讓人們看到女性的不同面。這是很多歌手都難以到達的境界和高度。

我最想說的是,這次的譚維維特別有人格魅力,她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去詮釋了一個宏大的命題,平凡但偉大。

相關焦點

  • 【新歌首發】譚維維《阿果》這首歌描繪了彝族女孩阿果的成人禮
    譚維維新專輯《3811》記錄了11位女性。這首《阿果》就描述了彝族女孩阿果的成人禮,成人禮也叫「換童裙」,它寄予了親人樸實又深情的盼望。
  • 《蒙面歌王》總決賽群星璀璨 歌王之戰孫楠奪冠
    除了「白稜鏡」李克勤、「羊駝」孫楠、「鐵扇奧特曼」許茹芸、「流浪者」沙寶亮、「黑天鵝」丁當、「野草」譚維維、「東方不敗」尚雯婕外,「靈魂戰警」李泉也通過網絡復活機制重返賽場!八位歌手使用渾身解數,上演一場強強爭霸的世紀「歌王」大戰。最終,孫楠以強有力的優勢獲得評委認可,摘下年度「終極歌王」桂冠。
  • 譚維維與尹約:「小娟」們被隱去的,不僅僅是姓名
    在人們越來越習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對外部世界興趣越發索然、所看所聽越來越多是「回音」之時,我們決定走出書本,去和更多人聊天。他們可能是學者,可能是作家,可能是明星,也可能是一些我們之前不曾矚目過的人。我們相信,在人們越發退守到自己世界的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交流。我們也相信,文字、語言和交流是珍貴的,是能夠治癒世界與人心的。
  • 譚維維新歌太敢寫了,每句文案都讓人振聾發聵
    其中有一首叫《小娟(化名)》的歌,這是一首關於家暴的歌,歌詞內容都來自於真實的新聞,聽得讓人雞皮疙瘩直冒。網友紛紛讚揚譚維維太勇敢了,但譚維維在微博上說:不是勇敢,只是一份責任。《小娟(化名)》王鷗轉發說:字字戳心,句句帶血,真實到揪心的疼,拒絕暴力,你我有責。
  • 《臥底歸來》大結局是什麼 曲阿果結局 曲阿果扮演者楊清資料
    ­  楊清和湯鎮業對手戲­  新浪娛樂訊 由劉光執導,張嘉譯、翟天臨[微博]、李沁[微博]等領銜主演,改編自真實案例的臥底題材劇《臥底歸來》正在衛視熱播。新生代小花楊清在劇中飾演冷面殺手曲阿果,乾脆利落的風格和美豔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愛而不得的坎坷的愛情也讓人唏噓。­  楊清「鍾情」湯鎮業[微博] 為愛痴狂惹人憐­  《臥底歸來》取材自中國緝毒警察的真實案例,來源於38個真實故事,講述 了緝毒臥底出生入死的驚險故事。
  • 譚維維線上演唱會:帶樂迷走進不曾了解的世界
    新現場,除之前上線的新專輯八首歌曲之外,譚維維首唱了《TareMa》《譚豔梅》《小娟》三首剛發行的新歌,「姐」碼女性密碼、「姐」放女性力量之後,攜作詞人尹約「姐」釋了《3811》背後的故事,帶樂迷走進了不曾了解的女性世界。
  • 自信的譚維維,如今也低下了頭
    1向流量低頭近些年來,譚維維的名字的確不如往昔響亮了從《譚某某》狂妄不羈到現如今的謙遜低調,伴隨著對過去自我的不斷否定,其實譚維維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破繭成蝶的美麗蛻變。《歌手》、《中國之星》、《夢想的聲音》等綜藝節目,以及各類晚會甚至是央視的舞臺都留下了譚維維的身影。
  • 譚維維用一首《小娟》為被家暴的女性發聲,用女性力量為女性發聲
    譚維維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歌手,她的《華陰老腔一聲喊》、《如果有來生》都在我私藏歌單之列。近期,她推出了新專輯《3811》,其中的一首歌《小娟(化名)》聽的我頭皮發麻。她們並肩作戰,她們乘風破浪。專輯中除了《小娟》是以化名的形式為近年來受暴力傷害的女性發聲,其他十首歌展現了10位不同時代、不同社會背景、不同身份的女性故事,歌詞句句都引人深省,字字都戳在人的心上。新專輯的名字《3811》中38指的是38歲的譚維維本人,11則代表她用歌聲深入走進的11位女性。
  • 譚維維:了不起的女孩
    譚維維說話時眼神裡都是戲,聲情並茂地角色扮演著。從父親去世那刻起,她自動補位,擔起一家之主的責任,更為自己的人生做主。在過去七八年的時間裡,譚維維經歷著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是陳亦飛讓她有勇氣直面而不是逃避問題,漸漸卸下「大哥」的鎧甲,舒適地做一個撒嬌的小女人。「他讓我變得更好了。」《3811》就像一列火車,列車長譚維維在不同的車廂與不同的女性相遇,她傾聽她們的故事,試圖去了解她們的喜怒哀樂,最後攢三集五地把這些故事匯聚成了一張以11位女性的名字來命名的專輯。譚維維毫不掩飾對最終曲《譚豔梅》的偏愛。
  • 譚維維《3811》:不如去繁就簡
    文/胡廣欣圖/資料圖鑑定對象:譚維維《3811》譚維維的新專輯《3811》,11首歌分別以11位女性命名,當中既有唐代詩人魚玄機、《胭脂扣》女主角如花、印度傳說女神卡利,也有許多平凡、沉默的普通女性:「章存仙」是譚維維的三姨,「阿果」是她在涼山採風時認識的12歲彝族少女,「吳春芳」是一名獨自撫養孩子的代駕司機,「趙桂靈」則是一位老年文盲女性,還有被「小娟」這個名字代表的、遭遇暴力和不幸的女性。
  • 11位女性的故事,說盡了女人一生的困境
    簡單描述來說,這是38歲的譚維維演繹的11首同11位女性有關的歌——這11位女性,她們有些來自虛構的文學形象,有些來自譚維維生活中所遇到的普通人,也有些來自我們所熟悉的某種刻板女性形象。譚維維去涼山採風時,得知當地有個「換童裙」的古老習俗,也是當地少女的成人禮:第一次來月經的女孩,會由舅舅或是伯伯背著送去「嫁」給一棵枝繁葉茂的樹、或是山澗平靜的湖,這是家人對她的祝福:接下來女孩一輩子都會平平安安,得到保護。可是,「阿果不肯停下她腳步 一心只想嫁給日出。」 直到「村莊老人將她緊緊圍住 口弦一夜如同泣訴」。
  • 譚維維獻唱2021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 多變曲風演繹金曲串燒
    2020年12月31日19:30,江蘇衛視2021跨年演唱會熱力開場,實力歌手譚維維與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合作歌琴聯唱《四大名著影視劇歌曲串燒》,將幾代人心中的經典旋律演繹得盪氣迴腸,而後帶來新專輯曲目《錢夫人》,不拘一格的曲風更是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享受。
  • 【天浩新聞】譚維維新歌《那時的光》首發 親自填詞譜寫萬物之光
    ,歌曲中表達了譚維維對自然萬物的崇敬與尊重。譚維維《那時的光》新歌上線,該歌曲由著名音樂人金志文作曲,譚維維親自為歌曲填詞。《那時的光》歌曲曲風鮮明而富有神秘感,在延續了以往「譚氏搖滾」的同時通過對女人的視角和孩子的口吻的刻畫,令歌曲極富有震撼感的同時令人仿佛身心都被溫暖的陽光籠罩和淨化一般,飽含生命的力量和對光明的嚮往。《那時的光》也是譚維維「維所欲為」演唱會主題曲。
  • 譚維維的新歌,讓人流盡了所有眼淚
    《3811》是一張以女性為主題的專輯,「38」代表著三八國際婦女節,也是女性的代稱,同時也代表著譚維維的年紀38歲,11是11位女性,也是11首歌。歌裡的11位女性,跨越古今,有著不同的名字和身份,也有著不同的故事。
  • 譚維維《3811》:不如去繁就簡
    譚維維的新專輯《3811》,11首歌分別以11位女性命名,當中既有唐代詩人魚玄機、《胭脂扣》女主角如花、印度傳說女神卡利,也有許多平凡、沉默的普通女性:「章存仙」是譚維維的三姨,「阿果」是她在涼山採風時認識的12歲彝族少女,「吳春芳」是一名獨自撫養孩子的代駕司機,「趙桂靈」則是一位老年文盲女性
  • 《3811》譚維維線上演唱會落幕 聚焦女性困境 故事型音樂實力破圈
    為弱勢群體發聲 譚維維以音樂呼籲重視女性生存困境譚維維今年陸續發出兩張EP,分別為《姐碼3811》和《姐放3811》,已經有數首名以女性名字為標題的單曲如《阿果》、《章存仙》等陸續亮相。特別是在演唱完《趙桂靈》後,譚維維自己唱到哽咽,淚灑現場。《趙桂靈》這首歌關懷的是被高科技時代拋棄的老年人,她們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出門不會掃碼付款,是被時代逐漸遺忘的人群,譚維維想要借著自己的歌聲為這樣的群體吶喊,希望當技術發展得更快、生活更加便利的時候,大家也能關注到這些人的生存。
  • 當眾diss尚雯婕、拳打家暴渣男的譚維維,這次怎麼就認輸了?
    「流量」久矣……  不過絕大多數人還是覺得震驚,畢竟譚維維向來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有傳言說譚維維跟拳王張偉麗師出同門,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她一直都在練習泰拳倒是事實,還有八塊腹肌。  於是,認真的去聽了聽她《姐碼3811》和《姐放3811》這兩張專輯,裡面每首歌的名字都是一位女性的名字,講述了11位不同群體女性的故事
  • 當眾diss尚雯婕、把家暴渣男打骨折的譚維維,這次認輸了?
    「流量」久矣……不過絕大多數人還是覺得震驚,畢竟譚維維向來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於是,Gigi我認真的去聽了聽她《姐碼3811》和《姐放3811》這兩張專輯,裡面每首歌的名字都是一位女性的名字,講述了11位不同群體女性的故事
  • 譚維維:給搖滾一點新顏色
    手裡舉著一對鈸,譚維維霸氣地一聲喊,一下就震到了臺下的觀眾。而比譚維維的秦腔調子更搶鏡的,是她背後的圖景:坐著長條凳,穿著對襟短褂的五位老爺子,操著像胡琴不是胡琴、像月琴又不是月琴的各式樂器,奏出氣勢磅礴的旋律。間奏時,紅衣裳的老大爺一開嗓,來自黃土高坡的蒼涼勁兒撲面而來,仿佛裹挾著黃土的氣息。「她根本不是讓我當推薦人的,她是讓我坐在那學習的!」
  • 肖戰的新歌《光點》,專業樂評人怎麼說?他的評價令人印象深刻
    楔子肖戰的新歌《光點》自發布後,就在網絡上引發了諸多討論,其中不乏專業的樂評人,一般而言,對於歌曲的理解,樂評人要比普通觀眾深一些,看得也更為透徹,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如是而已。近日,我收集了網絡上一些較為有影響力的樂評人對肖戰的新歌《光點》的評價,以饗讀者,其中有一位樂評人的評價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