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視力減退,可不止「老花」這麼簡單!有人因此失明

2020-12-25 瀟湘名醫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孫茜)年紀大了,出現視力下降,看不清東西在所難免。許多人認為這是老花眼,純屬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太在意。但江蘇省中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徐新榮提醒,中老年人視力減退,有可能是黃斑變性所致,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失明!

什麼是黃斑?

黃斑是視網膜的一個重要區域,位於眼球後極部,外界物體光線進入眼球投影在黃斑區中心凹處,可形成清晰的像,一旦黃斑區出現病變,可出現視力下降、眼前黑影、視物扭曲變形、色覺異常等。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黃斑變性其實分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 。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且隨著年齡增加,發病率逐漸升高。雙眼可先後或同時發病,且視力損害呈進行性加重。目前確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數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與年齡、易感基因、吸菸、肥胖、慢性光損傷等有關,其中最直接的病因是多種因素複合作用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代謝功能衰退。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根據臨床表現和病理改變分為乾性和溼性。

乾性黃斑變性臨床早期,以眼底出現玻璃膜疣和視網膜色素上皮異常為特徵,可無症狀,不損害視力;中期以中等大小的一個或多個玻璃膜疣為特徵,視野中心出現較淡暗點;晚期以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PE)、脈絡膜血管和光感受器進行性萎縮,出現圓形或卵圓形色素沉著、脫失病灶為特徵,中心視力明顯下降。

溼性黃斑變性以脈絡膜新生血管為病理特徵,引起Bruch 膜受損、RPE脫離。眼底出現黃斑區的水腫、滲出、出血,導致視物變形、視力明顯下降,晚期黃斑區出現瘢痕,導致視野中央暗點形成。

疾病危險因素

1、年齡:多發生在50歲以上人群,且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2、家族史:具有遺傳性成分,目前已確定了幾種與發病有關的基因,如CFH、ARMS2、HTRA1等。

3、種族:在白種人中更為常見。

4、吸菸:吸菸或經常接觸煙霧會顯著增加罹患AMD的風險。

5、肥胖:肥胖會增加發病或早期黃斑變性發展為晚期的風險。

6、心血管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患黃斑變性的風險升高。

7、其他:長期暴露於日光,血液中胡蘿蔔素、硒和銅藍蛋白缺乏,高膽固醇飲食等也增加AMD的患病風險。

出現以下情況需及時就醫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可引起中心視力下降,視野中間出現暗點。因此帶來閱讀、看手錶時間、識別人臉、駕駛的困難。晚期患者可出現中心視力喪失乃至全盲。

如果50歲以上,出現視力減退、視物扭曲變形;突然、快速的單眼視力下降;看東西時視野中間突然出現暗點等症狀,需及時到正規眼科醫院就診,以便早期發現病變,從而得到及時治療,降低失明風險,建議進一步行螢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綠血管造影,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等以輔助診斷。

積極治療可穩定視力

現有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光動力療法、中醫中藥、經瞳孔溫熱療法、雷射光凝、手術和低視力矯正等。但需要注意,積極、有效的治療可穩定視力,延緩病程進展,但無法最終治癒。

1、藥物治療

(1) 抑制新生血管藥物

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特徵是異常血管形成,當這些血管發生破裂,視力嚴重下降。該類藥物能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達到緩解病情、保護視力的目的。

目前臨床主要的治療方法是玻璃體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抗VEGF)藥物,療效確切。常用藥物有雷珠單抗、貝伐單抗、蘭尼單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此外,糖皮質激素(如曲安奈德,TA )和乙酸阿奈可他也有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但所有這些藥物都不能解決復發問題,需要多次注射。

(2) 抗氧化劑

美國眼科學會表示,對於患有重度或晚期疾病的人來說,服用大劑量的抗氧化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能有助於降低視力喪失的風險,包括口服維生素C 、維生素E 、鋅(Zn)、葉黃素、玉米黃質等營養劑,但需諮詢醫生,根據個人情況定製治療方案。

2、光動力療法(PDT)

是將一種特異的光敏劑注射到患者的血液中,當藥物循環到視網膜時,用雷射照射激發光敏劑,從而破壞異常新生血管,而對正常視網膜組織影響較小。對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PCV) ,光動力療法(PDT)聯合玻璃體內注射抗 VEGF藥物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3、中醫中藥

中醫認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屬「視瞻昏渺」範疇,肝腎兩虛,脾氣虛弱是該病的根本,而以脾氣虛為先,肝腎兩虛為末,中間夾雜肝鬱、瘀血、痰瘀、水溼等,其本質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

(1) 脾氣虛弱證:多為早期的主要證候,以眼底玻璃疣為主要表現,治宜健脾益氣、化痰散結;病情發展,眼底有出血、滲出者,當健脾益氣、活血化瘀兼止血。方劑選用六君子湯、人參養榮湯加減。

(2) 肝腎虧虛證:多為晚期的主要證候,眼底出現色素紊亂和脫色素,病情進展則見到地圖樣萎縮,也可出現大量密集玻璃膜疣且融合成片,或脈絡膜新生血管形成引起滲出、出血甚至盤狀瘢痕。治宜滋補肝腎、健脾養血,方選駐景丸加減方、杞菊地黃丸之類方藥加減。

4、經瞳孔溫熱療法(TTT)

採用 810nm 紅外雷射進行治療,可使新生血管內皮細胞產生細胞毒損傷,破壞新生血管組織,對病灶周圍的視網膜影響較小,有利於保留視功能。

5、局灶性雷射光凝

採用眼底雷射機,光凝破壞視網膜的異常血管,但有可能破壞周圍正常組織,術後視力可能會更差。

軟性玻璃膜疣可行雷射光凝或微脈衝雷射照射,以促進其吸收;中心凹外200μm 的典型性脈絡膜新生血管(CNV),可行雷射光凝治療;中心凹外500μm的息肉樣病灶可行雷射光凝。

6、手術治療

包括玻璃體出血清除、黃斑下出血清除、脈絡膜新生血管(CNV)清除及黃斑轉位術。除玻璃體出血清除術外,其他手術療效果有待進一步評價,較少採用。

7、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導致的視力下降,可行低視力矯正。

如何預防?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可通過定期眼科檢查、積極控制相關基礎疾病、定期鍛鍊等降低其發病的風險。

1、定期眼科檢查:40~54 歲的人群,應2~4 年進行1次常規眼科檢查。 55 歲以上的人群,應1~2年進行1次全套眼科檢查.眼科檢查有助於發現和確定黃斑變性的危險因素和早期跡象,這點非常重要。

2、積極控制相關基礎疾病: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應遵醫囑服用藥物並按照醫生的指示控制病情。

3、不要抽菸:與不吸菸者相比,吸菸者更容易患黃斑變性。

4、保持健康的體重和定期鍛鍊:有研究表明,肥胖會增加黃斑變性的進展,因此應進行合理的鍛鍊,保持健康的體重。

5、避免光損傷:本病可能與視網膜慢性光損傷有關,因此平時在強光下活動應佩戴遮光眼鏡。

6、自我測試: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可經常用簡單的方法自我測試,用手遮住一隻眼,另一隻眼注視遠方景物,檢查視力是否下降;注視直線條的物體,觀察是否有物體的線條變彎,並注意是否有變小、變形現象;還要注意眼前有無黑影遮檔。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到醫院就診。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國2019年有869萬人失明,主要原因都這裡!
    論文指出,視力喪失是中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呼籲關注引起視力減退的主要原因,包括近視、白內障、黃斑變性、青光眼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導致中度視力障礙和重度視力障礙的疾病中,白內障和青光眼的增幅最大。 青光眼在中國的致盲眼病中排第三,由青光眼引起的大多數失明是不可逆的。因此,需注意定期對高危人群進行眼科檢查,早期發現和診斷對於延遲青光眼的進展和減少視力喪失至關重要。
  • 近視與老花可「抵消」,不必配老花眼鏡?
    度數越深,遠方景物越模糊,越要把東西移近眼睛才可看清楚。近視的原因是眼球過長,因此,遠方景物的焦點會落在視網膜的前面,而非視網膜之上,而形成模糊的影像。臺灣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生表示,一般驗光是以能看見6公尺以內景物為標準,看得清楚可稱為視力1.0,但是,如果無法看得清楚,則需要透過配鏡來彌補中間的落差;不過,為了讓近視的人戴上眼鏡比較舒適,一般最多配鏡視力可達0.8即可。老花近的看不清,與睫狀肌「調節力」有關至於老花眼的形成,則與眼睛的睫狀肌「調節力」有關。
  • 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變形、眼底出血……久拖不治會致盲!中醫一個...
    很多人覺得,上了年紀,看東西模糊、變形,眼前總是感覺有黑點,眼球發紅有血絲、眼酸眼痛……是很正常的生理退化現象,其實,這些看似很平常的症狀,卻有導致失明的可能。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眼疾的發生?已經患上眼疾的人,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不動手術來恢復視力呢?
  • 近視和老花可以互相抵消?天真了哦,朋友!
    上次中秋歸家之時,就發現爺爺戴著老花鏡看報紙,都還得拿個放大鏡,於是想著這次回去得專門帶他去配一個合適的老花鏡了。給家中母后說了這個想法,還被調侃:你這個近視眼,以後老了肯定不會得老花眼了。諸位近視的同學是不是也聽過這句話?甚至感覺在哪裡看到過是不是?不會吧不會吧,視力科普多年,怎麼還有這麼多人相信這個說法呢?
  • 國人近30年視力減退太快了!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柳葉刀...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 王聰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李輝 中華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副組長 楊智寬 中國人近30年視力減退太快了
  • 想要一次性解決近視、老花、白內障?我們可以做到
    所以他的兒女帶著他來醫院檢查,希望可以提高視力。 初步檢查顯示,項爺爺雙眼視力只有0.04,視力表上最大的E字都看不到。進一步檢查診斷發現他患有雙眼年齡相關性白內障、雙眼屈光不正、雙眼玻璃體渾濁等。圖片來源於網絡▲ 很多人會誤會白內障是老花,但其實老花和白內障根本不是同一個東西,老花是一種生理現象,主要表現為看近處不清楚,但拿遠看還是可以看清的。很多人最開始的表現就是發現看不清楚手機屏幕上的字,要把手機拿遠一點看才行。簡單來說,老花是人眼調節能力下降的一種表現。
  • 男子突發頭痛失明 竟是兇險的垂體瘤卒中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唐曉)雙眼視力變差,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眼睛出了問題。近日,泰康仙林鼓樓醫院收治了一位視力急劇下降幾乎雙目失明的患者陶先生。經查,陶先生被確診為垂體瘤伴出血(垂體瘤卒中)。最終,神經外科胡國慶主任團隊通過微創手術,成功為他清除血塊並切除腫瘤,解除症狀,保住了右眼視力,而左眼由於瘤體急性壓迫導致視神經缺血時間較長,受損嚴重,視力恢復不理想。
  • 老人突然視力模糊,真是老花眼嗎?小心是「垂體瘤」
    當人們步入老年以後,身體機能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下降,新陳代謝會逐漸減緩,皺紋增多,眼睛開始老花,偶爾還會頭暈頭痛等情況,許多老人都習以為常。因此,當出現「視力下降、頭暈、頭痛」等症狀時,就誤以為是年齡大導致的機能衰退的緣故,不會太在意,今年76歲的何先生(化名)就是如此。
  • 48小時急救挽回視力 上饒一女子視網膜壞死險失明
    48小時急救挽回視力 上饒一女子視網膜壞死險失明宋志傑主任說,當時郭麗的雙眼眼視力降到0.15(右眼)/0.25(左眼),已經看不清牆上鐘錶的指針,隨後,宋主任用眼底鏡進行檢查,發現患者雙眼視網膜大面積壞死!宋主任說她這種情況已經很嚴重了,是由葡萄膜炎病毒導致的急性視網膜壞死。
  • 35歲以上老花人群超3.9億,北京愛爾眼科老花矯治新技術重磅來襲
    和人老了頭髮變白一樣,老花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用眼壓力增大,老花也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據《2018 Market Scope》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近18億老花患者,中國35歲以上人口中有老花問題人群佔比約56.9%,達3.9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近三成。
  • 近視、遠視、老花還傻傻分不清?別再被謠言所欺騙了……
    到時候遠近互補,視力就正常啦!停!停!停!嚴禁在此「謠言」惑眾!「近視了?沒事!等到老的時候老花了就抵消了……」、「年紀大了,看不清那就是老花了……」、「老花鏡越戴越嚴重,千萬別去戴……」類似的謠言不知道你聽到過沒有,總之小編是會經常聽聽到的。
  • 得了近視老了還會老花嗎
    患老花眼的一般是中老年人居多,老花眼是一種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每個都會出現老花眼的情況。現在有很多年紀輕輕就患有老花眼了,老花眼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嗎?為什麼年紀輕輕會得老花眼?如何預防老花眼?得了近視後還會得老花眼嗎?
  • 寒冷冬季,眼睛也怕冷,嚴重時可能失明!有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變形...
    天氣寒冷,大家都會注意身體各個部位的保暖,卻容易忘記給我們的眼睛保暖,實際上我們的眼睛也怕冷,很多眼病在冬季表現得更加明顯:眼睛乾澀酸脹、視力下降、看東西模糊、變形,眼前有黑點飄過……這些看似很平常的症狀,不僅影響視力和生活,嚴重的還會造成失明!
  • 眼睛看東西有黑影,竟然會失明!
    這可把王大爺嚇壞了,於是他趕緊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就診,結果竟患了老年黃斑變性!黃斑雖小,卻能控制視力的好壞人的眼睛如同一臺結構精密照相機,若說眼球是照相機的鏡頭,那黃斑就是相機底片。直徑僅有1.5mm的黃斑佔據視網膜中心重要的地位,雖然小,卻能控制著一個人的視力和中心視野,是視力最敏感的區域,即使出現細微的病變,也會嚴重影響視力,因此,由黃斑變性導致的失明比白內障等疾病更為嚴重。當發生黃斑變性時,病人的視覺功能就會逐步減退,就像王大爺一樣,從視物模糊到扭曲、變形,甚至出現中心黑影和暗點。給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視覺障礙,但不會引起疼痛。
  • 北京愛爾眼科發布老花矯治新技術
    和人老了頭髮變白一樣,老花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用眼壓力增大,老花也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據《2018 Market Scope》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近18億老花患者,中國35歲以上人口中有老花問題人群佔比約56.9%,達3.9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近三成。
  • 你知道戴老花鏡可以讓你多出彩嗎?
    一般情況下,初期老花眼主要有兩大表現:第一:是近距離工作或閱讀困難。比如閱讀時需要把書本拿遠,或者需要在光線強的地方閱讀才能看清。第二:是視疲勞。出現以上兩種現象,就說明眼睛可能開始老花了。配戴老花鏡,要本著清晰舒適的原則,絕對不能單純考慮價格因素,隨便在大街小巷甚至地攤上買現成的眼鏡。因為每個人的老花度數都不相同,兩隻眼睛的老花度數也可能不一樣,還有一些人在老花的同時還有遠視、近視、散光等視力問題,如果長時間戴著不合適的老花鏡,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引起眼脹、頭痛等問題。
  • 黃斑病變多久會失明?黃斑病該怎麼治療
    2、危害視力,永久失明:首先是視力減退或視物變形。慢性黃斑病變可引起光感受器的損害和永久性視力障礙,也就是失明。 老年性黃斑變性是一種隨年齡增加而發病率上升導致中心視力下降的黃斑疾病。 黃斑裂孔是指黃斑部視網膜各層發生的組織缺失。可因眼球挫傷直接造成,亦可因各種眼病造成的囊樣水腫和變性演變而成。有的可繼發為視網膜脫離。
  • 狗狗照護/老狗失明怎麼辦?如何陪它走到最後
    狗狗年紀漸漸大了,許多身體機能也開始退化,視力也同樣會受到影響;當老狗視力退化甚至失明後,應該如何照護呢?其實,狗狗本來就是視,因此,視力退化,感受不會這麼明顯;因此,建議還是以平常心對待,它的生活作息千萬不要因此有任何調整,你本來習慣在何時讓它出門走走,何時讓它吃飯,何時讓它睡覺,一切照舊,不要讓它覺得有任何改變。
  • 中國35歲以上「老花」者達3.9億,視覺初老族:矯正開啟「摘鏡時代」
    6月21日,愛爾眼科稱,將在全集團的屈光手術科室開設「老花手術門診」,並成立由來自中國、美國、新加坡等全球知名屈光和白內障領域專家組成的「睛新摘鏡」手術專家指導組,引入同步國際的角膜雷射矯正和眼內晶狀體置換老花手術矯正技術,填補國內老花患者通過手術矯正實現遠、中、近全程視力需求的空白。
  • 視力下降?小心可能是垂體瘤惹的禍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 當視力下降時,很多人都會去看眼科。但實際上,視力下降的原因不僅僅是眼疾,還可能是顱腦疾病。可隨著時間推移,王女士的視力越來越差,最近幾個月,手機的字都調到了最大,都還需要貼的特別近看才行。王女士的女兒納悶了:即使是老花眼,視力也不應該減退得這麼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