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城市|星空瞰華夏,換個視角觀察我們的文明

2021-02-08 丁俊傑看城市


合拍紀錄片《星空瞰華夏》(Ancient China from Above)由中宣部對外推廣局支持指導,五洲傳播中心和美國國家地理聯合出品。

愛奇藝、嗶哩嗶哩兩大視頻平臺於9月2日(周三)12點起聯合播出,每周播出一集,連續三周為觀眾帶來一場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視覺盛宴。

節目於8月1日起通過國家地理頻道(國際)首播,8月11日起通過國家地理頻道(美國)播出,陸續到達全球173個國家和地區,覆蓋4.6億收視家庭。

 

「讓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紀錄片《星空瞰華夏》開創了全新視角,從太空探尋華夏文明的奧秘,運用衛星遙感技術、無人機數據採集、數字攝影測量、三維動畫等現代科技手段,探秘和再現了一個個文化奇觀,讓所有曾經的想像,如今都有了「躍然紙上」的意義,栩栩如生。現代與歷史在這裡交匯,五千年文明閃耀在星空,根植於中國,展現給世界。

節目邀請美國考古學家艾倫·馬卡擔任主持人,三集節目分別探索長城的地理之源和歷史演變,重現元上都文化融合的繁榮風貌,解碼4000年前石峁古城消失的秘密。

 

長城到底有多長?

 

第一集《長亙萬裡》中,主持人在衛星圖的指引下,一路探訪了金山嶺長城、敦煌漢長城、戰國秦長城等歷史遺蹟,了解了長城的實際長度、悠久歷史和精巧設計。本集還藉助三維動畫技術,復原了被時間侵蝕的漢長城,生動演示了古人是如何利用烽火臺傳遞信號,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元上都是真是假?

 

第二集《元形畢現》中,主持人來到內蒙大草原上,尋著馬可·波羅留下的線索,深入研究了元上都的城市布局,通過三維動畫技術再現了元上都的壯觀景象。然而元上都為何而建?與今天的北京城有何淵源?主持人的團隊分別來到北京、陝西西安、甘肅張掖等地尋找線索,回顧了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推進蒙漢文化融合歷史。

石峁古城緣何隕落?

 

第三集《石破天驚》中,主持人來到陝西,開始了對石峁遺址的探索,了解了石峁先民的信仰和文化。為尋找石峁衰亡的答案,主持人依次走訪了喇家遺址、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和良渚遺址,通過分析這些中國古代文明沒落的原因,為石峁遺址的命運變遷提供了一些線索。

行走在中華大地上,山川地貌廣袤壯觀,萬裡長城巍峨蜿蜒。通過現代科學技術,元上都古城的規整布局重現,石峁遺址失落的秘密一一開啟。

現代與歷史在這裡交匯,五千年文明閃耀在星空,根植於中國,展現給世界。

溫馨提示:請在WiFi狀態下觀看哦~

本文編輯:植芽

素材來源:@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國際紀錄片網;五洲傳播CICC

【影像城市】致力於為諸君尋求與城市相關的、國內外優秀宣傳片並推薦給大家進行觀看學習,不作商用。感謝原創作者及平臺為此付出的辛勞,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點擊關鍵詞,這是我們為你推薦的

無旅遊不傳播,無傳播不旅遊

丁俊傑會客廳    城市未來    為誰而來

     城市形象  城市想像    

 文化產業   如何改變城市

旅遊活動與旅遊傳播結合的新模式

新媒體時代下的旅遊與傳播

IP   廣告的「新」變化  城市書店

威海   唐山1  唐山2  秦皇島  錦州  赫圖阿拉 白山

大連   旅順太陽溝  南京  査濟村

大理1  大理2  鄱陽湖1  鄱陽湖2  山東  問診主題公園1 問診主題公園2

「丁俊傑看城市」微信公眾平臺轉載須知

 署名作者的原創作品歡迎轉載,但請務必註明出處


長按二維碼可添加關注、如需幫助請發送郵件或電話聯繫

丁俊傑·江湖人稱老勾

國家廣告研究院院長

崔永元口述歷史中心主任

博士生導師、廣告傳播研究專家

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研究專家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往日精彩

相關焦點

  • 紀錄片《星空瞰華夏》:考古視角下的中國歷史
    原標題:《星空瞰華夏》:考古視角下的中國歷史 由五洲傳播中心和美國國家地理、英國Wild Blue Media聯合製作的三集考古紀錄片《星空瞰華夏》通過國家地理國際頻道、國家地理美國頻道播出,同時在國內愛奇藝和嗶哩嗶哩兩大視頻平臺上線播出,這是考古紀錄片在對外傳播方面為增進世界理解中國、增強國人文化自信做出的一次重要探索。
  • 《星空瞰華夏》:考古視角下的中國歷史
    由五洲傳播中心和美國國家地理、英國Wild Blue Media聯合製作的三集考古紀錄片《星空瞰華夏》通過國家地理國際頻道、國家地理美國頻道播出,同時在國內愛奇藝和嗶哩嗶哩兩大視頻平臺上線播出,這是考古紀錄片在對外傳播方面為增進世界理解中國、增強國人文化自信做出的一次重要探索。
  • 《星空瞰華夏》帶你感受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明.
    合拍紀錄片《星空瞰華夏》(Ancient China from Above)於8月1日起通過國家地理頻道面向全球播出,8月28日起同時登陸愛奇藝和嗶哩嗶哩兩大視頻平臺。紀錄片《星空瞰華夏》首次通過遙感衛星,從太空探尋華夏文明的奧秘,通過三維動畫重現歷史奇觀。美國考古學家艾倫•馬卡與中國專家共同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 合拍紀錄片《星空瞰華夏》:新技術帶來新視角
    《星空瞰華夏》(Ancient China From Above)由五洲傳播中心和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聯合出品,英國Wild Blue Media承制。《星空瞰華夏》第一集《長亙萬裡》《星空瞰華夏》第二集《元形畢現》《星空瞰華夏》第三集《石破天驚》《星空瞰華夏》於2020年8月1日起通過國家地理頻道(國際)、國家地理頻道(美國)播出,並進行多輪重播,陸續到達全球173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億收視觀眾。
  • 合拍紀錄片《星空瞰華夏》9月2日起在愛奇藝和嗶哩嗶哩播出
    合拍紀錄片《星空瞰華夏》(Ancient China from Above)於9月2日中午12點起同時登陸愛奇藝和嗶哩嗶哩兩大視頻平臺。
  • 全人類文明起源於華夏!視頻完整版
    ▼ 於是,媒體開始了各種逗比議論… 為此我們拜訪多位專業學者 本期內容會將視角拉回萬年前,以「外星文明創造論」為引,重新梳理全人類上古史!用硬核的邏輯,力證全人類文明起始於同一源頭,它叫古華夏! 看完後大家就會明白,世界各大文明的神話故事,都出自同一個原型。
  • 山海經與華夏文明終極解碼
    亞布先生以一人之力,一舉攻破《山海經》中的海經部分,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華夏先民的神秘大門。是在西方不承認夏朝存在的情況下,把有文字的中國歷史,向前上推進了1500年。《山海經與華夏文明終極解碼》一課,亞布先生主要運用中國的陰陽、五行、八卦、九宮理論,以及《山海經》中固有的「夏三音」文字理論,抽絲剝繭,為您扒開華夏歷史千年迷團,讓您今後能夠有條不紊地閱讀《山海經》;有理有據的區分三皇五帝;掌握什麼是夏朝語言,什麼是商朝語言;清醒冷靜的看上古帝王以卦位王天下,使用全新的史料,再現華夏先民的語言、政治、天文、曆法、地理、圖騰,讓您領略華夏時期的社會風土人情
  • 月亮上真有華夏文明的秘密嗎?
    一、嫦娥一號的首次探月2007年10月24日,嫦娥1號發射升空,11月5日進入月球軌道,拍攝繪製了中國探月工程第一幅全月球正射影像圖,中華民族實現了第一次近距離的觀月。在《我從中亞歸來》文集的第623、624頁,「Perry家族」於《月亮之上》一文中提及:我們的祖先,我們的文化「仰望星空」自然有他的道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未來更將需要用華夏文明的知識來解決相關的問題,這就是華夏文明存在的意義,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活在未來的民族,我們的文化是一種未來的文化,宇宙秘密其實一直掌握在中華民族的文明裡,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
  • 飛去蘇滬暫停:上海&蘇州城市觀察的幾十個影像與千字
    上海、蘇州總共呆不到50個小時,對這樣兩座城市來說實在倉促,城市觀察,眼睛都不足用——因為腳不停,對焦跟不上(其中近一半時間在蘇州灣大劇院所處蘇州吳江區,是新區,可供觀察的內容還得打折)。 回來匆匆整理出一些影像與文字,我本來天生性慢,現在是往往被催促著快速思考——作答——成文,腦緊。誰逼的呢?城市?網絡?社會關係?
  • 瑪雅文明與華夏文明的相似之處:愛玉、崇拜龍,使用象形文字等
    瑪雅文明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約形成於公元1500年前,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誕生於熱帶叢林的古代文明,沒有像中國、埃及等文明一樣擁有一個強大的帝國。全盛時期的瑪雅地區分成數以百計的城邦,但瑪雅各邦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習俗傳統上卻屬於同一個文化圈神秘的是公元8世紀瑪雅人突然放棄了高度發達的文明,大舉遷移,城市被完全放棄,繁華的大城市因人去樓空變成廢墟。瑪雅文明一夜之間從美洲的熱帶叢林中消失。
  • 華夏文明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關於三星堆文明其中的幾種假說,由於個人知識面限制等原因,會有明顯漏洞。今日話題為什麼說三星堆文明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提到三星堆大部分人會想到外星人,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遺蹟,有人說這裡是古蜀國,也有人說中華文明起源來自兩河文明,也就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 上帝視角俯瞰我們的中國,每一秒都美哭...
    飛抵蘭州市發現一個城市的文明和進步,伴隨著盛大的鍋莊舞,甘肅的故事娓娓道來。整部片子從始至終都帶給我們震撼,告訴我們:這就是中華之美!第二季延續第一季「東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選取了浙江、四川、內蒙古、甘肅、廣東、福建、江蘇七個省區,開啟高空視角,帶你發現前所未見中國。
  • 展覽預告 | 「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
    「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前言      此次展覽從600多張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期的影像作品中,挑選出超過200張精品展出,這是本館近年來收集到的老照片中,關於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上的城市、地區、國家的人文地貌等主題的影像匯集。
  • 「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 | 越眾歷史影像館
    本展展出的所有作品均選自於影像館近年來收集到的關於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上的城市、地區、國家的人文地貌等主題的影像匯集。基於對這些影像的系統整理,此次策展及研究團隊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重點梳理了中國與沿線各國的邦交以及主要的文化交流傳播的載體,以期通過影像再現的城市景觀和文明風貌,為觀眾勾勒海上絲綢之路的輪廓,從視覺上讓「海上絲綢之路」變得具體可見。
  • 《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三季》時空之外的文明影像
    這些想像力,許多都凝固成了文物,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澱下來,成為時間的珍寶、文明的禮物留存給了我們。魏晉南北朝是大分裂大交流大融合時期。政權更迭頻繁,民族、族群、文化激烈衝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世家大族們,有的鬥富,有的鬥臉(比帥),有的玄遠清談,有的行為藝術。
  • 中國紀錄片導演秦川:換種視角「看」敦煌
    中國紀錄片導演秦川:換種視角「看」敦煌 2020-05-10 11:45:11 作者:周馳 責任編輯:周馳   中新社蘭州5月10日電 題:中國紀錄片導演秦川:換種視角
  • 華夏文明之興衰(下)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文化地理學家陳正祥指出,華夏文明的中心有過三次南遷,分別在永嘉、安史、靖康三亂之後。這三個事件都緣於北方遊牧民發動的戰亂或戰爭。司馬氏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西晉很快出現「八王之亂」,緊接著就是持續多年的永嘉之亂。317年,西晉滅亡,東晉退到南方,這是華夏文明的中心第一次南遷。北方是「五胡亂華」時期。這些胡人在西漢時就已南下中原及周邊地區。
  • 國內最低調城市,曾是三朝之都被譽「華夏之根」,現僅為三線?
    來源: 大毛看生活 舉報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經過無數朝代的更迭,直到今天,國內許多城市仍然留下了中華河文明的印記
  • 人類文明進化四個階段,我們現在達到第幾級?世界即將大變
    華夏部落是極少數能夠繁衍下來,並且發展成為超級文明的。華夏部落之所以生命力極強,就是因為我們發現了北極星,以此為基礎創造「指南車」(見《史記》相關記載)。這兩樣東西幫助我們走出叢林,不再依靠打獵為生,可以建立自己的天文歷,制定24節氣,形成農耕社會。華夏部落由此進入到「流域文明」。
  • 用影像記錄我們的時代——2020華語紀錄片年度觀察
    所以,情報君總結了今天這篇年度觀察,和大家一起回顧,過去的這一年裡,我們的紀錄片行業整體發展和生存形態究竟如何?有哪些紀錄電影登上了大銀幕?又有哪些作品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以及,我們究竟還需要什麼樣的紀錄片?全民抗疫,記錄時代2020年,疫情成為了一個貫穿全年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