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真有華夏文明的秘密嗎?

2020-12-23 圖遊華夏

引子

2020年12月17日,舉世矚目的嫦娥五號獲取月壤勝利歸來,作為炎黃子孫,莫不歡欣鼓舞,振奮不已,開心之餘,忽然憶及十幾年前在網上發聲的一位神秘人士「perry家族」,清晰記得他在嫦娥探月期間言及的一些月亮秘事,我們從他的發言集《我從中亞歸來》一書中,整理分享給讀者朋友們。

一、嫦娥一號的首次探月

2007年10月24日,嫦娥1號發射升空,11月5日進入月球軌道,拍攝繪製了中國探月工程第一幅全月球正射影像圖,中華民族實現了第一次近距離的觀月。

很多讀者朋友可能並不知道perry家族,從在網絡發聲以來,他的身份一直很神秘,直到2014年之後戛然而止,網上再未見他現身。

在《我從中亞歸來》文集的第623、624頁,「Perry家族」於《月亮之上》一文中提及:我們的祖先,我們的文化「仰望星空」自然有他的道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未來更將需要用華夏文明的知識來解決相關的問題,這就是華夏文明存在的意義,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活在未來的民族,我們的文化是一種未來的文化,宇宙秘密其實一直掌握在中華民族的文明裡,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

從這段文字中,他認為我們華夏文明與宇宙秘密有著很深的淵源。

其後他又解釋了探月標誌中龍的獨特意義。

上圖是中國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局部三維景觀圖,從200公裡的高度,可以清晰看到月球環形坑高低錯落的地形狀況。

在《我從中亞歸來》文集的第629、630頁,「Perry家族」於2007年11月3日的《月亮之上2》一文中,說到了探月標誌顏色改為金黃色,文字改用「金文」,他的意思是溝通效果更好,再聯繫到下文他所述為未來文明接觸和發展做準備,從這段話中,他認為我們的祖先華夏民族與天之間有著傳承的關係,這個天也許就是地外文明,而近期美國官方曝出不少真真假假的外星人信息,更讓人浮想聯翩。

嫦娥1號探月所繪製的月球南極,這裡有永久的光照和陰影區,科學家判斷陰影區由於一直保持極寒狀態,可能會有冰的存在,便於修建月球基地。

在《我從中亞歸來》文集的第661頁,「Perry家族」於2007年12月24日的文章中,提到曾經說過「有些東西如果你親眼見過,你將終生無憾」,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猜測,紛紛認為perry家族目睹了某些神秘的事情,他對此進行了解釋,讓我們要保持平常心,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

後面他又提出一個觀點,即浩瀚的傳統文化告訴了我們很多探索宇宙的理念。

文中提到了嫦娥1號探月後,國外要求分享數據,這方面我們也會有保留的。

二、嫦娥二號的第二次探月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作為嫦娥一號的備份星發射升空,10月6日進入環月軌道,繼續對月球展開探測,上圖為據月面2km的德費爾S環形坑。

這幅未知名稱的月溪影像圖,如同一條中國龍的造型。

在《我從中亞歸來》文集的第925頁,「Perry家族」於2010年10月12日的文章提到了嫦娥2號,他仍然告訴我們:「未來大家可以看到,華夏民族是以一種怎樣的不能為對方理解的方式發展航宇技術的,有些宇宙的奧秘只有我們的文化積澱才能破解」。

從今日的嫦娥5號成功歸來,所展現出不可思議的高超技術,完全印證了十年前「Perry家族」的這段話。

三、 嫦娥三號的登月之旅

嫦娥3號著陸器
玉兔巡視器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發射升空,12月14日著陸月面,著陸器和巡視器分離,次日兩器互拍。

在《我從中亞歸來》文集的第925頁,「Perry家族」於2013年12月14日的文章提到了嫦娥3號,重點提到了我們的探月工程與遠古神話有著緊密的聯繫,著陸點正是中國傳統神話中的廣寒宮區域。

玉兔著陸器在月球上前行。

全景相機所拍攝的月球大巖石。

玉兔巡視器

在《我從中亞歸來》文集的第996頁,「Perry家族」於2013年12月15日的文章提到我們的專家在媒體中介紹探月工程細節時,不必全盤託出,注意保密。近些年此現象有明顯改觀,包括這次嫦娥五號落月就取消了直播,電視報導指揮大廳時,重要的顯示數據已進行馬賽克遮蔽。

「perry家族」在此文中含蓄地說出:我們落月的月面土壤和美國落月所顯現出的一些差異。

最後又指出月球上的土壤顏色深的區域,和我們的古老傳說以及降落點的選擇有關係。

結語

本文嫦娥系列探月的原始圖片來自國家天文臺網站,perry家族的文章截圖來自《我從中亞歸來》電子書,時隔多年,perry家族的這些觀點,仍然有待驗證,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我們作為龍的傳人,對於月亮上的秘密,今後的歲月一定會給我們答案。

相關焦點

  • 瑪雅文明與華夏文明的相似之處:愛玉、崇拜龍,使用象形文字等
    瑪雅文明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約形成於公元1500年前,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誕生於熱帶叢林的古代文明,沒有像中國、埃及等文明一樣擁有一個強大的帝國。一個巧合是巧合,兩個巧合是巧合,但過多的巧合後面就藏著秘密。為何瑪雅文明同華夏文明有著如此多的相同之處?
  • 山海經與華夏文明終極解碼
    亞布先生以一人之力,一舉攻破《山海經》中的海經部分,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華夏先民的神秘大門。是在西方不承認夏朝存在的情況下,把有文字的中國歷史,向前上推進了1500年。《山海經與華夏文明終極解碼》一課,亞布先生主要運用中國的陰陽、五行、八卦、九宮理論,以及《山海經》中固有的「夏三音」文字理論,抽絲剝繭,為您扒開華夏歷史千年迷團,讓您今後能夠有條不紊地閱讀《山海經》;有理有據的區分三皇五帝;掌握什麼是夏朝語言,什麼是商朝語言;清醒冷靜的看上古帝王以卦位王天下,使用全新的史料,再現華夏先民的語言、政治、天文、曆法、地理、圖騰,讓您領略華夏時期的社會風土人情
  • 《星空瞰華夏》帶你感受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明.
    合拍紀錄片《星空瞰華夏》(Ancient China from Above)於8月1日起通過國家地理頻道面向全球播出,8月28日起同時登陸愛奇藝和嗶哩嗶哩兩大視頻平臺。紀錄片《星空瞰華夏》首次通過遙感衛星,從太空探尋華夏文明的奧秘,通過三維動畫重現歷史奇觀。美國考古學家艾倫•馬卡與中國專家共同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 作為華夏文明的圖騰,「龍」的傳說都有哪些?
    「龍」,在中國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作為存在於神話傳說中的瑞獸,其從誕生的那刻起,就與華夏文明緊密相依,可以說「龍」是華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華夏文明的圖騰,「龍」在中國古代更是封建皇權的象徵,帝王都是以真龍天子自居。而到了現代,我們華夏民族也依然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可見「龍」在華夏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 超級月亮期間拍到神秘飛行器,科學家:證明在月球上有秘密基地!
    不過,前不久的超級月亮期間,一些愛好者拍攝到了一些影像,或可證明外星人在月球上。有趣的是,如果我們看看布蘭登堡博士出席的「月球上的克萊門特人使命」 的會議- 我們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實:「最近拍攝發現的這些照片,這些不明飛行物實在巡航嗎,如果真有外星人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我們不知道它們為了什麼,他們在擴張嗎
  • 影像城市|星空瞰華夏,換個視角觀察我們的文明
    「讓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紀錄片《星空瞰華夏》開創了全新視角,從太空探尋華夏文明的奧秘,運用衛星遙感技術、無人機數據採集、數字攝影測量、三維動畫等現代科技手段,探秘和再現了一個個文化奇觀,讓所有曾經的想像,如今都有了「躍然紙上」的意義,栩栩如生。
  • 全人類文明起源於華夏!視頻完整版
    本期內容會將視角拉回萬年前,以「外星文明創造論」為引,重新梳理全人類上古史!用硬核的邏輯,力證全人類文明起始於同一源頭,它叫古華夏! 看完後大家就會明白,世界各大文明的神話故事,都出自同一個原型。
  • 《有一種文明叫中國》之一:華夏文明的締造者是誰
    為此,本人有一個粗淺的認識,不妨從大力宣傳中華文明的角度入手,尋求某種文化融合與認同,特寫本建議。沿著歷史的脈絡看文明,看文化,看現實,黑白明了。公元前2178年6月6日,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一個偉大的人物帶著一個偉大的使命來到了人世間。在當時沒有人能想到,他能成為華夏民族國家的締造者。
  • 未來,月亮逃離地球,人類文明還有繼續的可能嗎?
    " 明晃晃的月亮是照亮人們夜晚前行的指路燈,也是思念故鄉的一種美好寄託!如今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也已經畫上完美的句號,接下來的任務便是加緊步伐研究載人登月的計劃,雖然比較長久,但卻是中國科技的一種突破!但是還有一種聲音在告知人類:未來,月球會逃離地球!那人類文明還有繼續的可能嗎?
  • 華夏文明之興衰(下)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文化地理學家陳正祥指出,華夏文明的中心有過三次南遷,分別在永嘉、安史、靖康三亂之後。這三個事件都緣於北方遊牧民發動的戰亂或戰爭。司馬氏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西晉很快出現「八王之亂」,緊接著就是持續多年的永嘉之亂。317年,西晉滅亡,東晉退到南方,這是華夏文明的中心第一次南遷。北方是「五胡亂華」時期。這些胡人在西漢時就已南下中原及周邊地區。
  • 華夏文明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關於三星堆文明其中的幾種假說,由於個人知識面限制等原因,會有明顯漏洞。今日話題為什麼說三星堆文明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提到三星堆大部分人會想到外星人,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遺蹟,有人說這裡是古蜀國,也有人說中華文明起源來自兩河文明,也就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 呼和浩特竟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70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也是中國北方地區的重要中心城市、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那麼,您知道呼和浩特這個名字的由來嗎?在蒙古族的歷史上,三娘子是成吉思汗、忽必烈之後的第三位民族英雄,也是我國歷史上非常有遠見的一位女政治家。
  • 月球表面發現黑色「鐵鉤」,不像地球產物,月球上真有外星人嗎?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天空就有獨特的嚮往,在很多的古詩詞中,月亮成為了文人墨客寄託相思之情的載物。在1969年,人類也終於第1次登上了月球。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在月球的表面似乎出現了一個不明黑色物體,就像一根鐵鉤一樣,它是什麼呢?
  • 中原五省和東南五省,代表的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和衣冠南渡
    三秦、三晉、燕趙、齊魯、中州所在的黃河中下遊地區,是華夏文明最初的舞臺。上三代以地理位置而言,夏朝居中,商朝在東,周朝在西,而三朝的更迭與後世的改朝換代並不完全相同,其取代的是天下共主的地位,而「封邦建國」的封建制是當時的主要模式。
  • 華夏文明的傳統文化清明節祭祖及祭祀改運功德和禁忌
    從而有了最直觀的變化,那就是香火得以延續!香火延續的基礎就是率先讓祭祖者的運數得到增強。每到清明、鬼節、寒衣節,我們給過世的親人燒紙錢,讓他們也有準備過節的錢財和時間,能夠過上快樂的節日,我們活著的人運氣也自然會好起來,做事也會更順利。因為過世的親人有了錢,就不會常常糾纏著我們要錢,須知,被鬼魂糾纏者,就是陰氣上身,我們活著的人,是陽氣越旺運氣越好,身有陰氣,做事又怎麼會順利呢?
  • 文柒說第一期 蘇美爾文明:人類歷史上失落的神話
    ——《推背圖》是啊,月有陰晴圓缺,花有盛開凋落,人有生老病死,這世間萬物仿佛都在循環,人類的文明又為何不是如此呢?未來可能不是美好的大同社會,而是一步步走向毀滅。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如果真是這樣,下一個文明看待我們又是什麼樣的景象呢?恐怕就是數不清的謎團和疑問吧。未來可能是如此,過去也何嘗不是如此呢?
  • 歡迎劉沛勳博士暨華夏文明歡樂行發布會在京圓滿舉行!
    在這繁花似錦,碩果飄香,意氣奮發的美好季節,迎來了國際洪門總會主席劉沛勳博士並熱烈慶祝華夏文明歡樂行活動勝利舉行!知名青年唱作人孫瀟,作《華夏文明·歡樂行》情況說明!華夏文明·歡樂行國旗手,由愛心企業家楊衛東擔任。華夏文明·歡樂行主持人,由著名節目主持人萬小婉擔任。媒體由百餘家知名網絡媒體以及廣播電視臺支持發布。
  • 陝西華山,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華夏之根」的美稱!
    陝西華山,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華夏之根」的美稱!中國地大物博,大山名川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中國的五嶽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吧!五嶽在中國的名山當中地位是非常高的。它們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在這五嶽當中要論險的話陝西的華山可以說是首當其衝。
  • 近三千名臺灣學生參加2018「華夏文明·薪火相傳」研學活動
    新華社臺北12月6日電(記者 劉歡 吳濟海)2018「華夏文明·薪火相傳」研學旅遊徵文頒獎典禮6日在臺北舉行。活動主辦方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介紹,近三千名臺灣學生參加今年研學活動,其中近200人參加首次在暑期舉辦的臺灣學子赴大陸旅遊企業實習活動。
  • 弘揚華夏衣冠文明 穿越千年時空的漢文化在四川廣元精彩演繹
    自古漢文化「根植」華夏大地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春秋左傳正義》疏:"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華夏皆謂中國,而謂之華夏者,夏,大也。言有禮儀之大,有文章之華也。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