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與抑鬱症相關的題材電影。
《如果聲音不記得》在16日下午在鄭州點映。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抑鬱症女孩吉澤和男孩辛唐之間的奇幻愛情故事,裡面包含著相互的救贖。
吉澤是一個在外人面前開朗外向的女孩,可是,這只是她的一個面具。
吉澤的內心其實是傷痕累累的。
其實這在心理學上是所謂的「微笑抑鬱症」。
這幾年來,隨著網絡資訊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在網上會時常看到「抑鬱」的字眼。
許多人喜歡說自己抑鬱了,甚至把它當成自己的口頭禪了。
有個網絡歌曲甚至就直接把抑鬱當成歌曲名字。
在生活當中,尤其是在職場當中,人們時常看到的是一張張笑臉,而這些早出晚歸的上班族真的是他們表面上看到的笑容那樣快樂嗎?
其實這種笑容包含著虛假的成分,也是抑鬱的另外一種表現。
醫學上對於抑鬱症的定義,認為包括多種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的複雜情感性精神障礙。
在以前,微笑被認為是人們心情很好,對生活很滿足的體現。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抑鬱症也與微笑建立了聯繫。
現在都市生活中,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壓力也隨之增大。
許多人內心深處其實是有很多壓抑和痛苦的情緒的,但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堅強,尤其男性大多認為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是可恥的。
於是,就產生出這種面帶「微笑」假性微笑。
這種微笑並非是真正的快樂,就像五月天的歌曲《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一樣。
這種微笑不過是為了應付工作和人際,做出的「強顏歡笑」。
這就是被人稱作「微笑抑鬱症」的表現。
很多人印象當中,抑鬱症患者就應該是那種情緒低落的模樣。
可是,「微笑抑鬱症」顯然不是這樣的,甚至對於人的危害性更大。
這種像蒙娜麗莎微笑掩蓋了患者內心世界的表現,在現在社會人群中臨床裡變得很多。
根據保守估計,國內的抑鬱症患者大約有5000萬。它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
一般來說,「微笑抑鬱症」的人群中,大多是那些比較優秀的人。
因為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亦或是追求完美的形象。
這些人會刻意掩飾自己的情緒,在外人面前微笑,內心卻與表象不一樣。
而當他們承受的壓力太大的時候,危害也是巨大的。
因為過分理智的壓抑自己的情感,得不到宣洩,在過度壓制後感情容易出現反彈。
這就是「微笑抑鬱症」的副作用。
反彈會影響身心兩個方面,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心理引導,甚至會導致神經系統的損害。
「微笑抑鬱症」的人群中,不乏那些高學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群,還有部分是恢復期的患者。
為了避免被人歧視,於是就會有意識地掩蓋自己而強顏歡笑。
對於這類人群,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自我解壓。
比如放下手中的工作,找朋友聊聊天,述說自己的鬱悶情緒,將情緒排遣出去。
有些人認為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對治療抑鬱也很有效果。
運動療法在治療「微笑抑鬱症」中也取得不錯效果。
通過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可以清除掉情緒壓力。
在飲食上要多吃些水果蔬菜,緩解緊張的情緒。
另外,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找心理醫生尋求幫助,進行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