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童傳媒記者 行葦
洗護曾經是很多母嬰店視為「雞肋」的一個品類,但隨著主流品類的增長越發艱難,細分品類逐漸受到重視,甚至成為很多門店最大的增量來源。
在由中童傳媒主辦的CBIS第六屆中國嬰童產業領袖峰會上,中童傳媒首發了五大細分行業趨勢預判與行業關鍵詞。
關於洗護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未來新剛需。
從「雞肋」到剛需的轉變,就是渠道要面臨的第一個思維轉變。
就最近很火的洗衣液來說,購買渠道那麼多,消費者為什麼要在母嬰店買?
為什麼要在母嬰店買洗衣液?
筆者在寶寶樹問答社區中發現,90%的寶媽會為寶寶購買嬰幼兒專用的洗衣液,其中60%會選擇到母嬰店購買,30%會選擇在超市購買,其他渠道佔10%。
選擇母嬰店的大都是認為母嬰店更專業,而選擇超市則是認為價格和質量更有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習慣在母嬰店購買洗衣液的消費者,不太容易轉去超市購買,但選擇在超市購買洗衣液的消費者,在母嬰店做活動的時候,卻會適當囤貨。
如今很多人都有囤貨的習慣,尤其是消耗品,洗衣液作為低值易耗品,也是寶媽們經常選擇囤貨的產品之一。
這也給了母嬰店一個機會,打造爆品的機會。
「以前洗衣液一年只能賣3-5萬,但今年夏天做洗衣液爆品,賣了150萬。」爸爸愛董事長唐利得意地說道。
洗衣液無疑是最適合打造爆品的產品,爆品的力量能夠引來寶媽的囤貨,也能夠吸引到原本習慣選擇超市的部分消費者。
然而爆品的力量在一時,究竟誰是母嬰店洗衣液真正的消費主力軍呢?
誰在母嬰店買洗衣液?
「90後95後來購買嬰幼兒專用洗衣液的數量是最多的。」筆者的一位渠道商朋友回答道。
90後95後寶媽相較於過去的消費者,對生活品質有著更高的要求,較高的平均文化水平也讓她們在購買產品時不易被動搖,更有自己的判斷。
根據在各個育兒社區以及購物網站的評論中筆者發現,很多消費者對「去汙能力」、「安全性」、「便利性」都有著極高的要求,甚至對「螢光增白劑殘留」、「清蟎」、「蛋白酶」等相對專業的角度都有所了解。
無論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分級,這些有錢有閒的新一代年輕寶媽都是處在更專業、更細分的一端。寶媽越專業,母嬰店的優勢就越能夠凸顯,因為母嬰店本就是憑藉專業從一眾渠道脫穎而出的。
如今的母嬰市場存量領域增長艱難,大家都在積極的尋求增量和拓展,全家化和小品類成為被業內期待的方向。
而洗護,正是近年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的細分品類,更是最適合布局全家化的品類之一。作為「未來新剛需」,洗護值得挖掘,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