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灣著名的高雄六合夜市,受到陸客不來及新冠疫情的後續衝擊,只能以江河日下形容,原先紅紅火火的攤商,兩岸知名,如今做生意幾乎賺不到本錢,已有約50攤乾脆不出來擺攤,平日逛起來明顯有許多空攤,生意也只能做到全盛期5.5成,被譽為60年歷史以來,最慘澹的一次。
六合夜市遠負盛名,也被臺「觀光局」評選為「最有魅力夜市」,擁有60年歷史,是海外觀光客來臺朝聖的景點,因為疫情影響,沒有境外觀光客,平日人潮大減,全部175攤,約有50攤休息不擺攤,深夜11時也提早打烊。
六合夜市自治管理委員會總幹事詹金翰在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以「國旅」(臺灣人島內遊)來說,假期人潮主要往花蓮、臺東跑,高雄整體遊客會少一點,這很正常;六合夜市目前連假人潮還是很多,但平常日人潮較少,也是因為疫情因素沒有境外觀光客有關,大環境就是如此。
至於會有空攤現象,詹金翰表示,臨時攤本來就是靠遊牧生活,沒有賺到租金成本,不會來擺攤很正常,空攤攤數不一定,選擇性休周一到周五,彈性調整,大約30到50攤左右。但是老店是不會走的,超過40年以上老店有42家之多。
詹金翰也說,六合夜市過去都是365天不打烊,生意起落難免,每個攤商感受不一樣,但夜市60幾年大風大浪都遇過,絕對不會倒。況且疫情從二月爆發至今拖這麼久,攤商意興闌珊,想休息也可以體諒,以前要休息都沒時間。
六合夜市管委會每個月收取新臺幣2700元管理費,作為清潔、管理、行政費等用途,因為生意不好,6月份減收一次清潔費。至於攤商轉租租金則是攤商自行處理,管委會並無介入。
究竟沒有境外觀光客,生意大約影響多大?詹金翰指出,整體來說,生意最好就是做到全盛期的五成五,剩下四成就是得靠境外觀光客,只能說是疫情影響,不過在「國旅」方面,當時韓流確實也有吸引外縣市「國旅」遊客來消費觀光,這是公道話。
由於六合夜市生意不好頻上新聞,高雄市政府24日就舉辦活動,媒合外送業者,刺激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