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及相關上市企業分析(圖)

2021-01-11 東方財富網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系統主要包括四個組成部分,分別為人臉圖像採集及檢測、人臉識別預處理、人臉圖像特徵提取以及匹配與識別。

  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中國人工智慧在國內狂飆突進,科技巨頭扎堆布局,越來越多的產業資本開始關注人臉識別。人臉識別技術逐漸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軌道交通、政府治理及交通等行業的應用。2015年以來,國家持續出臺利好政策,推動了人臉識別在金融、安防、醫療等領域的應用,為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不斷成熟,人臉識別技術逐漸被人們所熟知,同時,計算機、光學成像等相關技術的高速發展,人臉識別在各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人臉識別行業市場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1.91億元,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在各行業應用滲透的不斷深入,預計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到27.6億元。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上市企業分析

  1。佳都科技

  佳都科技聚焦智能軌道交通和智慧城市兩大高成長領域,致力於智能技術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軌道交通、政府治理及交通服務等行業場景的應用。在人臉識別業務中,警務視頻雲平臺、人臉單兵系統等已成功落地,軌道交通領域人臉識別持續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佳都科技營業總收入為27.9億元,同比增長17.29%,淨利潤為1.13億元,同比增長110.43%。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科大訊飛

  科大訊飛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體及晶片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的國家級骨幹軟體企業。科大訊飛的訊飛開放平臺,整合了包括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在內的統一多生物認證系統。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科大訊飛營業總收入為32.10億元,同比增長52.68%;淨利潤為1.31億元,同比增長21.74%。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海康威視

  海康威視是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和數據運營服務提供商,海康在2016年全球安防公司排名中位列第一,而第二和第三分別為大名鼎鼎的美國霍尼韋爾和德國博世安防。2015年海康威視推出DT1.0(多維感知)、Smart265、視頻結構化、人臉識別等多種智能技術和前端智能-深眸、分布智能-超腦NVR、中心智能-海康臉譜。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為338.03億元,淨利潤為73.96億元。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歐比特

  歐比特的公司定位為微納衛星星座及大數據業務、宇航電子業務、人臉識別與智能圖像業務、智能測繪業務、大數據運維業務。2014年底併購鉑亞信息,從而擁有人臉識別雲平臺,以網際網路雲服務方式將人臉識別技術提供給需求的企事業單位及創客。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歐比特營業總收入為3.76億元,同比增長15.68%;淨利潤為0.59億元,同比增長7.35%。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神思電子

  神思電子是身份識別領域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務商,專業從事智能身份認證終端和行業應用軟體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與依圖科技成立合資公司,人臉識別技術產品已成功應用於多省的園區、監獄、建築工地安保管理以及賓館入住、稅務辦理等場所的「人證同一」認證管理。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神思電子營業總收入為1.92億元,淨利潤為0.05億元。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高新興

  高新興是中國領先的數字視頻廠商,專注於視頻處理核心技術的持續研發,為行業用戶、運營商和企業用戶提供全面的視頻監控應用解決方案和高品質視頻存儲產品。公司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實現產品化。與商湯科技成立合資公司深網視界,加快推廣人臉識別與安防業務深度結合。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高新興營業總收入為14.01億元,同比增長68.67%;淨利潤為2.51億元,同比增長為31.09%。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文章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責任編輯:DF385)

相關焦點

  • 中國人臉識別相關企業突破10000家 2020年人臉識別企業分布格局...
    原標題:中國人臉識別相關企業突破10000家 2020年人臉識別企業分布格局分析(附企業地圖)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CV四...
    原標題: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CV四小龍競爭激烈   全球
  • 監管將嚴控AI人臉識別,曠視科技的上市前途如何?
    「Face++」,是中國最早專注於人臉識別技術的平臺,其背後運營方就是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Megvii,於2011年由印奇、唐文斌和楊沐三位創始人成立。今年以來,屢次傳出曠視科技的上市傳聞,但是結果都不了了之。如今,更大的不利消息來臨:多地開始立法嚴控人臉識別,甚至拆除人臉識別設備。這給曠視科技的未來投下了更大的陰影。
  • 危險的人臉識別
    未來,劉嘉希望把分析範圍從事業向情感、健康等領域拓展。在筆者看來,劉嘉的項目的最終目標非常可能是——僅需一張照片,就能洞悉你的一切。驚奇,伴隨著恐懼。劉嘉的項目只是人臉識別浪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我們的人臉正在成為別人的一門生意。不久前,人工智慧企業曠視科技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 大興機場刷臉登機 中國人臉識別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圖)
    近幾年,中國人臉識別發展迅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並且投融資火爆。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人臉識別按照識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人臉驗證對比、靜態驗證對比、動態驗證對比。
  • 人臉識別考勤機哪個品牌好_人臉識別考勤機排行榜
    人臉識別考勤機哪種品牌好。人臉識別考勤機,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領域,目前在有些企業中已經廣泛得到運用。本文主要介紹了人臉識別考勤機的幾大優秀品牌,一起來看下文。   人臉識別考勤機排行榜——probuck普羅巴克   凱拔(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是KABA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是國內智能鎖領域的領導企業。
  • 人臉識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人臉識別技術有多強大?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具體而言,就是計算機通過視頻採集設備獲取識別對象的面部圖像,再利用核心算法對其臉部的五官位置、臉型和角度等特徵信息進行計算分析,進而和自身資料庫裡已有的範本進行比對,最後判斷出用戶的真實身份。
  • 曠視、商湯、雲從、依圖,人臉識別四大獨角獸的「落地大戰」
    敖翔稱,曠視科技在2018年關注的就是線下門店的完全數位化。今年5月,鮮生活和曠視科技達成了戰略合作。據公開數據,雙方的合作使人力成本降低到同等規模的便利店運營平臺的十分之一。曠視科技此次戰略投資好鄰居,也使其成為了繼商湯科技之後,第二家通過股權投資加速商業化落地的AI獨角獸公司。曠視科技積極部署商業化落地,也是人臉識別頭部企業商業化落地競爭白熱化的縮影。
  • 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啟用後,輕鬆過閘之時也要留意潛在風險
    與鑰匙、門禁卡不同的是,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是通過人的臉部特徵來解鎖的。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的優點十分明顯。
  • 虹膜識別引起中國廠商注意 在中國市場大有可為
    虹膜識別引起中國廠商注意 在中國市場大有可為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11-20 10:15:35 「雷聲大雨點小」一直是虹膜識別市場的詬病,時至如今,虹膜識別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普及率遠遠不及指紋識別。
  • 艾德證券期貨:人臉識別進入「超級獨角獸時代」,商湯科技傳赴港IPO
    近期,一份商湯科技融資計劃書中提到,商湯預計在3年內實現A+H股兩地上市。此前,商湯科技IPO傳聞已久,2017年就傳考慮在美國、中國香港或大陸上市。一、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算法服務商成立於2014年的商湯科技是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算法服務商之一,自主研發並建立了全球領先的深度學習平臺和超算中心,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人工智慧技術,如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文本識別、醫療影像識別、視頻分析、無人駕駛和遙感等。
  • 生物識別濾光片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圖」
    中國生物識別濾光片市場規模(以銷售額計)從2015年的7.1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6.8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34.1%。中國生物識別濾光片在下遊終端採購量不斷增加等因素驅動下,生物識別濾光片產能規模將不斷擴張。數據來源:中國光電子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生物識別濾光片行業的上遊主體為原材料和輔料生產廠商。
  • 杭州人臉識別系統.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短短幾天時間多地出手了:天津、南京、杭州紛紛出臺政策,禁止非法採集人臉信息、禁止強制進行人臉識別。12月1日,《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表決通過,並將自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採集自然人信息的,應當經本人同意並約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 2020年中國機器人相關企業註冊量及區域分布分析(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機器人相關企業註冊量及區域分布分析(圖)   機器人
  • 臉部識別手機有哪些 2018最新支持人臉識別的手機推薦
    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手機市場,我們不難發現今年智慧型手機趨勢非常明顯。不管是旗艦機還是千元入門級基本上都標配全面屏設計,當然除了這個我們還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對於面部識別相信很多用戶不會陌生,要知道這個功能在去年的智慧型手機就出現過,只是那個時候尚未完全普及。
  • 「人臉識別第一案」判了!40年刷臉技術下一步怎麼走?
    隨著1990年代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加之美國軍方因反恐需要開始資助相關研究,人臉識別技術才迅速從理論落實到應用上。美國國防部資助的FERET項目分別在1994年、1995年和1996年組織了3次人臉識別評測,幾種知名的人臉識別算法都參加了測試,這3次測評直接推動了人臉識別算法的改進。
  • 國內計算機視覺行業盈利空間巨大,CV四小龍企業競爭激烈
    中國是最大的人臉識別系統市場擁有者,2018年佔據市場37.51%的份額,計算機視覺技術作為人臉識別最核心的領域,國內也湧現了許多以雲從科技,曠世科技,依圖科技,和商湯科技為代表的實力派機構。 國內計算機視覺行業盈利空間巨大 2017-2019年上半年,計算機視覺行業代表企業毛利率均超過40%,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個別企業有所下降,但整體仍然處於較高水平。
  • 飛搜科技:人臉識別市場做好服務就還是藍海
    「我們雖然不比4家頭部AI獨角獸,但也是一流技術立身的高技術企業。」飛搜科技總經理馮文建一見到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就坦承,飛搜在這幾年沒有追求市場融資,而是扎紮實實在幾個大城市做了幾個大的人工智慧項目。據介紹,飛搜科技是一家以科技創新自主研發,把機器學習,尤其是深度學習的研究成果應用到人臉識別、圖像識別、視頻內容識別等領域的高科技公司。「人工智慧項目其實是微利,市政項目因為要連結資料庫,每個地方都需要重新調整技術腳本,因此很多大的頭部公司並不願意費這個勁。」
  • 騰訊優圖亮相PRCV2020,展示人臉分析最新研究與落地成果
    10月16日至10月18日,由中國自動化學會 (CAA)、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CSIG)、中國人工智慧學會(CAAI)和中國計算機學會(CCF)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模式識別與計算機視覺大會(PRCV 2020)在南京完美落幕。
  • 上班打卡、進出公園、收快遞刷臉……人臉識別深陷爭議漩渦
    杭州富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野生動物園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並刪除郭兵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在監管層面,禁止採集人臉信息的首例地方立法也已「破冰」。12月1日,《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通過表決,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採集包括人臉信息在內的生物識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