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2020 年精選播客節目(中文)

2021-02-19 低科技

大家過年好!

一年過去了,我又盤點了下 2020 年最喜歡的十個(不足)播客節目。有電音推薦,有排汙建設,有鄭淵潔,有張洪量,有女性角色建構未來敘事,還有民調破產的美國大選。

今年沒有量子力學,但依舊「沒用,有意思」。

(按時間順序排序)

大內密談

Vol.749:世界再糟電音盤點也不能缺席啊魂淡

年初的這期節目放送在疫情剛剛爆發之時,誰知這也是電音業在今年的絕唱(大概這個意思)。隨著疫情的全球擴散,club 幾乎是最直接的打擊對象,我們不斷看到巴塞隆納,伊維薩,蒙特婁,柏林,貝魯特…… 等電音重鎮猶如末日般的死寂。讓我們在播客節目裡,期待重振的一天吧,屆時,我們相約 Ibiza 可好?

收聽:

https://castro.fm/episode/Ob2LMC

忽左忽右

Vol.73:工部局與遠東第一大城市排汙戰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沈辛成,以一個宏觀視角講述了工部局在上海歷史上不可磨滅的記憶。從 1850 年英國混亂的公共衛生治理,到洋浦水廠給香港島供水。從 19 世紀末上海禁止安裝抽水馬桶,到排澇口的大功率引擎。城市建設鮮為人知的一面,在這期節目裡被徐徐展開,異常過癮。

收聽:

https://castro.fm/episode/DRzE4N

梁文道·八分

Vol.186:一個國家該有怎樣的文化自信

雖然不太記得這集的具體內容了,但在疫情期間,梁文道在「八分」這個播客裡帶來的觀點和思辨,遠比微博上的碎片和焦慮更值得花時間(簡直是廢話)。

摘錄收聽提示:

1、如何看待歌曲《方艙醫院真神奇》?

2、對方先潑髒水,我們該怎麼辦?

3、川普上臺,對美國為什麼是個災難?

4、一個國家該有怎樣的文化自信?

收聽:

https://castro.fm/episode/n5O40C

別的電波

Vol.129:電波系列叢書 | 鄭淵潔宇宙【上】

Vol.130:電波系列叢書 | 鄭淵潔宇宙【中】上

Vol.131:電波系列叢書 | 鄭淵潔宇宙【中】下:最後的童話大帝

Vol.133:電波系列叢書 | 鄭淵潔宇宙【完結篇】feat. 鄭淵潔

雖然作為 85 後,小時候必然看過《舒克與貝塔歷險記》、《魔方大廈》等鄭淵潔作品改編動畫。但對當時的我來說,那只不過是一部部動畫片而已,鄭淵潔?從未感到處於他的童話作品宇宙中。在這一系列播客裡,能深刻感受到那些有幸沉浸過鄭淵潔宇宙的 80 後世界。更奇妙的是,在三期節目後,他們真的邀請到了鄭淵潔本人來到了節目,一一驗證他們的童年猜想,這是何等的美妙啊!

收聽:

https://castro.fm/episode/n6pXih

硬影像

Vol.89:兩坨便便和四顆星:TLOU2

時隔四年,「硬影像」再次開聊 PS 大作《TLOU》(The Last of Us)。在 2016 年的節目中,羅登與關雅荻說到:

電影敘事本身有著豐富的岔路與可能性,每個可能性都通向一個完全未知領域;是景色優美的小庭院,還是廣袤無垠的新世界,不得而知。但至少,TLOU 是一次曙光乍現。「硬影像」Episode 34:電影敘事進化史上曙光乍現

這次聊及續作,依然給予其非常正面的評價。跟四年前一樣,默默收藏等玩到了再聽(T. T)。

收聽:

https://castro.fm/episode/4yJl4s

日談公園

Vol.292:忽然想聊張洪量

是怎樣的無知和偏見,讓我只知道作為《廣島之戀》的張洪量?與其說這是一期音樂推薦,我更認為這是一個與中二時期的反思與和解。這期節目回顧了張洪量的前五張專輯:《祭文》、《心愛妹妹的眼睛》、《蛻變》、《有種》和《整個給你》。

收聽:

https://castro.fm/episode/ro0dus

硬影像

Vol.91: Leading Female Role

在這期節目中,羅登深入探討了為什麼在未來電影敘事中女性角色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簡單來說,原來的電影故事主線永遠是克服困難,然後尋找美好生活。但當人們的生活條件好起來後,尤其在發達國家,追求美好生活已經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了,於是電影就開始講另一類故事,就是失去了自我的人生價值,在異化的世界中尋找活著的目的,這樣的未來電影主題,放在女性角色上似乎更好。

收聽:

https://castro.fm/episode/qrsSTm

美輪美換

Vol.11:華人應該如何參政議政

Talich 主持的又一檔播客,與王浩嵐等嘉賓暢聊大選的前前後後。雖然聊選情的節目有時效性,但不妨追蹤下這個播客談論的一些額外話題,例如這期邀請到了在楊安澤競選團隊負責籌款和亞裔聯絡的孫曉光。

非常開闊眼界的一期節目,聊到了亞裔在美國政治中的處境,以及金錢為何如此重要——又如此被亞裔所忽視。參政議政是一個長期的公民自覺,這對我未來的孩子教育亦啟發很多。

收聽:

https://castro.fm/episode/YAlw7B

這次的播客推薦就到這裡,更多沒有時效性,但有意思的播客推薦可以看這裡:

我的 2016 年十佳播客

2015 年我最喜歡的十期播客節目

不知道該從哪裡搜尋播客內容的,請看我 5 年前的客戶端推薦文章:

播客復興——播客客戶端巡禮

最後引用一句我最喜歡的,描述了播客本質的一句話:

Listen wherever you get your podcasts.

一播客,

一世界。

相關焦點

  • 2020 年全球調查類播客精選
    根據路透研究院《2020年數字新聞報告》(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Report 2020.),在西班牙和愛爾蘭,每月有40%的人聽播客。對於調查記者來說,播客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它的形式非常適合調查報導。
  • 中文播客元年:2021,告別「近親繁殖」
    根據播客搜尋引擎Listen Notes的統計,中文播客的數量在2020年5月已超過1萬個,2020年新增中文播客節近1萬檔,這個數據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是1465和1931檔。變化不僅來自創作者,播客領域的產品和平臺也在這一年集中爆發。隨著國內首個中文播客平臺「小宇宙」誕生,傳統的音頻平臺和音樂流媒體也開始將觸手伸向播客。
  • 點擊收聽JustPod主播年度精選播客
    本期推出JustPod旗下節目的主播精選,當然,也順便小小慶祝JustPod旗下的多檔播客登上蘋果播客「年度最佳」榜單,感謝聽眾們的支持。高老爺的講述方式讓我在現實裡遇到了理想中的主播腔調——充滿樂趣地高談闊論,還能言之有物。誰說京派播客只能有閒聊的?這期代表了我對專題內容交流的理想狀態,作為媒體專家的楊一和作為外媒受眾的沙老師以及我,在材料中層層遞進,又不缺即興隨想。太喜歡上海啦!
  • 中文播客何時走出「隱秘的角落」?
    據悉,2019年美國播客廣告收入為7.08億美元,同比增長48%。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太平洋彼岸的中文播客仍在爭論2020年是否實現了盈利。這邊"娛樂資本論"發表文章《2020年,播客盈利了嗎?》表示擔憂,稱"播客們被平臺邊緣化";另一邊"播客志"發表文章《2020年,播客盈利了!》,通過列舉數十個播客的廣告合作進行反駁。
  • 中文播客2020:新興文化升溫,QQ音樂打造「聽場景」的新宇宙
    但與往年不同的是,2020年,很多人的年終盤點中,突然多出了一個類目——播客。甚至,在豆瓣上都出現了一個新tag,叫「2020我的播客總結」。同時,播客創作者們也加入了年終復盤陣營。「隨機波動」召開年度論壇,以「用聲音重建附近性」為題,對2020年的社科議題做階段性總結和延伸;「路人抓馬」則從2020下半場開聊,為半年前立的flag交作業。
  • 2020年,播客們盈利了嗎?
    這從側面說明播客的聽眾優質、高粘性但分散在各個音頻平臺角落裡。根據PodFestChnia《2020中文播客聽眾與消費者調研》顯示中文播客的聽眾50%以上生活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並且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換句話說,主力收聽用戶為城市白領。他們的收聽場景主要是乘坐交通工具、休息閒暇、做家務等。這些差異化的場景為播客爭取到了與文章、短視頻不同的用戶時間。
  • 荔枝正式推出「荔枝播客」App 打造專業中文播客平臺
    來源:金融界網1月6日,音頻平臺荔枝正式對外公布上線了一款名叫「荔枝播客」的中文播客App產品。 內部人士透漏,早在2020年底,荔枝播客App就已經在部分主播和用戶間進行了多輪內測,並不斷改良、升級,最終在新年第一天在各大應用市場正式發布「1.0」版本。
  • 2020年,播客們盈利了嗎?-虎嗅網
    根據PodFestChnia《2020中文播客聽眾與消費者調研》顯示中文播客的聽眾50%以上生活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並且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換句話說,主力收聽用戶為城市白領。「終於有一個可以專門聽播客的App了」被平臺邊緣化的播客們播客內容創作者們為了擴展收聽人群,往往會把節目上傳在各個音頻平臺。根據艾瑞諮詢《2020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研究報告》統計,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等音頻平臺都提供播客服務。
  • 中文播客,到底何時才能火起來?-虎嗅網
    以「雪花牛裡的脂肪」的脂肪類比播客聽眾,說明這是一群低調且質優的用戶。根據PodFest China發布的《2020中文播客聽眾與消費調研》,中文播客用戶主力來自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且近九成用戶學歷在本科以上。
  • 2019最佳播客榜單:蘋果播客與Spotify的角力
    蘋果Podcasts美國區包括多個榜單:」2019年度最佳「,」更多編輯精選節目「,」2019年熱門新節目「,」2019年最熱門節目「,此外美國區今年新出現三個單項獎:」最佳真實犯罪播客「、」最佳虛構類播客「和」最佳歷史類播客「,反映出蘋果Podcasts美國區對於這三種類型播客的喜愛與重視。
  • 中文播客何以走向春天?
    今年3月,一篇題為《RSS二十年》的文章點燃了中文播客的小火苗。這篇文章出自即刻的一名產品經理,明面寫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實際是為了即刻即將上線的中文播客產品做鋪墊。 文章發布後兩周,這款名為小宇宙的中文播客平臺上線。 播客是英文「Podcast」的音譯,這個詞誕生於2004年,由「iPod」和「broadcast」兩個詞合併而成。
  • 中文播客迷思:小眾烏託邦還是新的流量窪地?
    根據播客搜尋引擎Listen Notes的統計數據,截至 2020 年 5 月,中文播客的數量已超過 1 萬個;僅四月份,平均每天就新增超過 10 檔中文播客。在夢妮身邊是一群這樣的人:他們樂於輸出觀點,也樂於分享對公共事件的思考,期待與更多的人產生思維的碰撞。
  • 中文播客的進化之路 |YiMagazine
    創辦於2013年的《大內密談》是目前聽眾最多的中文播客之一。如果把播放量等同於微信訂閱號的閱讀量,它早就該成為一個收入不菲的自媒體。但直到2018年,《大內密談》才演化成為一家以盈利為目標的公司。《大內密談》的主持人相徵和CEO miya。該節目獲得2013年蘋果最佳新播客獎。創始人相徵和幾個朋友有定期的閒聊活動「新基蕩者聯盟」,這是《大內密談》的雛形。
  • 荔枝推出獨立中文播客App「荔枝播客」
    荔枝推出獨立中文播客App「荔枝播客」 出處:北京商報
  • 他們不是在獨樂樂,中文播客的「少數派報告」
    從2018年開始,中文播客越來越多地出現,有人歸結於知識付費音頻所帶來的聽覺經濟,也有人認為是長視頻短視頻的狂轟濫炸,讓審美疲勞的人們轉向「去視頻」化中尋找安慰。2019年是中文播客的一個節點,註冊數和播放量都有明顯增長,像《反派影評》《忽左忽右》《博物志》《無業游民》《無時差研究所》《剩餘價值》這樣的播客開始擁有固定的粉絲,也開始探索盈利的可能性。
  • 中文深度報導播客,有哪些值得聽?
    原創 陳恆一 全球深度報導網 收錄於話題#播客1個過去一年,中文播客迎來了飛速成長,新聞機構和經驗豐富的媒體人推出新聞類播客漸漸成為一種趨勢。內地財經媒體《財新》在2019年和2020年連續推出了兩季調查報導類播客節目,講述報導背後的調查路徑、故事細節和現場情景;而臺灣地區的多家媒體也將播客作為接觸讀者的新渠道,用聲音分享深度報導的幕後故事,《關鍵評論網》、《轉角國際》和《鏡傳媒》這三家媒體平臺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中文播客矩陣。本文從這些中文播客中,挑選出了七個以深度調查報導作為切入的節目,一起聽聽那些優秀的深度報導是如何誕生的吧!
  • 我最喜歡的英文播客節目
    我有長期收聽英文播客的習慣,也曾經在公眾號上推薦過多次,後來發現聽播客的時間有限,慢慢地開始固定收聽一些節目。
  • 2019人人都是vlogger,2020人人都在錄播客
    播客「重蹈覆轍」如同Vlog由Blog演變而來,由broadcast演變而來的podcast也在2020年開始上演同樣的故事——因為製作門檻低從而吸引更多的人進入,但規模化的盈利始終困難,看上去的內容藍海卻遲遲得不到資本的認可。
  • 播客周報 | 聲動活潑推出創投節目,天貓品牌播客引爭論
    8月25日,知名音頻傳媒公司聲動活潑推出聚焦國內創投圈的播客「泡騰VC」,由兩位一線風險投資人擔任主播,分享行業觀察、VC趣聞以及關於時代的深度思考。節目每周一更新,目前已上線三期,首期節目探討了直播電商爆發的原因,直播電商帶來的創業公司機會以及直播電商的未來。
  • 播客推薦 | 這幾個中文播客不要錯過
    今天來聊聊我愛聽的播客/podcast。首先說為什麼愛聽播客。在我看來,播客在放鬆和學習知識之間有一個很好的平衡。它不像讀書或者聽有聲書那樣需要時刻集中注意力,卻也能比較輕鬆地學到一些新的知識。尤其是優質的播客,從主播到嘉賓都對一些領域有深刻的見解,是一個在短時間內聽一個感興趣的話題拓寬自己的視野的好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