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此地你會恍然大悟,為什麼日本人只向唐朝下跪?!

2021-01-15 GO野

                                              

大唐,一個讓後世中國人魂牽夢繫的盛世王朝。如果你想感受唐風,領略原汁原味的唐代建築,請務必去一次奈良。

                                              

                                              

看日本地圖,奈良很好找——近畿地區的中南部。奈良位於日本紀伊半島中央,被大阪府、京都府、和歌山縣、三重縣重重環繞,屬典型的內陸縣。奈良在日本的歷史地位,相當於中國的長安。

                                              

奈良是日本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公元6世紀至8世紀期間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當時的首都,稱為「平城京」。

                                              

圖:平城京鳥瞰圖

                                              

為什麼去奈良?因為,在這裡可以遇見唐朝。先放一組奈良著名景點東大寺、正倉院、唐招提寺、奈良公園和街景照片。

東大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世界文化遺產,按照唐宋建築風格而建

                                              

殿前的兩尊金剛很怪異,是按照日本人體型塑造的

                                              

殿內這尊銅佛據說收集了全日本的銅器融化鑄成

                                              

奈良縣唐風濃鬱的古建築比比皆是

                                              

正倉院裡珍藏的唐代文物

                                              

正倉院裡珍藏的唐樣大刀,是日本刀的鼻祖,現為日本國寶

                                              

鑑真大師主持過的唐招提寺

奈良公園裡的鹿,是吸引遊人的必看之景


奈良街景


奈良街景


西安的唐長安城遺址


歷經戰火的西安唐長安城遺址,一片廢墟工地,衰草枯楊中,我們很難揣摩到唐代的長安城什麼樣。不妨來看看平城京。


圖:復建完工的平城京大極殿


公元710年(唐睿宗景雲元年),日本天皇從藤原京遷都平城京。平城京完全模仿唐朝長安城的規劃來設計的,但限於奈良的土地面積和建築材料的匱乏,只有長安的四分之一大。



圖:平城京大極殿和大內復原圖


為何日本要用傾國之力複製一個長安城?因為武則天年間的日本遣唐使,有幸覲見了女皇陛下,親眼目睹了新修建的長安城大明宮,受到極大的震撼。回國後,開了眼的日本人,把世界第一帝國的都城作為營建平城京唯一的範本。


日本天皇同時下詔:「男女衣服皆依唐制。」


圖:奈良時代的日本人


都城、服飾之外,日本的中央制度、律令、曆法、節俗、中醫、文學、藝術、宗教、書畫、雕塑,甚至刀劍、圍棋、相撲這些後世日本的技藝強項,統統學自唐朝。再然後,日本遣唐學生用漢字的偏旁、草體,創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


圖:這可不是中國皇帝,而是奈良時代的日本天皇夫婦


奈良時期的日本,宛如盛唐。日本詩人得意地吟道:「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不過,在唐朝之前,日本人是很有幾分傲氣的。


圖:日本飛鳥時代政治家聖德太子,改「倭國」為「日本」的著名人物


隋文帝年間,日本,那時叫倭國,第一次派遣入隋使者。《隋書·倭國傳》有記載:倭國使者說倭王以天為兄,以太陽為弟。中國皇帝歷來自稱「天子」,隋文帝聽到倭王居然和「天」稱兄道弟,立即責令日本改掉這個荒謬的稱呼。


到了隋煬帝即位後,日本使者小野妹子(男性)來華,送來一封聖德太子的國書。聖德太子在國書裡傲慢地寫道:「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無恙!」這種不遜之詞惹得隋煬帝大為不悅,他責怪手下:以後蠻夷這種無禮的書信,別拿給朕看!


後來,小野妹子又來過中國一次,這次的國書抬頭為:「東天皇敬白西皇帝」,雖然少了「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的傲慢,還是透著「我倆一般大」的派頭。但是到了唐朝,日本人跪了。


圖:白江口海戰示意圖


因為被唐朝狠狠揍了一頓。公元663年,為爭奪朝鮮半島支配權,唐朝和日本打了中日有史以來第一仗——白江口海戰,日本慘敗。


這場戰役的經過,《舊唐書》裡只有簡捷的三十一個字:「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


那個時代,大唐武功強盛,對外戰爭攻無不克,這種擊潰敵軍的遭遇戰,在唐軍的輝煌戰史上實在不算什麼。


對日本,就是兩回事了。要知道,這是日本攝政中大兄皇子(後為天皇)親自指揮,舉國三萬士兵,一千艘戰船,卻被只有170艘戰船,二萬人的唐軍輕易擊敗。這是實力和文明的雙重碾壓。


圖:唐代壁畫裡的武士


當年日本戰敗後,國內一片驚恐,生怕唐軍乘勝「直搗黃龍」,於是在九州等沿海地段大量修築山城作為防線。但唐朝人壓根沒來,因為他們根本沒把這個偏遠落後的島國放在心上。


日本人尊崇強者,你把他打得服服帖帖,他就跪你。兩年後日本遣唐使人數,陡然比以往增加了兩倍!從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裡,畢恭畢敬的日本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每次少則三四百人,多則八百餘人。


肩負著「取經」重任的日本留學生們像海綿一樣,從盛唐文化裡汲取了無數養分,滋養了大和民族。在唐朝,日本遣唐使是所有國外使者中最有風度和禮貌的。文獻記載中,唐朝人形容日本使者「容止溫雅」。


圖:日本遣唐船


當時派遣遣唐使是日本朝廷的一件大事,每次任命的遣唐使都要「海選」:首先是沒有劣跡的朝廷官員,其次要有學問,畢竟肩負著學習先進文化的重任,另外,相貌要儀表堂堂,舉止要有風度。


唐代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最有好感的黃金歲月,這依賴於日本一批一批恭恭敬敬的遣唐使,他們遠渡重洋,舉止溫雅求學若渴,留下了中日史上最纏綿的一頁。往事隨風。你強,他就跪;你弱,他就欺。這是兩千年來日本民族的特性。


2010年,日本奈良縣舉行「平城京遷都1300年紀念大典」,天皇明仁夫婦及官員等約1700人出席。大典中,身著唐服的表演者奏起雅樂,展示日本奈良時代官儀、士俗、歌舞、百戲,大家感受一下其中的唐代氣息吧。


官儀


歌舞


騎射


蹴鞠


相撲


射禮


曲水流觴


散樂百戲


小日本就是這樣,你必須打得他心服囗服才行!諾門坎打得日本不敢西顧,所以目前日本只服俄羅斯。而對於美國,日本是口服心不服,口服是被原子彈逼的。


對中國,小日本是完全不服,所以要想奪得對日的話語權,必須狠狠地揍他一回,讓日本人永遠知道什麼是記性!



龍大姐真誠呼籲大家:

拒絕白嫖!看完文章賞個贊再走~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等素材來源網絡,如侵立刪


公眾號:GoyeChina

【洩密食堂】主持人龍大姐,熱衷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Go野是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之一!酒足飯飽,茶餘飯後,向世界傳遞最性感的虛情假意


關注二維碼,來彈我JJ

 歷史很騷,它比小說可要精彩多了 


相關焦點

  • 有一位日本老兵,刺死了中國戰俘,數年後他來到盧溝橋下下跪認錯
    此次事變已經過去了82周年,有些日本民間人士,用自己的方式對此次事變進行懺悔。其中有一位日本老兵叫本多立太郎,他刺死了中國戰俘,91歲高齡時,他來到中國下跪認錯。 本多立太郎,1914年出生於北海道小撙市,他是一個參加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據本多立太郎回憶,那年日寇抓到10名中國戰俘,將他們雙手綁在身後,拴成一串。
  • "被"王力宏掌摑,向日本人下跪,"被"封殺的劉謙,為何能再登春晚?
    王力宏向劉謙隔空喊話:「兄弟,有人打你嗎?那人真的和我長得那麼像嗎?」而真正讓劉謙口碑崩盤的,還是「下跪日本天皇」一事。劉謙在走紅之後,受邀去日本參加節目。節目中的劉謙,身著中國傳統服飾,跪在一個白臉男子前,態度十分恭敬。
  • 你知道有一個在唐朝當官的日本人嗎?
    為什麼咱們喜歡講歷史的人要講一講外國人呢?因為這個外國人在中國歷史上是留下了名姓的,他叫晁衡。有人要問了外國人怎麼叫晁衡?怎麼聽怎麼就是中國人,他還真就是外國人,哪國人呢?日本人,這個名字並不是他的本名,他的本名叫做阿倍仲麻呂,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
  • 半澤直樹:兩次讓上司向他下跪認錯的人
    但是半澤直樹並不認輸,還對淺野說:假如我把這5億收回來了,你就要向我下跪認錯。 最後半澤直樹真的成功收回了這5億,也成功讓淺野向他下跪認錯,但是過程非常艱難。 半澤直樹從放貸到背鍋只用了半集,而洗清自己的罪名卻用了5集。
  • 老梁說的天下第一邪書原來是從日本來的,日本又是從唐朝抄來的
    這部書出自唐朝武則天時期的酷吏來俊臣之手。據歷史記載,武則天看到這本書後十分驚嘆,自己的權謀之術都逃不出這本書的內容,武則天瞬間感到了危機。於是,武則天利用這本書中的計謀,讓來俊臣彈劾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果不然來俊臣中計了,發動手下來寫告密信誣陷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
  • 謝文東:做土匪當漢奸,還向日本人下跪,卻被影視劇拍成了英雄?
    在這個新的城市,謝文東也是逍遙自在,做生意賺了不少錢,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謝文東已經是當地一位赫赫有名的大財主了,甚至於在他手下幫傭的人都有一大批,由此可見,謝文東的生活過得十分滋潤。這樣一名土財主,後來又是如何會和漢奸這個丟臉的稱號掛鈎的?這就得提到戰爭了,在戰爭中,不管你是腰纏萬貫的富豪,還是一貧如洗的貧農,終究還是無法擺脫時局的牽扯,命運也不得不隨著國家一同沉浮。
  • 中國人,你為什麼這麼喜歡下跪?你的尊嚴更重要!
    我們在網上經常見到這樣一種場面,一個或一群中國人跪在地上,或嚎哭或哀求或低頭認錯,每當我看到這種場面,都經不住心中發寒,更是產生一種氣憤之情,恨不得把這些人一把揪起來,大聲告訴他們站直了,你是中國人!中國人下跪禮儀的起源及發展下跪雖然不是中國人特有的禮儀,但卻是中國人做得最徹底的。中國的跪拜與西方的下跪不一樣,清朝乾隆年間,發生過一起著名的「覲禮之爭」: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華,不肯按照中國的跪拜方式向乾隆皇帝雙膝下跪,而是堅持以西方的單膝下跪方式呈遞國書,這還引起了很大的風波。
  • 走進日本,夢回唐朝
    旅行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有的人旅行是為了看風景,有的人旅行是為了拍照,有的人旅行是為了購物,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沒有誰好誰壞,而旅行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意義是了解當地民族文化和鄉土風情,去到日本後總有一種「夢回唐朝」的感覺。而在中國卻很難體會到這種感覺。作為一個遊客,在日本有以下三方面感觸最深。
  • 19次、20次、15次、12次,日本到底向唐朝派遣了多少次遣唐使?
    >據日本史料的十九次遣唐使表記錄分析之一,為何會有20次、15次、12次的說法?但663年白江口之敗後(也有學者從645年的「大化改新」算起),日本人向強者學習的風格顯現,誠心實意地唐化,終於迎來了「唐風時代」。直到838年的晚唐,日本還派出了651人、人數最多的、倒數第二次使團;直到公元10-11世紀,日本才有了自己的「國風時代」。
  • 日本公開3封649年前的遺書,眾人才恍然大悟,難怪朱元璋沒打日本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了解歷史的朋友肯定知道,日本在幾千年前就跟我國有聯繫了,公元57年,來自九州的倭奴(日本福岡縣的一個小國)國王接受漢光武帝賜的金印,並向漢朝朝貢,這枚金印至今存世,是日本第1次向中國朝貢的鐵證。
  • 為什麼古天樂喜歡「黑皮膚」,看他白皮時的樣子,你會恍然大悟!
    前言顏值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外在因素,高顏值的人似乎在這個社會上總是可以得到更加不錯的待遇,特別在娛樂圈中,只有長相出眾的藝人,才能夠在影視劇中當主角,而顏值一般的,只能擔任配角。在生活中,長相好看的人,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喜歡和關注,而長相一般的人,卻只能默默無聞。正文都說「一白遮百醜」,自古大家都喜歡將皮膚養得白白嫩嫩,娛樂圈中很多皮膚白皙的女明星都被稱為是「合影殺手」,因為她們總是可以憑藉白皙的膚色成為人群中最耀眼的一個人。
  • 農村老話「人離此地賤,物離此地貴」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常說的老話「人離此地賤,物離此地貴」的字面理解應該是人離開自己的故鄉或者是大家都熟悉的地方,會變得低微,變得無人問津。而物品離開原有的產地會變得金貴。至於為什麼會如此,想來也並不複雜。你想想,在古代人們的生活很簡單,生活範圍也很小,沒有現代這麼便利的交通,普通人連車馬都沒有,一輩子可能也僅僅活動在自己家門口幾十裡的範圍內。農村都是人情社會,三裡五裡的地方一定會有七大姑八大姨其中之一的。你只要是有點本事有點技術的,十裡八鄉的很容易認識,也會花錢請你幫忙之類的。
  • 去泰國旅遊遇到國王,需要向泰國人一樣下跪嗎?答案是不用!
    泰國是中國遊客最喜歡的國家之一,文化豐富多樣,風景多彩,每年去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不計其數,當許多遊客來到泰國時,他們會發現這個國家有許多獨特的文化,有些文化就讓中國遊客感到尷尬。就像在泰國,當地的皇室都很高貴,泰國人遇到泰國王室需要行禮,尤其是遇到國王,需要下跪表示尊重,但這種文化只針對泰國人。如果中國遊客在旅遊途中遇到泰國國王,該怎麼辦?如果無視這種情況直接離開的話,其實是對當地文化的一種不尊重,很容易引起當地人的不滿,給接下來的旅程增加很多麻煩。
  • 從《日本書紀》的記載看唐朝制度對「大化改新」的影響
    《日本書紀》成書於旨在模仿唐朝的「大化改新」運動之後不久,在第二十五卷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的許多改革舉措,成為了解「大化改新」的第一手史料。那麼,這場改革運動究竟都有哪些內容呢?為什麼說「大化改新」是日本向唐朝學習的一場改革運動?日本人究竟從唐朝那學到了什麼東西?
  • 唐朝皇帝寵幸完日本公主,為何把她們關籠裡?網友:換你也這樣做
    禮品要足夠新奇,才能吸引皇帝的注意,甚至有些國家會選擇美女作為禮物獻給唐朝皇帝,能得皇帝寵愛便是更大的成功。不過,唐朝皇帝寵幸完日本公主,為何把她們關進籠裡呢?網友:換你也這樣做。其間,日本多次派遣使團和留學生來唐學習大唐文化,對於一個尚未形成自己文字的國家,唐朝文字早已發展成熟,文學藝術處於鼎盛時期,才人輩出,正是最好的老師。唐朝時期文化開放,對友人的學習一直是支持的態度。不僅將語言文字、詩詞歌賦傳入日本,還有鑑真等人東渡日本,高僧拜佛、誦經念佛,佛塔建築,將佛教文化傳入日本。
  • 唐朝樂隊在日本
    在1994年10月底的時候,唐朝樂隊應日本文化部的邀請赴日演出。他們在日本演出了兩場以後接受了一個小採訪。
  • 唐朝皇帝直接掌握的神策軍為何從百戰精銳變得不堪一擊
    創建人是唐朝名將哥舒翰。哥舒翰這個名字,一聽就不是漢族人。事實也是如此。他是西突厥人,被河西節度使王忠嗣挖掘,活躍在抗擊吐蕃的前線陣地,多次擊敗吐蕃軍隊。754年,哥舒翰經朝廷批准,成立了神策軍,洮陽太守成如璆擔任首任神策軍使。神策軍第一次在歷史舞臺上大顯身手,並非戍邊,而是平息內亂。755年12月16日,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起兵15萬反唐。
  • 部分美國華人力挺川普:為什麼要給一個罪犯下跪?國家榮耀何在?
    不過,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眾多保守派人士,聲稱「為國家和國旗尊嚴」,拒絕下跪。6月8日,佩洛西率國會民主黨十多位議員在國會大廳為弗洛伊德單膝下跪8分多鐘。其間80歲的佩洛西身體晃動,差點摔倒。福克斯新聞評論說,為了向非裔拜票,佩洛西不惜「拼上性命」。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在近期的活動中,也被眾人簇擁著跪下。對此,川普斥責說:「瘋了!」
  • 唐朝人眼中的日本:一個崇尚文化、虛心學習又略狡猾的小國
    這些使者還把身上的盤纏以及唐朝賞賜的錢財都用來購買書籍,然後泛海歸國。其中有一個官員名叫仲滿,因仰慕中國之風,所以留在了唐朝,改名叫作朝衡。他在唐朝一直生活了五十年,非常喜歡讀書,交接了許多當朝名士,是勤奮好學的日本人之代表。
  • 日本人一日三餐吃什麼?看完恍然大悟,難怪他們這麼長壽!
    日本人一日三餐吃什麼?看完恍然大悟,難怪他們這麼長壽!經濟是經濟水平好了以後很多人都喜歡去旅遊,可以品嘗到不同國家的美食,滿足自己的味蕾。要說到美食,中國的可多去了,但每個國家的味道不同,自然也就給人不同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