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麗姑娘的勵志故事,湖北小護士兩年前來杭州,在武林夜市上開...

2020-12-1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文/攝

王思,總是皺著鼻子說自己不聰明。

「除了會做點手工,其他一竅不通,學習不好,性格也內向。」

這個來自湖北黃岡的26歲姑娘,2018年2月踏上杭州這片土地,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舒適、溫和。她說,很符合自己的氣質。

原本她滿腔熱血,計劃找一份工作,在這座城市落腳。幾經輾轉,她在武林夜市裡有了屬於自己的兩個平方米。

她安安靜靜地坐著,只需要一把鑷子和膠,不出20分鐘,就能用碎布料做出一朵精緻的細工花。

「喏,這是一朵梅花,可以做發卡,也可以做胸針。」她撩開短髮,此刻的眼睛炯炯有神。

她的手藝在夜市裡獨一無二。

喧囂的夜市,穿梭的人流,和安靜做手工的姑娘,這樣的組合,有種奇妙的和諧。

心裡駐著春天,她把花兒獻給生活。

1】從小就愛做手工,武漢小護士辭職來杭州

從小到大,王思都很獨立。

她學的是護理專業,大專畢業後在武漢一家三甲醫院裡做護士。

2年後她離職了。2018年,剛過完春節,就隨著父母來到杭州。父母在臨平經營著一家小飯館,王思想著,既然有做過護士的經驗,也不能就這麼荒廢掉,索性找家三甲醫院,繼續做護士,說不定和武漢的工作節奏不一樣。

很可惜,因為學歷關係,她並沒有得到這樣的機會。

她也不氣餒,反正杭州這麼大,那麼多企業,不怕找不到工作。

後來,她在平安保險做過風控,在釘釘做過客服,又輾轉了幾家創業公司,算是折騰了一陣子。

換來換去都沒有合心意的,還不如自己做點什麼。

很多人迷茫,是因為還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王思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找到了興趣點。

初中住校,除了必備的生活用品之外,她還帶了一個娃娃和毛線。下了課就給娃娃織衣服,因為只有一團毛線,所以織了拆,拆了再織,反反覆覆。

除此之外,她還會拿捲紙折玫瑰花,還會買繩子自己編手繩。簡單來說,她就喜歡自己安安靜靜做點手上的活。

後來上了大專,在圖書館裡,她接觸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手工。

鉤針、繩藝、刺繡、流蘇……每一樣她都有興趣,她就看書學習,再買來材料自己做。強大的動手能力讓她很快就找到了竅門,上手很快。

有一次,她在新華書店看到一本介紹「細工花」的書,雖然那上面全是日文她看不懂,但精美的圖片展示的各種製作精緻的「細工花」,讓她驚羨不已,當即就買下這本書。後來,王思陸陸續續買了一大堆如何製作「布藝花」的書,一有空就按照書上的教程自學。

儘管後來上班了,王思依然沒有放棄這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為何不能把自己的愛好變成事業來做呢?

2在夜市擺起了攤,第一天就賺了300多元心裡很滿足

得與舍,本就是人生一道做不完的選題。

王思數了數自己的存款,想要開一家店,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擺個小攤還是可以的,就賣細工花,小巧又精緻,製作也相對簡單。

因為住在餘杭,她先去考察了西溪,覺得人流量不大,後來權衡了一下,在武林夜市裡有了自己的一小片天地。

「擺攤沒什麼體面不體面的,我靠手藝吃飯,又不怕別人說什麼。爸媽也都是讓我自己做決定的。」王思說。

2019年12月,第一天擺攤,她有點小興奮。以前她在父母的小飯館裡幫過忙,知道做生意沒那麼容易,需要慢慢積累。她沒有期待生意很好,但是畢竟第一次一個人需要面對那麼多陌生人,需要說一些客套的話,還是有點害羞。

她在攤位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埋著頭做細工花,有時候客人來了,她也不敢太熱情招呼,低聲說一句:「隨便看看,喜歡的可以試一下。」

發卡、截止、胸針、發梳、髮簪……單價從20-100元不等。

晚上10點多,她收了攤,算了算營業額。「300多塊,我都不敢相信有這麼多,其實客人還挺多的。」她咧著嘴角又打起了小算盤,「一天300塊,一個月下來就有9000塊,一年……」

之後的每一天,她都早上9點起床,開始在家裡做手工,準備當天的貨品,每個款式都是不一樣的。

工藝細巧的簪花是最見布藝手作人功夫的。做簪花最合適的材料是縐布或者絲綢,將白坯裁剪成方形的小塊,染成各種顏色,捏成花型,綴連玉、牙或貴金屬簪子。

不只是簪花,與繩藝相結合,還能做成耳墜花、項鍊花、胸花等等。越是複雜的花型所需面料越多,而花型越小捏起來難度越大也越顯精緻。

一顆一元硬幣大小的「雛菊」用了一百多片小布頭,細小的花序捲曲成筒形喇叭口,非常精緻素雅。

這些細工花有無窮的花樣,王思也在不斷探索。

下午3點多,她就要出門,坐一個多小時的地鐵來擺攤。

確實,老天還是眷顧這個小姑娘的,連續20多天的擺攤,每天生意都挺好,王思信心倍增。

以前,她都是自己默默做著手工,她不聲張,別人也看不到,到底做得好不好,她也無所謂。現在那麼多人喜歡她的手工,心裡的滿足感更甚。

3疫情影響生意平淡,拍短視頻開闢線上銷售

和王思約採訪的當天,天正下著小雨。

她說,今天不擺攤。過了傍晚時間,天空放晴,她猶豫了一會兒,「來都來了,我去把攤位擺出來,能做幾單也好的。」

這就是她這幾個月來的狀態。

生意剛有起色,她的「雄心壯志」剛燃燒起來,疫情來了。

今年她沒有回家過年,在杭州度過了最漫長的假期。

在家裡的日子,她保持著9點起床的習慣,哪裡也不能去,就在家裡研究各種手藝,做各種手工。「成品越積越多,我當時還在想呢,等夜市重新開張,生意也不用發愁了,不會來不及做。」

4月1日武林夜市復工以來,生意一直很淡。想著五一假期會生意好,她特別備了很多貨,結果也不是很如意。

「感覺這段時間也就掙個攤位費,每天坐在這裡也沒有太大積極性。」她一邊說著,一邊做著手裡的活——用鑷子捏著小塊縐布的一角,一折兩折,再用針筒打膠。

十來分鐘,攤位上就來了三四波客人,大多數都是覺得新奇,看看為主。

王思又絮絮叨叨起來:有個媽媽喜歡我的手藝,還讓女兒周末跟我學了兩天;有個上了年紀的阿姨,買了兩個發卡,30塊,掃了支付寶,但是錢沒到帳人就跑了;有要好的小情侶來光顧,男朋友很大方地付了錢……

有時候,她會一個人跑到野外採一大捧野花回來做一個花籃什麼的。太子灣的鬱金香開得正好,她能流連一整天,一會兒出神地看著花兒,一會兒舉起相機「咔嚓咔嚓」拍照,直到遊人散盡天色向晚。

她還會製作短視頻,上傳到「小紅書」、「抖音」,在線上教粉絲做細工花。她還在思考著,線上銷售的事情。

「畢竟要生活,所以能挺就挺過去吧,不行的話,就去找份工作,細工花變成我的副業。」王思說,這是她的堅持,也是她的信念。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杭州小夥辭職後研究最愛喝的奶茶 一個星期就在武林夜市火了!家裡...
    都市快報訊 今年,為了幫更多人解決就業問題,武林夜市的攤位數增加了15%,有200多個,達到歷史最多。新增的攤位,主要集中在龍遊路武林路口,以及西湖D11(武林夜市的一個美食城)東門口。自4月1日復市後,夜市經理葉連忠的手機時常被打爆,來諮詢攤位的人明顯多了,還有很多人想來練攤。
  • 中浙網:武林夜市與吳山夜市街坊 原味與潮流
    而夜市仿佛並未受到太多幹擾,明亮的燈火仿佛驅散了濃鬱溼意,仍舊一片熱鬧非凡的樣子。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二團九隊小分隊走進人流絡繹不絕的武林夜市與吳山夜市展開調查。武林夜市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商圈,夜市東起武林路西至環城西路,總長300米左右,雖然規模不大,但卻透露著小而精的氣質,吸引著大量年輕人的到來。
  • 杭州90後小夥在武林夜市擺攤,開張兩周因生意太好被迫喊停,搬到新地方後…
    武林夜市附近「袋裝奶茶」爆紅排隊打卡的食客絡繹不絕這周工作日的傍晚6點,志玲來到武林夜市,天還朦朦亮,路口的「龍行天下美食城」裡,一家店鋪剛開始營業,門口就已經排起了長隊。還有一個年輕小姑娘說,店鋪6點營業,她5點多就在附近了。姑娘告訴志玲,她是被「袋裝奶茶」的造型所吸引。「從來沒有喝過裝在塑膠袋裡的奶茶,覺得很新鮮。」現場,幾乎所有人買完奶茶後,都會先在店門口拍幾張照,還有些女生專門拿了單反過來凹造型。
  • 今年武林夜市的攤位數達到歷史最多
    今年,為了幫更多人解決就業問題,武林夜市的攤位數增加了15%,有200多個,達到歷史最多。新增的攤位,主要集中在龍遊路武林路口,以及西湖D11(武林夜市的一個美食城)東門口。自4月1日復市後,夜市經理葉連忠的手機時常被打爆,來諮詢攤位的人明顯多了,還有很多人想來練攤。杭州小夥子朱星辰就是夜市裡的新面孔。
  • 杭州倆大學男孩,湊2萬闖蕩武林夜市!一個月後賺到多少錢
    一個多月前,王宏威和胡志超走進武林夜市。目的很明確:想利用暑假進行社會實踐,體驗一把當下正火的「地攤經濟」。從未做過生意卻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在這個夏天,在暑期生活與武林夜市煙火氣的交織中,體味人生。偶然間,王宏威在「抖音」上看見介紹武林夜市後疫情復市的火爆場景,便產生擺地攤的衝動。倆人說幹就幹,開始做方案。  擺地攤賣什麼商品呢?
  • 杭州各大市場陸續恢復營業 武林夜市賣出的第一件商品是一隻網紅款...
    杭州各大市場陸續恢復營業 武林夜市賣出的第一件商品是一隻網紅款海綿口罩記者 凌姝文 林建安 王青都市快報訊 在杭州,就有數不清的知名市場。平時,市場的人氣總是非常旺,商家、進貨商、零售散客來來往往,你一隻大號黑色塑膠袋,我一輛四輪小推車,就能淘到各種想要的貨品。
  • 武林夜市一鋪難求!12元錢一份的「泰式奶茶」成爆款
    寫在前面你心中的杭州之夜是什麼樣子的?是溫暖的萬家燈火,是喧鬧的繁華夜市,還是燒烤、炸串、海鮮、啤酒的人間百味。我們的第一站來到了杭州中心的武林夜市隨著夜幕降臨,杭城漸漸開始褪去夏日的暑氣。人們開始走出家門,感受輕鬆愜意的夜間生活。相比華麗麗的商場,大家還是更喜歡街頭夜市的熱鬧和人氣。
  • 杭州地攤經濟下的武林夜市,熱鬧非凡,美食眾多,每一樣都好吃!
    來到武林夜市,街道更是被各種攤位和人群圍得水洩不通。這裡的攤位明顯更有組織性,攤主一般都是要交租金,才能在這裡設攤賣貨。所以相較於街邊流動小攤的自由,武林夜市的地攤主們,也面臨著一定程度的租金壓力。吃吃了解到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攤主都還處在虧本的階段,希望在這次地攤熱潮中,能把虧空補上。
  • 在武林夜市永遠被人群包圍的這個男人,最近被央視採訪了
    好奇地點開看了看,嗯?這熟悉的背景不就是杭州的武林夜市嗎?這個總戴著鴨舌帽的男人叫姚鋼,在武林夜市擺攤做噴漆畫已經有8年時間,而距離他從事這個行業,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有人說他的知名度和粉絲量級已然算得上是網紅,有人稱他是藝術家,但是姚鋼介紹自己的時候只說:我就是個擺攤的手藝人。
  • 杭州夜市最全清單!有的營業時間到24:00,爆款「泰式奶茶」太饞人了
    「武林」,一個江湖味很濃的名字,然而卻曾是杭州的古稱,融西子湖畔的溫婉細膩與江湖人生的瀟灑肆意於一體。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聯手下城區商務局共同推出「越夜越武林」專欄,聚焦杭州市中心那些人聲鼎沸中的煙火生活。
  • 「武林K歌」迎來神秘嘉賓,土家阿哥阿妹載歌載舞盛邀杭州市民遊巴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王麗 通訊員 張雷今天,你來武林K歌了麼?每周五、周六19:30-20:30,杭州時尚繁華的老街武林路,靠近海華大酒店北側,都會準時上演一場叫做「武林K歌」的音樂活動。這是一個供歌唱愛好者、街頭藝人、業餘歌者毛遂自薦、分享音樂帶來的快樂、展示自己演唱水平的草根舞臺。從3月16日起,已經有許許多多的唱歌愛好者帶著各種表演輪番登場。而今天,這個草根舞臺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湖北恩施巴東的阿哥阿妹們。
  • 「士林」班底打造夜市今日開街!地標商場延時營業至24:00!免費露天電影要開場…這個周末燃爆夜武林
    「武林」,一個江湖味很濃的名字,然而卻曾是杭州的古稱,融西子湖畔的溫婉細膩與江湖人生的瀟灑肆意於一體。
  • 杭州下城兩新組織直播玩轉「雲上夜市」
    此次「七彩夜市、紅動武林」帶貨直播活動是今年下城區兩新組織開放式組織活動其中之一,由下城區委組織部(兩新工委)、區商務局主辦,武林街道承辦。服務有溫度,武林路國際商業街區黨群服務驛站正式啟用活動當天,也是武林路國際商業街區黨群服務驛站的啟動開館日。
  • 小時人物|他的江湖在武林夜市:做過保安當過北漂,靠噴漆畫贏來愛情...
    小時人物,給你奉上與眾不同的人物故事。在這裡,讀懂世相。夜市是一個江湖。杭州武林路龍遊路交叉的過道口,是姚鋼在這片江湖中的一隅。39歲的姚鋼,他的攤位好似一輛鐵架花車,東西很雜亂。養蜂人的孩子和曾經的夢想疫情影響,武林夜市的人氣還在恢復,姚鋼基本上都從網上接單。這天,他的客人是一個小夥子,想要送一幅畫給女朋友。女朋友是敲架子鼓的,又喜歡打籃球。所以,他要求姚鋼把這些元素都要放進去。
  • 武林夜市全面復攤 首場扶貧「雲拍賣」火熱上演 你熟悉的「煙火味...
    杭州日報訊 「兩個多月沒見了,新年好!」武林夜市裡擺了8年襪子攤位的孫青青開心地跟隔壁擺扇子攤位的李小白打招呼。昨天傍晚,杭州人喜愛的武林夜市全面恢復了。夕陽西下,天色湛藍,夜市裡170多個攤位的攤主們開心地整理、擺放著攤位上的商品,做好十足準備,迎接晚上來光臨的遊客和市民們。馮金軍和孫青青在夜市擺攤賣襪子有8年了,他們是夜市的第一批攤主。馮金軍白天在一家學校裡做多媒體設備維護工作,晚上來夜市和老婆一起做生意。「挺巧的,我記得8年前,武林夜市也是在4月1日開業的。」孫青青說。
  • 城門謠事,武林門外魚擔兒
    人們把各門的物產編成杭曲小調 隨著杭州城池的不斷變遷 昔日起重要作用的城門均已湮沒 取而代之的是古城門遺址的石碑 今天和大家講述的 是杭州武林門的故事
  • 歷史上真實的武林大會,誰是天下第一武林高手?
    1929年,國民政府中央國術館,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國家武術隊,在浙江杭州舉行了一場全國性的武林大會。一時間,全國各路高手雲集杭州,紛紛登上擂臺各施絕學,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武林巔峰對決。歷史上真實的武林大會這次武林大會正式的名字叫杭州國術遊藝大會。
  • 戴師與《武林舊事》的故事
    從武術方面來講,杭州也是武林俠士聚集的地方,1929年杭州國術大會也在這裡舉行,可謂名家林立。李景林、劉百川、杜心伍、孫祿堂、楊澄甫、黃元秀、王子平、牛春明、田兆麟、王卓誠、鞏成祥、褚桂亭等前輩,都在這裡留下了武術的足跡和故事。
  • ...杭州90後美女一夜爆紅!爸媽說她「書白讀了」,網友卻贊:好勵志
    經過多方打聽,記者終於聯繫上了話題的主人公:91年的江西妹子趙靜。而她背後的故事,遠比攤位名字更加美麗。喬司來了一枝花2017年,靜靜跟著在喬司三角村服裝廠工作的姐姐,來了餘杭。畫面左邊這個正在幫顧客挑選衣服的,是93年的重慶姑娘海燕,下午3點半從牛排店下班後,就收拾收拾來到夜市攤。而這個忙著打包衣服的,是96年的江西姑娘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