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今年,為了幫更多人解決就業問題,武林夜市的攤位數增加了15%,有200多個,達到歷史最多。
新增的攤位,主要集中在龍遊路武林路口,以及西湖D11(武林夜市的一個美食城)東門口。自4月1日復市後,夜市經理葉連忠的手機時常被打爆,來諮詢攤位的人明顯多了,還有很多人想來練攤。
杭州小夥子朱星辰就是夜市裡的新面孔。他是從朋友手中接下攤位的,原本也帶著「練攤」的念頭,沒承想不到一星期,就憑藉泰式奶茶火了。如今,他把攤位遷入了夜市的龍行天下美食城,每晚6點開門。
朱星辰從沒想過自己會從一個電商創客變成賣奶茶的。他在疫情發生前辭別職場,疫情期間一直賦閒在家,研究最愛吃的泰國小吃和泰式奶茶……終於,把自己的喜愛變成了受人歡迎的事業,在武林夜市落地開花。
以前每年都去泰國旅遊
今年在夜市賣起泰式奶茶
在童年的回憶裡,豆漿是用塑膠袋裝的,灌滿一長條,拿項圈紮緊,喝的時候用吸管戳個洞。現在很難找到這樣的豆漿了,但朱星辰做出了袋裝奶茶。
朱星辰喜歡旅遊,每年都要去泰國待好久,尤其曼谷、普吉島,當地的美食對他有著「致命誘惑」。
「普吉島的普吉鎮,周末會開放夜市,是我必去的地方。那裡有一家做了好多年的調酒餐車,我做的『莫吉託』(一種雞尾酒)就是受這家啟發。還有幾次我大熱天在路上找吃的,走幾百米就能遇到泰式奶茶攤,就一輛摩託車,上面掛著操作臺,一杯冰奶茶下肚,記憶猶新。」
在很多人看來,朱星辰用袋子裝奶茶是噱頭,但他說,其實這就是泰國最常見的包裝。「因為疫情,出國不方便,我不能任性地跑去泰國就專門為了一袋奶茶,所以便自己做了。」
隨著夜市攤位數量增加,逛夜市的人也變多了。朱星辰的攤位在網上走紅後,很多人慕名前來,在攤位前排起「長龍」。後來,夜市路口的美食城空下一間鋪子,儘管只有3平米左右,朱星辰馬上搬到了那裡,用剛賺來的錢購置了冰櫃、淨水器等設備。
網友還以為是夫妻店
沒想到是全家總動員
朱星辰曾是一名電商領域的創客,所學專業是包裝設計,他從沒料到自己會跟餐飲小吃沾上關係。
但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現在的他,沒有了休息天,早上8點起床用一上午的時間煮茶、蒸糯米飯,從夜市收工到家已經是半夜了。儘管很疲憊,他卻異常堅定,「我會堅持做下去,這就是我夢想的事業」。
而家裡人從一開始的反對,到現在,已經變成全員出動幫忙了。
朱星辰的爸爸自願擔當「保安隊長」,到現場維持秩序;媽媽是「後勤隊長」,清潔消毒器具的事都交給她;舅舅負責採購,每天跑果品市場買新鮮芒果;弟弟、妹妹也利用暑假,到店鋪幫忙。
朱星辰說:「我的工具、原料大多放在家裡,每天都要體驗一回搬家的滋味。」下午4點多,一家人開車到店鋪,妹妹幫大家去買晚餐,男孩子們就留在店裡搬貨、整理,做準備工作。
來過幾次的人對這一家子印象很深。
有網友給朱星辰留言:「最早還以為你們是夫妻店,沒想到哈哈哈!」「第一次去沒開,第二次去停電但我喝到了,第三次去,叔叔都認出我了。」還有網友看到別人的評論,恍然大悟「原來那個站在店面邊上幫忙的是你爸爸」!
除了自己家人,朱星辰還聘請了幾位幫工。在4小時的營業時間內,幾個人就擠在小小的店面裡,忙得熱火朝天。
等結束了忙碌的工作,大伙兒約著撮一頓夜宵,就成了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
跑出去邀請民間手藝人
「數字夜市」將成新標籤
如果把武林夜市比作一個江湖,朱星辰只是其中一名江湖客。
在這個江湖中,只要你有特色,就有機會一炮而紅;只要你有手藝,就能夠優先進駐。
葉連忠是武林夜市的經理,也是一個「跑江湖」的。最近,江湖上新來了很多手藝人,都是他跑出去,一家一家引薦進來的。「因為我們的擴市是有針對性的,優先選擇非遺手工藝品。」
幾個月前,清河坊開始改造提升,未來將打造成一個「工匠坊」,集合各類知名的工匠作品,原先的有些民間藝人,將漸漸從街區退離。
得知這個消息後,葉連忠便跑到清河坊,找到了準備撤離的民間藝人們,說服他們搬到了武林夜市。這一下,極大地豐富了夜市的業態,在攤位上多出了很多有趣的手工藝品:骨雕、刻盤、刺繡、葫蘆烙畫、鼻煙壺等。對於這些新引進的工藝鋪,夜市還提供了政策福利,免2個月的租金並在後續給予租賃優惠。
除了這些「搬家」過來的手藝人,在新增的攤位中,有的商戶是在疫情期間轉到夜市來的。夜市還拿出了個別「練攤位」,提供給尚未畢業的在校學生練攤。
目前,夜市人流量跟今年復市時相比,至少增長了10%。
接下來,武林夜市還將做好數字賦能和助力外貿兩篇文章。葉連忠說,他們計劃引進智能化管理系統,更好地維繫商戶與夜市管理方的關係,同時,為下城區的外貿企業和夜市商戶牽線搭橋,幫商戶優先在下城的外貿企業中尋找合適的供貨商,助推外貿產品轉內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