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她是我們身邊出了名的「老好人」,幾乎是有求必應,無論是在親情、友情還是自己的感情上都永遠是心腸好的那一個。
可是現實卻很殘酷,婆婆在家裡隻手遮天,她沒有任何發言權,朋友們相處時總是忽略她的意見,丈夫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她也忍氣吞聲。
說實話,幾個玩得好的朋友都勸她做人不要心腸太好,要懂得去爭取自己的利益,但是她都是一笑了之。我的其他朋友背後總在議論:為什麼她一個心腸這麼好的人,命卻如此苦呢?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心腸越好的人,命越苦,根本原因有三點:
01容易心軟,不懂拒絕
心腸軟的人耳根子也軟,別人提出的要求幾乎是不懂拒絕。
生活中這樣的人,別人要他做點什麼事情,可能這件事他明明可以拒絕,就因為一時心軟,他也答應,沒做好還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這在心理學上屬於「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比如我的這位朋友,她就是不知道拒絕心腸又軟,朋友們都慢慢地忽略她,家人也變得不尊重她,她自己知道她的生活其實很壓抑,也很不幸福,經常她還說自己是個命苦的人。
她要是懂得拒絕,生活會少很多煩惱,她如果心再硬一點,知道為自己爭取利益,那麼她的感情也會幸福很多。
朋友之間其實有很多請求是「不情之請」,答應之後,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諸多煩惱,那這時候心軟的人就容易吃虧了,因為他們不會拒絕,帶來的後果就是平白無故給自己的生活添堵。
一時心軟答應別人的請求,如果完成了倒還好,可是如果沒能完成別人的要求,到頭來還落得別人不停地埋怨。自己心理上可能還過意不去,覺得得罪了別人,結果就是裡外不是人。
心理學家認為懂得拒絕的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自己的生活本來就有很多煩惱有待解決,別人的不合理的請求要懂得拒絕,不要太心軟,不用擔心拒絕別人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
要學會對朋友說「不」,這是一種魄力,更是對自己的幸福生活負責。內心強大,學會拒絕,生活快樂。
02心思細膩,看重外界評價
生活中有一類人,他們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很想要活成別人口中的「自己」。他們心思很細,身邊的人說的每一句話他們都會認真在意,並且還會為了別人的一句評價去改變自己的現狀。
哪怕他們根本達不到或者是別人說的跟他們自身並不符合,他們也會義無反顧地去打破自己正常的生活。
這類人,在心理學上叫做:「活在別人的世界裡的人」。
其實就是自己的生活始終圍繞著別人來轉,表面上看起來一片和諧,實際上一直用他人的價值觀和看法來約束自己的生活,沒有真正去追求適合自己的生活,會活得十分疲憊,長此以往,命怎麼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