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神鼓5月來杭!放下手機,讓你置身《時間之外》

2021-02-11 動聽968


三年前在北京進修時,曾看過林懷民的雲門舞集,一種很驚豔的感覺。當時就聽有人說起,在臺灣,還有一張與雲門舞集齊名的文化名片,那就是劉若瑀老師創辦的優人神鼓。當時根本不知這優人神鼓,優在何處,又神在何處,沒想到三年後的今天,自己卻與它結下一段深深的緣。

杭州劇場首演《勇者之劍》

2017年6月,優人神鼓來杭州進行首演,一曲《勇者之劍》在杭城颳起了一陣旋風。優人舞者的肢體動作、舞蹈與擊鼓融為一體,演繹出綿延不絕的敲擊詩篇,尤其那份滲透於動靜之間的禪定和單純,讓身處都市喧囂中的人們感到醍醐灌頂般的心靈震撼。我當時在臺下,真真切切地被這種「寓道於藝」、「道藝相融」的表演打動了。作為攝影師,出於定格美好瞬間的習慣,我隨手端起相機為優人舞者拍攝了一組照片。巧的是,好友戴志清是優人神鼓此次來杭演出的演出經紀,當我的這組照片經戴志清之手贈予優人劇團後,意外地被劇團一眼相中,選入宣傳照。因為有了初次愉快的交集,我決定利用暑期時間到臺灣一訪,深入探秘優人那份動如脫兔、靜如處子的氣質到底是怎麼煉成的。而優人神鼓劇團也對我報以熱忱回應,正式向我發出了駐團攝影採風的邀請。

表演三十六房基本功訓練

8月15日,出發之前,我收到了優人神鼓劇團發給我的一份行程單,滿滿的。我收拾了簡單行李,帶著劉若瑀老師的《三十六堂表演課》和黃志群老師的《在印度,聽見一片寂靜》,踏上了優人神鼓探訪之旅。在蕭山機場等候時,內心還有些小忐忑,畢竟是獨自一人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難免有些恐慌。但是兩個小時之後,當飛機落地,看見優人神鼓劇團派了專人來迎接我,我的顧慮和恐慌就煙消雲散了。來接我的是個年輕姑娘,戴著一副無邊眼鏡,衣著素樸,氣質安靜斯文,她自稱小吳,是優人神鼓劇團的一名行政人員。

瑞芳金瓜石-優人山房

在小吳的帶領下,我來到了優人的集體宿舍「優人山房」。它位於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離九份山城幾步之遙,卻格外的安靜。沿著石階而上,野草叢生,眺望遠處的雲海,恍若走入另一個世界。對於一個注重體驗的攝影採風者而言,此次探訪之旅,優人神鼓劇團給予了我最高的禮遇:安排小吳全程陪同我,同吃同住同行,隨意觀摩他們的日常,基本功、鼓課、彩排、戶外演出,甚至參與生態公園的勞作,等等。總之,在臺灣的九天時間裡,優人神鼓劇團儼然視我為他們中的一員。

表演三十六房彩排訓練

從住宿地「優人山房」,到優人們平日練鼓的木柵老泉山,大概需要花兩個小時。先公交,後捷運,再火車……小吳每日都要這樣往返奔波。面對這份常人可能不堪忍受的顛簸之苦,小吳卻淡淡地說,她很喜歡這樣的路途時光,可以很安靜地思考,那種獨處,猶如優人所提倡的靜坐,能在喧鬧生活中放空自己。從小吳身上,我似乎觸摸到了點端倪。世人大都追求「日益」,鮮衣怒馬;只有少數人甘於「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生活也就簡單清淨了。

杭州劇場首演《勇者之劍》

表演三十六房基本功訓練

在木柵老泉山,我的這份感觸得到很好的印證。這是一片原始森林,優人們練鼓隱修的地方,是他們怡然自在的精神家園。幾日裡,我拿著長焦,默默地在遠處進行拍攝,用心感受和體會優人的情感脈搏,在他們訓練的間隙,也偶有幾句交談。漸漸地,從陌生到熟悉,優人們在我的鏡頭下沒有任何警惕和拘謹,呈現出了他們最本真的樣貌。優人的日常生活既簡單清苦,又讓人覺得神奇、不可思議。女的束髮,男的光頭,在沒有演出任務的日子裡,每天伴著山林裡的豔陽、風雨、寒流、蟲鳴,打赤腳、吃飯、靜坐、擊鼓、修習武術……在這裡所見到的一切,真的有時間之外的感覺。

木柵老泉山劇場

山上還有一條流浪狗讓我印象深刻。起初我以為是優人神鼓劇團養的小狗,不想卻是一條流浪狗。木柵老泉山下有很多流浪狗,唯獨這條小狗與優人特別有緣,每次優人上山時,它就會一路跟隨跑到山上,親密地圍著優人轉,隨著鼓點奔奔跳跳,摸一摸它還會乖巧地躺下來。後來,優人神鼓劇團就給它取名皺皺,並給它帶了個項圈,它終於成了劇團的編外一員,老泉山上的一道風景線。

木柵劇場裡流浪狗皺皺

優人的日常訓練是高強度的,他們每日都汗流浹背,而外出演出時經常會遭遇毒辣太陽和雷電暴雨。面對大自然的變幻,優人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在八德演出那日,正遇豔陽天,火熱的太陽直射,優人們個個揮汗如雨,逆光之下,可見汗水飛濺,猶如雨柱。另一場演出在木柵老泉山上劇場,恰逢颱風,天色風雲變化,暴雨打落在身上,而優人們鎮定自若、一氣呵成地完成所有演出。小吳告訴我,其實不止烈日和暴雨,優人們還曾有在大雪中演出的經歷呢。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想,向大自然開放身心,以大自然為助緣,汲取氣貫長虹、酣暢淋漓的大能量,這或許正是優人神鼓成功的秘密所在吧。

表演三十六房基本功訓練

優人神鼓探訪之旅轉眼就要結束了,臨行前,我拿出鼓棒和書,請劉若瑀老師籤名。當時她正忙碌著,便說稍等,得空便籤。過不一會,劉老師親切地喊著我的名字說已經籤好了。作為劇團的靈魂人物,劉老師的確很忙,在優人神鼓劇團期間,我只見過劉老師兩次。第一次是剛到臺灣,匆匆趕到劇團在市區的一個訓練基地三十六房,只見她在認真指導優人彩排,間隙時寒暄了幾句;還有就是這次臨行告別。真沒想到劉老師竟能喊出我的名字,別看這是小小細節,卻瞬間令我溫暖和感動。劉老師在書的扉頁上簽名留言:「分享當下。」佛家講究「安住於當下」,劉老師看似隨意的一句贈言,也是滿滿的禪意。

離開劇團的第二天,恰逢自己生日,於是,我決定多逗留一天,獨自到臺灣各處逛逛,為自己過個不一樣的生日。感謝小吳,至始至終那麼貼心,為防止我迷路,花心思給我做了很多路線圖,詳細地用箭頭標註。最後,又送我到機場。在返杭的飛機上,我一邊攤開劉若瑀老師的新書《77個擁抱》,一邊在細細回味連日來鏡頭所拍攝到的優人生活的一幅幅畫面,對優人神鼓的「神」漸漸多了一份明悟:功夫在詩外,處處皆修行,神鼓之神在鼓外。

八德生態公園表演

   — END —   

攝影:清可

文字:清可

本文已獲授權


     優人神鼓《時間之外》

2018年05月25日

2018年05月26日

杭州大劇院

動聽968 媒體主辦


購票請點擊「閱讀原文」

本文為廣告信息,解釋權歸品牌方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重磅福利|被王力宏寫進歌詞的優人神鼓邀你來親密接觸!
    中午彼此輪流負責當大廚用山泉水煮飯,然後再練直到天黑才下山通過與大自然的互動訓練團員的感官讓他們學會沉澱自己、面對自己「走一天路打一鼓」優人這種淬鍊自我的方式稱「雲腳」優人神鼓創始人劉若瑀認為專心走路時
  • 優人神鼓 動中有靜,鼓中聽禪
    放下當下,不是就沒了生活,而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我們能夠體驗活在當下,任何一剎那都是實實在在的,不會有虛浮不著力的感覺。優人神鼓的表演是別出心裁的藝術創作,走在藝術的尖端,我為臺灣有這樣的藝術表現歡喜,這是臺灣的生命力和智慧結晶。
  • 臺灣優人神鼓 | 在禪意中感受力量之美
    優,在中國傳統戲曲中指的是表演者;神,則是人在高度專注下,所進入的一種寧靜、無我狀態。「優人」是古老的表演者,「神鼓」指一個人在最大的放鬆和警覺中,透過內心的寧靜,將擊鼓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這就是蜚聲國際的臺灣優人神鼓(創立於1988年)。
  • 專訪「優人神鼓」創始人劉若瑀:《時間之外》就像緩緩打開的水墨畫
    難怪流行歌手王力宏,會把它寫進《火力全開》的歌詞:「文化是武器,埋在每根神經,被優人神鼓打醒……」5月25、26日,優人神鼓的《時間之外》將在杭州大劇院連演兩場,創始人劉若瑀坦言自己也沒想到,她第二次帶著優人神鼓來杭的速度會如此迅速。
  • 優人神鼓 擊鼓者誰?
    它呈現生命的恣肆,自也是一種釋放,終究來想,還只是生命單一的面向。6月24日晚,國家大劇院,看臺灣的優人神鼓,凝定、莊嚴、素淨、神馳,一種自主的收放節奏,讓觀眾也攝心一處,靜靜體會這動靜之間的張力與深意。整場演出命名為《時間之外》:何謂時間之內,何謂時間之外,一個與自我存在相關的命題,伴隨著鼓聲之餘響,一直到演出結束。我後來乘坐地鐵,依舊聽到有人在熱烈地談論。
  • 優人神鼓 :震撼世界的中國鼓聲
    「優人神鼓」是把佛家的禪定思想用於擊鼓這項活動中的成功實踐者。 ▲ 優人神鼓《聽海之心》「 在鼓聲中明悟生命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藝。道與藝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的鴻溝。「優人神鼓的」禪鼓與「雨法雨」的禪樂一樣,都承載著對「道」樸實直觀的顯示。
  • 賣爆了的優人神鼓《時間之外》,我有給你留票 福利
    買票看過《百鳥朝鳳》感懷中國民族傳統式微的各位同學,可以來對比看看,臺灣優人神鼓的《時間之外》。海那邊的匠人,面對同一個議題,同一個困境,如何實力解題。所謂堅持,所謂保護,所謂發揚光大。不是靠跪出來,而是花時間去想去做出來的。
  • 票務君帶你Pick王力宏歌裡唱的「優人神鼓」!
    1988年創立「優表演藝術劇團(原優劇場)」,由民間祭儀和民俗演藝的學習入手,以太極導引和身體能量的開發為訓練基礎。1993年,與黃志群合創「優人神鼓」,將擊鼓、靜坐與武術融入創作中,開創劇團新的風貌。曾率團兩度雲腳臺灣,遠赴印度、西藏,以行者的腳步帶領優人走上『道』『藝』合一之路。
  • 優人神鼓攜經典巨作《勇者之劍》將在大雁塔下敲響西安觀眾心鼓
    6月2日晚,陝西大劇院將迎來首度戶外公演,這一次,來自臺灣的優人神鼓團隊,將為西安觀眾奉上一種集武術、樂器、鼓藝、戲劇等為一體的舞臺表演形式,演繹一場一面是寧靜,一面是力量的視聽盛宴。陝西大劇院開啟戶外公演新篇章自西安交響樂團2013年開啟戶外公演以來,約有數十萬海內外遊人及西安市民受惠其中,戶外公演的概念經過5年培育,開始逐漸深入到西安尋常百姓家。
  • 優人神鼓,你有所不知其造「神」背後的這門內功絕學.
    時間之外》DTS加強聲效70分鐘全版2.優人神鼓《金剛心》DTS加強聲效75分鐘全版老看官已懂拿福利的方法,自不必再多言。| 《時間之外》宣傳片自優人神鼓YouTube主頁 |優人神鼓近三十載,其創作的劇目《金剛心》、《聽海之心》、《時間之舞》等等,在全球巡演,備受矚目。《紐約時報》稱「他們的鼓樂敲響了寂靜之音」;《世界日報》稱其作品是「阿維尼翁藝術節最佳劇作」優人神鼓,何以如此動人?他們的鼓樂不一樣?舞蹈不一樣?
  • 臺灣優人神鼓樂團新作《墨具五色》登陸廈門
    優人神鼓《墨具五色》戶外見面會暨排練秀在廈門南普陀寺天王殿外廣場舉行(央廣網記者 陳庚 攝)央廣網廈門11月8日消息(記者陳庚)11月8日-9日,臺灣著名打擊樂表演藝術團體優人神鼓攜最新作品《墨具五色》亮相2019年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運用新穎的科技投影,將極簡的擊鼓表演與繽紛的潑彩畫相結合
  • 【國家大劇院低價票】臺灣優人神鼓劇團《勇者之劍》•又名《金剛心》
    2015年6月24-25日臺灣優人神鼓劇團《時間之外》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全場售罄2000多人的大劇場因為這部劇目演出使時光杳邈悠遠又俶然在前△優人神鼓創辦人、藝術總監劉若瑀老師;音樂總監黃志群老師他們遠離喧囂的城市,駐紮在木柵老泉的原始森林中,打拳,打坐,打鼓,女的束髮,男的光頭,生活極其簡單。
  • 優人神鼓,用鼓點重新定義戲劇
    沒有故事,沒有情節,沒有對白,來自臺灣的優人神鼓,用咚咚的鼓點將戲劇表演重新定義。5月23日,繼前年的《勇者之劍》,去年的《時間之外》後,優人神鼓的又一部力作《聽海之心》也將亮相杭州大劇院。今年是優人神鼓成立31周年,這部20多年前劉若瑀在懷孕時執導的《聽海之心》,則讓觀眾在咚咚的鼓點聲中回歸寧靜。
  • 優人神鼓劇團創始人劉若瑀:教監獄裡的收容人打鼓,她一點點看到了他們的進步
    ,就可以經常置身在時間之外。」為什麼會取《時間之外》這個名字呢?大概已經是2012年的時候,三年多前,要做這個作品的時候,之前我非常的忙,衝來衝去。我坐在車子裡面正想閉目養神,毛病來了,就開始找手機。現在的人大概離不了手機了,然後就開始馬上找那個手機,我就找想看一下有沒有什麼事情,有人聯繫我,只是想拿出來看一下。結果我沒找到,我手機居然沒帶。那麼忙碌從辦公室衝到這裡來開會,結果手機就不知道忘在哪兒了。我想,等下他們怎麼找我呢。就在那裡正在想著的時候,反正我已經夠累了,就休息一下吧,也沒手機,霎那之間沒手機。
  • 2020優人神鼓邀您一同開啟庚子鼠年美好
    成都文殊院演出 優人也融匯自然環境、歷史遺蹟創作演繹。以《聽海之心》在明池森林遊樂區展開撼動靈魂的「明池水劇場」;以《光明海島》敬天禮地,攜手臺電「點亮十三層」喚起土地的記憶。 三十餘年力量的累積,使優人足以展開藝術間的文化對談。
  • 優人神鼓:身體才是表演的本質
    優人神鼓身體才是表演的本質李蝴蝶
  • 現場 | 優人神鼓《墨具五色》:回歸初始,再度啟航
    2017年初,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音樂總監黃志群再度攜手創作,將多年來對生命的體悟寄予這部新作《墨具五色》之上,這部作品也是兩人回到老莊理想初心的呈現。2019年9月27-28日,這部作品將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這也是這部作品中國大陸的首演。
  • 李安、王力宏、梁家輝、楊麗萍都讚賞的優人神鼓,到底是什麼?
    「 優人神鼓本色出演 」2007年11月  ▲《戰·鼓》劇照 影片中的「禪鼓山人」就是臺灣的「優人神鼓」,並由「優人神鼓」團隊成員本色出演。這一切,緣於4年前的一次偶然。2003年,香港導演畢國智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看到優人神鼓的表演,大為震撼。事後,他說:「我要去找他們,我要知道演出怎麼可以這樣棒。我要把他們的故事拍成電影。」一個星期後,畢國智在臺灣的木柵老泉裡山上找到了優人神鼓團隊,近距離觀察了優人神鼓的訓練和日常生活。腦海中漸漸浮現出一場香港香港叛逆小年輕來臺灣受優人神鼓團隊感化的故事,他決定以此來拍攝一部電影。
  • 專訪「優人神鼓」創始人劉若瑀 |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快的是人而已。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是要追求快的,但對於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的內心而言,卻要慢下來,體會生活,體會愛的溫暖。6月9日臺灣著名的藝術團體「優人神鼓」首度亮相杭州大劇院,作品《勇者之劍》便是在教你做一件事——讓自己的內心慢下來。
  • 劉若瑀:優人神鼓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
    劉若瑀曾說:「『優人』最好看的地方,是他們所表現出的那股單純,必須真的有力量,才能感動人,這也是優人們一直在訓練的。」 大隱精舍攜手優人神鼓創辦人暨藝術總監·劉若瑀女士,隆重推出文化藝術講座:優人神鼓的藝術之路和作品秘鑰。讓我們共同走進這些表演家的藝術生涯,聆聽他們的從藝故事,從而也反思自己的生活,這一刻,讓我們共同享受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