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明朝,首先想到的兩個人,一個是真命天子朱元璋,另一個神機妙算劉伯溫,這兩個人在民間都是傳說神話了的人物!
民間流傳這麼一句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由此可見,在民間人們視乎將劉伯溫比於諸葛亮,比諸葛亮更勝一籌!
但是諸葛亮卻能深得兩代帝王的信任,劉備臨終託孤諸葛亮,如果劉禪能輔則輔,不能輔,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而諸葛亮呢?卻選擇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流芳千古,而自比諸葛亮的劉伯溫為何到老不能善終?
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精通經史,尤其擅長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即1359年)朱元璋三次聘禮將劉伯溫請出山,而劉備同樣三顧茅廬卻不曾備聘禮,劉伯溫一出山,則是向朱元璋上書時務十八策,謀劃平定張士誠以及陳友諒,然後北伐中原!輔助一介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登上了帝王的寶座!一統江山,這裡劉伯溫似乎比諸葛要強大一籌!
建國以後,劉伯溫再次上書設立軍衛法,肅正綱紀!將大明江山繁榮昌盛!就連朱元璋也時常感嘆稱讚劉伯溫:「吾之子房也」可見劉伯溫在朱元璋心裡的地位!既然朱元璋如此的器重劉伯溫,為何劉伯溫卻不得善終呢?
漢朝韓信說過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就是自古帝王都會屠殺跟隨自己建功立業南徵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以及謀士,而朱元璋最為顯著,其中「藍玉案,」和「胡惟庸案」更是殺得京城血流成河,就連一向號稱神機妙算,先知先覺,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劉伯溫,竟然也慘遭毒手,未能善終!
朱元璋是真有本事,還是徒有虛名?根據傳說,建國之後,天下太平,朱元璋總是感覺自己的江山會被人奪取,於是就召劉伯溫覲見!詢問一下大明的國運氣數,劉伯溫剛到之時朱元璋正好將一個燒餅咬了一口,生性多疑的朱元璋趕緊將那燒餅扣在碗裡讓劉伯溫算一算是何物,劉伯溫掐指一算說道:「半是日兮半是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朱元璋一聽心下駭然,劉伯溫果然有通天地之本事,於是趕緊謙虛的問道:『敢問先生,我大明朱家天下國運幾何?劉伯溫說道:『陛下您萬子萬孫還要問麼?』朱元璋感嘆到:『自古草木枯榮,天下也永遠不是一家之天下,唯有德者享之,先生但說無妨,朕賜你無罪!劉伯溫卻仍舊不敢直言,說道:「陛下江山固若金湯,這皇城萬丈,無人能翻閱,唯有那燕子來去自如,陛下江山更是千秋萬代」
這話在朱元璋的耳朵裡那是恭維,卻不知道這是劉伯溫的預言!暗含著大明的亂象,以及滅亡,朱元璋並不死心,一定要劉伯溫佔卜一卦,說出大明的氣數!「遇順則止」這是劉伯溫給朱元璋的四個字,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拆字得出「川」「百」「八」認為大明國祚308年~!雖然無奈,但也任命,卻不知他誤解劉伯溫之意,兩百多年後,闖王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國號大順!
竟然劉伯溫如此的神通廣大,為什麼卻看不透朱元璋的心呢?
洪武八年,正月下旬,劉伯溫偶感風寒,朱元璋知道消息之後,就派人帶了御醫替劉伯溫診病!朱元璋派的這個人是誰呢?是劉伯溫的死對頭,胡惟庸!胡惟庸帶著御醫給劉基開了藥之後,劉伯溫一定知道這藥沒法喝,但是這是朱元璋賜的,他要學諸葛亮,做一代忠臣流芳百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喝了藥的劉伯溫,腹痛如絞,沒多久就去世了,臨死前對兒子一番交代,將畢生所學盡數獻給皇上!並且立下遺囑,劉家子孫不得再踏入玄門!
不是劉伯溫沒有料到朱元璋要謀害於他,而是他選擇已死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