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撬動大發展 「秀水舟山」美麗經濟蓄勢起飛

2020-12-28 中國新聞網

端頭村垃圾分類研學基地 蔣啟明 攝

中新網永康9月29日電 題:垃圾分類撬動大發展 「秀水舟山」美麗經濟蓄勢起飛

記者 趙曄嬌

「春閱楊溪水,夏觀溼地雲,秋賞潭湖月,冬吟白巖雪。」一篇《浙中舟山地景賦》引發人對「秀水舟山」無限的想像與憧憬。

《浙中舟山地景賦》。舟山鎮提供

《浙中舟山地景賦》描繪的是浙江省永康市舟山鎮的勝景。這裡有一個農村垃圾分類網紅村,端頭自然村「人均日產垃圾僅38克」,約等於一個雞蛋的重量,引領了農村垃圾分類的新風尚。

小小的垃圾更是撬動了「秀水舟山」大發展。百幢古民居、鬼斧神工般的巖宕群、神秘的巖畫、省級最具特色溼地、紅三團紀念館、一個個像端頭這樣的美麗鄉村,構成了全域旅遊的新格局,「美麗經濟」蓄勢起飛。

神秘的古巖畫。舟山鎮提供

蝶變之起源:垃圾分類分出網紅村

改變要從農村垃圾分類開始說起。

2016年,當金華農村垃圾分類經驗在全國推廣時,端頭村因地制宜自創農村垃圾分類「端頭模式」。

這裡依偎溪畔,村道整潔乾淨。村黨支部書記俞海道出了這背後的秘密:精細。

精細在重源頭。三色垃圾袋個個有編號,黑色、綠色、藍色分別收集其他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村民按顏色投放進小木屋垃圾房。「垃圾袋上有編號,投放不好會有志願者來指導,村微信群內也會被批評。」未遲民宿的管家胡冬婷表示。

精細在對垃圾進行二次分類。垃圾分揀員將大類下面再細分為15類,按照廢品屬性歸類、擺放,並在垃圾收集過程中嚴格遵守乾濕分類運輸規則,嚴防前期分類後期混合。垃圾分揀站內放置15個垃圾箱,分揀員分揀檢查後,在相應的登記簿上,做好垃圾袋發放、廢舊電池回收、農戶垃圾分類等級記錄。

精細在有幾本垃圾兌換帳。依託村內小店,端頭村設立了資源兌換超市,還有幾本翻得已經卷邊的本子,詳細記錄著每一筆兌換帳。「廢舊電池可以以舊換新,燈泡燈管可以換一袋食鹽,18個積分還可以換一把雨傘。」兌換點人員應菊群說。

經過近4年的創新實踐,端頭村從一個無工業、無名氣、無集體收入的「三無」村莊,一躍成為垃圾分類「網紅村」。

如今的端頭,其風貌透過一位文人留下的《端巖賦》可領略一二:淨美邑鄉、錦繡田園、民風淳樸、景色校驗,名曰-端頭,形勝桃源,綠道環村繞、芙蓉入畫間、卉茵花嫵媚,溼地鷺翩躚。更著舍清新,人陶然。釐塵垢成樣板,居睦鄰以永年。忠孝民尚德、重學業崇賢。鍾靈地,孰不留連。

氣勢恢弘的舟山鎮巖宕群。舟山鎮提供

垃圾成支點: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勝勢

垃圾分類每年吸引各地近萬人來到端頭村。人氣旺了,新的問題隨之暴露出來:旅遊團、學習團來看一圈就走,吃不在村裡、住不在村裡,垃圾分類讓村民有了「面子」,可致富增收的「裡子」在哪裡?

村兩委動起腦筋:建民宿,讓客人都留下來!

錢在哪裡?這沒有難倒對美好生活越發嚮往的端頭人,村集體經濟投入一點,村兩委幹部有魄力、敢擔當,以個人的名義向銀行貸款,再發動村民入股,就這樣總投資近1000萬元,佔地640平方米,融合餐飲、政務、商務、會議接待等功能的塘湖山莊拔地而起,在4月正式開門營業,已有80多萬的收入。

塘湖山莊還結合文化傳統和垃圾分類「金名片」,打造了塘湖書院和垃圾分類研學基地,構建集國學文化、農耕文化、垃圾分類科普等組成的親子教育研學旅遊平臺。

「隨著塘湖山莊的落地,『春來端頭遊綠道,夏拍荷花賞美景,秋摘果實體驗遊,冬來書院聽山水』的旅遊招牌已實至名歸。只要有人來,鄉村就有希望。」俞海滿懷信心地說。近年來為了發展家鄉,俞海放棄在城中的事業全身心投入其中,帶領村民齊心幹,這樣的一份紅色初心,在今天滾燙依舊。

目前,端頭村正在對接旅遊社,希望招來更多遊客。「我們村緊鄰永康方巖、縉雲仙都等著名景區,舟山鎮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發展鄉村旅遊大有奔頭,現在正是開民宿的好時候,接待客人就跟接待自己的兒子媳婦一樣的。」端頭村原村主任、端巖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項建仁說。

村民應小青將新樓房改造成民宿,取名「蘭亭」。談起為啥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她說自己是被村兩委帶著村民增收致富的精神給感動了,「我25歲嫁到端頭,這裡太窮了,和隔壁臺門村共用一個變壓器,除夕夜,兩個村莊一起開燈,燈光就跟螢火蟲一樣微弱。」憶起往昔,應小青的眼角有點溼潤。

她說:「新一屆村班子上任後,帶領大家在村口修起端頭大橋,蓋起綜合樓,澆好水泥路,還通了自來水,垃圾分類更是做得全國都有名氣。我肯定要大力支持村裡的工作。」

好的生態環境帶來的改變不僅如此,舟山鎮還希望在銅山村打造戶外運動休閒基地。

銅山村,13條山巒形成了「三屏拱衛、十龍群舞」的宏偉山勢,有大小山峰49座,梯田梯地接天入雲,古道公路蜿蜒盤旋,十八寮民居點點綴其間,縱橫交錯的古道網絡穿插其中。

「我們這裡有1條省級最美森林古道——錢王古道,沿途有豐富的自然風景資源和歷史文化積澱,包括錢王文化、紅色文化、五金文化和自然環境等。我們連續舉辦了多屆古道越野跑賽。希望有客商鄉賢來投資,將戶外運動和民宿旅遊產業結合在一起開發。」銅山村村書記程建華期待著。

好生態孕育出的好柿子也正走出大山。

「大家都說方山柿好,出自飲用水源頭。」浙江省示範性家庭農場農場主、永康市農合聯方山柿產業分會副理事長凌擇明告訴記者,「我們舟山鎮新樓鄉凌宅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柿子。方山柿就是我們的致富果。」

舟山鎮的生態優勢,正轉換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勝勢,越來越多的百姓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寬。

文化之賦能:鄉村振興留住鄉愁

石文化、古巖畫、紅色文化、古民居文化……文旅融合正改變著這個鄉鎮。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這句話在舟山鎮家喻戶曉。

臺門村是著名的條石村,上山「打巖頭」是臺門村的主要經濟來源。臺門村村委委員應高華告訴記者,2014年,採石廠順應時代發展關停,沒了生計的村民外出打工,熱鬧非凡的村莊第一次沉寂下來。

怎麼重新讓村裡活起來?

靠的還是石頭!臺門村地貌獨特,村東枕日月山,村北倚水碓山,村南擁前山,山山相連,呈半環抱之勢。村西臨潭湖,村外道路沿村彎曲,與環山呼應,呈太極圖形狀。村中還有一條溪流呈「反S形」流淌,村民稱之為太極溪。依託獨特的採石文化、太極文化,該村正致力打造太極石頭文化村。

從村北入村,6根大石柱子呈現在眼前,村民稱之為六和柱。石柱的正反兩面分別寫有「臺門金石善水」「臺門崇文尚武」幾個大字。往村裡走便可到達臺門村文化禮堂,臺門人就地取材,用條石打造了重達1000多公斤的石門,門面印刻「洪武通寶」銅錢圖案,令人嘖嘖稱奇。

再往村內走,一幢幢石頭房迎面而來,村民用石頭打造成火爐、雞舍、柵欄等生活用品,沿路的石頭燈箱、石頭花壇別具特色,村裡還有一個石頭文化博物館,陳列著石磨、石臼、石柱等上百種石制用品和石雕作品,博物館正中間,由鵝卵石拼湊成一幅太極八卦圖,氣勢不凡。

村民應美婷的父親是第一批上山「打巖頭」的,她女承父業,練成一手在石頭上刻字的好手藝,她說:「我們村裡的人幹啥都離不開石頭,以後的好日子也還要靠石頭」。

「以前靠石頭吃飯,以後要靠美麗吃飯。」臺門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應廣鳳談著思路,我們打算好好提升石頭博物館,讓城裡人體驗石頭文化,再開個小店銷售石頭元寶、石頭香薰燈等。」

村支部書記朱躍俊說,臺門村已完善日月山遊步道、閣樓涼亭等硬體,接下去希望做好招商引資,藉助舟山鎮旅遊風情小鎮建設的東風,做活業態吸進遊客,讓太極石頭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記者還了解到,臺門村周圍的山上還有許多因採石留下的巖宕,底部地勢低,落雨為潭,形成天然水池,池水碧藍,石壁峻峭。有的巖宕石壁高達幾十米,氣勢恢弘。舟山鎮有大大小小的巖宕80多個,巖宕群面積達20萬平方米。

舟山鎮的石頭仿佛有魔力,不僅生養了一方百姓,更承載了神秘的古巖畫。

2017年,當地人周閩堯在洪茂村滴水巖的一塊平石上意外發現奇怪的圖畫,「這怎麼像是被刻出來的一隻鳥呢?」這鳥刻在平石的正中間,輪廓分明,蹲伏著的,憨態可拘,小小的尖嘴朝向東方,尾巴則上翹著。再往西走,周閩堯又驚奇地發現耙一樣的圖案。這些「耙」沒有柄,上方均露出一個不規則的圓頭,緊挨著頭的是四根朝下的線條,像是「耙齒」。

這樣的圖案在邊上還有一些分布。和洪茂村相比,臺門村的古巖畫種類多樣,有耙形的,也有田字形的,還有田字下面帶耙齒形的。個別耙形的個頭,比滴水巖的大2倍左右。

這些古巖畫已被列為永康市級文保點。出現這麼多相似的圖符,會不會和先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有關?這些問題正等著相關部門進一步去考證。

舟山鎮還有紅色文化。方山口村是永康市著名革命老區,90年前,中共永康中心縣委在徐公祠建立起第一個永康蘇維埃政府,並將永康、縉雲、仙居的遊擊隊集中在徐公祠進行整編,宣布成立紅三團。

為記住這一段崢嶸歲月,方山口村不斷挖掘紅色文化,整合旅遊資源,先後成立紅三團紀念館、人民公社紀念館等,並完善停車場、標識標牌等基礎設施。目前,紅三團紀念館先後獲評浙江省國防教育基地、浙江省黨史教育基地。

「我們率先推出以『穿紅軍衣、走紅軍路、吃紅軍飯』為主題的紅色教育系列體驗活動,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東風,吸引機關單位、事業團體的到來。明年是建黨100周年,我們有信心做好紅色旅遊。」方山口村黨支部書記徐天程說。

這裡的古民居文化也非常獨特。舟山二村保留著上百幢清末至民國初的歷史建築,村內水系、街巷格局保存完好,保留有眾多的宗祠、民居、商業店鋪、古井、騎街樓等近代代表性建築。

鄉賢應淑婷在闊別家鄉20多年後回來了,在古民居開起飲品店、民宿、土特產店,最讓她上心的是村民家中的土特產。「我一個個村地跑,動員村民把芋頭、蘿蔔乾等土特產賣給我,我打算系統性地去推銷,帶動村民增收。」

應淑婷個性爽朗,她說:「有人說我回來投資是傻,我不為金錢,就想著把家鄉建設地更好,一步步來,哪怕3年5年10年!」

鄉賢等社會力量的注入,讓舟山鎮看到新的希望,該鎮黨委書記邱軍成說,將通過做好紅(紅色旅遊)黃(方山柿)藍(舟山藍)綠(綠水青山)「四色文章」,將舟山打造成特色彰顯,農旅興旺,富有美麗鄉愁宜居宜業宜遊的旅遊風情小鎮。

舟山鎮,因地域狹長,形似一葉扁舟而得名。如今,這一扁舟正承載著舟山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揚帆起航,喚醒一片片「沉睡」的美麗風景,駛向美麗未來。(完)

相關焦點

  • 塘下鎮舉辦美麗城鎮創建暨 垃圾分類誓師大會
    會議動員部署美麗城鎮創建及垃圾分類工作,成立創建專班、確立創建機制,要求全鎮上下形成合力、迅速推進,高標準開展省級美麗城鎮新樣板打造工作,讓環境面貌得到質的提升,讓文化氛圍切實薰陶塘下大地,讓人民百姓看得到變化、有更多的獲得感。
  • 助力垃圾分類,添彩美麗虞城 百官街道天祥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為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大陸「垃圾分類」正在夯 聽聽臺灣怎麼做
    炎熱的酷暑盛夏七月天,大陸各大城市氣溫無不飆高近40度,朋友圈也如同悶熱的天氣炸鍋出現大量「垃圾分類」四個字,因為自七月一日起,上海將依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垃圾回收落實到位,將生活垃圾非為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四種,若是沒有依照分類將會最高處人民幣200元。
  • 「垃圾分類」實施垃圾分類 共建美麗家園——致清水河縣廣大居民的...
    實施垃圾分類 共建美麗家園——致清水河縣廣大居民的倡議書廣大居民朋友: 「垃圾分類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清水河是我們的共同家園,創造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是我們的共同心願。為推行垃圾分類,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水河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向全縣廣大居民朋友發出以下倡議:一、率先垂範,做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全縣各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各級文明單位要號召廣大黨員志願者增強責任意識,嚴格執行垃圾分類,準確規範投放,帶頭踐行綠色辦公、低碳消費,從源頭實現垃圾減量。同時宣傳垃圾分類政策、分類知識,讓垃圾分類走進千家萬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強大合力。
  • 垃圾分類 鐵路人在行動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日訊(記者佟明彪 通訊員 楊寶森)自12月1日起,《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11月30日,乘務人員與旅客互動演示垃圾分類投放方法。  11月30日,乘務人員與旅客互動演示垃圾分類投放方法。
  • 2020年中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附概念股)
    2020年中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附概念股)北極星固廢網訊:各大城市接連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中國已經逐步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2020年是我國垃圾分類政策落地的關鍵期,受政策利好,當前我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怎麼樣?
  • 凝心聚力助力經濟發展!浙報點讚秀洲油車港鎮建起聯絡室
    12月19日,《浙江日報》刊發《秀洲油車港鎮:凝心聚力 助力經濟發展》一文,全文如下:近日,嘉興市秀洲區政協油車港鎮聯絡室舉辦「油車港『美麗城鎮』建設專題調研」活動。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秀水新區規劃展示館、伊杉食品(浙江)有限公司、陳家壩拆遷安置小區一期工程、麗苑西區汙水零直排治理項目,就油車港美麗城鎮建設進行了探討。座談會上,政協委員圍繞發展第一、二產業,深化民生工程等方面開展交流,為油車港美麗城鎮建設建言獻策。
  • 小手拉大手,共建美麗家園 臺湖鎮中心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響應《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美化家園的意識,近日,臺湖鎮中心幼兒園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建美麗家園」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小朋友們獲得「垃圾分類」小能手獎狀活動中,老師首先通過觀看宣傳片的方式,向學生科普垃圾分類知識,積極倡導「垃圾分類,綠色發展」的理念,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和愛護環境的自覺性。隨後老師與幼兒展開了有趣的互動,邀請孩子將事先準備好的垃圾放入正確顏色的垃圾箱內,孩子們通過遊戲的形式對於垃圾分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 營造垃圾分類氛圍 建設綠色美麗家園
    14日,雅安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雅安市將在雨城區青江街道轄區打造首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今年來,雅安市不斷完善工作推進機制,調整充實垃圾分類組織架構,貫徹「全域督導、全面提升」的推進機制,垃圾分類工作的「雅安力度」不言而喻。10月,確定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高效有序推進雨城區青江街道示範片區建設;12月10日,政企雙方籤訂採購協議;12月14日,全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
  • 舟山一的哥改編歌曲《美麗的舟山我的家》火了!
    他還為自己的舟山生活改編了歌曲 《美麗的舟山我的家》 他把家人都接到舟山生活 1月15日上午11時,錢俊和像往常一樣,吃完中飯,拿上水杯,麻利地出門開工。
  • 杭州餘杭中泰街道楓嶺村:垃圾分分類,庭院變變美,美麗鄉村展新顏!
    浙江在線8月25日訊(通訊員 洪飛)為了更好的推進「全域美麗大發展」建設,近日,杭州餘杭中泰街道楓嶺村組織開展了「垃圾分分類,庭院變變美,美麗鄉村展新顏」宣傳培訓活動。活動邀請了村民代表,學生代表,垃圾分類代表戶及美麗庭院代表戶等共同參與。
  • 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垃圾分類執行中需要精準施策
    垃圾分類於5月1日已在北京市全面推開。實際效果如何,社會各界都很關注。近日,致力於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城市建設的專業組織―國際生態經濟協會(IEEPA),就北京市相關社區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了調研,發現還有不少現實難題需要進一步精準施策。
  • 海口城西將垃圾分類理念引入千家萬戶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一家一戶的將垃圾分類宣傳單送到居民手中,讓每個人都知道。如今我們小區垃圾分類工作得到各級政府的讚許,居民也絕大部分養成垃圾分類習慣。」12月15日,在海口市龍華區城西鎮楓林雅郡小區內,小區物業負責人田茂強告訴記者。
  • 垃圾分類從頭疼到閉眼都會 秒懂垃圾分類絕招
    來源:中關村在線上網衝浪的朋友們都知道,自去年7月1日起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出爐後,全國各地開始推進垃圾分類的實施。相信在看過網上鋪天蓋地的垃圾分類段子、新聞、技巧後,你還是對垃圾分類沒有一個全面的認知,今天就由筆者帶你們補補課,幫助大家速成垃圾大師。01 我們為什麼要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知識
    一、四大分類目前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三、你提問我回答1.為什麼要提倡垃圾分類?①據統計,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年產生量達1.5億噸,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累積堆存量已達70億噸,佔地約80多萬畝,現在中國668個城市有2/3的城市處於垃圾的「包圍之中」,1/4的城市已經無地可填。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圍城」之痛。
  • 「垃圾分類始於心,綠色生活我先行」邢臺市三幼垃圾分類主題活動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當今社會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也日益增多,它們正以驚人的速度充斥著我們美麗的星球。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垃圾分類作為節能減排、資源循環的一項重要內容,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對我們環境造成的傷害,因此,垃圾分類是全民都在行動的新風潮。
  • 今天,我們聊聊垃圾分類那些事!
    (審議現場)在浙江,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已久,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眼下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分類難度大、垃圾混裝、「實施垃圾分類的感覺」不明顯等現象依然存在。杭州市民張雯說:「我們小區是一開始有垃圾分類,但只分了幾天,後來沒有工作人員盯著了,這時候大家也就越來越隨意了,然後就不會分的那麼嚴格。」
  • 網際網路+垃圾分類能否解決垃圾處理難題?
    發達國家與國內城市的垃圾分類經驗告訴我們:垃圾分類是垃圾進行科學處理的前提,為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奠定基礎,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要實現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有效分類是前提。遺憾的是,垃圾分類在我國雖已推行了17年,但受種種因素影響,整體成效仍有待提升。
  • 舟山市委七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在新城舉行
    全會強調,「十四五」時期舟山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率先建設現代化海洋經濟體系,率先塑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標杆,率先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率先推動全市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彰顯城市之美、發展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建設「四個舟山」,展示「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海上花園城市。
  • 青島市垃圾分類「星火」計劃啟動 垃圾分類也有了主題歌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8日訊 「垃圾分類『星火』計劃的啟動,是今年青島城市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一件大事」。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垃圾分類「星火」計劃必將為青島市垃圾分類工作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為青島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