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侏羅紀公園》?復活恐龍有多難?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2021-01-09 科學狂想小調

看過《侏羅紀公園》?復活恐龍有多難?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文/圓非日月

恐龍的滅絕是6500萬年前發生的事了,目前,人類的科學家誰也拿不出一個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恐龍是否正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亡。不過,對於恐龍能在短期內紛紛死亡,走向它們的世界末日,科學家還是比較認可小行星撞地球這一說法。

在科學家們的描述中,恐龍因為天外小行星撞擊地球,從而導致地球上產生超級火山大爆發,恐龍們在這樣的災難下難以生存,紛紛走向死亡,這是科學界比較公認的說法,但是恐龍到底是如何走向滅亡的,卻無人能說出個所以然,目前我們人類對恐龍的了解也僅僅只是一些巨大的恐龍化石,以及恐龍蛋而已。

那麼這種6500萬年前的生物,我們人類的科學家能有望復活嗎?

在《侏羅紀公園》中,關於恐龍的復活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那就是用最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從6500萬年以前的蚊子身上提取關於恐龍的DNA,因為6500萬年以前的蚊子,也經常吸食恐龍的血液,所以,科學家很容易就能從蚊子身上找到那些攜帶恐龍DNA的信息,這一切在導演的安排下似乎合情合理,但是電影畢竟只是電影,若是真想復活恐龍,對於科學家而言要面臨五個難題,接下來圓非日月就來和大家說一下這些難題。

第一個難題,DNA降解。當地球上的生物死亡時,DNA就開始降解的過程,至於原因則是因為身體的細胞和環境中的酶,以及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它們會不斷的破壞生物的遺傳密碼,氧氣和水也會改變脫氧核糖核酸,使它變了模樣。雖然人類在某些恐龍蛋和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一些珍貴的「軟組織」,但是關於恐龍DNA的信息卻是支離破碎。像是猛獁象可以通過現代大象的基因組作為腳手架,來解決這一部分的空白,但是恐龍又該如何解決呢?難道要用雞來充當嗎?

第二個難題,DNA汙染。DNA是十分脆弱的,它會經常遭受真菌,細菌,植物,動物,以及我們人類為研究的目的而造成的DNA汙染,這些汙染可能也會經常發生的恐龍破碎的DNA上,這就給科學家的研究進展帶來了困難,人們不知道哪些DNA是屬於動物的,哪些DNA是汙染造成的?尤其是恐龍這種沒有直系親屬的遠古時期動物,更是無法找到可以參考的DNA來作為它的DNA路線圖。

第三個難題,恐龍菌群。當嬰兒離開母親的產道時,就會感染細菌,並且這一生中也會在不斷的感染新的細菌,體內的細菌,又可以被稱之為微生物群,它的作用很大,可以幫助你消化,又或者是影響你的健康,恐龍體內的微生物是未知的,雖然恐龍化石,恐龍蛋提供了線索,但是科學家若想在6500萬年前的化石上找到微生物存在的證據,恐怕比登天還困難,現代大象,為了改善小象的消化系統,就會讓小象吃它們的糞便,以此在小象的體內播下它們自己的微生物群,用這些細菌來加快分解它們所吃的纖維植物的速度,有可能當小恐龍破殼而出的那一刻,也要吃它母親的糞便,以此來達到加強消化系統的目的,額,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像。

第四個難題,環境挑戰,要知道,恐龍可是6500萬年前的生物了,恐龍在地球上消失的這段歲月,地球上的環境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氧氣下降了20%,恐龍在這樣的含氧量下,會不會就像我們中原人去西藏旅遊一樣,因為缺氧而產生高原反應呢?而且,新生恐龍是否能找到它們愛吃的食物呢?它們是否容易受到疾病,寄生蟲以及汙染物的影響呢?氣溫降水量的變化,他們是否能夠適應呢?

第五個難題,倫理問題,這可能是科學家討論最為激烈的問題了,要知道,滅絕的動物,尤其是遠古時期就已然滅絕的動物,我們人類把它們重新復活,這本身就是一件違反自然發展規律的事情。而且,恐龍若是真的復活了,我們人類科學家又是否把我們的時間資源花在維持,剛一出生,就瀕臨滅絕的恐龍身上呢?要知道,強行逆天而行,復活這種遠古巨獸,不可能有好的結果,恐龍遲早會重走滅絕之路,對於這樣的它們,我們人類還要負責多久?

相關焦點

  • 《侏羅紀公園》裡的情景可以實現嗎?恐龍是否可以復活?
    相信大家都看過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在電影中科學家從從保存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提取了恐龍到了恐龍血液,獲得了基因片段,進而讓恐龍在滅絕了6500萬後再次復活。這些恐龍有的暴虐兇殘,有的溫順可愛,真的是讓恐龍迷大呼過癮。
  • 《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真的能復活嗎,復活後的恐龍會怎樣生活?
    看過《侏羅紀公園》的大家應該都幻想過如果恐龍出現在現在會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人們與恐龍又會如何相處呢?這些問題都有個前提,那就是恐龍重生,提到恐龍重生,很多人肯定都會想到《侏羅紀公園》裡通過一隻包裹在琥珀裡吸滿了恐龍血的蚊子,從它的體內提取出恐龍的基因,從而使恐龍復活。
  • 恐龍電影-《侏羅紀公園》雜談之一
    那麼今天呢,我要給大家開一個新的內容,不過不會很長,大概會有4到5期左右,那麼這次的系列題目我就取名叫做《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在我想了想之後,我還是決定把它放到了特輯這個專欄裡面,因為把它放到恐龍故事裡面,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因為其中主要給大家講的都是侏羅紀公園系列裡面的劇情,和一些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的侏羅紀公園劇情彩蛋,而其中關於恐龍的知識卻非常非常少!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侏羅紀公園》真的要上演了嗎?
    這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的新聞難免會讓我們想到一部電影《侏羅紀公園》。在《侏羅紀公園》裡,就是在琥珀中發現了吸了恐龍血並被完整保存下的蚊子。經過科學家研究的結果表示,上世紀90 年代用於 DNA 研究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會優先擴增現代的、未損壞的 DNA 分子,使已經部分分解的古老 DNA 提取物受到汙染,最後給出錯誤結果。下一代的測序方法則相對理想。但是如果不考慮這些DNA分子序列的長度,不可能優先擴增現代的、未損壞的 DNA 分子,倖存下來的極為稀少。
  • 恐龍復活: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
    說起恐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電影《侏羅紀公園》恐龍已經絕滅6千多萬年,根據現有的科學技術水平,要復活恐龍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所有發現的恐龍蛋都是已經石化了的,不可能用它孵化出小恐龍,這是其一。琥珀化石中保存完好的蚊子。
  • 好萊塢大片背後的真實故事:復活恐龍真的可行?侏羅紀公園主角確有其人?
    不是惡意玩老梗,這不前兩天「那部電影」終於開機了嘛。其實我的意思是:一說到恐龍就想到侏羅紀公園,這部好萊塢經典之作科普票房兩開花。 憑《侏羅紀公園》的大名,應該不再需要多介紹了吧,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這部電影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好的恐龍題材科幻作品,但即便如此也不會有人把裡面情節和設定當真。可實際上,這部作品中還真的有很多內容是有真實來源的,甚至連主角都有真實的原型。
  • 恐龍復活: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
    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小時候看過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但其實人類對這個地球上一代霸主的好奇已經持續了很多年。恐龍題材也頻繁地出現在科幻小說、電影劇集、博物館、夏令營或有趣的科普講座中,讓很多小朋友和大人都為之狂熱著迷。
  • 恐龍復活丨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
    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看過的電影《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電影中構建過一個壯觀的世界:巨大的腕龍和梁龍行走於林間,霸王龍和馳龍在廢棄的城市中追逐,計算機技術幫助我們從視覺上實現了看到恐龍的夢想。
  • 如果《侏羅紀公園》成真,你願意養哪種恐龍?
    《侏羅紀公園》最大的失誤就是一部滿屏白堊紀恐龍的電影,卻起了這麼個名字。眾說周知,恐龍生活的中生代,也叫爬行動物時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時期。我們今天分別從這三個時期選擇有代表性的恐龍, 供你選擇——
  • 侏羅紀版我的世界是什麼體驗?化石恐龍?《云云MC》MOD介紹
    影片主要講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學家利用凝結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的恐龍血液提取出恐龍的遺傳基因,將已絕跡6500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復生,使整個努布拉島成為恐龍的樂園,即「侏羅紀公園」相信大家都應該看過或者聽說過這部經典的電影,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也可以去到侏羅紀公園中體驗一把將化石變為恐龍然後發展自己的侏羅紀公園呢?
  • 【侏羅紀公園1-5】最經典的恐龍電影!
    在侏羅紀公園第一代投資商洛克伍德的資助下,克萊爾找到歐文·格雷迪(克裡斯·帕拉特飾)與其一起拯救恐龍。孰不知他們的冒險卻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最後,克萊爾和歐文等人雖然成功讓始作俑者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他們拯救出來的恐龍卻讓地球回到了混亂的「侏羅紀時代」.《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第一部於1993年上映。
  • App今日免費:恐龍養成遊戲"侏羅紀公園"
    電影《侏羅紀公園》給我們真實還原了恐龍在現實世界中的恐怖景象,不過養只恐龍作為寵物的確很有吸引力。雖然現實中不可能實現,但在「Jurassic Park Builder」中我們卻可以完成重建侏羅紀公園的夢想,讓恐龍再次重生。
  • 《侏羅紀公園》重返侏羅紀 解讀25年恐龍熱潮的前世今生
    「侏羅紀」在《速度與激情6》之前一直是環球影業最賺錢的電影系列,大導演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電影前兩部和由《勇敢者的遊戲》導演喬·莊斯頓出任導演的第三部,共獲得2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今日在中國上映的系列第四部《侏羅紀世界》毫無疑問將再創票房奇蹟,預計會是今年繼《速度與激情7》和《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之後,又一部全球超十億美元、國內超十億元人民幣的好萊塢大片。
  • 恐龍來襲!歡迎來到《侏羅紀公園2》
    首先是電影的logo,這個繼承了老版「侏羅紀公園」恐龍世界的標牌又碎了……正如1997年的《侏羅紀公園2》與1993年《侏羅紀公園》的差別,表明公園再次成為一片廢墟,真是心疼反反覆覆建造公園的人們,每次都因為小疏忽,說壞就壞。
  • 恐龍十大科學真相:《侏羅紀公園》錯好多
  • 《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 恐龍集結號
    大家還記不記得小編給大家介紹過《侏羅紀公園1》 中的恐龍?
  • 《侏羅紀公園》電影看過沒?如果有一部VR科幻恐龍動畫片呢?
    越是沒有的感覺越是神秘,越有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那麼《侏羅紀公園》四部多少人追尋?今天給大家講講恐龍這一龐大的生物物種,以前只知道有這麼樣的生物存在,還是屬於怪獸。《侏羅紀公園》的恐龍很多都是被誇大化的。被侏羅紀捧紅的恐龍就是迅猛龍。
  • 「侏羅紀公園真的存在,你會看到這6個真相」
    精彩摘要:作為1993年上映的《侏羅紀公園1》的續集,6月10日上映的這部電影讓侏羅紀粉們等了22年。《侏羅紀世界》正式在國內公映,算上時差我們比美國人早看到影片整整3天。當年,一部《侏羅紀公園》把恐龍從不入流的小怪獸圈拯救了出來。科學家們開始一窩瘋地研究復活恐龍,土豪們則準備重金砸出個恐龍公園。
  • 除了恐龍,真正讓《侏羅紀公園》成為經典的是這些人類
    《侏羅紀公園》(1993)對於很多人來說,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侏羅紀公園》是不可磨滅的電影記憶,它讓我們仿佛夢想成真一般,看到了恐龍的復活,並通過電影探索了一個恐龍的世界。所以本文我們就來看一看創作者們是如何將這個恐龍故事和那些角色們相結合在一起,以賦予《侏羅紀公園》內涵,使其成為不朽的經典。
  • 《侏羅紀公園4》的這些黑科技要實現了?
    作為一部科技片,《侏羅紀公園4》當然少不了科技元素,首當其衝的就是貫穿全片的黑科技。什麼是黑科技?黑科技是指遠超現今人類科技或知識所能及的範疇的科學技術或者產品。本片中,科學家通過複雜的基因雜交技術培育出了掠食性恐龍,它們懂得謀策(越獄),開始思考人生(自己在生物鏈的所處位置),開始學習情感(人龍溝通)。  那麼,電影裡的那些「嚇死爹」的「黑科技」,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和22年前的前作一樣,《侏羅紀世界》的恐龍,也是利用現有動物的DNA與殘缺的恐龍DNA修補與混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