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假口罩利益鏈:4分錢拿貨多次轉手賣3元

2020-12-23 網易財經

(原標題:疫情「放大鏡」下的假口罩利益鏈:4分錢拿貨多次轉手賣3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口罩成了必需品,一些不法商家卻動起了歪腦筋。

消費者關於口罩的投訴屢見不鮮。自21世紀經濟報導開設「315投訴平臺」以來,收到多個投訴假口罩的信息。

假口罩通過電商平臺、藥房和私人等多種渠道流入消費者手中。假冒「飄安」口罩更是在全國多地出現,涉及面廣,影響惡劣。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間,由於物流和交通不便,口罩供應緊缺。消費者在收到假口罩後,往往選擇忍氣吞聲「將就著用」,消費者權益受到極大的損害。

對此,北京西城法院法官趙琳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

「一次戴三個」假口罩

正月初二,曾琳(化名)路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賈家營住宅小區,看見一家大藥房,於是她買了20包口罩。但是,過了幾天拆開使用,才發現是假口罩。她家離該藥房較遠,疫情防控期間,外出並不方便,因此沒有再聯繫這家藥房。

「特別薄,沒什麼用處,只好一次戴三個,湊合著用。」3月9日,她給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了假口罩照片,從外觀上看就能看出薄如蟬翼,質量達不到防護標準。

口罩外包裝上寫著「中國河南飄宇防護用品」「一次性使用口罩」,還有生產編號、產品編號、參考標準等信息,地址位於河南長垣丁欒工業園,單從外包裝來看,很難辨別真假。

3月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按照包裝上的地址,撥打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丁欒鎮政府電話,工作人員表示:「這邊沒有飄宇這個企業,飄安公司也不在我們鎮。」

記者再以「河南飄宇」為關鍵詞查詢啟信寶,只查詢到「河南新飄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位於長垣縣飄安工業園,河南飄安集團系股東之一,持股近30%。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致電飄安集團,說明了上述情況,工作人員表示,假口罩不是飄安集團生產的。

3月1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聯繫上述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負責人,並且發了上述假口罩圖片,該負責人承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賈家營住宅小區是有一個藥房。他讓公司採購查詢後解釋,他們沒有採購過「河南飄宇」的口罩。

「如果你們調查該店確有此事,我們一定對該加盟店做嚴肅處理。」他說。

隨後,上述小區大藥房人士聯繫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他愧疚地說:「口罩緊缺,公司沒有發貨。朋友給了點(一共120個口罩),店裡自己用。拿過來的時候,也不知道是假的。就這個客戶買了一部分。」目前,這家藥房人士已和曾琳達成協商,完成退款。

假「飄安」:最低4分拿貨

「這並非個例,呼和浩特還有其他藥房賣假口罩。」曾琳稱。

比如,呼和浩特新聞網顯示,因售出970袋假「飄安」口罩(每袋25元,銷售金額為24250元),2月26日,天賜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被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市場監管局開出了25萬元的罰單。

近期,假「飄安」口罩在全國多地密集出現。早在1月28日,「飄安控股河南有限公司」官方公號發布一則聲明函,該聲明函稱,近期,市面上飄安牌假冒偽劣口罩信息頻頻出現,為了讓廣大消費者辨別飄安牌真品、正品,飄安集團做了舉例說明,比如,飄安集團的產品名稱為「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假冒口罩的產品名稱是「一次性使用口罩」。

飄安集團還稱,公司防護產品主要保武漢、保湖北、保河南等醫療機構順序供應,並未銷售給安徽黃山市等藥房藥店。之後,該官方公號又多次發布類似聲明函信息,深受關注。

在此背景下,多地市場監管部門、公安機關等部門重拳出擊,整治假口罩亂象。

3月3日,長沙市人民檢察院通報,該院依法從快對3起涉嫌銷售假飄安口罩案的6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3月9日,長沙市人民檢察院官網消息稱,190萬隻「問題口罩」來襲、「飄安」口罩品牌假冒、數十個商販涉及、湖南多個地市流入。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結合多地公開案例梳理發現,假「飄安」口罩背後,潛藏著一條利益鏈,由於有利可圖,不法生產商、經銷商等鋌而走險,賺取不義之財。

記者梳理發現,部分假「飄安」口罩的生產商來自河南,有的還是家庭作坊。個人等經銷商以低廉的價格(一般0.3元/只左右,最低可至0.04元/只)拿貨,多次轉手(已知五級經銷),通過個人、藥房、電商平臺等渠道銷售,售價一般3元/只。其中利益可見一斑,生產商和經銷商都能從中獲利。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不法商家最終還是要付出代價。3月8日上午,江蘇省射陽縣人民法院採用遠程視頻方式,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銷售假冒偽劣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案,當庭以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判處被告人辛某某有期徒刑2年,並處罰金10萬元。該案系江蘇首例假口罩案。

個人倒賣假口罩猖獗

對於上述假口罩現象,藥房網商城副總經理周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假如藥房嚴格按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操作,是不存在銷售假口罩行為的。也就是說,藥房所銷售的口罩都要有廠家提供的質檢報告、上遊經銷商出具的銷售憑證以及發票。」

「當然,也不排除個別藥房不按規範操作,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周凱表示,但是,藥房違規賣口罩風險很大,因為消費者都在監督,包括質量和價格。

周凱還稱:「對於藥房的管理,目前監管部門遵循線上線下一致原則。我們要求,所有在藥房網商城銷售的防疫用品,必須提供質檢報告、進貨憑證和發票,要保障商品質量、進貨價格和庫存都沒有問題,嚴格按照市場監管部門要求的『保質量、保價格、保供應』來執行。」

在周凱看來,出問題更多的還是,個人作為中間商銷售口罩的行為,不僅來源不明,還存在哄抬價格、沒有銷售資質等各種問題。

比如,21世紀經濟報導「315投訴平臺」收到一個投訴信息,該消費者通過朋友從俄羅斯購買口罩,想用於工廠復工。2月23日,他經朋友介紹,購買了一批口罩,共3萬個,說是俄羅斯來的,總計9萬元左右。付款了卻只到貨一半,且口罩質量低劣,屬於「三無產品」,由於轉手多次,口罩包裝上沒生產商標識,該消費者感到無助。

周凱表示,藥房屬於強監管對象,如果出了問題,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現在更多的監管盲區在於個人的銷售行為,對法律的淡漠和高額利益的驅動,個人銷售行為往往更難監管。

理性看價格上漲邏輯

「前段時間,各地對哄抬價格的執法標準不一,所以大量藥房都不敢賣口罩了。」周凱提出。

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利用疫情牟取暴利的價格違法行為,藥房因哄抬價格、價格欺詐、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被罰的消息頻頻出現。

3月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了福建某市一家藥房,該藥房工作人員表示:「疫情發生前,一個口罩賣三毛錢,現在由於原材料成本上升、供應緊缺等因素,口罩價格有所提高。現在政府建議每個口罩售價1.5元。但是,實際每個口罩目前進價都是3.5元,因此即使按成本價賣出,也會受到消費者投訴,所以乾脆不賣了。」記者提及假口罩的事,該藥房工作人員稱,這屬於個別藥房亂來,賣假口罩違法代價很大。

談及消費者,周凱建議,還是應當從正規零售渠道購買口罩,萬一有質量問題,方便維權。同時,消費者也應理解疫情期間原材料上漲造成的零售價格上揚。目前部分省市已經明確了口罩銷售的合理利潤空間,只要在這個範圍內,就不屬於哄抬物價,而是正常經營。盲目投訴最終導致正規渠道沒有口罩賣,而非正規渠道又在無序銷售,最終還是損害了消費者自身的利益。

可供參考的是,一周前,浙江省象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消息稱,2天時間,7起投訴舉報將A藥店推到輿論風口浪尖。

「我連夜開車900多公裡從金華購進了上萬隻KN95口罩,進價為13元/只,以16元/只銷售,還說我黑心,這油費、房租、人工也應該算成本。」A藥店老闆連連喊冤。

象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從他提供的進貨票據和相關交易記錄來看,該批口罩定價合法合規,且低於市場上銷售的同規格KN95口罩銷售價格,因此市場監管部門認定其不存在哄抬價格行為。

【推薦】重磅報告!百位經濟學家預判2020經濟和投資趨勢

購買方式:

第一步:

掃描下面的付款碼付款:

如果購買嘗鮮版(可以看本報告前兩部分,「宏觀經濟信心」和「宏觀經濟指標」),請掃碼支付19元。

如果購買完整版(可以看報告5個部分的全部內容),請掃碼支付29元。

(如您是客戶端用戶,請將本文分享到微信打開,或保存圖片/截圖在微信打開,再在微信客戶端進行支付。)


(微信付款碼)


(支付寶付款碼)

第二步:

添加網易財經官方微信獲取報告(如遇交易問題,也可直接添加小仙女微信轉帳支付)

完成付款後,請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添加網易財經官方微信「後廠村小仙女」,把付款成功的截圖發給小仙女,收到截圖後,小仙女會立即發送報告給您。

(特殊提示:如您在晚11點-早7點之間下單,可能會遇到延遲回復的情況,仙女也需要休息哦~)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健客網遭創始人舉報賣假口罩,供應商實錘一次性口罩「被調包」
    近日,一封《十倍價格非法銷售三五假口罩坑害社會實名舉報》的舉報信在網上熱傳,網上最大的賣藥平臺——健客網,陷入非法銷售假口罩的爭議,這背後是自家大股東舉報小股東,小股東踢出自己大股東的故事。是大義滅親還是個人恩怨,這場圍繞「口罩」的爭端引爆了。作為2020年「第一網紅」的口罩是不是需要反思一下?
  • 樂高、孩之寶等如何應對疫情?停薪、直播賣貨、改行做口罩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美股一個月以內出現4次熔斷。孩之寶的股價跌到了41.33美元,較之前的100美元左右跌去6成。美泰的股價跌去了一半左右,Funko更是從去年的27美元一路跌到3.18美元,市值縮水近9成。
  • 進貨價僅6分錢,幾百萬隻假口罩銷往全國
    疫情緊急,口罩成為稀缺品,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機。近日,有商販將6分錢一隻購進的假冒偽劣口罩,層層分銷,最終以3元一隻的價格售出;還有商販在半天時間內,將106萬隻假冒偽劣口罩就銷售一空,獲利45萬元。2月3日,在山東省公安廳統一指揮下,濰坊市及高密市公安機關迅速行動,成功偵破儀某宇等人製售假冒品牌口罩案件。經查,犯罪嫌疑人儀某宇從周某亮、周某三等4人處購買假冒偽劣口罩, 銷往北京、山西等地。
  • 男子舉報鄰居賣假口罩全家被打成輕傷,主犯被抓3名從犯卻監視居住...
    因為舉報假口罩,被4人闖進家中毆打  事情還得從舉報假口罩說起。  梁鵬說:「4月15日左右,那時候疫情還比較嚴重,鄰居銷售假口罩,我直接舉報了,後來工商部門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後來事情就過去了,並沒有對他們處罰。」  梁鵬坦言,他和鄰居同樣在鎮上開商店,「我開的是百貨店,他開的五金店,大家都賣口罩,存在競爭關係,但是我的親戚家開了口罩廠,能夠保證口罩是真貨,也能分辨出來假貨。」
  • 「1分錢」「1元錢」貨品減少,爭議浪尖的社區團購要「退燒」?
    0.99元能買1斤蘿蔔或買400g南豐蜜橘,新人專享貨品區10隻口罩只需1分錢此前以價格戰爭搶用戶正把社區團購從資本風口推到爭議浪尖。12月17日,新京報記者在美團優選等部分社區團購平臺查詢,發現諸如「1分錢」貨品已悄然下線,不見蹤影。同時,一些主要的社區團購平臺目前也難見1元以下商品了。
  • 一隻口罩的利益之旅
    我說,要是不裝滿車,我以後再也不會進你的貨。國內質量比較好的熔噴布的進價從 2 萬 4 不斷漲到了 4 萬 5。這兩天熔噴布吃緊,迫不得已工廠休息了半天,等晚上熔噴布到了繼續加工。口罩並不是一個賺錢產業,醫用外科或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利潤大概在幾分錢。你現在不是說賠不賠的事了,你只要有機器,你只要有證件,有註冊證,你是個口罩廠就有義務地去做。因為啥?
  • 北京中石化加油站賣口罩,日供3萬隻,工作人員稱上貨不久就售罄
    作者|市界 王春曉編輯|老拿3月4日,中國石化發布消息稱,自3月3日起在北京50座加油站銷售一次性防護口罩。目前,每日口罩供應量在3萬隻。中石化稱,由於口罩資源有限,每人每周限購一次,一次一盒(10隻),按照政府指導意見,每隻售價3.5元。下一步,隨著口罩產能的增加,中國石化將根據貨源情況,逐步加大口罩投放量。為避免人群聚集,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口罩銷售採取線上無接觸銷售。
  • 賣「問題口罩」、陷降薪風波,名創優品的疫情之困
    於是名創優品開始降薪、新增口罩類目、直播帶貨。沒想到,一系列的自救措施反而給公司帶來了接二連三的麻煩。有用戶投訴高價買到的口罩不合格、也有人吐槽直播中主播隔空罵網友、更有員工抗議降薪裁員,名創優品陷入了輿論漩渦。
  • 疫情下的口罩販子:地產商2400萬投資被套倒爺開口罩廠血虧
    一片口罩的價格,從一開始的一毛、兩毛、五毛,慢慢漲到七毛、八毛,再漲到一塊多、兩塊多。但到消費者手裡,可能需要四塊、五塊。我們最早收口罩的時候,有很多人把2003年囤積的口罩拿出來賣,他們也不知道當時幾分錢一個的口罩,現在能賣到幾毛錢,甚至幾塊錢。
  • 一隻口罩的利益之旅-虎嗅網
    我說,要是不裝滿車,我以後再也不會進你的貨。國內質量比較好的熔噴布的進價從 2 萬 4 不斷漲到了 4 萬 5。這兩天熔噴布吃緊,迫不得已工廠休息了半天,等晚上熔噴布到了繼續加工。口罩並不是一個賺錢產業,醫用外科或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利潤大概在幾分錢。
  • 口罩倒賣黑市:託關係拿貨10天漲價3倍,pos機套現交易額超百萬
    疫情發生後,口罩成了稀缺品。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丁欒鎮,紛紛趕來買貨。 2月2日,江蘇的服裝商劉楓受人委託,開著麵包車到長垣拉已談好的3萬隻醫用口罩。因為封路耽誤了7個小時,他到地方的時候,3萬隻口罩已經被其他企業搶走了。「再跟口罩廠談,就買不到了」。
  • 10隻口罩賣570元,7-11也被質疑了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質疑,北京中關村一家7-11便利店售賣「天價口罩」,10隻就要570元! 今天,京蜜實地探訪光明橋附近的7-11便利店,確實發現店內有售這種57元一隻的口罩,就擺放在收銀臺旁顯眼位置售賣。售貨員表示,不單賣,10隻一包,570元。正在結帳的顧客,聽到價格直撇嘴,「太貴了,我可買不起。」
  • 暴利的防疫物資倒賣鏈條:一次性口罩每個超3.5元,有人被騙20萬
    阿德是一位口罩採購員,在鞭牛士採訪他的時候,他剛剛付款超過2.6萬元採購了8000個一次口罩,交易原單價達到了3.5元/個,最後被他壓低至3.3元/個。由於他在該經銷商這裡採購了好幾批,已經有了一定的信任感,所以直接付了全款。但是,他從一開始採購的時候,就未曾要求賣方提供任何文件,包括上文提到的。
  • 賣假口罩、48元的體溫計賣480元……疫情期間,賺昧心錢的這些人遭了
    在此次行動總結電視電話會上,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春雷行動2020」 涉疫情防控工作十大典型案件。其中,成都市成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辦的四川諾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無合格證明文件的醫療器械(口罩)案、廣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的經營未依法註冊的醫療器械(口罩)案以及成都市金牛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的四川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銷售溫度計、消毒酒精過程中價格違法案備受關注。
  • 疫情之下,暗網開始賣口罩和檢測試劑了
    更多的人,在暗網上賣起了口罩和檢測試劑——緊俏的防疫物資成了暗網新寵,一個3M口罩賣到了61元,一份檢測試劑賣到了120元。 要知道,轉行之前,他們賣的,都是槍枝和毒品。 當然,他們只接受數字貨幣付款。 這些防疫物資是哪裡來的?
  • 當楊冪加入直播賣貨牟利,怪奇比莉推出慈善口罩,論中外明星差距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可以看清楚很多人的人心。首當其衝的是那些向來作為門面的明星們,你可以看得出誰是慷慨解囊,為疫情獻出一份力量,比如韓紅,做慈善比誰都透明,並不怕污衊。中國的明星們,在疫情過後,就相繼投奔到各類直播中去,就連楊冪,也下凡塵,和李佳琪一起做了直播賣貨,明星做直播,已經愈來愈普遍了。外國的明星也做直播,也賣貨,不過與疫情掛鈎,也就有了慈善與更高級的意義。畢竟明星為利益直接變微商,在外國是要被人笑話的。
  • 上半年口罩,下半年頭盔,批頭蓋臉全是汗
    幾天之間,頭盔市場風雲起,從20元漲到88,從92元漲到216元,一直浸泡疫情產業鏈的口罩廠商聞風而動。與此同時,頭盔也火到了資本市場。截至5月18日收盤,金髮科技、國立科技、南京聚隆三家頭盔概念股漲停;伊之密、拓斯達、三夫戶外、際華集團等大漲,資本市場用腳也能投出票。
  • 創始人實名舉報「賣假口罩」?調查:健客網部分口罩廠家資質存疑
    「買的是醫用口罩,收到的卻是三無口罩。」「顯示籤收卻沒收到口罩,平臺不退款。」「454.8買了12隻口罩,卻只收到6隻,退款不予處理。」一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成了硬通貨,也牽出了醫藥行業的眾生相,制假販假、哄抬物價。
  • 洪湖一藥房6毛口罩賣1元,當地市監局:是勞保口罩非醫用,平時售價幾...
    全文1056字,閱讀約需2分鐘湖北洪湖一藥房因「加價4毛出售口罩」被罰4萬餘元,引發「機械執法」爭議,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重新調查程序。同時,藥房售賣的口罩因沒有中文標識,亦受到質疑。━━━━━藥房涉嫌哄抬物價被罰據新京報此前報導,「0.6元進價口罩賣1元,湖北一藥房涉嫌哄抬價格被罰4萬餘元」的消息,引發熱議。
  • 賣假口罩還抬價,健客網創始人舉報自家網站,公司指其系網上逃犯
    3月3日,AI財經社在健客網站搜索口罩,多數的口罩產品與其他藥物綁定在一起售賣,售價在幾十元到兩百多不等。健客網網站提供的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顯示,機構名稱為廣州雲醫惠藥醫藥有限公司。3月2日,廣州雲醫惠藥醫藥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網上傳播實名舉報者蘇展並非該公司董事。他向媒體提供的舉報線索均不屬實。聲明稱,媒體報導中提及高於市場價10倍賣口罩以及售賣三無產品等內容屬於蘇展等人故意捏造事實、搬弄是非、嚴重破壞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