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說:「你們要完全,像我們的天父完全一樣」。信仰以後並非馬上進入永恆的天國,也並非信仰就能立刻擁有像耶穌一樣美善的生命。雖然信仰了,然而我們還會經歷真實地掙扎,罪與善、舊我與老我……耶穌知道我們還生活在罪身之中。我們思想願意跟隨基督過聖潔的生活,身體卻依然沉淪在罪中之樂中。我們熟知律法,也立志想要成為行律法的人,但最終結果往往是律法反而讓我們更加發動心底的惡欲。
回想起剛剛信仰、重生得救時,內心如此的歡喜雀躍,主的恩典如蜜每日浸泡心田。但過不多久舊我的惡習、心思意念、罪行、習慣又再度回來佔據我們的心靈,使我們陷入到掙扎的境地。這才發現,我們的境況正如保羅所言:「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羅7:18-19)」
我們實在願意遵行神的律法,跟隨耶穌基督過得勝的生活,只是發現要真實的得勝難如登天,這就是基督徒們常會面對的屬靈爭戰。它體現在心思意念上,也體現在肉體上。因此有時候我們會嘗試用「老我」去得勝爭戰,想要靠著自己的努力、行為去過信仰裡的生活,卻發現不但不能得勝,反而使自我信仰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因此保羅如此吶喊:「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信仰後都會面對爭戰,每個基督徒都無法避免「自我罪性的痛苦」,因此有基督徒說:「信仰後並不是萬事諸順裡,反而『麻煩』不斷,越是信仰越是各種『麻煩』如影隨形。」似乎信仰後讓我們變得更加糟糕,難道是不信仰更好嗎?
使徒保羅就曾經歷跟我們一樣非常真實的信仰掙扎,因為他發現自己裡面有兩種性情:一種是屬神的新性情,也就是基督徒常稱的「新我」,這是歡喜良善、也樂意去行善、跟隨基督過聖潔生活的;另一種是屬罪的舊性情,是「老我」,它讓我們樂意安於現狀、喜歡享受罪中之樂,比起行善甚至更願意去行惡。
罪的力量是多麼強大呢,如使徒保羅這樣意志極為堅定之人,也不免發出感嘆:「因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作;我所恨惡的,我倒去作。」是的,信仰後接受耶穌基督的教導,得著從他而來的真理,我們的心思意念有了翻天覆地的更新與改變,在想法、情感上是喜愛善、恨惡罪的,我們也在心底立志要去行善不犯罪;但現實往往是我們一次又一次被帶入罪的深淵,沒有能力將善行出來。
曾經有位牧師說:「信仰路上有爭戰這是正常的,很難有人能維持他的信仰一生穩行在高處。但每一次陷入低谷後,我們都要學會快速得勝與振作,要努力使我們屬靈落在低谷的時間一次比一次更短。」那麼,怎樣在遇到爭戰、陷入低谷時快速恢復呢?
首先要認清楚一個事實,基督徒生活在這個地上時,的確有兩種靈正在影響著我們的生命,導致我們常常會陷入左右掙扎之中。一種是生命的靈,它是從神而來的聖靈,使我們的理智、意願、意志都願意符合聖潔的神。而另一種是罪惡的靈,它住在我們的肉身之中不願離開,常引誘我們去墮落、犯罪。
我們靠著自己的力量無法得勝惡的靈,這種罪性並非是餓了吃一頓、渴了喝杯水就能解決的,屬靈的奧秘,無法用人的理性、情感和意志來戰勝,而是應當順服在主面前,借著聖靈的能力、靠著主所教導的真理來得勝——這也就是我們基督徒當時常要做的功課:讀經、聽道和禱告。
事實上絕大多數基督徒清楚的知道信仰後將會面對屬靈的爭戰,也曾不止一次切身感受過無法抵擋犯罪時良心上的責備,更加知道當遭遇這一切時即刻要做的便是讀經禱告,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感覺疲累、軟弱,並不是沒有吃好睡好,乃是與神的關係出現了問題。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無法學會翻開聖經用神的話語來堅固信心,跪下來禱告祈求神的保守。我們一邊責備自己又犯罪了,內心懼怕會迎來神的震怒;一邊在罪惡裡越陷越深無力自救,以至於最後乾脆遮掩起耳朵完全享受起罪中之樂來。
保羅在最後如此說:「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我們不能因為一時被罪得勝就軟弱到再也無力起身。信仰是一生需要去操練的,很可能當我們年老的時候,還在經歷屬靈的爭戰,但不要懼怕,因為神應許與我們同在:「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賽7:14)」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要學會用真理來裝備自己,在爭戰中要呼求主的搭救,但不是呼求完就結束了。主有能力救我們脫離爭戰的困境,我們也需要付上應有的責任:在爭戰中渴求神的能力,且要在聖靈的扶持下切實地去行善的事。既要不看重自己的意志,乃是相信主的幫助;同時也要在行動上真實體現,從罪的捆綁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