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僧》 | 一個女人眼中的歷史與江湖

2021-02-20 一個字頭的誕生

誘僧的故事被設置在初唐玄武門事變的背景下,李建成陣營的石彥生和李世民陣營的霍達,再加上一個美麗的紅萼公主,主角們就此備齊。李碧華沒有按照套路安排主角們的命運,或者說她的套路和她的文字一樣,有著美麗,也有些詭異。


霍達和石彥生都有著江湖氣,武將自然是豪氣雲天,就算是敵對,也可相互敬仰。可是江湖何時離得開廟堂,一場玄武門事變讓他們的人生變得不隨自己控制。歷史中的小人物就如同塵埃,免不得被洪流吞噬,留不下一絲痕跡。

石彥生按理說是個悲劇英雄。觀眾歷來偏心悲劇英雄,從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人們總是感嘆命運對他們的不公,卻淡化他們的本身的缺憾。而石彥生卻不同,他是一個讓人愛不起來的悲劇英雄。


石彥生被蒙蔽,出賣了李建成,這就給他英雄的形象摸了黑。一個真正的英雄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做,或者殺身成仁,或者為主報仇,而石彥生卻選擇了躲到寺廟裡當假和尚。

英雄還是英雄,身邊總要圍繞著幾個好漢。這些人聚在一起寺院終究是不復平靜。佛渡有緣人,他們本就無心向佛,佛祖又何必庇佑他們?


紅萼的到來徹底讓他們放棄清修,先是吃雞,後又下山,最後還帶著無辜的小和尚去了妓院。就是在這個時候,紅萼真正的誘僧了。鏡梳妝的紅萼說:記住這個這樣子,一個人不會永遠都好看的。這句寫的真好。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石彥生啊,你既然已經負了如來,就不要再辜負眼前人的心意了。紅萼是敢愛敢恨的,看上了石彥生,就甘願和他去浪跡天涯,至少在感情上,她比石彥生要誠實的多,灑脫的多。


如果石彥生選擇和紅萼就此私奔,苦命鴛鴦在追殺中共赴黃泉,也算是個絕美的愛情故事,而石彥生的英雄形象也算是建立了。石彥生再次沒能做成英雄。


石彥生一伙人被堵住,紅萼天真的認為公主的身份可以換得情郎一命,卻沒想到她這個公主其實什麼也不是,區區一個武將就能隨意的給她一刀。她忘了,李世民連親兄弟都敢殺,她這個妹妹在他眼裡又有多少分量。

紅萼的血終於讓石彥生有了洪荒之力,他殺出重圍,隻身逃到了荒山中的破廟。經歷生死,他可能也真心想皈依佛門了。有些瘋瘋癲癲的老和尚奪走他敲得煩亂的木魚,一語道破天機:既然要清修,還敲什麼木魚?

石彥生拿佛當解救自己的稻草,可自己一直放不下塵世,心魔哪能靠念幾句經就消除呢?命運見不得英雄無聊,再次給他送來了一個女人:一個貌似紅萼的寡婦。寡婦在寺內火葬了自己的丈夫,乾脆自己也剃度出家。也就李碧華能大膽想出這樣的情節吧。


誘僧的戲碼再次上演。一個尼姑,一個和尚,不發生什麼還真有點不正常。這是這次的美女是來要石彥生的命的。

石彥生還真是悲劇,躲到哪麻煩都能找上他,可又讓人絲毫可憐不起他。紅萼死在他面前,他面對另一個紅萼到底會怎麼想?是壓制不住自己的欲望,還是將女刺客當做紅萼的替身?那種解釋都會讓人替紅萼不值吧。當女刺客露出真面目時,可能還會腹誹,誰讓你抵不住誘惑?


石彥生還是做不成真正的英雄。瘋瘋癲癲的老和尚救了石彥生,還告訴了他一句至理名言,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死亡時死亡。命不該絕的時候,就好好活著吧,總有死的那天,何必著急?

經歷了兩次誘惑,兩次生死大戰,石彥生終於悟了。自己只是棋子而已,李建成、李世民之中必有一死,哪說得清什麼對錯。

石彥生放下了,霍達卻放不下了。石彥生知道的太多了,漸漸成了他的心病,乃至於心魔。最後,兩個人在著火的屋內進行了決戰。


霍達死了,石彥生走了,只剩下一片白雪,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而他們也確實沒被記錄於歷史中,淹沒於時光裡,毫無痕跡。

整個故事歷史於武俠交叉,卻又不想普通的傳奇故事,有著李碧華獨特的味道。都知道唐太宗是千古一帝,貞觀治世為無數後人所稱道,玄武門的鮮血就漸漸被人淡忘了。史書寫的隱晦,後世文人也不見得樂於損壞自己的偶像。

李碧華筆下卻放棄了唐太宗,反而選擇了失敗陣營中的一個小人物當主角。這可能是對小人物的悲憫和對歷史的一絲不滿吧。每一個被記錄下的成功人物身後都埋葬了無數小人物,所謂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有誰為那些可憐的踏腳板立傳呢?

歷史是公正的,卻又是無情的,李碧華用女性的角度給了殘酷的歷史另一種溫度,讓它即使依舊鮮血淋漓,卻有了一絲人情味,最起碼失敗者知道是如何死的了。拋開歷史事實,這樣依託於真實歷史背景的傳奇故事,也能多少讓人換種角度思考歷史。

勝利者的榮耀固然要大書特書,小人物的故事也可歌可泣。現實中也一樣,大人物的故事萬眾矚目,小人物的悲喜也別有滋味。歷史、生活從來不是獨屬於大人物的,是屬於每個平凡的我們的。

江湖,給人的感覺就是仗劍走天涯,即使也有幫派林立,可終歸是大氣的。可李碧華筆下的江湖,卻沒那麼大氣,反而連一個女子都容不下。不是每個英雄都是蕭峰,錯失佳偶也不損他義蓋雲天,不是每個英雄都是郭靖,能娶得黃蓉相伴,楊過更是稀少,畢竟石彥生連私奔都不能給紅萼。

英雄難做,石彥生和那些英雄一樣身世悲慘,機遇崎嶇,受盡命運刁難,他只是做了平凡人能做到的罷了。江湖不好混,平凡人謹慎選擇。而且,江湖絕對不是女子能安身立命之所,不是每個英雄都能救得了美人的。


誘僧,最後說說這個誘字。紅萼和女刺客都誘惑已是和尚的石彥生,每一次他都抵擋不住誘惑。我玩笑的想,李碧華是不是從心裡就不相信出家人能六根清淨,才能在誘僧和青蛇裡都寫出差不多的橋段。吳興國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連當了兩次李碧華的男主角,一個是讓人記不住的許仙,一個是讓人愛不上的石彥生。人總會面對誘惑的,能低檔的住的,應該算少數吧。誘僧的片段風流卻不下流,導演能拍成這樣,不容易。

相關焦點

  • 妖冶情書——誘僧
    但《誘僧》所表現的世界更加誇張、殘忍、蒼涼,羅卓瑤以女人的視角拍男人的頓悟,它所表現的是妖魔化的人間地獄,表達的是個人修行的境界和歷史角度的思考,皮相難參,恨怨人間本色的絕望感。文本是用文字表達主旨、營造畫面,電影則使用更加直接的感官。
  • 《誘僧》:大隱隱於世,修行在人心
    她們筆下的愛情故事,不只是愛情,反映的是時代背景、歷史變遷和深刻的人性。回想我們那一代,如果說中國少年的性愛觀大多來自於島國小片,那麼中國少女的愛情觀大多來自於言情小說——你讀了哪一個作家的言情小說,你便從她的故事中汲取和塑造了自己的愛情觀。言情小說並不都是無病呻吟、通篇情情愛愛的,讀言情小說的女孩並不都是天真幼稚。
  • 電影《誘僧》影評
    然而,吸引我看下去的,反而不是這些,而是一個藏在故事背後的人。他沒有露臉,卻主宰了電影的質感。你以為我在說導演?非也,導演固然厲害,卻不是他。這個人,就是美術指導,葉錦添。葉錦添的名氣不算小,然而他風頭正盛時,卻沒有《誘僧》裡那麼大膽。那個時候,可不比現在的技術先進,更沒有PS這些美化工具。
  • 27年前的《誘僧》改編自李碧華小說,如今看依舊驚豔
    1993年《誘僧》電影劇本獲得了第3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提名,1995年《誘僧》原著小說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行。先看小說,再看具象化的電影,或者先看電影,再補看小說,都是不錯的電影打開方式,但不免都會被先入為主的藝術作品影響對後者的審美判斷。我個人覺得《誘僧》這部電影改編得非常成功,其藝術性甚至超越了小說。
  • 妖氣誘惑——《誘僧》原聲碟賞析
    1993年,李碧華的兩部小說被搬上銀幕,一部是《青蛇》,另一部是《誘僧》,都由李碧華親自編劇,男豬腳又都是吳興國。
  • 《誘僧》與你共論人間百味.
    李碧華的《誘僧》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沒有明確的歷史根源,沒有成文的戰亂紛爭,沒有具像的放蕩妖嬈,只是文字極盡誘惑:一個和尚打坐時候抵不住心魔糾纏
  • 金庸||一個女人的江湖:郭襄
    今天推一篇金庸系列,郭襄,我無比喜愛的一個女孩子。                                                            ——琳子北宋初年,江湖正值鼎盛,武學流長,宗派淵源,江湖豪傑繁若星河,但雁門關一役,錦繡盡數凋敝。加之朝廷強推「抑武事」之令,致使江湖從此沉寂百年。
  • 江湖大哥是如何捕獲女人心的
    無間道的琛哥也好、英雄本色發哥也好、笑傲江湖令狐衝也好,都崇尚一個字「俠」。此道與我們的人性無縫對接,掌握此道,輕則迷倒一眾無知少女,重輒俘獲女人痴心一片,貼錢貼人貼一生。
  • 十三項金獎提名《誘僧》:「色」能毀了你,也能成就你…
    下午看電影《誘僧《誘僧》這部電影風流但不下流,七非先生的一句話對境而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哪個不是佛經?哪個又是佛經?參!會參,《金瓶梅》也是《金剛經》,這叫淨穢不二。不會讀,《金剛經》也是《金瓶梅》,這叫心邪事邪。」
  • 在大歷史擷取小細節,成都作家章夫「徘徊」在「公元前的廟堂與江湖」
    指點江山的廟堂之上,與高人輩出的江湖之遠,承載著中國人的浪漫。你知道先秦時期的廟堂與江湖是什麼樣嗎?20日上午,成都作家章夫在散花書院分享了他的新書《徘徊:公元前的廟堂與江湖》。「先秦時期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初始階段,或者是青春期。這個時期的中國大地上,誕生了孔子、老子、秦始皇等很多讓後世景仰的大人物。」
  • 她骨子裡的大膽是男人眼中的火辣,是女人眼中的渴望。
    這裡是大鵝蕾哈娜—一個有著好嗓子的奔放女人她骨子裡的大膽是男人眼中的火辣,是女人眼中的渴望。她的聰明才智不止於一個音樂人她一直是男人的渴望型,女人的理想型。她活著,活出了精神。
  • 看點 | 是江湖俠女也是王宮大女人,看優酷超級劇集《秦時麗人明月心》如何心向明月
    從江湖俠女到王宮大女人一個成功女人和背後的三個男人 都說亂世出英雄,在讀娛君看來,亂世也最易出故事。《秦時麗人明月心》的故事就發生在戰國末期,秦兼併六國,一統天下的亂世。 《秦時麗人明月心》的製片人趙文靖表示,無論是公孫麗還是麗姬,無論是江湖小俠女還是王宮大女人,麗兒都是那個麗兒,純良不乏手段,她在迎合環境的過程中卻不曾迷失自己,用智慧和勇氣在權謀中逐步成長,最終成為嬴政旁邊的大女人。 有一句話說,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而在《秦時麗人明月心》的故事中,麗姬的身後卻站著三個男人。
  • 賈樟柯商業電影《江湖兒女》,講訴一個女人撐起整個江湖的情和義
    關二爺是仁義的象徵,江湖中人不遵守仁義道德的行規,自然會受到懲罰,已經成為了江湖共識,沒人敢造次。牌局結束,一群人來到歌舞廳的包間,斌斌招呼兄弟們喝五湖四海,把十幾種不同品種不同度數的白酒,全部倒在一個盆裡,大家一起喝,所謂五湖四海皆兄弟,肝膽相照,兄弟之間,要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義。巧巧自然對這種場面司空見慣,也樂在其中,被他們兄弟間的真情義感染著。
  • 一個風情萬種的老闆娘金鑲玉,一個盪氣迴腸的江湖故事
    這部劇有兒女情長,有江湖大義。這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劇,但是看得時候卻覺得分外有趣。「浮萍漂浮本無根,天涯遊子君莫問」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每一個畫面都美的讓人沉醉,金鑲玉這個龍門客棧的主人,一個風含情水含笑的女人。
  • 我與李碧華的緣分(下):李碧華看女人
    以《誘僧》為例,一段人生感慨活脫脫就是從戲曲裡來的:「人那麼壯大,權位、生死、愛恨、名利卻動搖它;權位、生死、愛恨、名利那麼壯大,時間卻消磨它。」    《誘僧》《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封面看戲子 看婊子 出格的,還在後頭,李碧華評白光:這是一個「煙視媚行」 的女人。
  • 我眼中的歷史人物---關羽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眼中的關羽。關羽,字雲長,是蜀國的五虎上將之首。因為關羽這個人物的形象比較正氣,所以被後世尊稱為「關公」、「武財神」。我眼中的關羽是威武勇猛的。《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關羽的「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威風凜凜,使青龍偃月刀。」身長九尺是2.12m,僅比籃球明星姚明略矮一點啊。而他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大概重82斤,這氣勢是如此的威武勇猛。
  • 《江湖兒女》裡女人的颯
    前兩天和兩個姐姐飯後散步談論起了賈樟柯的電影《江湖兒女》,今天忍不住翻出來又看了一遍,不得不說趙濤把小縣城黑社會老大女人(巧巧)那種又土又颯的感覺演繹的很到位,尤其是模仿美國電影《低俗小說》裡面的尬舞片段,莫名的喜感又可愛!
  • 《江湖奇俠傳》 一抹歷史的煙雲
    ——《江湖奇俠傳》片頭曲終於來談談《江湖奇俠傳》了——看過的人是不是已經立刻各種回憶浮現,恨不得立刻去刷一遍了?
  • 《畫江湖之不良人》實力排行榜,排在第五的是一個女人
    《畫江湖之不良人》實力排行榜,排在第五的是一個女人 5、女帝水雲姬;美豔與霸氣並重的絕色美女,畫江湖裡邊最可愛的角色,沒有之一。
  • 因為一個女人引發的江湖對決
    令我義憤填膺的是,竟然來過一個冒充本神的人,還明目張胆地調戲我的段子女神!豈有此理!本神行走江湖數十年,冒用我的名諱也就算了,竟然還敢惦記我的初戀情人。此仇不報,非爺們!本神很儒雅地一笑,卻是捨我其誰的氣度:食神的巔峰對決,PK的不僅是一個吃貨的胃,還得有神的顏值,能感受到香味和煙火氣的頂多算是個吃貨,懂得丈量從舌尖到心間的距離,品位出幸福的才算是食神。看著你吃,我已經感受到了烤羊腿的色香味,何必再動口動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