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一個女人的江湖:郭襄

2021-02-19 琳子的青青子衿

累趴的一天。

最近熬夜太多了,也不知道在熬什麼。

《失戀日記》結束了,我覺得仿佛獲得了新生。

今天推一篇金庸系列,郭襄,我無比喜愛的一個女孩子。

                                                            ——琳子

北宋初年,江湖正值鼎盛,武學流長,宗派淵源,江湖豪傑繁若星河,但雁門關一役,錦繡盡數凋敝。加之朝廷強推「抑武事」之令,致使江湖從此沉寂百年。之間,獨孤求敗如長夜流星,一閃而過。靖康之恥之後,江湖碩果僅存,五絕成為天下武林唯一的慰藉。

所以,嶽飛是寂寞的。在整個大宋王朝裡,他尋不到「志在黃龍」的武將同僚;郭靖也是寂寞的,為了「為國為民」的理想,他沒有精力開宗立派,仙遊江湖。

這時的江湖,悲情瀰漫一切。

襄陽失守,使中原武學精華又一次毀之一旦。

幸好,江湖還有一顆種子!是新舊五絕,乃至整個江湖精心守護的種子,已然悄然成長!

郭襄!名門之後,不僅遺傳母親黃蓉的神姿明慧,還兼備父親郭靖的俠義之風,更是深得外公黃藥師的風採神韻。作為武林世家,她仰慕俠義,雖見慣英雄豪傑,卻貴而不驕,江湖人士更是尊敬有加,皆稱「郭女俠」。縱使李莫愁有蛇蠍心腹,也對她也甚是憐愛;金輪法王一生與郭靖為敵,卻對他的女兒傾己所有,傳其衣缽。

自出生起,郭襄雖迭遭大難,每次都能逢兇化吉,好運氣總是陪伴著她,少年郭襄,眾星捧月,人生已近巔峰。

然而,碧玉年華時,風陵渡口處,楊過摘下面具,郭襄驚鴻一瞥,從此,一顆朦朧剔透的少女之心,便追隨而去,墜入江湖。

對這個清雅秀麗的小妹妹,楊過疼愛更甚過所有人,三枚金針讓少女的思慕之心無比泛濫;而生日宴會上的煙火,則讓少女的愛慕之情被牢牢俘獲。

從此,她的江湖只剩下一個人。

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後,楊過夫婦雙雙歸隱。在沒有神鵰大俠故事相伴的日子裡,郭襄便開始了一生無始無終的痴戀之旅。

在她的江湖中,江湖,就是期待一場花前月下的相遇。

在少林時,郭襄遇到同樣「一見誤終身」的兩個小迷弟,他們對郭襄心生愛慕,卻只能暗自思念。其實,在他們的江湖中,何嘗又不是只剩一人。

最後,何足道選擇不履中土,一生遁跡不可尋;張三丰則在武當修行,即使大道修成,仍對郭女俠念念不忘。

花信年華,郭襄繼續遊蕩她的江湖,到哪裡去?去做什麼?已全然不顧,或許哪裡有神鵰大俠的故事,她就去哪裡吧。

在一個人的江湖裡,無數次驚喜輾轉,又無數次失望奔波;無數次風餐郊外,又無數次露宿荒嶺;無數次借酒消愁,又無數次暗自悲傷。寒江孤影,江湖故人,天涯望盡,斯人何處。

也許,郭襄總把希望放在下一個路口吧。

襄陽失守,郭襄失去所有親人。崖山海戰,郭襄失去整個家國。

在異族統治的中原大地上,人才凋敝,民不聊生。

背負著國恨家仇的郭襄,上不能效仿父親,驅逐韃虜,為國為民,做一個俠之大者;中不能再拾論劍華山,高舉俠義,復興江湖盛世,下不能尋得親人,快意仇家,做一個退隱江湖的郭家後人。一個女人縱有絕世武功,又能如何。

享盡人間尊崇,又經歷萬般劫難。此時的郭襄一無所有,如果還有剩下的,恐怕也只有十六歲的那場璀璨煙花了吧。

沒了尚武之風,偌大的江湖變得一片沉寂。

沒了俠義之舉,諾大的江湖也沒了神鵰大俠的支離傳說。

江湖!只剩下一個女人。

在一個女人的江湖裡,早已沒有家國天下的理想,沒有門派紛爭的困擾,沒有刀光劍影的血腥,也沒有仗劍江湖的瀟灑。有的只是遠去夕陽,枯藤樹旁一隻青驢,鬥笠下羸弱孤影,背上倚天已鈍,腰間酒囊已癟。

誰人陪她立黃昏……

煙雨縹緲的風陵渡口,風雪無跡的黑龍潭畔,繁花錦簇的百花谷中,金雕悽唳的終南山下,萬籟俱寂的活死人墓,迷霧婆娑的絕情谷底,血色殘陽的襄陽城外……這個女人無數次來到這裡,無數次的喃喃自語,又無數次的寂寥離去。

二十多年的痴心尋覓,半生漂泊,到頭來冷冷清清,驀然回首,青絲白髮,淚始幹!

終究是那人鐵石心腸,終不相見,還是自己醉心執念,太過自私。

江湖那麼大,終究擱不下一個小女人的一點痴戀。江湖又那麼小,來來回回尋覓多少遍,還是尋不得夢中的一次相遇。

也許,在就某個時刻,某個地點,人真得會突然停下來,感覺倦了,也就放棄了。

峨眉山,萬佛頂,夕陽餘暉盡灑,雲遊二十四載的郭襄,已過不惑。此刻,她踱步山頂,山徑蜿蜒通幽,黛峰層巒疊翠。

郭襄終於放慢了腳步,停了下來,坐在青石上,望著不再屬於那人的風景。

心中無盡釋然。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老君不在,青燈寂了了。」

郭襄輕聲吟完,回首望了望身旁徒弟。又道:吾意在此開宗立派,重拾江湖俠義,你即為吾峨眉一代弟子。

說罷,郭襄把臉龐又轉過去,極目遠眺,沉思良久。此時,餘暉已盡,皓月當空,冷風襲人,樹影婆娑。

郭襄青絲浮動,眼角迷離,她忍了忍喉中哽咽,頓了頓嗓音說道:吾賜你法號「風陵」。

                                            (END)

相關焦點

  • 郭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金庸對她不太好,回回只費點滴筆墨,次次都在目送楊過的背影;金庸又對她太好,讓她的一生開掛,天分,際遇,一個不落,活得像個主角。郭襄給自己的弟子取名風陵,是因為她和楊過在風陵渡口,第一次相見。在風陵渡口,楊過送給郭襄三根金針,代表三個願望。
  • 《神鵰俠侶》飾郭襄,金庸去世時凌晨兩點悼念,一句臺詞讓人淚目
    《神鵰俠侶》飾郭襄,金庸去世時凌晨兩點悼念,一句臺詞讓人淚目人在年少的時候,總是懷著滿腔熱血,渴望仗劍走天涯,去江湖闖蕩一番。雖然未能真正如願,但是在金庸的筆下,我們明白了江湖的險惡與人間真情的珍貴。江湖之上,我們總是在決鬥,非要爭個第一第二出來,其實,這世界上,最厲害的大俠,應該是時間。
  • 金庸的七情七世界(六)—郭襄的苦情單戀世界
    說到這裡,語音中已帶哽咽。楊過心頭一震,想起她當下生日,自己便曾懷抱過他,後來和金輪法王、李莫愁等數番爭奪,又曾捕縛母豹,餵她乳吃,其後攜入古墓,養育多時,想不到此時重見,竟然已是如此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回思往事,不由得痴痴怔住。過了片刻,郭襄道:「大哥哥,我得走啦!我託你一件事。」楊過道:「你說罷。」郭襄道:「你夫人和你在甚麼時候相會啊。」楊過道;「是在今年冬天。」
  • 金庸給了她天下無雙的父母,她卻為情所困淪為笑話,不是郭襄
    而今天要講的這個人,金庸給了她天下無雙的父母,她卻為情所困淪為笑話,讓人不勝唏噓,不是郭襄。說到為情所困,無外乎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楊過曾經感受過,但好歹最後獲得了幸福結局。這一種是痛失所愛,兩個人明明相愛,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不得分離甚至天人永隔,這種困,是失去後走不出來的困。楊過等待小龍女16年,差一點,就等不來小龍女,為情困住一生。
  • 他是金庸筆下最可愛的絕頂高手,更是張三丰的師傅,卻被郭襄害死
    ,再也沒有比郭襄更完美的女孩了!張三丰是武當派的創始人,是歷史上實實在在的人物,在金庸筆下也有精彩的表現,是江湖人人敬仰的武林泰鬥。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絕頂高手卻不是周伯通,而是張三丰的師傅,覺遠大師。
  • 金庸武俠中的七大開山祖師,郭襄、逍遙子上榜,王重陽僅排第三
    今天咱們就用這篇文章來聊一聊金庸武俠中的七大開山祖師,他們七人不僅可以開創出頂級武功,還能開宗立派,把自己研究出的武功傳授給弟子們,其中郭襄、逍遙子上榜,王重陽僅排第三。7、泰山派開山祖師——東靈道長泰山派是《笑傲江湖》中的五嶽劍派之一,當時泰山派的掌門是天門道長。
  • 金庸已逝 夢醒江湖
    初冬將至 斯人已逝,通俗文學大師、武俠泰鬥金庸先生於昨日逝於香港,享年94。
  • 峨眉派的創始人真的是郭襄嗎?
    ,張雪迎(飾)《倚天屠龍記》書上說,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的弟子俞蓮舟曾言,郭女俠(也就是郭襄)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其實金庸說的明白,是郭襄四十歲還找不到喜歡的男人,於是頓然間爆發,上山做了個尼姑,更開出峨眉門派。這其實只是金庸的獨家設計,或者說是文學虛構。實際上,峨眉派根本就與郭襄沒半毛錢關係,純屬瞎掰。但這瞎掰,畢竟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影子。司馬在這裡說一下,峨眉派的真實起源,其實是來自一名道姑(當然你可以將其想像成郭襄),不是金庸說的尼姑。金庸正確之處,那就是峨眉始祖確實是個女人而非男人。
  • 郭襄與張三丰:江湖那麼大,有些人只能空等
    那年華山上,郭襄見小君寶傷口汩汩流血取出手帕替他包紮,聽楊過和眾人告別--他日江湖重逢,再當杯酒言歡,就此別過--眼見他攜著小龍女之手下山而去,終於忍耐不住落下淚來。張君寶其時年幼,見此番情狀,心下奇怪不知她為何傷心至此。三年後在少室山重逢,覺遠大師受難坐化而去,二人哭了一場,郭襄向他道就此別過後會有期。君寶問:你要往哪裡去?
  • 金庸走了,但他的江湖情義還在
    金庸昨日仙逝。他在人間大鬧一場,攪動了無數江湖兒女前來送別。
  • 黃蓉的叫花雞,任盈盈的烤青蛙,程靈素的湯,周芷若的飯,郭襄的酒…金庸筆下女子們 「吃吃」的愛
    任盈盈是怎麼做的呢?金庸用兩個關於美食的場景,點出了一個女人的痴心可以有多麼不落俗套,也道出了相愛的本質。所以程靈素的愛,註定是必得相忘於江湖的愛。 金庸的書中其實鮮有寫到做飯的情節,都是江湖兒女怎麼會經常做飯呢。但程靈素給胡斐做過飯。 三菜一湯:煎豆腐、鮮筍炒豆芽、草菇煮白菜、鹹菜豆瓣湯。「雖是素菜,卻也香氣撲鼻」。
  • 對比三版《倚天屠龍記》,金庸為何會把郭襄的遺書寫「沒了」?
    我認為,至少金庸從來都沒有這樣想過,他也從來沒有讓張三丰愛上郭襄,一切的一切都是眾多讀者腦補後的畫面,是為了給「一見楊過誤終身」的郭襄一個安慰的藉口。其實,關於這件事,從金庸對《倚天屠龍記》的兩次大修訂就可以看出。
  • 金庸去世:他真的是一個直男癌嗎?
    「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重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了。」從來都是女人為男人而犧牲,女人為完成男人的夙願而奔忙。小說中的女性,尤其是女主角,都是漂亮迷人,出身高貴,體貼懂事,男人最愛的那一款。作為一個女權主義作家,我並不覺得貼個標籤就完了,更要看到金庸小說與他的真實觀念當中複雜的層次感。這才是技術活。殷素素在臨死前對兒子是怎麼說的?要他警惕,「越漂亮的女人就越會騙人。」
  • 除了郭襄郭芙,郭靖還有一個兒子你知道嗎?
    郭靖出場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從小拜江南七怪為師,後來學會全真教心法,又拜洪七公為師。不僅如此,還和老頑童周伯通學了左右互搏,並且背熟九陰真經。郭靖武功蓋世,並且一腔忠義,抵禦蒙古大軍進犯襄陽城。救百姓於水火,被人稱為郭大俠。
  • 楊過誤了郭襄,郭襄卻誤了張三丰
    張三丰在金庸小說之中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引領了一個時代。但是他的個人感情,似乎一片空白。張三丰當然有過自己的愛情。
  • 十大愛過楊過的女人,小龍女排第三,黃蓉排第九,第二被金庸刪了
    金庸一共留下了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這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給各位讀者們塑造了一個完整的江湖,這個江湖中,有各種各樣的大俠,例如郭靖,張無忌,喬峰,段譽等等。如果說金庸武俠的大俠中,最受女人歡迎的有誰?有兩個,一個是韋小寶,一個是楊過,韋小寶有七個老婆,而對楊過動情的女人,也有七個。但是愛過楊過的女人,則有十個。她們都是誰呢?
  • 從「郭襄」到「小辣椒」!20年前的李綺紅,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美
    「郭襄是金庸的神來之筆,當這個頸掛著一串明珠,身著淡綠衣衫的少女出現在風陵渡口時,全書的壓抑,悲苦的格調陡然變得明快起來,李綺紅賦予了郭襄影像中的靈魂和血液。」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是金庸小說中最感人至深的愛情之一,打動了無數的觀眾。尤其是小龍女和楊過分開了16年,據說金庸先生在寫到這一段的時候,放聲大哭。
  • 金庸先生的詩意江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那個時候,蕭峰自殺是我生命中最難以承受的悲劇;小龍女從天而降,站在楊過面前,便是世間最美的女子;張無忌掉進山洞,以為必死無疑,沒想到其中別有一番天地,此為柳暗花明;16歲的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我懂了什麼叫「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說不出的酸楚.所以對我來說,金庸先生不是神,他是在我枕邊,教過我人生道理的爺爺。
  • 六神磊磊讀金庸三部曲,六神磊磊讀金庸最新文章,六神磊磊讀金庸在線
    如果我說,金庸筆下過得最幸福美滿的女人是黃蓉,應該沒有人會反對。 實際上李莫愁的問題,在於她無處不在的心理防線:只有在面對嬰兒郭襄的時候,才不設防地給出了她唯一的柔情。但人的一輩子,哪可能只跟嬰兒打交道? 善於處理複雜的世情和人際關係,才是一個成熟理智的人應有的樣子。
  • 楊過、陸無雙的殘疾,小龍女的失身,郭襄的出家,金庸都有深意
    作為武俠小說,它保留了男主奇遇、逆襲、無敵、被所有女人愛等情節,但它打破了以前固有的許多。其中打得最碎的,自然是愛情。整部《神鵰》都在告訴我們:愛情和婚姻沒有完美,只有殘缺。郭襄、程英、公孫綠萼,雖不像陸無雙有身體的殘疾,其愛情和人生卻同樣是殘缺的。郭襄,一個天真少女,只因愛上神鵰大俠楊過,便有了半生的漂泊,直至40歲時「大徹大悟」出家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