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2021-01-21 國學一刻


作者:問心淺笑  主播:佳萌


她活在金庸的筆下,從《神鵰俠侶》到《倚天屠龍記》,從郭家二小姐到峨嵋派掌門人。


她是楊過和小龍女愛情裡的配角,有人說她恬不知恥,愛慕有婦之夫;有人說她痴情至極,追慕一生。


因為當時郭靖和黃蓉守在襄陽,便給她取名叫「郭襄」,因為她處事風格亦正亦邪,像極了外公黃藥師,而被人們稱為「小東邪」。


她便是郭靖和黃蓉的二女兒。一出生,便萬受眾矚目,帶著「公主」一樣的光環。


金庸對她不太好,回回只費點滴筆墨,次次都在目送楊過的背影;金庸又對她太好,讓她的一生開掛,天分,際遇,一個不落,活得像個主角。


郭襄給自己的弟子取名風陵,是因為她和楊過在風陵渡口,第一次相見。


在風陵渡口,楊過送給郭襄三根金針,代表三個願望。楊過取下自己的面具,清瘦俊秀、劍眉入鬢、風眼生威。襄兒便羞紅了臉。


只是小小的襄兒不知,楊過待他不同,是因為郭靖對他的恩情,更因為十六年前的那場襄陽大戰。小襄兒剛剛出生,小龍女抱著襁褓裡的她大戰金輪法王。


看著郭襄,楊過想起了以往和小龍女的種種,神色不禁柔和。這不該有的溫柔,郭襄誤解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深幾許。


楊過攜著郭襄飛過泥潭捕捉靈狐時,那風吹起的髮絲拂過她的臉,化成根根情絲,落在了襄兒的心底。


十月二十四的生日宴,楊過送給了郭襄一個曠世驚喜。那流星火炮在天空上形成的「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壽」的煙花,照亮了郭襄十六歲的生命。


從天而降的楊過,在郭襄的眼前出現,踏著七彩祥雲,比煙花還耀眼。從此,再也走不出來。


顧城說:一個徹底誠實的人從不面對選擇。


郭襄對男女的認知由楊過開啟,她感動於楊過對小龍女的深情,崇拜於楊過的俠肝義膽。


這樣一個夠痴情、夠純粹、夠英雄的人,滿足了郭襄對完美愛人的一切幻想。郭襄沒有選擇,郭襄沒得選擇,就愛上了。


至此之後,郭襄再也愛不上別人了。江湖多渾濁,聰慧的郭襄難道會看不明白那些為利來為利往的熙攘人群嗎?


只是這愛,註定是造化弄人。


在《神鵰俠侶》的結尾,金庸這樣寫:


卻聽得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


這種情景,換誰大概都會熱淚橫流。從此,他們再也沒有見過。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最幸運的事,就是在最好的年華遇到你。


如果當初先出生的是郭襄而不是郭芙,楊過和郭襄,會不會修成正果?

 


這個世界,哪有那麼多的如果。倘若真的有如果,張三丰想要再勇敢一點,站在郭襄的面前,說聲「我愛你」。


華山之巔,是張三丰第一次見到郭襄,那年,郭襄十六歲,張三丰十二歲。


郭襄為弱小的張三丰助威,為受傷的張三丰包紮止血。看到美麗可親的郭襄滿臉憂傷,眼中含著淚花,張三丰的心便和以前不同了。


少室山下,是他們第二次相見。十八歲的郭襄,四處遊歷尋找神鵰大俠。遇到張三丰,正是失意難受的時候。郭襄送給張三丰一對鐵羅漢,這對鐵羅漢,是郭襄十六歲生日時,無色禪師因楊過的情分送的賀禮。


如今,三年的尋尋覓覓,只有冷冷清清。心灰意冷的郭襄,也不想再珍視這禮物了。


可這無意的舉動,讓張三丰珍藏了一百年。這隨意的舉動,也象徵著兩個人的感情之路,殊途同歸。


第三次相見,是在張三丰被誣陷偷學經書,逐出師門,走投無路的時候。


張三丰被少林弟子追殺,郭襄被牽連其中。覺遠大師為了保護他倆,帶著他們兩個狂奔數裡路,最終氣數將盡。在臨終前,覺遠大師一直在念《九陽真經》,一旁的張三丰和郭襄分別記下一部分,為日後創立武當峨嵋奠定了基礎。


分別之時,郭襄看著前路迷茫的張三丰,心下覺得可憐,囑咐他拿著自己的鐲子去找郭靖,以求安身立命。


郭襄揮揮手:「就此別過。」便沒有再看見到她就紅臉,此時紅了眼的張君寶。


這一幕,多像三年前揮手告別的楊過。只是這次是郭襄率先轉頭離去,這一轉頭,便是永別。


他們一生只有兩三次見面,一見鍾情,再見傾心,三見誤百年。


他和郭襄何等相似,同樣的用情專一,還很深。十六歲愛上郭襄的他,從此空等一百年。


他給弟子取名叫「橋」、「舟」、「巖」、「溪」、「山」、「亭」、「谷」,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那個聰穎明慧的少女。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少年弟子江湖老,紅顏少女鬢邊白。


最後的最後,他們倆人,一個在峨眉,一個在武當,一個青燈常伴,一個潛心修煉。只是心中都有一座墳,埋葬著一個未亡人。



其實,楊過和小龍女在哪裡,郭襄是知道的,只是見到了又如何?只有再傷離別。


其實,張三丰只要去襄陽城,去峨眉山,就可以見到郭襄,只是見到了又如何?終究是不會在一起的。


有些人,適合相見不如懷念,相忘於江湖。


有人說,她一生奔波為楊過,求而不得,最終演繹了一位青燈下的怨婦。


這樣說,真正是看輕了我們的郭女俠。你以為郭襄眼裡裝滿了哀怨地求而不得嗎?


在《神鵰俠侶》的結尾,那場襄陽保衛戰,郭襄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只留下了郭靖留給她的那把倚天劍和讓無數武林人士追逐的秘密。


一個公主一樣長大的女子,家卻已經灰飛煙滅,對楊過再深的痴戀也會放下,一夜長大。


從此,那個為了小情小愛傷心的小女孩徹底死去,重新站起來的,是真正的郭女俠。


「當年傳得《九陽真經》的三位,悟性各有不同,根柢也大有差異。武功是無色大師最高;郭女俠是郭大俠和黃幫主之女,所學最博;恩師當時武功全無根基,但正因如此,所學反而最精純。是以少林、峨嵋、武當三派,一個得其『高』,一個得其『博』,一個得其『純』。三派武功各有所長,但也可說各有所短。」


金庸用「博」來形容峨嵋派的武功,郭襄在武學上,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了。


郭靖、黃蓉、黃藥師的武功本就各成一派,郭襄必然是受到他們指點的。


楊過、一燈、周伯通也和她有莫大的淵源,甚至金輪法王也看重郭襄的天資,強迫郭襄拜師,傳授她武功,硬是把這個別人家的孩子變成了自己的徒弟。


郭襄學過的武功數不勝數,在《倚天屠龍記》的開頭部分,郭襄和無色打賭比武,她分別使出了桃花島的落英劍法,全真派的全真劍法,丐幫的打狗棒法,古墓派的玉女劍法,瑛姑的泥鰍功,大理段氏的一陽指,周伯通的空明拳,鐵掌派的鐵掌功,少林派的羅漢拳。


而當時,郭襄年僅19歲。


在郭靖死了的十年,金庸沒有告訴我們郭襄經歷了什麼,也沒有告訴我們她在幹什麼。但在十年後的一天,她上了峨眉山,創立了峨嵋派,用這些所學武功開創了峨眉劍法,峨眉掌法。還有當初記住的一部分《九陽真經》,又名《峨嵋九陽功》。那沒有記錄的十年,更像是郭襄一鳴驚人之前的沉澱。


峨嵋派初始的名聲,有一半是因為郭靖這個「北俠」父親。經過蒙古入侵中原這場浩劫,武林精英所剩無幾。峨嵋派成了六大門派之一,雖有郭靖的影響,可郭靖畢竟已經死了。郭襄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飽經憂患的峨嵋派,發奮圖強,最終和少林武當並屹千秋。


只是,郭襄有一件花費了一生去做的事,最終都沒有完成,那便是尋找屠龍刀。所以她在臨終前囑咐風陵師太,務必完成遺願,如果她完成不了,便傳給世世代代的掌門。於是便有了後來周芷若偷寶刀的事情。


只可惜,君子福澤只三代,所以周芷若的功夫已經是相當弱了。


郭襄的一生,拿著一手好牌出生,天資聰慧,開門立派,留名千古。要說遺憾,大抵就是往後遇到的人,都不再是那個讓人怦然心動的大哥哥。


見過你,其他人便成了將就,而我不願將就。


銷售就是要玩轉情商!被譽為「銷售界的保時捷」的銷售專家馬丁•林貝克30年實戰經驗凝鑄,世界500強企業爭相運用的銷售法則,16個國家,10000000銷售員首選的教科書式銷售兵法。


在本篇文章底部留言點讚留言獲得點讚數最高的讀者,將會獲得一本《頂級銷售的111條軍規》的紙質書,每人每月只有一次獲獎機會。(每日的點讚數截至時間到第二天文章推送早上8:00前)

相關焦點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而我方今天判斷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理由有二 其一,在一段感情之中當雙方維持感情都已經舉步維艱之時,強求只會徒增悲傷煩惱,很難帶來好的結果。你說你今生愛我永不變,然而生活困苦,無依無靠,別人家等我情侶一到周末出門甜蜜約會,我們分散兩地各自為生計發愁。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文/董俊芳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也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徐志摩莊子著名的詩句「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中,描述了這樣一幅溫馨感人的畫面——兩條被困在車轍裡面的魚相互依偎,為了生存,兩條小魚彼此用嘴裡的溼氣來餵對方。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有人說過,「世間的感情莫過於兩種:一種是相濡以沫,卻厭倦到終老,另一種是相忘於江湖,卻懷念到哭泣。」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離情別恨是人與生俱來的感情,這種情節與風花雪月無關。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內篇·大宗師》與其在同甘共苦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扶持,不如去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生活,相忘於江湖。或許,所有人的自由只是個烏託邦。
  • 《江湖兒女》: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從處女作《小武》(1998)到新作《江湖兒女》,賈科長的鏡頭都在聚焦邊緣人。來自小縣城的大導演,有著濃鬱的「江湖」情結。《小武》通過一個社會最底層最被人鄙視的小偷來捕捉時代的脈搏,鳳頭、豬肚、豹尾讓人目不暇接,代表了新時期中國電影的最高水平。兒時好友、暴發戶小勇不想在婚禮上看到小武,甚至都沒邀請他。
  • 《南極之戀》「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的吳富春:我們一起活著
    文|小叔談情說愛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相濡以沫真的就不如相忘於江湖嗎?我和影片中吳富春觀點一樣。相忘於江湖,不如兩個相愛的人相濡以沫。愛情本身也該是如此。很清晰地記得我爸跟我說了一個老太太的故事,那個老太太和自己的丈夫結婚後,老太太的丈夫因為工作受了工傷,截肢了。
  • 《南極之戀》: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在無形中,他們彼此需要,相互依賴、相濡以沫。然而,在最後小屋裡的乾糧快要吃完,南極的極晝也快要轉為極夜的時候,荊如意在下鋪給吳富春講莊子,還講了莊子的名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富春依然想要和如意生死與共,他堅定的說:「莊子兄弟說錯了,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富春選擇不離不棄,在小木屋裡跟如意求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看任何婚禮宣誓的時候,都會哭,這次也不例外。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下句是什麼?很多國學大師都不願提
    這個名句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提到這11個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兩個詞:灑脫、酷酷的。是的,很多武俠小說的常用這個金句。一位大俠和一位俠女,明明相愛,卻因種種原因不得不相忘於江湖,成了陌路,這種橋段確實挺有意思。所以很多人便以為這個句子應該是出自現代小說家之手,但事實上這話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出自《莊子》。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秒速5釐米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看完了新海誠的「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以後,想了很久如何來說明自己的心情。許久,想到了莊子的這句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記得很久以前曾經有人對我說過這句話,我說我不要,我要的是大明宮詞中的「長相守」。走在路上,下意識地會去尋找某個人,或者總是覺得有路人和那人相似,雖然,明知道Ta不會在這裡出現,卻仍然會望過去,發下呆。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出自莊子,到底該怎麼解釋?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是人們常常引用的一句話。一般用來形容美好的愛情,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互關愛的美好的狀態。但是,別忘了,這句話是莊子說的。要正確理解這句話,就要先了解莊子的思想。莊子是道家學派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的核心是逍遙。什麼是逍遙呢?莊子認為就是無所待。
  • 《天道》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
    芮小丹追尋愛情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也和我們不一樣,不會像世人眼中那麼神話,那麼多雞零狗碎,而是她很明白自己,明白愛情,想得再多,不如去實踐,在愛情面前,體面和窗戶紙都是世人自欺欺人的伎倆。《天道》理想愛情: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
  • 《友情以上》: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或許這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只能出現在電影裡面,但只要在現實中我們能更加勇敢一點,不要怯弱地甘於朋友的位置,勇敢地爭取屬於我們的幸福,成功與否我們都不會留下遺憾,畢竟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慕容林致——舒暢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如果當初林致一輩子都沒有想起李倓,會不會過得開心一點。註: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侵權刪)
  • 《鶴唳華亭》:拎得清的父母告訴女兒,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所以,陸英告訴女兒:「相濡以沫,只是佳事;相忘於江湖,才是幸事。」「朝廷遠比你所知的骯髒,維持潔淨的代價也比你想像的巨大!」此時再斟酌那句,「相濡以沫,只是佳事;相忘於江湖,才是幸事。」不無道理。3我想起了我的大學同學小美。大三的時候,小美戀愛了。
  • 林徽因和梁思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 -- 《莊子-大宗師》華夏危亡之際,如同泉水乾涸。梁思成和林徽因,就像兩隻失去水源後暴露在乾涸地表的魚,他們慢慢的呼著氣,以保持溼潤;互吐著泡沫,滋潤彼此。其中細微之處,今時今日讀來,也讓人感動不已。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小故事)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莊子聽了冷冷一笑:「你真是不會用大的東西(你腦仁太小)……這麼大的葫蘆,你幹嘛不把自己系在上面,漂浮在江湖之上逍遙快活呢?」惠施很是不服,又舉了個例子:「我有一棵叫做樗的大樹,樹幹上長滿了疙疙瘩瘩的瘤子,樹枝彎彎曲曲的,長在路邊木匠看都不看一眼。這棵樹大吧?但有什麼用?」
  • 分手不說再見,因為再也不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我都在江湖中。江湖那麼大,你騎馬仗劍走天涯,遇見了一位女子,你們相約一起闖天涯,走遍天涯海角。可是女子不願意,她討厭江湖,只想安安穩穩地過日子。所以,你就陪她一起,你扔了劍,一心只想平平淡淡。可是日子久了,女子又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正好有一個同樣青衫仗劍走天涯的人路過,她就扔下你跑了,還把你的馬也牽走了。
  • 華山三論,楊過真與郭襄相忘於江湖?未必,玄鐵重劍代表了重逢
    導語華山三論,楊過真與郭襄相忘於江湖?未必,玄鐵重劍代表了重逢!《神鵰俠侶》是披著武俠「外衣」的「情感類勵志小說」,前半段的女一號,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從第三十三回「風陵夜話」開始,郭襄「取代」了小龍女的地位,臨時性的客串了一把「女主角」。
  • 江湖路遠,不如相濡以沫於江華!
    久別重逢,相擁而泣之後小喬,凝望著少年當年,你負氣離家,不告而別,說要去尋找你自己的江湖這些年,你可曾尋到了自己的江湖,可曾知道了什麼是江湖呵呵,江湖,什麼是江湖,你且上馬,我指給你看少年悠然道少年與小喬,輕踏著銀杏的落葉,漫步走在這個寧靜的小村莊中忽然,少年回首,柔情的望著小喬你不是問我,我的江湖是什麼嗎,那麼現在,我便告訴你年少輕狂,誰沒有過,騎馬仗劍走天涯的夢想誰又不曾想擁有,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灑脫那麼江湖,究竟是什麼有人說,江湖是打打殺殺,有人說,江湖是人情世故而相對於
  • 投食記 位皇咖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至此,《投食記》第二季第四期就是這樣啦。這應該是史上圖最少,字最多的一篇投食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