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出自莊子,到底該怎麼解釋?

2021-01-07 好玩的國學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是人們常常引用的一句話。一般用來形容美好的愛情,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互關愛的美好的狀態。但是,別忘了,這句話是莊子說的。要正確理解這句話,就要先了解莊子的思想。

莊子是道家學派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的核心是逍遙。什麼是逍遙呢?莊子認為就是無所待。他舉例說,大魚和大鵬比較牛,一飛就是幾千裡高,那個翅膀覆蓋幾千裡,一下子就能從北海飛到南海,但是,要是沒有風,它飛不起來、列子御風而行,可以15天在天上飛不下來,但是沒有風,他還是要掉下來。這說明,他們都是有所待,要依靠某種東西才能生存,這就不是逍遙的境界。逍遙的境界是不依靠任何東西,身體和心靈完全處於自由的境界。

回過頭來,我們看莊子的這句話,《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意思是時候,兩條魚戴在快要乾涸的水溝裡,只能嘴對嘴互相呼吸來保命,也就是說,在艱難的環境中,必須依靠對方,這樣的狀態,看著很美,其實很悲慘,一旦一條魚死了,另外一條魚也活不了了。這兩條魚完全處於有待的狀態,顯然不是莊子理想中的逍遙境界。那麼如何才能自由而逍遙呢?莊子認為,如果他們能夠回到大海裡,誰也不依靠,完全處於自由的狀態,那就是完全自由的狀態了!

後來,人們誤解了莊子的本意,把這句話理解成為一種美好的愛情,這樣的理解,莊子會很生氣。因為,你們還是有所待,一點也不自由灑脫,更談不上什麼逍遙了!

相關焦點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開宗明義,《莊子·外篇·天運》曰:「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xu 三聲)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比喻一同在困苦的處境裡有親密的情感聯繫,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或引申為對事物的執著追求。相忘於江湖則指放下執著的追求,彼此忘記。同時,我們今天討論這個題目,要面對和幫助的不是那些已經打定主意的人,必然是那些舉棋不定的人才會有辯題中的疑惑。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生活資訊| 富民老百姓的閱讀平臺 文/董俊芳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也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徐志摩莊子著名的詩句「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中,描述了這樣一幅溫馨感人的畫面——兩條被困在車轍裡面的魚相互依偎,為了生存,兩條小魚彼此用嘴裡的溼氣來餵對方。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下句是什麼?很多國學大師都不願提
    這個名句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提到這11個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兩個詞:灑脫、酷酷的。是的,很多武俠小說的常用這個金句。一位大俠和一位俠女,明明相愛,卻因種種原因不得不相忘於江湖,成了陌路,這種橋段確實挺有意思。所以很多人便以為這個句子應該是出自現代小說家之手,但事實上這話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出自《莊子》。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離情別恨是人與生俱來的感情,這種情節與風花雪月無關。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內篇·大宗師》與其在同甘共苦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扶持,不如去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生活,相忘於江湖。或許,所有人的自由只是個烏託邦。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有人說過,「世間的感情莫過於兩種:一種是相濡以沫,卻厭倦到終老,另一種是相忘於江湖,卻懷念到哭泣。」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小故事)
    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未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這樣懂莊子的人,還有民國詩人聞一多。聞一多說莊子的人生:「莊子只管窮困了一生,寂寞了一生」。對於莊子的貧窮,他說:「莊子的博學和才辯並不弱似何人,當時也不是沒人請教他,無奈他脾氣太古怪,不會和他們混,不願和他們混。」最能表明莊子深情的,大概就是他和被他罵了一輩子的老朋友惠施的友誼。
  • 《南極之戀》「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的吳富春:我們一起活著
    文|小叔談情說愛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相濡以沫真的就不如相忘於江湖嗎?我和影片中吳富春觀點一樣。相忘於江湖,不如兩個相愛的人相濡以沫。愛情本身也該是如此。很清晰地記得我爸跟我說了一個老太太的故事,那個老太太和自己的丈夫結婚後,老太太的丈夫因為工作受了工傷,截肢了。
  • 《南極之戀》: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當富春知道如意得了壞血症,面臨死亡的時候,富春說「如果如意死了,那我該怎麼辦?」其實一直以來荊如意都是吳富春的精神支柱,如果沒有如意,他這個找不到北的土豪,要找中國科研隊等於大海撈針。在無形中,他們彼此需要,相互依賴、相濡以沫。
  • 《江湖兒女》: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從處女作《小武》(1998)到新作《江湖兒女》,賈科長的鏡頭都在聚焦邊緣人。來自小縣城的大導演,有著濃鬱的「江湖」情結。《小武》通過一個社會最底層最被人鄙視的小偷來捕捉時代的脈搏,鳳頭、豬肚、豹尾讓人目不暇接,代表了新時期中國電影的最高水平。兒時好友、暴發戶小勇不想在婚禮上看到小武,甚至都沒邀請他。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秒速5釐米
    再後來,他們分別有了各自的生活,只是還偶爾會夢到13歲時的這段青澀而美好的感情,才明白當年怎麼也說不出口的那個字就是愛。每一幀都細到能截下做桌面。這麼多年過去了,總有些事情你不願再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看完了新海誠的「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以後,想了很久如何來說明自己的心情。許久,想到了莊子的這句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為什麼莊子會對「相濡以沫」的人生,嗤之以鼻
    話說「相濡以沫」這個成語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家可是有出處的。「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段話出自《莊子 大宗師》,是「相濡以沫」這個成語的出處。意思是:泉水乾涸,有兩條魚被擱淺到了陸地上,它們彼此大口呼出溼氣,靠唾沫來相互餵養,還不如在江湖中暢遊,忘了彼此。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崇尚道法自然,認為一切事情不應該與自然相背離。所以,用莊子的想法來推論:魚兒在陸地上吐唾沫互相餵養,同處困境,相互救助。得此難友,以後必定是情深意重的。但是,這樣的情深義重有何意義啊?這種感情能維持到泉水過了乾涸期嗎?
  • 從《南極之戀》談莊子的「相濡以沫」
    《莊子·內篇·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泉水乾涸,魚兒困在陸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溼潤求得生存,倒不如各自暢遊於江河湖海,尋得一方自由與美好。富春與如意此時此境便如被困的兩隻魚兒,不得不相濡以沫,不得不互相成全。
  • 「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莊子哲學對愛情觀的啟示
    乍一聽,你覺得莊子有些冷酷。但毫無疑問,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覺得這是真正的智慧,畢竟沒有人不會死去,沒有愛情能夠真正的永恆。莊子,是一個站在宇宙高度,微笑著看著塵世的人。所以,他的人生觀、愛情觀,也是瀟灑淡然的。
  • 林徽因和梁思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徽音」一詞出自《詩經》中的《大雅·思齊》一篇:思齊(zhāi)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全句意為:雍容端莊的太任啊,那是周文王的母親;賢淑美好的太姜呀,是京都王室裡的婦人。太姒繼承了所有的美譽,生了很多男兒振興家門。徽音,意為美好的聲譽。在這樣一個讚美婦人的詩句中挑選一個點睛之詞「徽音」做為名字,林家家長真可謂用心良苦。
  • 《天道》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
    芮小丹追尋愛情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也和我們不一樣,不會像世人眼中那麼神話,那麼多雞零狗碎,而是她很明白自己,明白愛情,想得再多,不如去實踐,在愛情面前,體面和窗戶紙都是世人自欺欺人的伎倆。《天道》理想愛情: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
  • 出自莊子的成語有哪些 跟莊子有關的典故來自莊子的成語及解釋
    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莊子都給予了中國歷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都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一、朝三暮四  1、成語解釋:聰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比喻辦事反覆無常,經常變卦。  2、成語出處:《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慕容林致——舒暢
    「我該怎麼救你啊,李倓……」當初這裡林致真的把小編的眼淚都喊出來了嗚嗚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如果當初林致一輩子都沒有想起李倓,會不會過得開心一點。
  •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彭雪峰為你讀詩 · 第560期
    關注Be My Guest「為你讀詩」公眾微信每晚十點,一位特別來賓
  • 相濡以沫與相忘江湖
    他和王弗應該是相濡以沫的,在他吹花嚼蕊的歡樂裡,在他的屢被貶謫的生活中,在他顛沛流離的道路上,在他窮困潦倒的生命裡,她都和他在一起,不離不棄、相依相隨。難怪,在她已逝十年,蘇東坡仍然寫出那首千古不朽的詞作:「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昨夜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親愛的自己》:和最愛的人相濡以沫,和次愛的人相忘江湖
    ,和次愛的人相忘於江湖。這原句,出自《莊子》:「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口句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向來涼薄,他覺得幹嘛要相濡以沫啊。都快死了,就這樣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拉倒。今時今日,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內涵。就像《親愛的自己》中,陳一鳴就選擇了與李思雨「相忘於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