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聰明的宰相,死前留了一計,保住了全家人的性命!

2020-12-28 騰訊網

諸葛亮的智慧是家喻戶曉的,他死前曾留下一個妙計,保住了自己幼小的兒子。而唐朝也有一位酷似諸葛亮的宰相,他死前,也想到了一個計策,保住了全家人的性命,讓政敵不敢報復他。這位極具智慧的宰相就是姚崇。

說起姚崇,他是唐朝時期最著名的宰相之一,他正好生於唐朝的開元盛世,經歷了四代皇帝。最初,他只是一個小官,後來,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並提拔他為宰相。在姚崇任職期間,他直言不諱,敢於進諫,得到了武則天的重用。

這樣的人難免會受到小人的嫉妒,後來,姚崇受到張易之的詆毀,被武則天罷免宰相一職。到了唐睿宗時期,姚崇又激怒了太平公主,於是又被貶為揚州刺史。唐玄宗登基後,朝中政事亂成一片,他便想起了姚崇,便立刻把他召回朝廷,任命他為宰相。在唐玄宗初期,姚崇就輔佐唐玄宗管理朝政,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所以,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是離不開姚崇的貢獻的。

在歷史上,姚崇對大唐的貢獻得到了後人的高度評價,稱他為大政治家。姚崇一生清正廉潔,他雖然從不參與朝廷中的勾心鬥角,但他的能力確實會讓他在朝中樹敵。

唐玄宗時期還有一位有才能的宰相叫張說,他少年時勤奮努力,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了朝廷,歷經唐朝的四代皇帝,得到了每個皇帝的賞識。在唐玄宗時期也同樣如此,他的才能和姚崇相差無幾,也是當時朝廷中一位位高權重的宰相。

但同為宰相的姚崇和張說二人,私下裡卻是有很多矛盾。就在姚崇任職宰相前夕,張說還曾極力反對,但唐玄宗是一個明事理的人,他又怎會隨意聽信張說的言論?堅持任姚崇為宰相。不過張說也向唐玄宗一步步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才得到唐玄宗的重用,也被任命為宰相。但張說任宰相時,姚崇已經是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他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提早就為自己的家人留了一條後路。

張說和姚崇的矛盾已經根深蒂固,若沒有姚崇這個靠山,張說必定會對他的家人下手。於是,姚崇便把自己的兒子叫來,吩咐他一些後事。

他告訴兒子,自己死後張說一定會對家人圖謀不軌。他便讓兒子等到自己逝世後,把家裡的名貴物品或是奇珍異寶,都擺到棺材前,等到張說來祭拜的時候,他若看到了這些東西,就讓他把喜歡的拿走。因為張說是一個喜愛收藏的人,若看到這些珍寶他還無動於衷,那麼自己的家人就很可能遭殃了。

除此之外,再讓兒子請張說為自己撰寫碑文,張說一定會非常願意。等他寫完碑文後,就馬上遞交給皇上,這樣,張說寫完後反悔也來不及了,碑文已經交給皇上了。如此一來,姚崇一家人的性命也保住了。

果然不出姚崇所料,姚崇病逝後,張說前來祭拜。拿走了一些姚崇的寶物,並且也為他撰寫了碑文。等到張說知道自己上了姚崇的當後,已經來不及了。他也沒辦法再報復姚崇家人了。

不得不說,姚崇真的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啊!

相關焦點

  • 前蜀宰相張格:受賄立昏君,一醜遮百俊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後,王建也稱帝建立前蜀。他對原唐朝官員很敬重,張格是宰相之子,之前在唐朝也曾擔任太學博士、在弘文館上班。於是他剛登基,就用張格為翰林學士。武成元年(908年),有僧人挖出一隻眼睛獻給王建,王建下令給一萬僧人的飯食作為報答。張格反對,說:「小人無故自殘,不治他的罪已經算他走運了,還獎賞他做什麼?」王建同意了。
  • 杜甫的親爺爺,為了保住性命,只能在武則天面前翩翩起舞
    杜審言能進正史《文藝志》,他的詩文水平,至少可以排在唐朝才子前五十名的位置。才華橫溢的杜審言,得到了武則天的召見。武則天準備授予杜審言官職,就問他:「朕要重用你,你高興嗎?」杜審言為了表示感謝,在武則天面前翩翩起舞。此事典出《新唐書.文藝上.杜審言傳》,原文是:「武后召審言,將用之,問曰:『卿喜否?』
  • 唐朝第一位宰相,揭秘裴寂傳奇的一生
    公元617年,李淵於太原起兵,次年,李淵接受隋恭帝楊侑的禪讓,正式登基,建立唐朝。李淵稱帝後,立即任命裴寂為尚書省右僕射,稱宰相。因此,裴寂成為了唐朝第一位宰相。裴寂前半生默默無聞,唐朝建立時突然位極人臣。他的一生大奸似忠,堪稱幸運。裴寂自幼父母雙亡,由哥哥撫養長大,後來機緣巧合,擔任晉陽宮副監晉陽宮副監是個什麼官職呢?
  • 同樣是中了歐陽鋒蛇毒,為何洪七公能保住性命,而楊康卻只能死?
    歐陽鋒杖上的怪蛇本來劇毒無比,幸得他前幾日與周伯通賭賽屠鯊,取盡了毒液,怪蛇數日之間難以復原。因此洪七公頸後遭齧,中毒就輕得多了,但蛇毒畢竟十分猛厲,以他深厚功力,仍是頃刻間便神志迷糊,受到掌擊時竟未能運功抵禦,口中鮮血噴出,俯身跌倒。
  • 唐朝後期宦官亂政,「甘露之變」後太監挾持皇帝,四位宰相被腰斬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宦官專權最嚴重的三個朝代之一,如果說其他兩個朝代東漢和明朝宦官專權,還不敢把皇帝怎麼樣,頂多是幹預朝政,對抗大臣,那麼在唐朝中期以後宦官的囂張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他們敢直接殺害皇帝,而且一如遊戲。
  • 尚書、僕射、內史、中書令、鸞臺唐朝時期宰相官名為何一變再變?
    宰相"這個官名為什麼不能直接沿用不變?唐朝每朝任職"宰相"的官員,到底是個人,還是一群人?一、宰相是個什麼官?宰相,是中國封建社會輔助帝王、統帥百官、總攬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宰、相,最早是單獨的兩個官職,史書記載在商周時期就有。但是"宰相"合在一起連稱,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
  • 唐朝宰相元載與妻子王韞秀的故事讓我們動容
    唐朝可以說是我們中國古代中難得的盛世了,其中除了很多著名的政治人物,還有其他的詩人等,如白居易,李白這些都是重量級的人物,小編相信大家很多人沒有聽過唐朝宰相元載和她妻子的愛情故事吧。元載是唐朝宰相,但是在當宰相之前他是非常落魄的,那個時候被媳婦的娘家人瞧不起,當時他娶的是王忠嗣的女兒王韞秀,王韞秀可以說是唐代名媛,詩人,出生在祁縣,但後來隨父親搬遷到了今天的陝西華縣,當時,王韞秀嫁給元載的時候,他父親是非常不願意的,但王韞秀本來就比較有性格,並不聽從父親的,她毅然的嫁給了當時還非常窮困的元載,受餓可以說是經常的事了,很多時候王韞秀不得不回娘家去借米吃,也很多時候還得去借錢
  • 影響國運的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誰對唐朝衰敗的危害更大更深?
    晚唐兩位鼎鼎大名影響唐朝國運的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誰對唐王朝衰敗的危害更大更深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兩個人的生平事跡。 李林甫(683-753),祖籍隴西,唐朝宗室,位居宰相,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曾孫,畫家李思訓之侄。
  • 隋煬帝的小舅子,隋朝滅亡後居然沒有沒落,還當上了唐朝的宰相!
    (圖)電視劇《隋唐演義》劇照▼點擊下方音頻主播向前為你講古▼百年後詩人李賀感慨: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隋煬帝這人好大喜功,蕭瑀對這位姐夫的做法很不滿意,兩人在政治上的合作逐漸有了嫌隙。大業十一年,隋煬帝北狩途中,遇突厥進攻,蕭瑀建議此時赦免高句麗專攻突厥,煬帝見形勢危急便答應了。可脫險以後,這位戰鬥力爆表的大隋君王還是安分不下,外放蕭瑀,重新對高句麗動兵。  可是到地方,這位蕭鐵人依然是香餑餑,李淵執政後就派兒子去聘用他。
  • 唐朝的這位公主不簡單,把李隆基三番五次往死裡逼
    (圖)電視劇《太平公主秘史》劇照▼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陳卓為你講古▼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六月,李顯被老婆和女兒毒死。
  • 楊炎的兩稅法,唐朝真的是沒錢花了嗎
    杜甫是悲劇的,從富家大少中央部長的女婿,到居無定所,想做官,卻找不到門路,他的兒子因為沒有食物,餓死了,晚年想回家看看,從重慶到河南,卻越走越遠到了湖南,最後死在了回鄉的小船上。是誰導致了這一切,是安祿山,還是李隆基?國家是皇帝的,老百姓生活不下去,皇帝的位置就坐不牢,水載舟的道理一百年前魏徵就已經提過,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大唐的宰相們也是想盡了辦法。
  • 李世民死前問武則天:我走了,你一人要怎麼辦?武則天8字保了性命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唐朝時期國力雄厚,一片繁榮景象,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 宇文化及的弟弟:娶隋朝公主,做唐朝宰相,堪稱隋唐人生贏家
    來到宇文史和長安侯,唐高宗李淵也責怪他,「汝兄速司貴人計,爾,吾父子,尚願相偽乎?這種欲望在哪裡滋生?」和宇文史趕緊賠罪。「臣之罪死的時候,臣之主君,與陛下之夜論世事,一時又奉獻以贖罪。」關於這件事,李淵笑著對徽章等說。「他和我談論天下,今天抓了六七年,球等都是其次。
  • 李輔國:唐朝最牛太監,當宰相誅王爺杖斃皇后,還把皇帝活活嚇死
    由此看來,漢、明兩朝宦官終究只是皇帝手中的工具,然而唐朝宦官卻與之不同,他們權傾朝野,甚至能夠行廢立之權,其中尤以李輔國權勢最大,因為李輔國不僅剿殺了反抗他的皇子,還嚇死了皇帝唐肅宗。▲唐肅宗李亨劇照李輔國,唐朝中期權宦,也是唐朝第一個當上宰相的宦官。唐玄宗時期,李輔國入宮為宦,本名李靜忠,原是主管宮廷馬匹簿籍的一個小官,後因盡心侍奉李亨而成為其心腹,後又擁立其登基稱帝。
  • 唐朝歷史:宰相李德裕為何執意封殺白居易?
    李德裕的父親叫做李吉甫,也是唐朝的一個宰相,生了這樣一個神童兒子,李吉甫自然是非常驕傲,經常在同僚面前炫耀自己的寶寶。 大家看在宰相大人的面子上,就算人家兒子是2B,也會說成神童,何況李德裕確實了不起。可正因為吹噓的人實在太多,當李吉甫特意跑到宰相武元衡的面前吹噓自己孩子的時候,武元衡表示不屑一顧,不就一小P孩嗎,有必要說得那麼神奇嗎?
  • 失去利用價值後,唐朝皇權代理人最終難逃悲劇命運
    雖然這事不了了之,但李儼就此留在了淮南。楊行密建立制敕院,每次對下屬進行封拜,都跟李儼打招呼,在紫極宮的唐玄宗御像前展示制書(詔書),兩次下拜,就算是徵得了唐朝皇帝的默許,可以用唐朝皇帝名義下詔了。當時唐朝已有平盧節度使王師範,唐昭宗卻又任朱瑾為平盧節度使,是因為王師範是朱全忠的小弟,這就給了唐昭宗否認他地位的理由。
  • 琉璃:羅喉計都和柏麟灰飛煙滅,計都死前為何多看司鳳一眼?
    不過結局還是有些讓人意難平,就是羅喉計都的死讓人覺得太可惜了,他的死竟然沒有人為他難過,反而柏麟帝君不管三界眾生犯下錯誤,灰飛煙滅的柏麟帝君卻能得到眾仙的惋惜和難過,尤其是騰蛇。至始至終受傷害的明明是羅喉計都,明明是天界有錯在先,羅喉計都只不過想為自己討一個公道而已,錯的本來就是柏麟帝君,羅喉計都和柏麟帝君突然就灰飛煙滅了,他們兩的結局交代得不清不楚,雖說柏麟死前說自己可以進渡厄道輪迴重新修道
  •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員,那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
    唐朝的品級有別於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借用《康熙王朝》孝莊的一句話:  「三品官,多如牛毛,在這個京城你扔塊石頭,都能砸中個紅頂子」,  而在清朝能帶的起紅色珊瑚珠的頂子只有一、二品官,可以說清朝的品級是最不值錢的,相比隋唐,清的一、二品官就是一個「爛大街」的東西。
  • 太奶奶去世,蘇先生出謀劃策,保住謝侯爺性命
    得知這一消息的郡主也從南方趕回來,剛回來便來到了蘇宅,看見了蘇先生如此難過,兩個人互相安慰起來,相互靠在了一起。謝侯爺的案子已經有了定論,正趕上喪期,改為流放也算是保住了自己的一條性命,剛剛走出城門,益陽公主便和景睿公子還有謝弼前來相送,並告訴侯爺蘇先生稱只有將自己的秘密寫在紙上,由公主自己保管才能保住侯爺性命,他們明白蘇先生的用意,只要有這張紙在,夏大人便不敢對自己下手。在城門口寫下自己的罪行後,踏上了流放之路!夏冬則出現在侯爺面前。他目光兇狠,大件非常緊張。
  • 唐朝刺客的血色浪漫
    當時李輔國帶兵進入長生殿,在唐肅宗的床前抓著頭髮把自己的政敵張皇后拖出去殺掉。唐肅宗由於驚嚇過度,很快就死掉了。所以有理由認為,唐肅宗是被李輔國嚇死的。同時,坊間傳聞,唐玄宗也是被李輔國害死的。這個只是猜測,缺乏有力的證據,但是李輔國跟唐玄宗的死是脫不了干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