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路上「她」力量:「菜媽媽」馮婭紅(2)

2020-12-25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照片,銀川,2020年12月23日

脫貧路上「她」力量:「菜媽媽」馮婭紅

在位於寧夏固原市西吉縣的聯合社蔬菜大棚,馮婭紅在查看蔬菜的長勢(10月29日攝)。

西海固是寧夏中南部9個深度貧困縣區的概稱,曾被聯合國專家評價為「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今年11月16日,西海固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撕掉貧困標籤,離不開「她」力量。脫貧攻堅路上,婦女既是重點工作對象,也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主體。

今年33歲的馮婭紅,就是其中之一。

馮婭紅是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袁河村人。早年,她從擺地攤賣菜開始白手起家,從不敢大聲說話的害羞姑娘歷練成帶領留守婦女種菜的「專業戶」。

2012年,馮婭紅與種菜女工們聯合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幾年間,她們曾經歷擴大種植規模失敗、技術不足育苗不成、大棚失火等種種挫折。但馮婭紅憑著對種菜、育苗這份事業的熱愛和執著,帶著姐妹們不斷前行。在當地婦聯幫助下,她們成立聯合社、修建冷庫、擴大種植面積,季節性用工高峰時達300人,女工們的收入也從10年前的每天30元一步步增長到120元,全年勞務費用支出超過200萬元,合作社成員每年還能有兩三萬元的分紅,其中的建檔立卡戶也都相繼脫貧。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相關焦點

  • 脫貧路上「她」力量:「菜媽媽」馮婭紅(11)
    新華社照片,銀川,2020年12月23日脫貧路上「她」力量:「菜媽媽」馮婭紅在西吉縣紅祥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馮婭紅(右)向工人交待大棚工作(10月30日攝)。撕掉貧困標籤,離不開「她」力量。脫貧攻堅路上,婦女既是重點工作對象,也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主體。今年33歲的馮婭紅,就是其中之一。馮婭紅是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袁河村人。早年,她從擺地攤賣菜開始白手起家,從不敢大聲說話的害羞姑娘歷練成帶領留守婦女種菜的「專業戶」。
  • 【圖片故事】脫貧路上「她」力量:「菜媽媽」馮婭紅
    這是10月30日拍攝的馮婭紅的肖像。  西海固是寧夏中南部9個深度貧困縣區的概稱,曾被聯合國專家評價為「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今年11月16日,西海固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撕掉貧困標籤,離不開「她」力量。脫貧攻堅路上,婦女既是重點工作對象,也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主體。  今年33歲的馮婭紅,就是其中之一。 馮婭紅是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袁河村人。早年,她從擺地攤賣菜開始白手起家,從不敢大聲說話的害羞姑娘歷練成帶領留守婦女種菜的「專業戶」。  2012年,馮婭紅與種菜女工們聯合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
  • 「圖片故事」脫貧路上「她」力量:「菜媽媽」馮婭紅
    這是10月30日拍攝的馮婭紅的肖像。西海固是寧夏中南部9個深度貧困縣區的概稱,曾被聯合國專家評價為「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今年11月16日,西海固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撕掉貧困標籤,離不開「她」力量。脫貧攻堅路上,婦女既是重點工作對象,也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主體。
  • 脫貧路上「她」力量:旱塬上飛來「海燕」
    撕掉貧困標籤,離不開「她」力量。脫貧攻堅路上,婦女既是重點工作對象,也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主體。今年55歲的丁海燕是寧夏吳忠市水務局工會主席。2015年,丁海燕來到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的同心縣預旺鎮賀家塬村擔任第一書記,正式開啟了她扶貧幹部的生涯。
  • 「巧婦9妹」甘有琴,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
    一組組數據看似簡單,簡單背後的不簡單,讓我們一起走近「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之一甘有琴。2020年10月13日下午3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全國5位婦女代表,圍繞「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5人中包括來自廣西的帶貨達人「巧婦9妹」甘有琴。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馬成粉:脫貧路上的苗族媳婦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馬成粉:脫貧路上的苗族媳婦 2020-12-09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你陪伴,脫貧攻堅路上不孤單——扶貧媽媽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在你才8個月時,本來可以在媽媽身邊享受著慈母般的愛,可就因為你的爸爸、媽媽都是扶貧幹部,工作忙不允許,還在嗷嗷待哺的你不得不隨同外婆回安龍老家,還清晰的記得你離開的那天晚上,你可能因剛離開媽媽,缺乏安全感,整整哭鬧了一夜,媽媽也是徹夜未眠,心裡一直牽掛著你,想想這3年,我們總是聚少離多,有時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連續加班1個月都未能回去探望你,只因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扶貧路上的「壞媽媽」和「壞兒子」
    電話那頭說:「兒子,你媽媽突發闌尾炎,現在手術做了,你不用擔心。你媽擔心你急,讓我手術後再給你打這個電話,報個平安。」同樣的中午,同樣的話語,母親做了手術,可心裡想著的卻是怕兒子聽到消息後擔心。這次,鍾世軍必須請假回家了。在回家路上,他腦海裡一直浮現著母親的樣子,鼻子酸酸的。
  • 脫貧路上的喜德人
    科教頻道《人物·故事》欄目精心策劃、重點打造的系列片《脫貧路上的喜德人》選取了四位奮戰在當地脫貧攻堅一線的代表。 他們有的是「文化扶貧」的當地非遺項目的傳承人,有的是駐村第一書記,有的是「扶貧先扶智」的村幼教點輔導員,有的是探索「城鎮扶貧」的企業工會主席。
  • 小康路上她力量|傳唱20年!這首《種茶歌》唱的是她故事
    小康路上她力量|傳唱20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全國婦聯和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工作要求,團結引領廣大婦女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巾幗力量
  • 「我的扶貧故事」有你陪伴,脫貧攻堅路上不孤單——扶貧媽媽寫給...
    在你才8個月時,本來可以在媽媽身邊享受著慈母般的愛,可就因為你的爸爸、媽媽都是扶貧幹部,工作忙不允許,還在嗷嗷待哺的你不得不隨同外婆回安龍老家,還清晰的記得你離開的那天晚上,你可能因剛離開媽媽,缺乏安全感,整整哭鬧了一夜,媽媽也是徹夜未眠,心裡一直牽掛著你,想想這3年,我們總是聚少離多,有時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連續加班1個月都未能回去探望你,只因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脫貧攻堅】脫貧路上的喜德人·王麗
    【脫貧攻堅】脫貧路上的喜德人·王麗 2020-09-30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路上最美笑臉③丨鼎城劉光平:坎坷路上不言棄 脫貧路上果飄香
    編者按:漫漫扶貧路,濃濃民生情,脫貧攻堅最大的目標就是讓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扶貧路上最美風景就是脫貧群眾的一張張笑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進一步豐富和展示常德脫貧攻堅的奮鬥成果,引導貧困群眾樹立自立自強、不甘貧困、脫貧致富的意識,展現貧困群眾積極向上、脫貧光榮的精神風貌,紅網常德站從11月份開始,將推出「脫貧路上最美笑臉」系列報導,用貧困群眾發自內心的笑容、文字、視頻講述他們的故事。劉光平種的柚子今年已經大獲豐收,他說「我的柚子又大又好」。
  • 脫貧攻堅路上的人們——追夢人
    身殘志堅仍昂揚向前身患重病仍不屈命運遭遇重創仍追逐夢想自強不息的生命火光在脫貧攻堅戰場上
  • 昆明市政協系統唱響脫貧「大合聲」 助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
    在這片動人的土地上,一股股力量源源匯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起強大合力。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贏脫貧攻堅戰,人民政協責無旁貸。   三年來,在脫貧攻堅戰助推行動中,昆明市政協系統唱響「大合聲」,下足「繡花功夫」,為「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 甘州區脫貧攻堅·民族團結情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
    甘州融媒訊 近日,由中共甘州區委統戰部、張掖市揚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榮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張掖市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微電影《幸福路上》是以脫貧攻堅、民族團結、黨建工作、蒙古族長調、蒙古族婚禮、直播帶貨、平山湖旅遊景區宣傳為核心元素。微電影取材於甘州區唯一一個少數民族牧業鄉——平山湖蒙古族鄉。
  • 《秀美人生》脫貧攻堅路上譜寫的動人篇章
    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是我們黨在十九大報告中的莊嚴承諾,10月17日是國際消除貧困日,也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在扶貧攻堅這項偉大的事業中,湧現出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電影《秀美人生》就是這樣的故事,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還有許許多多像黃文秀這樣的人物和故事,這些動人的篇章組成了全國上下一盤棋的宏大、脫貧奔小康的藍圖。
  • 脫貧路上「種」下希望
    農村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打贏這場攻堅戰,離不開農村肥沃的土壤。自戰役打響以來,我市各縣區紛紛出臺特色種植業精準脫貧扶持政策,提高了貧困戶的種植積極性,激發了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農業發展需要龍頭帶動。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中國石化: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日前,中國石化發布《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中國石化助力脫貧攻堅文志》(以下簡稱《文志》),生動再現了中國石化高質量推進精準扶貧的奮鬥歷程。記者了解到,自1988年以來,中國石化積極投身扶貧事業,全系統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超24億元。
  • 陳星:脫貧攻堅路上的「智多星」
    2019年5月,陳星積極響應參加四川省公安廳黨委「萬名民警下基層上一線」活動,主動到城郊派出所駐點工作,開始了「黑+白」「5+2」「雨+晴」「苦+樂」的摸爬滾打,體會到了基層民警的「酸甜苦辣」和「忙雜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