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樂詩人——恩尼奧·莫裡康內

2021-02-08 音樂之友
現年91歲義大利作曲家恩尼奧·莫裡康內共創作了超過500部影視音樂,這位2007年得到奧斯卡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的傳奇人物(此獎項歷史上只頒給過兩位作曲家)近年來卻鮮少再有作品問世,大部分的邀約都被回絕,作曲家本人稱自己已對此」失去了興趣「。「從前人們會為電影音樂的創作不吝重金。而如今為了節省開支,泛濫使用合成技術使得的電影音樂變得可悲而無趣。」 莫裡康內直言不諱對於高度商業化的電影環境的批評,他認為本應投入在創作上的資金被挪用於諸如廣告、宣傳,使電影音樂的質量不復從前。

莫裡康內1928年生於義大利羅馬,會演奏小號的父親是他的啟蒙老師。12歲時,莫裡康內進入羅馬聖·切契裡亞音樂學院學習小號、作曲和合唱,他天資極強,僅用6個月就完成了為期4年的和聲課程。18歲拿到小號演奏文憑後,繼續在學院完成了作曲專業訓練。畢業後莫裡康內在樂團、電視臺、廣播公司從事創作及編曲的工作。

二十世紀中葉曾是西部片的黃金年代,莫裡康內在60年代為義大利導演塞爾吉奧·萊奧內的《荒野大鏢客三部曲》和《西部往事》創作音樂後,不僅兩部義大利西部片成為影史經典,他精彩的配樂也名聲大噪。特別是被評價為西部片電影巔峰之一的《西部往事》,哪怕單單拿出莫裡康內的音樂欣賞,都是極令人觸動的。電影畫面裡荒漠黃沙中孤寂的西部村落,熱血與激情的時代,獨行俠與殺手的碰撞,面容冰冷的口琴人與弗蘭克最終的復仇決鬥……莫裡康內在早期創作已經非常著重於用音樂語言細膩至極的表現電影情節。

在完成《西部往事》後,在之後的15年裡塞爾吉奧·萊奧內繼續創作了《革命往事》和《美國往事》,組成了他著名的「往事三部曲」,當然譜寫配樂仍是莫裡康內。《美國往事》講述的是二十世紀20-60年代背景下紐約社會黑幫中友誼、愛情、欲望、貪婪、背叛、失落、關係撕裂的故事,錯綜曲折,結局令人唏噓不已。《美國往事》的音樂可看作莫裡康內創作的新起點,西班牙民歌、酒吧藍調、排簫、曼陀鈴、爵士薩克斯,豐富的配器和音樂風格被揉入作品中,讓電影中的混亂蕭條、男主人公「麵條」的苦澀童年、情竇初開的少年透過牆縫注視心上人等等場景在視聽上融為一體。特別是麵條與黛博拉的愛情主題,莫裡康內的弦樂旋律總是輕易的讓心融化。「我認為電影音樂既不是純粹的古典音樂,也不單單是室內樂、流行、搖滾、民族音樂,它必須包羅萬象。」

好萊塢曾「三顧茅廬」希望莫裡康內移居美國創作,但他以學不會英語為由始終沒有離開羅馬。或許他最令人們喜愛的,恰恰是沒有成為約翰·威廉士、漢斯·奇默、詹姆斯·霍納這樣的超級大片專業戶,遠離潮流,專注於那些更人性、倫理、政治、現實主義體裁的作品。1989年萊奧內去世,莫裡康內的新夥伴是朱賽佩·託納多雷,託納多雷是一位帶有極致故鄉情結和濃鬱的浪漫主義風格的導演,他的作品多以故鄉西西里島為背景,用詩意、唯美的畫面講述回憶、童年、愛情、等等真實的生活內容,寫作這樣配樂,再沒有比莫裡康內更合適的人選了。從1988年到2000年,《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三部美極的感人大作,讓人看了又看,聽了又聽。伯恩斯坦說馬勒的作品永遠在使用熟悉的「陳詞濫調」,似乎同樣適用於莫裡康內,每當影片中目光清澈的男孩痴痴的等在一扇窗或一道門前,美麗的姑娘還沒有出現,你已知道一段會令人心跳加速的熟悉旋律要來了。

阿德裡安·萊恩飽受爭議的電影《洛麗塔》是90年代裡另一部被莫裡康內施上魔法的作品。這部描寫一場病態戀情悲劇的電影,過程中充滿了迷惘、痛苦、緊張、壓抑,從電影開始,作曲家所使用的音樂便精準的讓一切都聽上去在如夢般朦朧的霧氣裡。雖然音樂在《洛麗塔》中所佔比重並不甚重,但幾個關鍵場景中的配樂,例如漢伯特與洛麗塔的首次相遇、或結局前那段令人心碎的臺詞裡,音樂均無比細膩的與畫面交融,極富感染力。

識別下圖二維碼

逛音樂之友商城

點擊下列關鍵詞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音樂家:

舒曼 | 帕瓦羅蒂 | 瑪麗拉·喬納斯 | 比奇夫人 | 朱踐耳 | 卡拉斯 | 伯恩斯坦 | 瑪利亞·皮爾斯 | 海菲茨 |西貝柳斯 | 小澤徵爾 | 王羽佳 | 舒伯特 | 陳薩 | 朱亦兵 | 蕭邦 | 傅聰 | 巴赫 | 國王歌手 | 波格萊裡奇 |卡拉揚 | 梅紐因 | 杜普蕾 | 柴科夫斯基 | 譚盾 | 黃自 | 陳其鋼 | 華格納 | 馬勒 | 海頓 | 許斐平 | 霍洛維茨 | 郎朗 | 小克萊伯  | 韓中傑 | 菲利普·格拉斯 | 盛原 | 盛中國 | 小澤徵爾 | 帕爾曼 | 陳銳 | 柏遼茲 | 拉赫瑪尼諾夫 | 貝多芬 | 莫扎特 | 舒伯特 | 馬友友 | 卡拉斯 | 約翰·施特勞斯 | 阿格裡奇 |吉娜·艾莉絲 | 華格納 | 薩蒂 | 勃拉姆斯 | 佩拉西亞 | 俄羅斯五人團 | 波切利 | 魯賓斯坦 | 尼爾松斯 | 多明戈 | 盛原 | 安妮·索菲·穆特 | 傑米·伯恩斯坦 | 張昊辰 | 潘暉諾 | 鮑裡斯·吉爾特伯格 | 克利夫蘭CEO 

其他:

殤 | 小提琴 | 音樂電影 | 大俗曲 | 電影音樂 | 芭蕾舞(一) | 芭蕾舞(二) | 木心 | 卡農 | 賦格 | 平安夜 | 歡樂頌 | 紀錄片 | 餘華 | 霍金 | 最偉大交響曲 | 鋼琴歷史 | 西方音樂史 | 歌劇

相關焦點

  • 埃尼奧·莫裡康內:半個多世紀的光影音樂傳奇
    >人們讚譽莫裡康內為「再世莫扎特」,除卻是大師殿堂級的標記,多產也是另一重要因素。今天,已很難計算莫裡科內作品的準確數量,相信已接近六百部之多,其作曲功力之深厚,毋庸置疑。莫裡康內曾經為不同導演的電影創作音樂,無論作品出自任何種族或國家背景,甚至不同類型片種,從來都難不倒他。通過史詩式電影、意式西部片、懸念片、驚悚片、CULT片、黑幫電影、小品式愛情電影乃至實驗性電影等等,莫裡科內的音樂豐富了電影的另一重質感。
  •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走進埃裡奧·莫裡康內的音樂世界
    莫裡康內一生為500多部電影創作過配樂,留下的經典數不勝數,由於篇幅有限,在此大致回顧一下這位音樂靈魂詩人的一生和他的代表作。1928年11月10日,埃尼奧·莫裡康內出生於羅馬臺伯河畔,他的父親馬裡奧莫裡康內是一名傑出的爵士樂小號手,也是莫裡康內童年時期最初的音樂啟蒙者,傳授了小莫裡康內一些簡單的識譜、作曲和小號演奏能力。
  •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走進埃裡奧·莫裡康內的音樂世界
    ,由於篇幅有限,在此大致回顧一下這位音樂靈魂詩人的一生和他的代表作。1928年11月10日,埃尼奧·莫裡康內出生於羅馬臺伯河畔,他的父親馬裡奧•莫裡康內是一名傑出的爵士樂小號手,也是莫裡康內童年時期最初的音樂啟蒙者,傳授了小莫裡康內一些簡單的識譜、作曲和小號演奏能力。
  • 埃尼奧·莫裡康內:走進永恆
    ENNIO MORRICONE 1928-2020埃尼奧·莫裡康內在超過60年的非凡職業生涯中,莫裡康內大師創作超過600部作品。2016年,恰逢作曲和指揮職業生涯60年,莫裡康內大師籤約環球音樂集團旗下Decca廠牌。2007年,莫裡康內大師獲得了遲到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2016年1月10日,憑《八惡人》獲第7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原創電影配樂獎。
  • 他的職業生涯就是半部電影史 紀念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
    在鏢客三部曲中,埃尼奧·莫裡康內正式奠定了他日後在電影配樂方面的整體風格。觀眾記住不單單是瀟灑的抽著紙菸拔槍怒射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還有埃尼奧·莫裡康內為其製作的獨樹一幟的配樂。伴隨著碧血黃沙的寥寥落漠,小號與口哨交相輝映,此曲一出,幾乎成為了西部片標誌性音樂,往後可以在無數的西部片裡聽到類似的音樂,埃尼奧·莫裡康內對電影業界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 義大利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逝世:「每種類型的音樂都是社會的一...
    義大利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上周摔傷了股骨,因併發症於6日在羅馬逝世。也許你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等等你可能熟知的經典電影都是由他操刀配樂。作為義大利最多產的音樂家,莫裡康內參與了400多部電影的配樂。
  • 用音符譜寫電影的詩人,莫裡康內
    不過觀眾對電影音樂背後的作曲家總是後知後覺,吸引觀眾的更可能是前臺明星,甚至是知名的導演。但當時間褪去,明星的長相、故事的情節都會被漸漸遺忘,但是音樂帶來的震撼和感動絲毫不會消退,傳奇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的作品尤其如此。本期節目就帶大家回顧他的電影配樂作品,希望大家可以按圖索驥,更多地去聆聽大師的作品。
  • 埃尼奧莫裡康內——與奧斯卡無緣的電影音樂大師
    與其他奧斯卡獲得最佳音樂提名的其他影片比較,莫裡康內為所作的音樂屬上乘之作,不過,也許當今的美國觀眾的確不太想在業餘時間就自身的問題浪費太多的金錢和腦力,只想不費吹灰之力就滿足自己掠奇求異的娛樂心理,所以埃尼奧·莫裡康內也從未獲得奧斯卡的肯定。
  • 義大利作曲大師恩尼奧·莫裡康內去世,曾為《天堂電影院》《海上...
    據外媒報導,義大利作曲大師恩尼奧·莫裡康內去世,享年91歲。據悉,莫裡康內於上周摔傷股骨,因併發症在羅馬去世。他曾在《海上鋼琴師》《一代宗師》《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這個殺手不太冷》等多部經典電影中擔任配樂,並曾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威尼斯終身成就獎。
  • 哀悼|莫裡康內逝世,享年91歲的電影靈魂詩人
    享譽世界的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於今日(2020年7月6日)在羅馬去世,享年91
  • 再見莫裡康內,用電影配樂講故事的人
    2020年7月6日,一個平常的周一因為恩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的去世而顯得有些灰暗。也許你對這個名字稍顯陌生,腦海中浮現不出具體的旋律。但請將思緒屏住,回想起熒幕上漂流在大西洋上的維吉尼亞號,紐約貧民窟的倉庫與餐館,美國南部荒涼的沙漠與小鎮,還有義大利南部的電影院和西西里島……腦海裡浮現出了零碎的音樂碎片,拼湊出你的電影編年史,也串聯起他作為電影配樂大師的一生。生於羅馬臺伯河畔,莫裡康內的父親是一名傑出的爵士小號手,也是莫裡康內的音樂啟蒙人,教授了他一些簡單的識譜、作曲和小號演奏能力。
  • 紀念|莫裡康內的音樂不僅是電影的一部分,它就是經典本身
    人民視覺 資料圖由喜劇開啟的配樂生涯埃尼奧·莫裡康內1928年11月10日生於臺伯河畔一個音樂人之家,是家中老大,下面還有三個妹妹。父親馬裡奧(Mario)吹得一手精妙的爵士小號,還擅長多種樂器,在小莫裡康內才六歲的時候,就試圖教他識讀小提琴樂譜。
  • 電影頻道播出《西部往事》 紀念作曲家莫裡康內
    1905電影網專稿 剛剛進入7月時,義大利作曲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的突然去世,讓全球影迷為之哀慟。對普通觀眾而言,埃尼奧·莫裡康內這個名字聽上去會有點陌生,但是他的配樂作品,你一定聽過。因為他的產量,作品的辨識度,以及引用率都太高了。僅《西部往事》裡的樂曲就曾被5部電影引用,包括李小龍的《猛龍過江》、約翰尼·德普的《加勒比海盜3》。還有中國影迷最為熟悉的《美國往事》裡黛博拉主題的配樂,被王家衛用在了《一代宗師》結尾。
  • 義大利著名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傳奇配樂大神走了
    7月6日,義大利作曲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與世長辭,享年91歲。
  • 埃尼奧•莫裡康內逝世,他改寫了配樂在電影中的地位!
    在每一位有遠見的偉大導演背後,都站著一位他們能與之推心置腹的作曲人,一位知道如何讓適合的音樂以適當的方式出現在大銀幕上的人。 而在1964年到80年代這期間,除了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和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的組合,應該再也沒有其他任何一對搭檔可以被稱作電影配樂界的「黃金搭檔」了。
  • 以莫裡康內之名 2020杭州國際音樂節圓滿落幕
    杭州日報訊 埃尼歐·莫裡康內,一個義大利人,一個音樂教父,一個用音符勾勒出電影世界光輝輪廓的藝術家。昨晚,2020杭州國際音樂節閉幕式暨「天堂電影院——致敬義大利電影音樂教父埃尼歐·莫裡康內音樂會」在杭州大劇院上演。 杭州愛樂樂團攜手女高音陳穎芳、小提琴家黎雨荷共同呈現,13部影片中莫裡康內的經典配樂致敬大師,致敬音樂,致敬生命。以管弦樂團的巨大編制現場再現這些時代之作,讓杭城樂迷沉浸在湧動了近一個世紀的大師餘音之中,不失為一種最好的回望與致敬。
  • 致敬永遠的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願天堂還有電影院
    2020年7月6日訊,世界殿堂級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上周因摔斷股骨而引發併發症,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莫裡康內的一生中,曾為超過400部電影創作配樂,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海上鋼琴師》等。如果沒有沒有莫裡康內創作的配樂,這些電影也不會名垂青史,成為經典。
  • 莫裡康內:希望能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小小的位置
    埃尼歐·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義大利作曲家,生於羅馬,曾為超過500部的電影電視寫過配樂。2007年他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曲家。他獲得兩次葛萊美獎,兩次金球獎,五次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等多項音樂獎項。
  • 從電影音樂到足球,莫裡康內的影響力遍及方方面面
    本輪意甲所有比賽開始之前,球員入場時,賽場內都會以高音喇叭奏響經典影片《美國往事》的主題曲「黛博拉之歌」,大屏幕上也會打出莫裡康內的巨幅照片。於是,過去幾日內,從米蘭的聖西羅大球場,到羅馬的奧林匹克足球場,意甲各主場的上空,都響徹著莫裡康內這一電影配樂代表作的優美旋律。1928年出生於羅馬的莫裡康內,終其一生都是故鄉球隊羅馬隊的忠實擁躉。
  • 演出推介 | 向世界電影配樂大師「用音樂創造電影的靈魂詩人」莫裡康內致敬
    埃尼奧·莫裡康內,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歐洲電影音樂巨人,與尼諾·羅塔並譽為「歐洲電影音樂領航者」。他先後為超過500部電影電視製作配樂,主要作品有《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等,曾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金球獎最佳原創電影配樂獎等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