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很臭像桑樹葉,可做「綠色豆腐」味道香,城裡10元一碗很好賣

2020-12-23 三農小七

導讀:聞著很臭,吃起來很香,很多人沒有吃過,不是「臭豆腐」,不是鹹魚。

文:三農小七

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很香的東西,其實是很多的,比如很出名的溫州臭菜,以及著名的臭豆腐,還有比如鹹魚。都是很好吃的東西,但是聞起來那味道……

但本文科普的美食,並非臭豆腐,也不是溫州臭菜,更不是鹹魚。它與一種植物有關,也可以製作成一種「豆腐」,但不是臭豆腐。

可以製作「豆腐」的植物,除了大豆,還有花生;除了花生,還有魔芋;除了魔芋,還有涼粉果。涼粉果做的豆腐很好吃,但很多人都吃過,涼粉果也不臭,反而非常漂亮,聞起來就有一股清香……顯然本文介紹的做「豆腐」的食材,自然也不是涼粉果了。那麼,除了涼粉果,還有什麼可以做「豆腐」呢?那就是——臭黃荊!

01臭黃荊科普

具《四川中藥志》記載,臭黃荊是馬鞭草科的一種植物,它是一種灌木,植株高度能夠長到4米左右,它的樹皮暗灰色,嫩的枝條又柔毛,斷裂後有黏液。

葉片沒有鋸齒,很像農村種植了養蠶的桑樹的葉子,但可能有波浪一樣的起伏,葉片下面有毛,很短,但是若揉搓,葉片回憶一股難聞的臭味。

02臭黃荊的價值

臭黃荊的主要價值是用來做「豆腐」,或者「黃荊涼粉」,它的做法也很簡單,採摘新鮮的臭黃荊葉子,背回家後清洗乾淨。

然後把臭黃荊的葉子搗碎成漿,再把它用紗布包起來過濾。再把草木灰加水用紗布過濾……

將過濾好的臭黃荊汁液和草木灰水一起攪拌均勻,然後靜置一段時間就好了。臭黃荊和草木灰水靜置一段時間,就會凝固起來了。凝固後的液體像「豆腐」一樣,不過,臭黃荊的葉子雖然很臭,但是做成這種豆腐之後味道反而很香,有野生草本植物的清香味道。

加上人們在吃這種臭黃荊豆腐的時候,往往會加入各種調料,則味道更香了……非常好吃。

臭黃荊豆腐,也可以叫做臭黃荊涼粉,它的顏色碧綠,綠得發亮,特別好看。而且味道清香,涼涼的特別解暑,特別適合夏天吃。

03結束語:

臭黃荊葉片很臭,但古代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能夠把這麼臭的樹葉搞成吃的,而且還開發成了臭黃荊豆腐這樣的美味佳餚。搞成果凍一樣的食品也是可以的,還可以拌上各種作料,或者點綴各種果品等等,味道清香鮮美,非常好吃,特別適合夏天炎熱的天氣,清熱解暑,很受人們的歡迎。

臭黃荊還有藥用價值,在《全國中草藥彙編》中指出,臭黃荊的根具有清熱、利溼、解毒的作用,價值還是非常大的。

臭黃荊豆腐少有人吃過,吃過的多為80後以前的人,曾經它還是農民的「救命糧」,農民在缺衣少食的古代,常採摘臭黃荊葉做豆腐充飢。如今,臭黃荊豆腐,這種果凍一樣的美食,也不再是窮人的「專利」,在城裡反而要10元錢一碗,比很多地方的一碗麵條還貴,但是很受歡迎,很好賣!

讀者朋友們:山裡一種植物臭黃荊的葉子雖然聞著很臭,它也可以做成像豆腐一樣的東西,很多人可能第一感覺就是臭豆腐,但不是臭豆腐哦,它吃起來很香的,做成的豆腐是綠色的,可謂綠色純天然野生的植物葉子做的豆腐,它也聞不到臭味,不像臭豆腐那樣成品聞起來也很臭。

它不是雜草是「血見愁」,掐開有「牛奶」?曾很受歡迎,今被鏟掉

此乃「龍珠草」,集齊七顆能「召喚神龍」?農民:太常見,當雜草

小時候常見的一種經濟作物,曾有可觀的收入,如今為啥要求剷除?

它叫金蕎麥,農民常用來餵豬,還挖根莖泡酒,殊不知也是二級國寶

山裡一植物,幾十元1斤不愁賣名字與「人參」有關:「補中益氣」

相關焦點

  • 臭黃荊葉製成清涼解暑的「神仙豆腐」,製作方法,請收好
    每個夏天,我地農民都會背背簍上山採摘製作的黃荊葉製作的神仙豆腐吃,有時吃不完,還會挑到城裡去賣,給自己增加了一份收入。所以,用黃荊葉製作涼爽解暑的「神仙豆腐」,是怎麼做成的呢?以下,我就從山上摘葉,洗葉,搗碎葉,過濾,燒柏樹丫枝,下鹼等幾個方面,詳細介紹其做法,希望讀後您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做一次「神仙豆腐」給家人品嘗。
  • 三峽食韻丨③斑鳩葉豆腐丨文猛專欄
    這些最先生根發芽的灌木叢,成了這對斑鳩棲息的地方,綠色的樹葉也是它們唯一可吃的食物。它們就在這樹上棲息繁衍……這個傳說只說了斑鳩吃斑鳩葉存活的故事,並沒有說到斑鳩葉豆腐,於是還有一個傳說。傳說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她所居住的村子鬧饑荒,因此大家都上山挖野菜、找草根充飢。
  • 綠瑩瑩一塊塊,像極了果凍的「觀音豆腐」 你嘗過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鮑亞飛 通訊員 夏芳敏 楊念先白豆腐到處有,千島湖畔的淳安,卻有一種綠色的豆腐,當地人稱它「觀音豆腐」或「柴葉豆腐」。這種豆腐的原材料不是大豆,而是「觀音樹」的樹葉。成品綠瑩瑩的一塊,像極了高端的果凍。觀音豆腐非常少見。
  • 臭豆腐乳:誰說臭呢?俺們香著呢!
    拎著裝有臭豆腐乳的袋子,隔瓶就聞到那股難以言說的味道——像極了翔,連路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我。回到家興衝衝地開瓶,完全沒準備的我,猛吸一口氣,差點被燻暈過去。屏住氣,勉強用筷子夾出一塊浸著灰綠色汁水的豆腐塊,我真的連舔一下筷子的勇氣都沒有——這味道,實在太上頭了。
  • 3000年前已種植,種子一斤賣50元,葉子更好,煎雞蛋是一絕
    在農村中,很多植株都能看到,可能在城裡人眼裡價值比較昂貴,但農村人就沒什麼感觸,就拿香椿來說,早兩年一斤賣上百元,實際上農村到處都是,根本就沒什麼人品嘗食用,畢竟在大家看來,香椿也就那個味,不值得特別去品嘗。今天所說的這種東西,農村野生的很多,城裡卻賣出高價,它就是花椒。
  • 【聞之臭、吃之香】一臭成名的餐廳終於被我找到了!可以和榴槤相提並論的獨特美味就是....
    沒錯,這就是一吃就上癮的、聞著臭吃著香的、超級有名氣的招牌徽菜----臭鱖魚!菜沒到味兒先來,隨著一股不太好形容的微臭,五彩斑斕的蒜苔丁、香菇丁、紅椒丁、筍丁和肉丁簇擁著豐腴的臭鱖魚霸氣的登場了。想吃到這世間獨特的「臭」?時代奧城就有這樣一家湘菜館可以滿足你。
  • 小吃店賣6元一碗的鐵板豆腐,在家做3元都不到,學會五分鐘搞定!
    小吃店賣6元一碗的鐵板豆腐,在家做3元都不到,學會五分鐘搞定!大家好,這裡是三叄美食工坊,今天又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時美食的那些事。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鐵板孜然豆腐。上次去大學城附近玩,看到路邊好多各色各樣誘人的小吃,感覺哪種都還吃,哪種都想來一碗,可惜吃不了那麼多。
  • 為啥螺螄粉、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有人特愛吃有人受不了?科學原理是……
    無論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土裡鑽的……「好」吃的國人都能給你整成香味撲鼻的美味。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有一類食物非但不香,反而渾身散發臭味,恨的人聞到就落荒而逃,愛的人卻是欲罷不能。 它們就是——臭味食物。
  • 春來野草芳,安順黴豆腐湯湯來添香……
    相對來說,長在山上的椿芽,就是野椿芽,一是長出來的時間早,二是難找到,三是特別的香。椿芽的吃法,我知道的有兩種,一是炒雞蛋,二是蘸辣子水。蘸水裡如果有黴豆腐湯湯,更安逸。椿芽少的時候,炒雞蛋;椿芽多的時候,蘸素吃。等清明菜長出來開黃花,和臘肉、血豆腐一起包清明粑,更是另一番滋味。今天,我就吃到自己摘的自己炒的椿芽。
  • 「臭豆腐大王」之王致和
    提起臭豆腐我們不難免就會想起「臭豆腐大王」王致和,王致和出生於安徽省,因家境貧困,幼年的他就一直想著要考取功名,來改變自己。康熙年間他進京趕考,在考試期間,為了賺取生活費便做起了豆腐的生意,就這樣一邊攻讀課程,一邊賣著豆腐,自給自足。
  • 此種野菜俗稱「拒馬菜」,以前農民拿來餵豬,如今城裡賣20元一斤
    我國食用野菜歷史相當久遠,在古代的時候野菜就被當成一種蔬菜來食用,不過再後來有了蔬菜之後,野菜食用逐漸縮小,但要說起這野菜的味道,現在很多人看法不一,對於很多城裡的朋友來說,他們很多人沒有吃過野菜,就會覺得野菜的味道非常好,從內心裡就覺得這是一種風味獨特,天然無汙染、安全無農殘、營養價值高的一種食品,很多人也會專門到農村去採摘野菜,但是在農村很多農民朋友卻對於野菜是另外一種認知,覺得口感並不是很好
  • 芝麻臭豆腐、糙米圓子…這些桐廬美食你都吃過嗎?
    在豆腐操作間最裡頭的一處三角形「包廂」內有三個並排著的泥缸,裡頭裝的便是臭豆腐製作的核心機密——臭滷。一旁,還有個舊鍋改造的火爐給「包廂」供暖,這樣臭缸中的滷水才能發酵。在冬天,豆腐坯需在臭缸裡浸泡上一晚,夏天時間則大大減短。  這芝麻臭豆腐的臭滷調配原料中,芝麻、食鹽等是必不可少的。臭滷只要「保養」地好,可是越久越香的。
  • 一碗臭豆腐香飄車城14年,20多味草藥熬湯,蘋果檸檬做調料
    中國的經典小吃很多,沒有哪一種能像臭豆腐這樣「臭名遠揚」,並且讓食客的態度兩極分化:愛者甘之如飴,厭者避之不及。位於五堰王子鞋城公交站背後巷子裡的老農夫臭豆腐店,用安徽黃豆做成豆腐,浸制在紹興傳統莧菜梗滷汁裡,發酵成臭豆腐,然後炸至酥脆,淋上熱乎乎的秘制醬料,咬上一口口感豐富,味道獨特,讓人大呼過癮!
  • 這家【少城裡成都造味】空降魔都!僅99元搶原價233元的2-3人套餐,翻江倒海乾鍋+包漿豆腐+狼牙土豆,足不出「滬」吃遍成都!
    門市價233元的少城裡·成都造味超值2-3人套餐限時搶購! 僅需99元 足足省了134元!包漿豆腐有幹拌和紅湯兩種口味外酥裡嫩,吃最地道的豆腐享受唇齒間爆漿般的口感~狼牙土豆是四川地方風味小吃土豆成波浪外型恰似狼牙而得名多在街頭巷尾擺攤設點廣受喜愛現炸現賣,香味四起,滿街飄香
  • 信宜丁堡驚現臭花,會散發出類似屍臭的味道
    因為巨型魔芋野生數量極少、花期很短,室內栽培難度大且很難成活,開出的花朵十分豔麗並散發陣陣腐臭的味道。所以巨型魔芋堪稱世界上最稀有奇異的植物之一。巨型魔芋又叫"屍臭花",就是因其開花時特殊的腐臭味道。巨型魔芋生長於蘇門答臘群島。最早發現這種植物的科學家,是義大利的植物學家奧多阿多·貝卡利(OdoardoBeccari),西元1878年他在蘇門答臘首次看到這種植物。
  • 【少城裡成都造味】僅99元搶原價233元的2-3人套餐,翻江倒海乾鍋+包漿豆腐+狼牙土豆,足不出「滬」吃遍成都!
    門市價233元的少城裡·成都造味超值2-3人套餐限時搶購! 僅需99元 足足省了134元!包漿豆腐有幹拌和紅湯兩種口味外酥裡嫩,吃最地道的豆腐享受唇齒間爆漿般的口感~狼牙土豆是四川地方風味小吃土豆成波浪外型恰似狼牙而得名多在街頭巷尾擺攤設點廣受喜愛現炸現賣,香味四起,滿街飄香
  • 葉子比根好,含鈣量是牛奶的3倍,味道也很好,值得一試!
    導讀:葉子比根好,含鈣量是牛奶的3倍,味道也很好,值得一試!文:三農小七拔蘿蔔,拔蘿蔔嗨喲嗨喲拔蘿蔔。。。。。當然,很多人可能並沒有見過蘿蔔的葉子這要是在農村,那肯定讓人感覺到很奇怪但若在城裡,就不是笑話了還記得曾有城裡娃問:「大米是長在樹上的還是藤上的?」
  • 蠶與桑樹:一隻蟲的桑心歷史,東方文明的傳播先鋒,歷久彌新
    桑樹發源於7600多年前的中國雅魯藏布江流域。因它綠色的葉子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種類有2000多種而深受蠶喜歡。 桑葉是蠶,天牛星,桑毛蟲的主要食物。最讓人喜歡的是蠶,因為蠶得到了桑葉的營養後就吐絲成繭,人們利用它織成精美的絲綢,獲取豐富的利潤。桑葉也是蠶唯一的食物。
  • 春季買香椿要注意,稍不留神就被騙,記住這幾點,香椿又嫩又香
    但是一些不良商販,為了想要多賺錢,就在香椿芽上邊打起了壞主意,以次充好都不算什麼,還會在裡邊添加一些其它的東西,冒充香椿菜,這樣算下來還真能賣不少錢呢!但是,大家仔細看一看,還是會有少許的差別的,核桃的嫩芽看起來更加的寬一些,葉子基本呈現圓形,葉子的紋理更多一些,而香椿的嫩葉,呈現尖尖的形狀,並且紋理較少,顏色上呈現青綠色,或者深紅色。這兩者比較容易區分。
  • 開花時臭得像腐爛的屍體,一結果子就改少女風了?
    東亞魔芋剛長出來的新葉。圖片:srsrkrkr.seesaa.net其葉柄直立而光滑,外皮墨綠色帶淺色斑塊,遠看挺像蛇皮的花紋。東亞魔芋的葉片三裂,每個裂片又分了兩叉,每叉上又有羽狀小裂片,幼嫩時如同一群觸手,完全展開後亭亭如蓋。